2021届新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五 文学类文本阅读 .ppt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文档编号:976464 上传时间:2020-12-25 格式:PPT 页数:311 大小:6.3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新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五 文学类文本阅读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1页
2021届新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五 文学类文本阅读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1页
2021届新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五 文学类文本阅读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1页
2021届新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五 文学类文本阅读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1页
2021届新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五 文学类文本阅读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五 文学类文本阅读 命题规律 1材料选取。2018 年选文的字数都在 1 600 字左右。2019 年 1 6001 800 字。2020 年 2 100 字左右。选文字数逐年增加,说明高考 考查阅读量在加大。 2 题型、 分值有所变化: 三年高考都是一道单选题、 两道简答题, 分值为 15 分。新高考题型为两道选择题,两道简答题,分值为 16 分。 32020 年卷卷、2019、2018 都是考查的小说。2020 年卷 选的是外国小说,卷是中国小说;2019 年卷选了鲁迅的作品,卷 考查了外国小说, 2018 年小说选材涉及了革命小说、 科幻小说。 2020 年卷和新高考卷的体裁为散文,

2、说明选材灵活多样,富于变化。 4在复习过程中,要把备考的重心放在读懂文本上,注重审清题 干要求与规范答题。 一、散文阅读 2020 新高考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14 题。 建水记 【注】(之四) 于坚 看哪,这原始之城,依然像它被创造出来之际,藏在一座朱红色 的、宫殿般的城楼后面。“明洪武二十年建城。砌以砖石,周围六里, 高二丈七尺。为门四,东迎晖,西清远,南阜安,北永贞。”(建水 县志)如果在城外 20 世纪初建造的临安车站下车,经过太史巷、东 井、洗马塘、小桂湖沿着迎晖路向西,来到迎晖门,穿过拱形的 门洞进城,依然有一种由外到内,从低到高,登堂入室,从蛮荒到文 明的仪式感,似乎“仁者人也

3、”是从此刻开始。 高高在上的是朝阳、白云、鸟群、落日、明月、星宿,而不是摩 天大楼。一圈高大厚实的城墙环绕着它,在城门外看不出高低深浅。 一旦进入城门,扑面而来的就是飞檐斗拱、飞阁流丹、钩心斗角、楼 台亭阁、酒旌食馆、朱门闾巷主道两旁遍布商店、酒肆、庙宇、 旅馆风尘仆仆者一阵松弛,终于卸载了,可以下棋玩牌了,可以 喝口老酒了,可以饮茶了,可以闲逛了,可以玩物丧志了,可以一掷 千金了,可以浅斟低唱了,可以秉烛夜游了忽然瞥见“小楼一夜 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那类女子建水的卖花女与江南的不尽 相同,这边的女性身体上洋溢着一种积极性,结实、健康、天真 正挑着一担子火红欲燃的石榴, 笑呵呵地在青石铺成

4、的街中央飘着呢。 不免精神为之一振,先去买几个来解渴。 街面上,步行者斜穿横过,大摇大摆,扶老携幼,走在正中间, 俨然是这个城的君王。满大街的雕梁画栋、摊贩食廊、耄耋之辈 令司机们缩头缩脑,不敢再风驰电掣。城门不远处就是有口皆碑的临 安饭店,开业都快七十年了,就像水浒传里描写过的那种,铺面 当街敞开,食客满堂,喝汤的喝汤,端饭的端饭,动筷子的动筷子, 晃勺子的晃勺子,干酒的干酒,嚼筋的嚼筋,吆五喝六,拈三挑四, 叫人望一眼就口水暗涌,肚子不饿也忍不住抬腿跨进去。拖个条凳坐 下,来一盘烧卖!这家烧卖的做法是明代传下来的,肥油和面,馅儿 是肉皮和肉糜。大锅猛蒸,熟透后装盘,每盘十个,五角一个。再来

5、 一土杯苞谷酒,几口灌下去,夹起一枚,蘸些建水土产的甜醋,送入 口中,油糜轻溢,爽到时,会以为自己是条梁山泊好汉。 临安饭店后面,穿过几条巷子走上十分钟,就是龙井菜市场,那 郑屠、张屠、李屠、赵屠正在案上忙着呢。如果是七月的话,在 某个胡同里走着,忽然会闻见蘑菇之香,环顾却是老墙。墙头上挂着 一窝大黄梨,哪来的蘑菇耶?走,找去,必能在某家小馆的厨房里找 到,叫作干巴菌,正亮闪闪的,在锅子中央冒油呢。这临安大街两边, 巷子一条接一条流水般淌开去。在电子地图上,这些密密麻麻的小巷 是大片空白,电子地图很不耐烦,只是标出一些大单位的地点和最宽 的几条街,抹去了建水城的大量细节,给人的印象,似乎建水城

6、是个 荒凉不毛之地。其实这个城毛细血管密集,据统计,建水城 3.3 平方 公里的范围内有 30 多条街巷,550 多处已经被列为具有保护价值的文 物性建筑。这是很粗疏的统计,许多普通人家雕梁画栋的宅子、无名 无姓的巷道并不在内。 在巷子里面,四合院、水井、老树、门神、香炉、杂货铺、红糖、 胡椒、土纸、灶房、明堂、照壁、石榴、苹果、桂花、兰草、绵纸窗、 凉粉、米线、青头菌、炊烟、祖母、媳妇、婴孩、善男信女、市井之 徒、酒囊饭袋、闲云野鹤、翩翩少年、三姑六婆、环肥燕瘦、虎背熊 腰、花容月貌、明眸皓齿、慈眉善目、鹤发童颜此起彼伏,鳞次 栉比。 在这个城里,有个家的人真是有福啊。他们还能够像四百年前的

7、 祖先们那样安居乐业,不必操心左邻右舍的德行,都是世交啦。有一 位绕过曲曲弯弯的小巷, 提着在龙井市场买来的水淋淋的草芽(一种建 水特有的水生植物,可食,滚油翻炒数秒起锅,甜脆)、莴笋、茄子、 青椒、豆腐、毛豆、肉糜、茭瓜一路上寻思着要怎么搭配,偶尔 向世居于此的邻居熟人搭讪,彼此请安,磨磨蹭蹭到某个装饰着斗拱 飞檐门头的大门前(两只找错了窝的燕子拍翅逃去),咯吱咯吱地推开 安装着铜质狮头门环的双开核桃木大门,抬脚跨过门槛,绕过照壁, 经过几秒钟的黑暗,忽然光明大放,回到了曾祖父建造的花香鸟语、 阳光灿烂的天井。从供销社退休已经三十年的祖母正躺在一把支在天 井中央的红木躺椅上,借着一棵百年香樟

8、树的荫庇瞌睡呢。 (有删改) 【注】 建水:县名,在云南省,旧称临安。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引用建水县志的记载,将今日建水与其“原始之城” 的风貌关联起来,写的是建水绵延不断的历史传承。 B文章以“仁者人也”来承接并形容进城的“仪式感”,是借 儒家经典语句来观照城的规划与人的活动,凸显建水保有传统的人文 气息。 C文章引用诗句“深巷明朝卖杏花”,是由街头所见引起的诗 意联想,意在转向描写建水女子的“结实、健康、天真”。 D文章以水浒传中的相关描写来类比临安饭店食客满堂的 场面,是借梁山好汉的形象来展现建水人性格中的粗犷不羁。 解析:“是借梁山好汉的形象来展现

9、建水人性格中的粗犷不羁” 理解错误,文章虽然用水浒传中的相关描写来类比临安饭店食客 满堂的场面,但“喝汤的喝汤来一盘烧卖”是重在描写建水人的 传统生活方式。 答案:D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看哪”开头,确定了全文的描写角度,即始终以一 个导游者的旁观视角来铺叙建水城,使叙述语调显得既热情又客观。 B文章写“电子地图很不耐烦”地忽略了建水毛细血管一样密 集的巷子,这种表述意在强调建水的巷子丰富生动,只有通过实地游 走方可感知。 C文章最后一段写归家,提及“曾祖父”“祖母”,并以“香 樟树的荫庇”作结,意在说明普通人家一代代的平凡生活蕴含着生生 不息的文化

10、传承。 D文章最显著的文字特点是常常大量堆叠同类词语或词组,以 此形成繁复恣肆的修辞效果, 同时也表现了物阜民安的世俗生活气象。 解析:“使叙述语调显得既热情又客观”错,文中“在这个城里, 有个家的人真是有福啊”等是有感情的主观表述。 答案:A 3本文记建水城时,在饮食描写上花费了大量笔墨,对此你如何 理解?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在文内勾画出大量描写饮食的内容,然后 再说明这样描写的作用。文章中“如果是七月的话,在某个胡同里 走着,忽然会闻见蘑菇之香在锅子中央冒油呢”等内容表现了建 水城独具特色的地方风物;文章还重点写了烧卖的做法,并且说“这 家烧卖的做法是明代传下来的”,以此表现建水城的历史

11、传承。文 中还重点写了小巷中蘑菇的香气和小巷里的人提着蔬菜行走,并对蔬 菜进行了铺陈,以此表现人的日常生活和城的烟火气息,这也是文章 所要表现的建水古城的城市品格。 答案:写饮食,就是写建水城独具特色的地方风物及其历史传 承;写饮食,就是写人的日常生活和城的烟火气息,这是文章所要 表现的建水古城的城市品格。 4本文采用空间和时间两条线索行文,请分别加以简析。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本结构的能力。 从第一段“穿过拱形的门洞 进城”,第二段“进入城门,扑面而来”(写建水的布局和建水人的 生活),到第三段“城门不远处就是有口皆碑的临安饭店”,第四段从临 安饭店写到龙井菜市场及胡同小巷, 第五段写家庭

12、院落, 可以看出空间上 使用了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 实现了空间的转换。 作者在描写建水当下 日常生活时,往往是历史和现实交织。在描写时,作者先以建水县志 点明其历史久远,再引用古诗文进行联想对比,如“深巷明朝卖杏花”, 引出对建水女子“结实、健康、天真”的描写;用水浒传中的相关描 写类比临安饭店食客满堂的场面, 展示建水人的传统生活方式。 最后回到 现实, 使用统计数据凸显建水的历史底蕴, 如第四段写建水巷子密集丰富, 作者用“有 30 多条街巷,550 多处已经被列为具有保护价值的文物性建 筑”来展现建水的历史价值。 第五段用“曾祖父”“祖母”“百年香樟树 的荫庇”来说明建水人日常生活中的文

13、化传承。 答案:文章以空间的转换为行文结构,展开对建水的描写,从 城外的临安车站开始,依次写穿过城门,经过街道、市场、胡同小巷, 最后进入家庭院落;文章以时间的延续为思想线索,将建水同时置 于历史文化传承与当下日常生活中来描写,表现这座古城经久不衰的 生命活力。 二、小说阅读 2020 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越野滑雪 美海明威 缆车又颠了一下,停了。尼克正在行李车厢里给滑雪板上蜡,把 靴尖塞进滑雪板上的铁夹,牢牢扣上夹子。他从车厢边缘跳下,落脚 在硬邦邦的冰壳上,来一个弹跳旋转,蹲下身子,把滑雪杖拖在背后, 一溜烟滑下山坡。 乔治在下面的雪坡上一落一起,再一落就不见了人影。尼

14、克顺着 陡起陡伏的山坡滑下去时,那股冲势加上猛然下滑的劲儿把他弄得浑 然忘却一切,只觉得身子里有一股飞翔、下坠的奇妙感。他挺起身, 稍稍来个上滑姿势,一下子又往下滑,往下滑,冲下最后一个陡峭的 长坡,越滑越快,越滑越快,雪坡似乎在他脚下消失了。身子下蹲得 几乎倒坐在滑雪板上,尽量把重心放低,只见飞雪犹如沙暴,他知道 速度太快了。但他稳住了。随即一搭被风刮进坑里的软雪把他绊倒, 滑雪板一阵磕磕绊绊,他接连翻了几个筋斗,然后停住,两腿交叉, 滑雪板朝天翘起,鼻子耳朵里满是雪。 乔治站在坡下稍远的地方,正噼噼啪啪地拍掉风衣上的雪。 “你的姿势真美妙,尼克,”他大声叫道,“那搭烂糟糟的雪真 该死。把我

15、也绊了一跤。” “在峡谷滑雪什么滋味儿?”尼克挣扎着站起来。 “你得靠左滑。因为谷底有堵栅栏,所以飞速冲下去后得来个大 旋身。” “等一会儿我们一起去滑。” “不,你先去。我想看你滑下峡谷。” 尼克赶过乔治。他的滑雪板开始有点打滑,随后一下子猛冲下去。 他坚持靠左滑,末了,在冲向栅栏时,紧紧并拢双膝,像拧紧螺旋似 的旋转身子,把滑雪板向右来个急转弯,扬起滚滚白雪,然后慢慢减 速,跟铁丝栅栏平行地站住了。 他抬头看看山上。乔治正屈起双膝滑下山来;两支滑雪杖像虫子 的细腿那样荡着,杖尖触到地面,掀起阵阵白雪,最后,他一腿下跪, 一腿拖随,整个身子来个漂亮的右转弯,蹲着滑行,双腿一前一后, 飞快移动

16、,身子探出,防止旋转,两支滑雪杖像两个光点,把弧线衬 托得更加突出,一切都笼罩在漫天飞舞的白雪中。 尼克用滑雪板把铁丝栅栏最高一股铁丝压下,乔治纵身越过去。 他们沿路屈膝滑行,进入一片松林。路面结着光亮的冰层,被拖运原 木的马儿拉的犁弄脏了,染得一搭橙红,一搭烟黄。两人一直沿着路 边那片雪地滑行。大路陡然往下倾斜通往小河,然后笔直上坡。他们 透过林子,看得见一座饱经风吹雨打、屋檐较低的长形房子。走近了, 看出窗框漆成绿色。油漆在剥落。 他们把滑雪板竖靠在客栈墙上,把靴子蹬蹬干净才走进去。 客栈里黑咕隆咚的。有只大瓷火炉在屋角亮着火光。天花板低矮。 屋内两边酒渍斑斑的暗黑色桌子后面都摆着光溜溜的

17、长椅。两个瑞士 人坐在炉边,喝着小杯混浊的新酒。尼克和乔治在炉子另一边靠墙坐 下。一个围着蓝围裙的姑娘走过来。 “来瓶西昂酒,”尼克说,“行不行?” “行啊,”乔治说,“你对酒比我内行。” 姑娘走出去了。 “没一项玩意儿真正比得上滑雪,对吧?”尼克说,“你滑了老 长一段路,头一回歇下来的时候就有这么个感觉。” “嘿,”乔治说,“真是妙不可言。” 姑娘拿进酒来又出去了,他们听见她在隔壁房里唱歌。 门开了,一帮子从大路那头来的伐木工人走进来,在屋里把靴子 上的雪跺掉,身上直冒水汽。女招待给这帮人送来了三公升新酒,他 们分坐两桌,光抽烟,不作声,脱了帽,有的背靠着墙,有的趴在桌 上。屋外,拉运木雪橇

18、的马儿偶尔一仰脖子,铃铛就清脆地叮当作响。 乔治和尼克都高高兴兴的。他们两人很合得来。他们知道回去还 有一段路程可滑呢。 “你几时得回学校去?”尼克问。 “今晚,”乔治答,“我得赶十点四十的车。” “真希望你能留下,我们明天上百合花峰去滑雪。” “我得上学啊,”乔治说,“哎呀,尼克,难道你不希望我们能 就这么在一起闲逛吗?带上滑雪板,乘上火车,到一个地方滑个痛快, 滑好上路,找客栈投宿,再一直越过奥伯兰山脉,直奔瓦莱州,穿过 恩加丁谷地。” “对,就这样穿过黑森林区。哎呀,都是好地方啊。” “就是你今年夏天钓鱼的地方吧?” “是啊。” 他们喝干了剩酒。 尼克双肘撑在桌上,乔治往墙上颓然一靠。

19、“也许我们再也没机会滑雪了,尼克。”乔治说。 “我们一定得滑,”尼克说,“否则就没意思了。” “我们要去滑,没错。”乔治说。 “我们一定得滑。”尼克附和说。 “希望我们能就此说定了。”乔治说。 尼克站起身。他把风衣扣紧。他拿起靠墙放着的两支滑雪杖。 “说定了可一点也靠不住。”他说。 他们开了门,走出去。天气很冷。雪结得硬邦邦的。大路一直爬 上山坡通到松林里。(陈良廷译,有删改) 5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小说中描写滑雪的段落多从尼克的角度来写,要么侧重他本 人滑雪时的感受,要么通过他的眼睛来观看乔治滑雪的姿态,虽多次 描写而无雷同之感。 B小说的多个细

20、节描写突出了客栈的破败和黯淡,与白雪皑皑 的山间峡谷形成鲜明对比,小说氛围由此发生变化,情节也由此发生 转折。 C小说插入了对喝酒的瑞士人、客栈女招待、伐木工人等人物 的描写,这符合主人公在客栈小憩时的观察,也为小说增添了更真切 的故事背景。 D小说主旨与老人与海较为接近,都是通过描写人挑战大 自然或者投身不甘平庸的冒险生活, 来塑造海明威式的“硬汉”形象。 解析:D 项,“小说主旨与老人与海较为接近,都是通过描 写人挑战大自然或者投身不甘平庸的冒险生活”错, 老人与海的主 旨是通过桑地亚哥捕鱼的故事,写出老人在重重困难面前永不屈服的 精神,集中体现了海明威对人的力量与意志的赞美,对人的命运的

21、关 注,显示了人类战胜自然的坚强意志。 越野滑雪写两个年轻人相约 滑雪,在运动中挑战极限,享受身体与心灵的快乐以及对这项运动的 真心热爱。 答案:D 6两人在喝完酒离开客栈前有一段一再相约的对话,请结合上下 文分析对话者的心理。 解析: “我们要去滑, 没错。 乔治说。 ”“我们一定得滑。 尼克附和说。”这里显示了他们对越野滑雪这项颇具挑战的运动有共 同的热爱; “也许我们再也没机会滑雪了, 尼克。 乔治说。 ”“我 们一定得滑,尼克说,否则就没意思了。”两个人在越野滑雪 中志同道合,共存共荣,但回到现实,还是被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难 击溃,显示出他们无奈的心理;“希望我们能就此说定了。乔治 说

22、。”“说定了可一点也靠不住。他说。”乔治在滑雪运动中触 碰到默契与精神上的快乐,重视友谊,重视承诺,尼克害怕承诺无力 兑现。 答案:两人一再相约,表明他们对此有强烈的愿望;分别之 际的一再相约,也表达出依依不舍的心情;但已经感觉到这一愿望 不会实现,心情有些惘然。 7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冰山 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 小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 情节安排及其效果。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海明威的“冰山”理论的效果。海明威认为, 冰山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是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外部特征,即小说 的人物、环

23、境、情节。冰山隐藏的思想内容,具有巨大的张力,需要 我们去填充。这篇小说,一开始就安排了既客观又如实景一般的雪景 描写,又像摄影师一样聚焦越野滑雪精彩刺激的动作,让人如临其境, 同时也引起悬念,让人想要追问两位人物何时何地相识,为何如此默 契;在客栈休息时,通过他们简短的对话,我们能感受到他们对这项 极限运动的热爱,感受到滑雪给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享受, 更是心灵上的冲击与诱惑,情节安排使小说留白,引起读者对人物的 好奇。 答案:小说的情节是两人的越野滑雪及在小客栈的逗留,这只 是小说“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通过小说已有的情节安排,可以 推测出其背后隐藏着更为丰富的内容, 尤其是两人在滑

24、雪之外的生活; 这种情节安排使小说大量留白,引人遐思。 一一、小说阅读小说阅读 高分技法高分技法 1:“两步骤两步骤三妙招三妙招”,精准解答小说阅读选择题精准解答小说阅读选择题 一、小说选择题答题两步骤 , 二、小说选择题快判三妙招 妙招 1:看选项是 否表述严谨合理 有些选项中有绝对化的表述, 其往往存在表述过于 绝对的问题,可首先判定表述存在“科学性错 误”。 妙招 2:看选项是 否符合主流价值 观 有些选项与国家大政方针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相违 背,这类表述往往存在“方向性错误”。 妙招 3:看选项是 否体现命题意图 有些选项命题意图比较明显, 也有些选项命题意图 较为隐蔽,需要仔细品读,确

25、定选项表述是否存在 “理解性错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遗落在乡村的果子 刘国芳 我们已经去过好几次黄源了,这个村有许多老房子。这天,我 们又去了,才进村,就有一伙孩子跟在我们后面,这些孩子大的十几 岁, 小的五六岁。 见了我们, 大一些的孩子会说: “又来看老房子呀?” 我们笑笑说:“来看老房子。” 然后我们在那些房子间穿行, 孩子仍跟在我们后面, 还说: “都 是些烂房子,又没有人住,有什么可看的。” 孩子说对了,房子确实很烂,也没人住。莫说这些烂房子,就 是刚盖好的新房,因为主人出去打工了,那些房子也是门上一把锁, 关了。我们当中有个人,第一次来,见了那么多孩子,就问:“这个

26、村怎么这么多小孩,大人倒见不到一个。” 一个孩子接嘴说:“我奶奶在家,她到地里去了。” 我说:“大人都到外面打工去了,村里除了老人就是孩子。” 我说着时,看到一个老人了,站在一棵树下。是一棵枣子树, 秋天时节,枣子熟了红了。一个孩子见了枣子树,忽地蹿过去。这个 孩子,我后来知道他的名字就叫康枣,身上的衣服脏得像刮刀布。看 见这个叫康枣的孩子往枣子树下去,我以为他要摘枣子吃,但错了, 康枣摘了枣子不是吃,而是当石头,往其他孩子身上扔。其他孩子也 蹿到枣子树下摘枣子,摘了去扔那个叫康枣的孩子。然后便互相扔来 扔去,跑走了。我们在孩子跑走后走近了老人,我说:“这些孩子怎 么把枣子当石头扔呀,多浪费。

27、” 老人说:“这家人打工去了,几年都没回来,每年枣子都烂了 落了。” 我说:“你们也可以摘了吃呀。” 老人说: “村里人走得差不多了, 到处都是枣子, 哪吃得完。 ” 老人这么一说,我们才发现,村里真的到处都是枣子树。那些 枣子都熟了红了,一些熟透了,掉得满地都是。 而且,不但是枣子熟了没人摘,柿子熟了,也没人去摘。因为 过了几天我们又去了黄源,在村口就发现好几棵柿子树,那些柿子熟 透了,掉了一地,也没人摘。这时一个老人和一个孩子走来了,我便 问老人说:“我们可以摘树上的柿子吃吗?” 老人说:“可以。” 那孩子也说话了,他说:“想摘多少摘多少。” 我看着孩子,问道:“你叫什么呀?” 孩子说:“

28、我叫李子。” 孩子说着时,我们摘了柿子,给他吃,但这个叫李子的孩子不 要,他说:“不要,我家有。” 我们只好自己吃,熟透了,好甜。我于是问老人说:“这么好 吃的柿子怎么不摘了卖?” 老人说:“划不来,摘一天柿子也卖不了几个钱,而打一天工, 可以赚好几百。” 我说:“那不浪费了?” 21老人说:“浪费也没办法。” 22在黄源,许多橘子熟了,也没人摘,那些橘子最后黑了,同样 落在地上,让人可惜。 23过了些时候,我们又去了。这天,看到的是很多柚子树下落了 一地的柚子。康枣和李子还有其他孩子同样跟在我们身后,在柚子树 下,他们把柚子当球踢来踢去。踢了一会儿,他们就打闹起来,那李 子打了康枣一下, 然

29、后爬到柚子树上去。 在树上, 李子跟康枣说: “有 本事上来呀。” 24康枣也往树上爬,但康枣穿着大人衣服,很笨拙,他倒是爬了 上去,但树枝被他弄得摇来摇去,跌下来不少柚子。 25忽地,康枣也失足跌了下来。 26跌痛了,康枣趴在地上呜呜地哭起来。 27那个李子看康枣跌下树去,便往树下爬,可能手忙脚乱,他也 一屁股跌在地上,痛得哇哇大叫。 28我看着他们,忽然想到,这些孩子,其实也是遗落在乡村的果 子。 (选自小说月刊) 答题演示答题演示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第一步:初步检索(细读选项标 与切) 第二步:加工比对(回归原文巧比对) A.小说以“我们”去

30、黄源看老 房子为契机,/着重描述乡村 的房屋和果树(内容),/在读 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冷清、衰败、 荒芜的乡村图景(内容),/读 后令人倍觉心酸(艺术效果)。 切片与原文第段所写 去黄源看房子一致;切片与 全文通过写房屋、果树来重点 写人不一致;切片中的“衰 败、 荒芜”与全文内容不一致, 言过其实;切片与全文内容 一致。 切片 不正 确 B.小说的对话简洁传神(艺术 手法),/通过“我”与老人、孩 子的对话,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艺术效果), /揭示了社会时代 背景, 巧妙地将乡村故事与当前 时代联系起来(内容)。 切片与通篇简洁传神的对话描 写手法一致;切片是分析对话 描写在情节结构方面的作用

31、,与 全文情节发展的情况一致;切片 与原文第段的对话 内容一致。 正 确 C.小说将笔墨集中于一个叫康枣 的孩子身上,通过刻画康枣肮脏 而滑稽的穿着和言行(艺术手 法), /折射了留守孩子的群体形象 (内容),/这种点面结合的写法 别具匠心(艺术效果)。 切片与原文第23242526段 对康枣的重点描写手法一致;切 片与全文写孩子群像的内容 一致;切片与全文手法一致, 康枣和李子属于点的描写,孩子 群体属于面的描写。 正 确 D.小说以康枣和李子相继从树上 跌落,痛得大哭结尾(内容),/ 寄寓了作者对这些无人照顾的留 守孩子的同情,表达了对乡村以 及孩子前途命运的担忧(主 题)。 切片与原文第

32、252627段内容 一致;切片与原文第28段以及 全文主题一致。 正 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一位作家 贾平凹 东边的高楼是十三层,西边的高楼也是十三层,南边是条死胡 同,北边又是高楼,还是十三层。他家房在那里,前墙单薄,后墙单 薄,方正得像从高楼上抛下的一个纸盒,黝黑得又像是从地底冒出的 一块仄石。他把楼不叫楼,叫山;三山相峙,巍巍峨峨,天晴之夜往 上望去,可谓“山高月小”。 房子方位不好,光线也不足。十点零五分,太阳准时照来;三 点二十四分,太阳准时归去。他会充分利用这天光地热:花盆端出来, 浴缸端出来,还有小孩的尿布,用竹竿高高地挑起,那些虽然不金贵, 但在他眼里,却是幸福

33、的旗子。 他从来不奢华,口很粗,什么都能吃,只是嗜烟如命。烟吸多 了,便喜食辣子,面条里要有,稀饭里也要有,当然面条最好,但愿 年年月月如此。再就是爱看书,眼睛本来好好的,现在戴了眼镜,一 圈一圈的,像个酒瓶底。于是,别人送他一副对联:“片片面,面片 片,专吃面片;书本本,本本书,专啃书本。”他看了,也不恼,说 是两句都用一个“专”字,不对仗,下联改成“尽”字为妙。 什么都可满足,只是时间总觉不够。白日十二个小时,他要掰 成几瓣儿:要给吃喝,要给儿子,要给工作,要给写作。早晨吃罢饭, 妻子工厂远先走了,他洗锅刷碗,送儿子到幼儿园。儿子不肯去,横 说竖劝,软硬兼施,末了还得打屁股,一路铃声不停,

34、一路哭声不绝。 晚上回来,车后捎了菜,饭他却是不做的,衣服他也是不洗的,进门 就坐在桌前写。妻子接了儿子回来,大声不出,脚步轻移,洗衣做饭。 他写好了,妻子让念念他的著作,他绘声绘色,念毕了,妻子说“不 好”,他便沉默;若说“好”,他又满脸得意,说是知音,一家人闹 在一块儿,一个快乐顿时分成了三个快乐。 天天在写,月月在写,人变得“形如饿鬼”了。但稿子一篇篇 源源不断地寄出去了,又一篇篇源源不断地退回来了。妻子说:“你 没后门吧?”他说: “这不同干别的事! ”一脸清高。 妻子再说: “人 家都千儿八百有稿费,你连个铅字都印不出。”他倒动气了:“写作 是为了钱?” 他的眼泡常常是红肿的,那是熬

35、夜熬的。衣虽然肮脏,但稿件 上却不允许有半个黑墨疙瘩;脸虽然枯瘦,但文中人物却都极尽俊美。 他羡慕别人发表了作品,更眼红别人作品得奖。他有时很伤感,偷偷 抹了泪。但他又相信自己,因为风声、雨声,国事、家事,他装了一 肚子故事。他要用笔写出来给自己看,给世人看。世人都盼星期天, 他也盼星期天。世人星期天上大街,他星期天关门就写作。写得累了, 看看“山上”。“山上”层层有凉台,台台种花草,养鱼鸟;有的洗 了被单挂着,他想象那是白云;有的办家庭舞会,他醉心是仙乐从天 而降;当层层凉台都坐了人,他就乐得哧哧笑,说像是麦积山的佛龛。 走出门去,碰到认识的,寒暄几句,有的问:“还在写吗?”答:“还 在写。

36、”有人劝他别受苦,他哼一声,进屋把门关了。 他最大的乐趣是把稿件往外投,信封严严实实地糊,邮票端端 正正地贴,夫妻到邮局去,让儿子拿着往邮筒里塞。儿子问:爸爸挣 钱了吗?做娘的说:爸爸是生活上的小人,道德上的伟人,经济上的 穷光蛋,精神上的大富翁。儿子听不懂,问爸爸是干什么工作?回答 是“作家”。“作家!作家!”外边人都知道了,都传说这里有一个 下班回来“坐家”的人。有懂行的,说此人不可小瞧,说不定将来要 去作协工作呢。楼上几个老太太便如梦初醒,但却瘪了嘴:原来是个 “做鞋”的?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妻子虽然认为丈夫是“生活上的小人”

37、“经济上的穷光蛋”, 但更认为他是“道德上的伟人”“精神上的大富翁”,这体现了妻子 对丈夫的理解和支持。 B作品善于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眼镜“一圈一圈的,像个 酒瓶底”等描写生动地表现了作家看书成痴的特点。 C作品没有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但就在平实、极富生活气息 的叙述中,一个不一样的作家形象展现在读者眼前。 D作品结尾处邻居们对作家下班回来“坐家”的理解,暗含了 作者对作家闭门造车的写作方式的批判。 解析:A 项,考查人物形象,是对妻子形象的赏析,与文本中妻 子形象一致。B 项,考查表达方式,是对细节描写作用的赏析,符合 文本内容。C 项,考查故事情节,凸显其平实的特点,与文本内容契 合。

38、D 项,“暗含了作者对作家闭门造车的写作方式的批判”错。仔 细阅读作品,可知作者在结尾处写邻居们对作家下班回来“坐家”的 理解,说明身边人对他的写作态度和生活方式不理解,觉得他在自讨 苦吃。 答案:D 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小说用了“十三层”“死胡同”“高楼”等词语,描写了 “他”居住环境的逼仄、阴暗,自然引出了一位对写作有追求的“作 家”形象。 B小说第段、第段对“他”的居住环境的描写,暗示了主 人公的志趣、性格及追求,反衬了主人公对写作事业的不懈追求。 C小说第段描写了“他”在生活方面的特点:不奢华,口粗, 嗜好吸烟,喜好面条,喜吃辣椒,更嗜好

39、读书,啃书本。作家血肉丰 满的形象跃然纸上。 D小说第段中,作者在描写“他”致力于写作事业的同时, 对其缺少写作天分,却又一条路走到黑的做法颇有微词,不以为然。 解析:A 项,是对小说开头环境及作家的鉴赏分析,与小说内容 一致。B 项,是对小说第段、第段环境描写作用的赏析,与小说 人物形象相符。C 项,是对小说主人公性格与生活特点的描绘,与小 说中人物形象相符。D 项,“对其缺少写作天分,却又一条路走到黑 的做法颇有微词,不以为然”错,主观臆断,于文无据。 答案:D 3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小说中,妻子说主人公是“生活上的小人”,反映了妻子对 “他”

40、的埋怨和怜惜,言语之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从侧面凸显了主 人公的性格特点。 B小说对“他”的刻画,主要运用了对话描写、动作描写、环 境烘托、心理描写,尤其是内心独白的运用更是娴熟自如、得心应手。 C在作者笔下,“他”身上有着诸多矛盾之处:生活上单调简 单,精神上因有追求而富足自适,视写作为生命,将写作看成一件神 圣的事。 D小说中,作者以“一位作家”为题,暗示了“他”具备成为 一位真正的作家的条件:感情细腻敏感,语言表达颇有文学性,关注 生活,热爱生活,写作态度端正,等等。 解析:A 项,是对妻子评价“他”的话的含意的分析挖掘,与小 说内容符合。B 项,是对塑造人物形象方法的分析,其中,“心理描

41、 写,尤其是内心独白的运用更是娴熟自如、得心应手”错,于文无据。 C 项,是对“他”形象的概括分析,与小说内容相符。D 项,是对标 题“一位作家”的含义的分析,与小说内容契合。 答案:B 高分技法高分技法 2:两规范两规范,洞悉形象类三题型洞悉形象类三题型 题型一:分析人物形象 (一)审题规范 设问方 式 1.小说中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2.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概括的性格特点。 4.有哪些性格特点? 辨别标 志 1.题干中有“形象”“性格”“品质”等字样。 2.题干中有“文中”“全文”等字样。 3.题干中有“概括”“分析”等字样。 审

42、题 要点 1.审准是整体把握还是局部分析。整体把握的提问方式主要有: 他是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 分析其性格特点。 局部分析 的提问方式主要有: 画线的句子体现了人物怎样的情感?画 线的句子写出了人物怎样的性格? 2.分清是概括还是分析。 “概括”题只要求写出人物形象或性格 特点即可,“分析”题要在此基础上结合有关描写分析。 3.分清是性格还是形象。人物形象特点的核心是人物的性格特 点,但还包括人物的身份、职业、地位、技能(能力)、行为习惯 等因素;而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则只指人物的品行、情感、精神 等心理特点。答形象题时不要忘记人物的身份、地位、职业等因 素。 (二)答题规范 答题思路 答题

43、 题干设问 模板 是个怎 样的人? 是个(思想性格特点)(身 份地位)的人。 模板 具有怎 样的性格特 点? 个性特征 A分析个性特征 B分析 个性特征 C分析(要注意这个 “特征”可能涵盖的内容,如肖像特征、性 格特征、 气质特征、 精神特征、 思想特征等)。 题型二:形象的作用 (一)审题规范 主要人 物形象 1.结合文中这一人物形象分析作品主旨。2.结合 文中这一人物形象谈谈小说给你的启示。3.请简 要分析文中这一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4.作者刻 画这一人物有什么用意? 设问 方式 次要人 物形象 1.人物形象在小说中起怎样的作用?2.人 物形象揭示了怎样的主题?3.请简要分析文中 这一人

44、物形象的艺术价值。4.对塑造主要人物有 什么作用? 辨别 标志 题干中常有“人物”“作用”“主人公”“次要人物”等字 样。 审题 要点 1.审准是主要人物形象还是次要人物形象,或者是物象。2.分清 次要人物是线索人物还是陪衬人物。 (二)答题规范 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三考虑” 考虑对情 节的作用 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考虑其对情节的推 动作用。如果人物性格发生了变化,就要考虑 情节是否发生了变化。 考虑对主 题的作用 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性,考虑对文章主题的作 用,也就是作者塑造人物的用意反映社会 现实和寄托情感。 答 题 思 路 主要 人物 形象 考虑对社 会的作用 也就是分析人物形象的

45、社会意义,结合社会现 实深切理解人物对当代社会的思想指导等方面 的作用,以及分析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给人们 带来的某种启示, 这也是作品的真正写作意图。 分析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五考虑” 从“自身作用”考 虑 次要人物不只是一个线索或情节上的关联人物, 有的自身还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其具有的作用 首先是自身的作用。 从“衬托主要人 物”考虑 衬托主要人物是次要人物的主要作用,衬托有正 衬和反衬两种,要指明是哪种衬托,是怎样衬托 的。 从“情节作用”考 虑 考虑是否起线索作用,是否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从“主题作用”考 虑 次要人物与主要人物一起丰富、深化了主题。 答 题 思 路 次 要 人 物 形

46、 象 从“我的作 用”考虑 小说中的“我”是个特殊人物,它不同于散文中 的“我”,它是小说中的人物,不是作者自己。 因为是第一人称,也有作为见证人增强小说的真 实性的作用。 答题 模板 文章通过形象的塑造,表现对(主题),或(情节) 等方面起到了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7 题。 船 歌 蒙福森 张德贵是抚河镇的把船老大,水性甚好,人称“浪里白条张顺”。 他胆色一流,技术更是一流。在整个抚河镇的船工中,无人能及。他 从 13 岁开始,就跟着他的老爹在抚河上行船,不到 30 岁就开始掌舵。 几十年虽风雨坎坷,却一直都顺顺当当,从来没有失过手。 抚河镇因河而得名,站在抚河镇最高处的望江楼上远

47、眺抚河,它 就像一条银色的巨龙,流过抚河镇。抚河从西向东,一泻千里,波涛 滚滚,直至苍梧。抚河发源于猫儿山山脉,水流一路平缓,江面宽阔。 然而至抚河镇时,水道突然变得弯曲,怪石嶙峋,两岸悬崖峭壁,杂 树丛生,飞鸟鸣叫,猿猴嬉戏。 过了抚河镇不远,就是一个险滩,叫乱石滩。乱石滩水情复杂, 滩险浪急,江水轰鸣,漩流咆哮声似鬼哭狼嚎,要攻上险滩谈何容易! 非要请抚河镇的船工不可,否则,外地人不知水情,十有八九翻船, 葬身此地。 张德贵和他的伙伴们,接了工,在望江楼要了一坛白酒、几盘猪 头肉,吃饱喝足,一抹嘴,一甩上衣,奔江边去了。张德贵把舵,指 挥他的兄弟们,下船的、拉缆的,把船缆挂上肩头,把竹篙顶

48、在肩上, 扎紧脚步,开始过滩了。张德贵一声令下,大伙齐心协力把船向着滩 面攻上去,这时,船工们的号子如轰雷般吼出 “哎哟咦咦哎哟, 哎哎哟, 无呀无底深呀个潭, 怎呀得呀上啰嗬! ” “哎哟咦咦哎哟, 哎哎哟, 无呀无底深呀个潭, 怎呀得呀上啰嗬! ” 那声音,悠扬动听,铿锵有力,在山崖间回荡着;那声音,充满 了男人的阳刚之气,富有韵味喊着一个号子,可过险滩几丈。 过了乱石滩,前面江面宽阔,一马平川,水流骤然变得平缓,老 板递过钱给张德贵,道一声“辛苦啦!”张德贵回一声“一路平安”, 回去兄弟们分了钱,这趟攻滩就算完美结束了。 张德贵的老婆在镇上开了个裁缝店,两口子还有一个 5 岁的儿子 和一

49、个 3 岁的女儿。空闲时,张德贵在望江楼和兄弟们喝喝茶,聊聊 天,或者在家逗逗孩子,教孩子念几个字。过几年,他们就可以入学 念书了。 日子就像抚河里的水,昼夜不停地奔流着。转眼,就到了 1943 年。 这年春天,日本人的枪炮声打破了抚河镇几百年来的宁静。一队 队日本兵杀气腾腾地开进了抚河镇。 抚河镇的望江楼成了鬼子的司令部。鬼子以抚河镇为据点,四处 烧杀淫掠,抢劫了大量的粮食,然后装到船上,准备运往前线。鬼子 占用了老百姓的帆船来运粮,可他们不敢过乱石滩。 一天,在汉奸的带领下,鬼子来到张德贵家他们要张德贵和 他的兄弟们帮他们运粮过乱石滩。 张德贵断然拒绝。 鬼子军官“嗖”的一声拔出军刀,架在张德贵的脖子上。张德贵 冷冷地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高考专区 > 二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1届新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五 文学类文本阅读 .ppt)为本站会员(小豆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