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总结 专题六 专题体系高效整合 连读教材纵横贯通 【专题贯通专题贯通】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1.1.从战后雅尔塔体制确立到从战后雅尔塔体制确立到2020世纪世纪505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形成,社会主义年代中期两极格局形成,社会主义 从一国发展到多国,世界政治由战后初期美苏合作转向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从一国发展到多国,世界政治由战后初期美苏合作转向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 主义阵营对峙、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全面对抗,世界形势由缓和转向冷战。主义阵营对峙、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全面对抗,世界形势由缓和转向冷战。 2.2.从从2020世纪世纪5050年代
2、中期至年代中期至6060年代末期,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年代末期,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 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由于苏联推行霸权政策,社会主义阵营到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由于苏联推行霸权政策,社会主义阵营到6060年代解年代解 体;帝国主义阵营也出现了分化。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为美苏两个超级体;帝国主义阵营也出现了分化。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为美苏两个超级 大国的争霸所代替;第三世界崛起并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大国的争霸所代替;第三世界崛起并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 3.3.从从2020世纪世纪7070年代初到年代初到80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格局从
3、两极向多极发展,年代中期,世界政治格局从两极向多极发展, 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美苏争霸激烈。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美苏争霸激烈。 4.4.从从2020世纪世纪8080年代中期至年代中期至9090年代初,美苏矛盾缓和,东欧剧变,苏联解年代初,美苏矛盾缓和,东欧剧变,苏联解 体,华约解散,雅尔塔体制和两极格局终结。体,华约解散,雅尔塔体制和两极格局终结。 5.5.自自2020世纪世纪90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在加强。年代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在加强。 【素养特训素养特训】 观察下面观察下面美英法德军事开支与国
4、民收入总值比率美英法德军事开支与国民收入总值比率,导致变化的主要原因,导致变化的主要原因 是是( ( ) ) 美国美国 英国英国 法国法国 德国德国 19901990年年 5%5% 4%4% 4%4% 3%3% 19991999年年 3%3% 3%3% 3%3% 2%2% A.A.和平主义思潮发展和平主义思潮发展 B.B.冷战局面的结束冷战局面的结束 C.C.西方优势逐渐加强西方优势逐渐加强 D.D.世界多极化发展世界多极化发展 【解析解析】选选B B。和平主义思潮会影响到世界形势的发展,但不会直接导致美英。和平主义思潮会影响到世界形势的发展,但不会直接导致美英 法德四国军事开支比重的降低,故
5、法德四国军事开支比重的降低,故A A错误;错误;1991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局面结束,年苏联解体,冷战局面结束, 世界形势相对缓和,使美英法德四国军事开支比重降低,故世界形势相对缓和,使美英法德四国军事开支比重降低,故B B正确;材料中仅正确;材料中仅 列举了美英法德四国军事开支的比重,不能体现西方优势是否加强,故列举了美英法德四国军事开支的比重,不能体现西方优势是否加强,故C C错误;错误; 世界多极化发展不能影响到四国军事开支比重变化,故世界多极化发展不能影响到四国军事开支比重变化,故D D错误。错误。 二、二、20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三次变动及其原因以及中国国际地位的世纪以来世
6、界政治格局的三次变动及其原因以及中国国际地位的 变迁变迁 1.1.第一次: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凡尔赛第一次: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华盛顿体系”。(1)(1)原因: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对比;帝国主义战胜国为重新瓜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对比;帝国主义战胜国为重新瓜 分世界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调整了它们在欧洲和亚洲、太平分世界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调整了它们在欧洲和亚洲、太平 洋地区的关系,形成了“凡尔赛洋地区的关系,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华盛顿体系”。(2)(2)中国国际地位:巴黎和中国国际地位:巴黎和 会
7、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中国作为战胜国未得到尊重;华盛会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中国作为战胜国未得到尊重;华盛 顿会议上签署的顿会议上签署的九国公约九国公约,中国处于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下。,中国处于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下。 2.2.第二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雅尔塔体制”。第二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雅尔塔体制”。(1)(1)原因:第二次世原因:第二次世 界大战后,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欧洲在战争中受到严重削弱;美国界大战后,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欧洲在战争中受到严重削弱;美国 的经济军事力量空前膨胀,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政治军事力量的经济军事力量空
8、前膨胀,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政治军事力量 壮大,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国家。美苏在实力均势的基础上,壮大,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国家。美苏在实力均势的基础上, 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形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形 成了雅尔塔体制。成了雅尔塔体制。(2)(2)中国国际地位: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解放战争推翻中国国际地位: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解放战争推翻 国民党政权,成立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国民党政权,成立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 合法
9、席位。合法席位。 3.3.第三次: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第三次: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1)(1)原因:东欧剧变原因:东欧剧变 和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两极格局随之结束;世界政治格和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两极格局随之结束;世界政治格 局中存在着几个主要的力量中心;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根源于世界经济局中存在着几个主要的力量中心;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根源于世界经济 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2)(2)中国国际地位:在多极化趋势发展过程中,中国改中国国际地位:在多极化趋势发展过程中,中国改 革开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综合国力增强
10、,国际地位提高,成为建立国际新革开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成为建立国际新 秩序的重要力量。秩序的重要力量。 【素养特训素养特训】 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罗伯特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罗伯特卡根曾表示,超级大国是不能退休的。但卡根曾表示,超级大国是不能退休的。但 是,它们可能将被迫与其他国家分享舞台。这一结论反映出是,它们可能将被迫与其他国家分享舞台。这一结论反映出( ( ) ) A.A.第三世界冲击了两极格局第三世界冲击了两极格局 B.B.两极格局已无法维持下去两极格局已无法维持下去 C.C.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 D.D.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国
11、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解析解析】选选C C。从时间分析,第三世界冲击两极格局是在两极格局瓦解前且与。从时间分析,第三世界冲击两极格局是在两极格局瓦解前且与 其他国家分享舞台不等于是与第三世界国家,故其他国家分享舞台不等于是与第三世界国家,故A A错误;材料“超级大国是不错误;材料“超级大国是不 能退休的”反映的是两极格局已经瓦解,故能退休的”反映的是两极格局已经瓦解,故B B错误;材料“超级大国”“被迫错误;材料“超级大国”“被迫 与其他国家分享舞台”,表明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故与其他国家分享舞台”,表明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故C C正确;公正、合正确;公正、合 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
12、序并未建立起来,故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并未建立起来,故D D错误。错误。 【教材贯通教材贯通】 与选修的交汇点与选修的交汇点 必修考点必修考点 选修考点选修考点 连读要领连读要领 美苏争锋美苏争锋 雅尔塔会议雅尔塔会议 雅尔塔会议后,形成雅尔塔体制,勾画雅尔塔会议后,形成雅尔塔体制,勾画 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世界反法西斯战世界反法西斯战 争胜利的影响争胜利的影响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使美苏由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使美苏由盟 友关系变成主要竞争对手友关系变成主要竞争对手 必修考点必修考点 选修考点选修考点 连读要领连读要领 “古巴导弹危古巴导弹危
13、机”机” 1929192919331933年资年资 本主义经济危机本主义经济危机 和马克思和马克思 通读战争史通读战争史1929192919331933年资本主义经年资本主义经 济危机济危机一课中“经济大危机爆发的社一课中“经济大危机爆发的社 会根源和主要影响”考点,通读战争史会根源和主要影响”考点,通读战争史 “马克思”一课中“马克思”一课中“资本论资本论”相关相关 知识点,了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一概知识点,了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一概 念,从而构建两类危机念,从而构建两类危机( (经济危机和政经济危机和政 治危机治危机) )处理的主题式学习,重组课本处理的主题式学习,重组课本 知识知识 新兴
14、力量的崛新兴力量的崛 起起 一代雄狮拿破仑一代雄狮拿破仑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实践了他以法国为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实践了他以法国为 主导的欧洲统一的设想,是战后欧洲一主导的欧洲统一的设想,是战后欧洲一 体化的深远历史背景体化的深远历史背景 必修考点必修考点 选修考点选修考点 连读要领连读要领 多极化趋势的加多极化趋势的加 强强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影响影响 解读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从解读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从 更长的时间解读世界格局的变动更长的时间解读世界格局的变动 【素养特训素养特训】 历史启示我们,危机并不可怕,它需要科学分析及积极应对。阅读材料,回历史启
15、示我们,危机并不可怕,它需要科学分析及积极应对。阅读材料,回 答问题。答问题。(10(10分分) ) 材料一材料一 140140多年来,资本主义社会正如多年来,资本主义社会正如资本论资本论所揭示的那样:每隔一段所揭示的那样:每隔一段 时间,就会陷入经济危机的泥潭。马克思在时间,就会陷入经济危机的泥潭。马克思在资本论资本论中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中分析了资本主义生 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认为“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认为“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 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
16、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 力”。分配关系“使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消费缩小到只能在相当狭小的界限以力”。分配关系“使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消费缩小到只能在相当狭小的界限以 内变动的最低限度”。但是,马克思并没有停留于经济现象的分析,而是深内变动的最低限度”。但是,马克思并没有停留于经济现象的分析,而是深 入到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探寻根源。入到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探寻根源。 摘编自沈汉摘编自沈汉资本主义史资本主义史 第第3 3卷卷等等 材料二材料二 19621962年年1010月月2626日,赫鲁晓夫致信肯尼迪,表示如果美国总统保证不日,赫鲁晓夫致信肯尼迪,表示如果美国总统保证不 入侵古巴并解除封锁,苏联将撤
17、出古巴的导弹。入侵古巴并解除封锁,苏联将撤出古巴的导弹。1010月月2727日,美国收到赫鲁晓日,美国收到赫鲁晓 夫的第二封信,苏联要求美国也要从其盟国土耳其撤走导弹。肯尼迪拒绝了夫的第二封信,苏联要求美国也要从其盟国土耳其撤走导弹。肯尼迪拒绝了 这一交换条件,下令军方做好空袭准备,但不得提前发动,他还要再试探下这一交换条件,下令军方做好空袭准备,但不得提前发动,他还要再试探下 苏联的真实态度。肯尼迪有意回避了赫鲁晓夫的第二封信,而对第一封信进苏联的真实态度。肯尼迪有意回避了赫鲁晓夫的第二封信,而对第一封信进 行了回复。肯尼迪在信中同意赫鲁晓夫行了回复。肯尼迪在信中同意赫鲁晓夫1010月月26
18、26日的建议,还向苏联大使口头日的建议,还向苏联大使口头 许诺,待危机解除,美国将撤走导弹。许诺,待危机解除,美国将撤走导弹。1010月月2828日,苏联同意从古巴撤走导弹日,苏联同意从古巴撤走导弹 和轰炸机。肯尼迪随即发表一份简短声明,欢迎赫鲁晓夫的决定。和轰炸机。肯尼迪随即发表一份简短声明,欢迎赫鲁晓夫的决定。1111月到月到1212 月,苏联如约撤走导弹和轰炸机,美国也解除了海上封锁。月,苏联如约撤走导弹和轰炸机,美国也解除了海上封锁。 周明博周明博全球通史全球通史 (1)(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马克思关于“
19、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 经济危机”出现原因的观点,并概述经济危机”出现原因的观点,并概述资本论资本论发表的意义。发表的意义。(5(5分分) ) (2)(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古巴导弹危机的过程,并指出古巴导弹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古巴导弹危机的过程,并指出古巴导弹 危机和平解决的主要原因。危机和平解决的主要原因。(5(5分分) ) 【解析解析】第第(1)(1)题第一问观点,根据材料“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题第一问观点,根据材料“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 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
20、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 力图发展生产力”,可得出供需矛盾的发展。第二问意义,可从理论意义和力图发展生产力”,可得出供需矛盾的发展。第二问意义,可从理论意义和 实践意义两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展开。第实践意义两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展开。第(2)(2)题第一问过程,根据材料概括,重题第一问过程,根据材料概括,重 点写出苏联运送导弹,美国封锁古巴,美苏谈判,苏联撤走导弹等几个方面。点写出苏联运送导弹,美国封锁古巴,美苏谈判,苏联撤走导弹等几个方面。 第二问主要原因,根据材料“在信中同意”“欢迎赫鲁晓夫的决定”等,可第二问主要原因,根据材料“在信中同意”“欢迎赫鲁晓夫的决定”等,可 得出领导人积极磋商并适当妥协;
2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还与对核战争的恐惧有得出领导人积极磋商并适当妥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还与对核战争的恐惧有 关。关。 答案:答案:(1)(1)观点:供需矛盾的发展观点:供需矛盾的发展( (或答资本主义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群众或答资本主义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群众 贫困,导致社会生产的增长超过了社会购买力的增长贫困,导致社会生产的增长超过了社会购买力的增长) );资本主义制度中生产;资本主义制度中生产 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2(2分分) )意义:是政治经济意义:是政治经济 学的一次革命。它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揭露了资
22、本主义的学的一次革命。它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揭露了资本主义的 内在矛盾,揭示出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秘密,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必然内在矛盾,揭示出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秘密,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必然 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将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学说置于牢固的科学基础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将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学说置于牢固的科学基础 上。上。(3(3分分) ) (2)(2)过程:苏联为改变在美苏核力量对比中的不利地位,开始向古巴运送中程过程:苏联为改变在美苏核力量对比中的不利地位,开始向古巴运送中程 导弹。美国发现了古巴的导弹基地,随后,美国开始武装封锁古巴,美军进导弹。美国发现了古巴
23、的导弹基地,随后,美国开始武装封锁古巴,美军进 入最高戒备状态。苏军也随之进入戒备状态。经过美苏两国的谈判,苏联最入最高戒备状态。苏军也随之进入戒备状态。经过美苏两国的谈判,苏联最 终从古巴撤走导弹,美国解除海上封锁,危机结束。终从古巴撤走导弹,美国解除海上封锁,危机结束。(3(3分分) )主要原因:双方都主要原因:双方都 希望避免发生直接军事对抗;领导人积极磋商并适当妥协。希望避免发生直接军事对抗;领导人积极磋商并适当妥协。(2(2分分) ) 学科素养技法点睛 图表类题型图表类题型 题型特征:图表类选择题是近几年高考中常见的一种题型,它主要考查题型特征:图表类选择题是近几年高考中常见的一种题
24、型,它主要考查 信息解读、分析理解、比较辨别、归纳推理等能力。准确把握图表中数字比信息解读、分析理解、比较辨别、归纳推理等能力。准确把握图表中数字比 例关系,判定主题喻义,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例关系,判定主题喻义,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典题示范典题示范】 (2018(2018全国卷全国卷T35)T35)下图反映了下图反映了19451945- -197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 况,这表明况,这表明( ( ) ) A.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B.B.欧共体的成员增加欧共体的成员增加 C.C.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 D.D.经济
25、区域化的趋势加强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 【解析解析】选选A A。据题干及图片信息可知,联合国成员国数量的增加主要来自广。据题干及图片信息可知,联合国成员国数量的增加主要来自广 大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反映出第三世界的发展壮大,故大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反映出第三世界的发展壮大,故A A正确;正确;B B欧共欧共 体的成员增加、体的成员增加、C C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D D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这三项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这三项 从材料中无法看出,且与题意不符,故均可排除。从材料中无法看出,且与题意不符,故均可排除。 【解题技巧解题技巧】解答这类选择题:解答这类选择题:
26、 1.1.要具备丰富的历史知识。要具备丰富的历史知识。 2.2.要具有较强的观察与分析辨别能力,特别是通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要具有较强的观察与分析辨别能力,特别是通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 对备选项要“三判”:一是判定每一个备选项是否符合所反映的史实,排除对备选项要“三判”:一是判定每一个备选项是否符合所反映的史实,排除 与之相悖的选项;二是判定各备选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排除与题干要求不与之相悖的选项;二是判定各备选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排除与题干要求不 符的选项;三是判定各备选项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排除与题干无符的选项;三是判定各备选项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排除与题干无 关的选项
27、。关的选项。 【素养特训素养特训】如图为苏联漫画家叶菲莫夫创作的漫画如图为苏联漫画家叶菲莫夫创作的漫画美国奶粉美国奶粉。作者旨。作者旨 在讽刺美国在讽刺美国( ( ) ) A.A.称霸世界称霸世界 B.B.插手东亚插手东亚 C.C.扶植日本扶植日本 D.D.援助西欧援助西欧 【解析解析】选选C C。根据漫画中美元的标志、日本的国旗得出,美国在第二次世界。根据漫画中美元的标志、日本的国旗得出,美国在第二次世界 大战后扶植日本,称霸世界并非仅仅扶植日本,故大战后扶植日本,称霸世界并非仅仅扶植日本,故A A错误;根据题目中的地理错误;根据题目中的地理 位置具体是指日本国土,并非是东亚,故位置具体是指日本国土,并非是东亚,故B B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故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故C C正确;正确; D D表述与漫画中的“日本国”不相符,故表述与漫画中的“日本国”不相符,故D D错误。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