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2021 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第第三三单元单元 昆虫昆虫 单元设计意图单元设计意图 1.本单元主题的提出 昆虫是地球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动物群体,人类已知的昆虫有 100 余万种,还 有许多种类尚待发现。昆虫不但种类多,而且同种的个体数量也十分惊人,是一个名副 其实的庞大“家族”。这个“家族”的踪迹几乎遍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广泛适应各种 环境条件,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因此,引导本年段学生以昆虫为对象开展探究活动, 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知道昆虫的生命活动和生命周期再合适不过。 学生大都有捕蝴蝶、捉蜻蜓、养蚂蚁的经历,他们对昆虫并不陌生,但是对昆
2、虫的 共同特征及其在生命周期内的变化,他们的认知存在着模糊和不确定。比如,会有凡是 虫子都是昆虫的片面认识,知道昆虫有腿但说不准有几条腿、腿长在什么位置,等等。 因此,帮助他们纠正认知偏差,形成清晰、完整的昆虫概念,完成阶段性学习是非常有 必要的。 本单元以“昆虫”为题,延续了低年段的学习方式,强调在亲历中发展科学思维。 通过观察、饲养、实验探究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将动手与动脑结合起来, 在发展概念的同时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本单元也是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的 深入,再次呼应“像科学家那样”的教材主线,为学生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提供了一次实 操机会。 2.本单元对课程标准的落实 (
3、1)本单元通过观察、描述、记录、实验探究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 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初步了解动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知道动物的生命周期; 初步了解动物能产生后代, 使其世代相传。 科学探究: 在教师引导下,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所学知识,制订简单的探究计划。 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 特征及现象。 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 陈述证据和结果。 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 结论。 在教师引导下
4、,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 流。 在教师引导下, 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 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 作出自我评价与调整。 科学态度: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 兴趣。 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威与书本。 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 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可能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愿 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生命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
5、 7.2 地球上存在不同的动物,不同的动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种动物也存在 个体差异。 识别常见的动物类别,描述某一类动物(如昆虫、鱼类、鸟类、哺乳类等)的共同特 征。 11.1 生物有生有死;从生到死的过程中,有不同的发展阶段。 举例说出动物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3.本单元在整套教材中与其他单元的关系 4.本单元次级主题的构成及逻辑关系 本单元由庞大的“家族”养昆虫探究昆虫的奥秘三课组成,按照“认 识昆虫饲养昆虫研究昆虫”的顺序展开。第一课庞大的“家族”,通过“观察、 做模型、描述”这几个层次的活动,帮助学生了解昆虫的共同特征,建立起昆虫的概念, 认识到昆虫的“家族”很庞大。第二课养昆虫
6、,通过“饲养”的方式,让学生亲历 昆虫一生的变化。一方面,了解生命有生有死,从生到死的过程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另 一方面,通过记录、整理饲养日记,学会像科学家那样处理信息,为下一课做好准备, 并体验对生命的尊重和责任。第三课探究昆虫的奥秘,围绕科学问题进行合理的实 验设计,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学会设计合理的实验去搜集证据,得出科学的结论,在活 动中发展科学思维,提升探究技能,发现昆虫的奥秘。 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 能通过观察了解昆虫的共同特征,会描述昆虫的共同特征。 能通过饲养昆虫(比如蚕或菜青虫),知道昆虫一生的发展变化。 能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研究,经历科学探究活动的全过程。 单元活动框架单元
7、活动框架 课时建议课时建议 序号 课题 课时 1 庞大的“家族” 1 2 养昆虫 2-3 3 探究昆虫的奥秘 1 总课时 4-5 每课分析每课分析 第第 9 9 课课 庞大的“家族”庞大的“家族” 1.教学内容 本课以“庞大的家族”为题,一是要了解昆虫是一个种类多、数量多的动物群 体;二是要明确昆虫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具有哪些共同特征。 本课以认识昆虫的共同特征为主线,设计安排了“观察、做模型、描述”这样三个 层次的活动。首先,通过两个“找相同之处”的观察活动,让学生找出昆虫具有哪些共 同特征, 找出昆虫中种类最多的甲虫又有哪些共同特征, 引导学生初步建立昆虫的概念, 认识到昆虫“家族”非常庞
8、大。其次,通过“做一种昆虫模型”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 加深对昆虫特征的理解。最后,通过“你来描述,我来猜”的活动,让学生知道可以从 身体特征、生活习性等方面描述昆虫,从而更多地了解昆虫,增进研究的兴趣和欲望。 2.教学目标 能通过有顺序的观察,了解昆虫的共同特征。 能运用文字、数据、图示、列举等方式,描述昆虫的共同特征。 能有意识地关注昆虫,提高对昆虫的研究兴趣。 3.重点与难点 重点:描述昆虫的共同特征。 难点:通过观察,了解昆虫足的数量及所在部位。 4.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有关昆虫(包括甲虫)的实物或实物标本、图片或教学课件。 学生分组材料:制作昆虫模型所需的枯树枝、开心果果壳、热熔胶枪等
9、。 第第 1010 课课 养昆虫养昆虫 1.教学内容 从本课开始,学生将与一种昆虫相伴,照料它,观察它,研究它。经历这种昆虫完 整的生命周期,并像科学家一样收集信息、整理信息,获得相关的认识,是本课的意义 所在。为此,本课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养蚕(或菜青虫等其他昆虫)给蚕宝宝记观察 日记整理观察日记画出蚕的一生。其中,饲养和记观察日记是同步进行的活动,整 理日记是生命活动结束之后进行的,在此基础上画出蚕的一生,实际上是总结蚕一生经 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暗含昆虫变态(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概念。 特别要说明的是, 本课伴随蚕的整个生长期,因此在课时安排上可与其他单元的课穿插进行。 2.教学目
10、标 能通过饲养活动,亲历昆虫一生的几个发展阶段。 能像科学家一样记观察日记,并通过整理日记获取有用信息。 在饲养活动中,能亲近、关注小动物,增强责任感。 3.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够悉心饲养昆虫,记观察日记。 难点:能够整理日记,从中获取昆虫生长的信息。 4.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教学课件。 学生分组材料:养蚕相关工具、蚕卵、桑叶、方格纸、放大镜、日记本。 第第 1111 课课 探究昆虫的奥秘探究昆虫的奥秘 1.教学内容 经过前两课的观察、饲养昆虫活动,学生们对昆虫的共同特征、生命周期有了一定 的认识和了解,积累了丰富的观察日记,对昆虫的错误认识和模糊认识都得到了调整。 接下来要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
11、,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把动手与动 脑结合起来,在提升科学探究技能的同时,发展科学思维。为此,本课安排了以下教学 活动:首先,通过甄别“哪名同学的实验设计更合理”,帮助学生学会有了探究问题后, 如何科学、合理地设计实验。 其次,遴选出前期活动中产生的有价值、可以研究的问题。最后,选择一个自己想 研究的问题,写出实验设计和研究发现,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探索昆虫世界。 2.教学目标 能够提出有价值、可以研究的问题,并进行合理的实验设计。 经历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学做科学家。 3.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够针对想要研究的问题,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 难点:经历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 4.教学
12、准备 教师材料:相关的课件资料。 学生分组材料:观察日记、研究问题需要的材料。 参考资料参考资料 昆虫昆虫 属于无脊椎动物。在科学分类上,它被列入节肢动物门。昆虫纲不但是节肢动物门 中最大的一纲,也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纲。昆虫不但种类多,而且同种的个体数量也十 分惊人。昆虫分布之广,没有其他纲的动物可以与之相比。可以说,从天涯到海角,从 高山到深渊,从赤道到两极,从海洋到荒漠,从草地到森林,从野外到室内,从天空到 土壤,到处都有昆虫的身影,不管你喜欢与否,昆虫都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 昆虫具有以下共同特征: (1)身体由若干体节组成,可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 (2)头部不分节,是感觉与取
13、食的中心,具有口器和 1 对触角(极少数无触角),通 常还有复眼和单眼。 (3)胸部分为 3 节,可能某些种类某一节特别发达而其他两节退化得较小。胸部是 运动的中心,具有 3 对足,一般成虫还有 2 对翅,也有一些种类完全退化。 (4)腹部应该分为 11 节,但也常常演化为 8 节、7 节或 4 节。分节数目虽不相等, 但都没有足或翅等附属器官着生。腹部是生殖与营养代谢的中心,其中包含着生殖器官 及大部分内脏。 (5)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通常要经过一系列内部及外部形态上的变化,即变态 过程。 昆虫是个庞大的“家族”,有以下主要类别: 鞘翅目是昆虫纲中的第一大目,通称甲虫,全世界约有 35 万
14、种,中国约有 1.32 万 种。它们的前翅呈角质化,坚硬,无翅脉,称为“鞘翅”,因此而得名。 鳞翅目是昆虫纲中的第二大目,因身体和翅膀上被有大量鳞片而得名。 主要有蛾类和蝶类,共同识别特征是虹吸式口器。 双翅目包括蚊、蠓、蚋、虻、蝇等,是昆虫纲中较大的目。由于成虫前翅为膜质, 后翅退化成“平衡棒”而得名。 膜翅目包括各种蚁类、蜂类。膜翅目昆虫特征明显,包括嚼吸式口器,前后翅连接 靠翅钩完成等。 半翅目昆虫通称“蝽”。半翅目昆虫的前翅在静止时覆盖在身体背面,后翅藏于其 下。由于一些类群前翅基部骨化加厚,成为“半鞘翅状”而得名。全世界有 3.8 万多种, 中国有 3100 多种。 直翅目是一类较常
15、见的昆虫,包括蟋蟀、蝼蛄、蝗虫等,全世界约有 3 万种,中国 约有 1290 种。成虫前翅稍硬化,称为“覆翅”,后翅膜质。本目为不完全变态,若虫 和成虫多以植物为食,对农、林、经济作物都有危害,少数种类为杂食性或肉食性。 广翅目是一个较小的类群,仅有泥蛉科和鱼蛉科两科。全世界约有 500 种,中国有 120 多种。 蜻蜓目在昆虫纲中是比较原始的类群,也是较小的一目。蜻蜓目分为三个亚目:差 翅亚目,俗称蜻蜓;均翅亚目,俗称豆娘;间翅亚目。 昆虫纲除了上述 8 个目以外,还有其他 26 个目,共计 34 个目。昆虫纲种类繁多, 形态各异,但是拥有外骨骼、3 对足是它们的共同特征。 一方面,昆虫在生
16、物圈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人类的重要性无法估量。 一些昆虫自身的产物,如蜂蜜、蚕丝、白蜡等是人类的食品及工业原料;昆虫又是 2/3 有花植物的花粉传播者;一些昆虫能分解大量的废物,把它们送回土壤完成物质循 环;一些昆虫对维持某些动植物之间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 从某种意义上说, 昆虫是人类生存的主要竞争者。 世界上每年有 20%-30% 的农产品被昆虫吃掉,昆虫还破坏建筑,传播多种人畜疾病。总之,昆虫同人类的关系 是十分复杂的。 甲虫甲虫 鞘翅目昆虫的统称,属有翅亚纲、完全变态类。是动物界中最大的目,世界已知约 35 万种。也是昆虫中最古老的类型,它繁盛于上侏罗纪或下白垩纪,那时高等植
17、物尚未 出现,膜翅目和鳞翅目昆虫亦未出现,是地质史上最早的传粉昆虫。甲虫和其他昆虫一 样,身体分头、胸、腹三个部分,有 3 对足。甲虫最大的特征是前翅变成坚硬的翅鞘, 已经没有飞行的功能,只是保护后翅和身体。外骨骼发达,身体坚硬,因此能够保护内 脏器官。有咀嚼式口器,食性很广,分为植食性、肉食性、腐食性、尸食性、粪食性。 甲虫飞行时,先举起翅鞘,然后张开薄薄的后翅,飞到空中。翅鞘的颜色花样多变化, 有发金光的,有带条子像虎纹的,有带斑点像豹皮的,也有的是杂色图案。有些甲虫的 翅鞘连在一起,后翅退化,不能飞了,如步行虫。甲虫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有的是 农林作物及生产生活的重要害虫,成虫和幼虫可
18、能毁坏作物、木材、纺织品,传播寄生 虫和疾病,有的具有重要经济价值,有的吃害虫而对人类有益。 蚕蚕 鳞翅目昆虫。最常见的是桑蚕,又称家蚕,起源于中国,是以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 茧的经济昆虫,在人类经济生活及文化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蚕是完全变态昆虫,以卵繁殖。蚕卵看上去很像细粒芝麻,宽约 1 毫米,厚约 0.5 毫米。一只雌蛾可产 400-500 粒蚕卵。蚕卵的颜色,刚产下时为淡黄色或黄色,经 1-2 天变为淡赤豆色、赤豆色,再经 3-4 天又变为灰绿色或紫色,便不再发生变化,称为固 定色。蚕卵外层是坚硬的卵壳,里面是卵黄与浆膜,受精卵中的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不断 摄取营养,逐渐发育成蚁蚕,它从卵壳
19、中爬出来,卵壳空了之后变成白色或淡黄色。 蚕从蚕卵中孵化出来时,身体的颜色是褐色或黑色的,极细小,且多细毛,样子有 点像蚂蚁,所以叫蚁蚕。蚁蚕长约 2 毫米,宽约 0.5 毫米,它从卵壳中爬出来后,经过 2-3 小时就会进食桑叶。 蚕宝宝食桑量极大,因此长得很快,体色也逐渐变淡。它渐渐地食欲减退乃至完全 禁食,吐出少量的丝,将腹足固定在蚕座上,头胸部昂起,不再运动,好像睡着了一样, 称作“眠”。眠中的蚕,外表看似静止不动,体内却进行着蜕皮的准备,蜕去旧皮之后, 蚕的生长就进入一个新的龄期,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共蜕皮 4 次。具有眠性是蚕的生长特 性之一,眠性是蚕的遗传性状,同时也受环境影响。目前我
20、国饲养的蚕属四眠性品种。 从蚁蚕到第一次蜕皮为 1 龄;眠起后进入 2 龄;再次蜕皮后进入 3 龄;第三次蜕皮后进 入 4 龄,第四次蜕皮又称大眠。大眠后就进入 5 龄,5 龄的蚕宝宝长得极快,体长可达 6-7 厘米,体重可达蚁蚕的 1 万倍左右。 蚕宝宝到了 5 龄末期,就逐渐表现出老熟的特征:先是排出的粪便由硬变软,由墨 绿色变成叶绿色;食欲减退,食桑量下降;前部消化管空虚,胸部呈透明状;继而完全 停食,体躯缩短,腹部也趋向透明,蚕体头胸部昂起,口吐丝缕,左右上下摆动寻找营 茧场所,这样的蚕就称为熟蚕。 把熟蚕放在特制的容器中或蔟器上,蚕便吐丝结茧了。结茧可分为四个阶段:(1) 熟蚕先将丝
21、吐出,黏结在蔟器上,再吐丝连接周围蔟枝,形成结茧支架,即结茧网。茧 网不具备茧形,只是一些松软凌乱的茧丝层,以作为结茧的支架。(2)蚕结制茧网后, 继续吐出凌乱的丝圈,加厚茧网内层,然后以 S 形方式吐丝,开始出现茧的轮廓,叫作 结茧衣。茧衣的丝纤维细而脆,排列极不规则,丝胶含量也多。(3)茧衣形成后,茧腔 逐渐变小,蚕体前后两端向背方弯曲,呈 C 字形,蚕继续吐出茧丝,吐丝方式由 S 形变 成形,这就开始了结茧层的过程。(4)当蚕由于大量吐丝,体躯大大缩小时,头胸部 摆动速度减慢,而且没有一定的节奏,吐丝开始显得凌乱,形成松散柔软的茧丝层,称 为蛹衬。 蚕上蔟结茧后经过 4 天左右,就会变成
22、蛹。蚕蛹的体形像一个纺锤,分头、胸、腹 三个体段。头部很小,长有复眼和触角;胸部长有胸足和翅;鼓鼓的腹部长有 9 个体节。 蚕刚化蛹时,体色是淡黄色的,蛹体嫩软,渐渐地就会变成黄色、黄褐色或褐色,蛹皮 也硬起来了。经过 12-15 天,当蛹体又开始变软,蛹皮有点起皱并呈土褐色时,它就将 变成蛾了。 蚕蛾的形状像蝴蝶,全身被白色鳞毛,但由于两对翅较小,已失去飞翔能力。蚕蛾 的头部呈小球状, 长有鼓起的复眼和触角; 胸部长有 3 对胸足及 2 对翅; 腹部已无腹足, 末端体节演化为外生殖器。雌蛾体大,爬动慢;雄蛾体小,爬动较快,翅膀飞快地振动, 寻找配偶。一般交尾 3-4 小时后,雌蛾就可产下受精
23、卵。交尾后雄蛾即死亡,雌蛾约花 一个晚上可产下约 500 粒卵,然后也会慢慢死去。 蚕蛾产下的卵孵蚕变蛹化蛾,又将完成新一代的循环。这就是蚕的生活史。 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 昆虫的变态分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类型。 昆虫的个体发育过程中, 经过卵、 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的叫作完全变态,只经过卵、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的叫作不完 全变态。 昆虫的一生从体态到生活习性都以多变著称。完全变态昆虫在幼虫、蛹、成虫三个 时期,不但形态上没有任何相似之处,其生活方式和生活场所甚至完全不相同。完全变 态昆虫有很多,蚊、蝇、蝶、蛾、蜂、甲虫等鳞翅目、双翅目、鞘翅目、膜翅目昆虫都 是完全变
24、态昆虫。不完全变态昆虫,如蝗虫等,从卵中孵化出来就是一个与母体形态相 似,仅某些成虫器官还没有发育、具体而微小的幼体,称为若虫。若虫在发育过程中, 其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的长大而生长,就产生蜕皮。每蜕皮一次体形便长大一些,成虫器 官如翅膀等也长大一些。经过几次蜕皮,体形完全长大,成虫器官完全具备了,便成为 成虫。不完全变态昆虫没有形态与成虫完全不同的幼虫期和蛹期。 20212021 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第第四四单元单元 繁殖繁殖 单元设计意图单元设计意图 1.本单元主题的提出 繁殖的意义在于使子代继承亲代的特征,使生物得以繁衍生息。作为传宗接代行为 的繁殖
25、,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更是生物种群存在、延续的必要手段,它与生物的生长发 育阶段共同构成完整的生命周期。同时,多种多样的繁殖方式,也是生物多样性和我们 给生物分类的重要依据。因此,有必要在小学中年段,指导学生认识有关繁殖的重要现 象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对繁殖建立完整的认识。 在本单元之前, 本套教材已经指导学生认识过多种多样的动物和植物以及它们的一 生,学生对动植物的生命周期或多或少有所了解和认识,但缺少繁殖这关键而重要的一 环。学生对动植物的繁殖有兴趣,但存在一些认知偏差,需要在学习过程中纠偏并满足 其求知欲。 从一个角度分析问题、找出一种原因、想出一种方法、了解一种形式,这属于线性 思维。在现
26、实生活中,仅有线性思维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学会多角度的发散思维。因此, 本单元试图通过植物用种子繁殖和用营养器官繁殖、动物的卵生和胎生等,引导学生在 了解事物的多样性的过程中, 逐渐学会多角度地认识事物、 思考问题, 增长知识和智慧。 本单元将知识建构与满足求知欲相结合,关注思维发展,引领学生经历完整的科学 探究过程,指导学生借助图表记录实验现象,为后续顺利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提高科学 探究水平做铺垫。 2.本单元对课程标准的落实 (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初步了解植物体和动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知道动植物的生命周期;初步了解动物 和植物都能产
27、生后代,使其世代相传。 科学探究: 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从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 因等方面提出假设。 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 特征及现象。 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 陈述证据和结果。 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 结论。 科学态度: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 兴趣。 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威与书本。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
28、思维方式的影响。 (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生命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 11.2 生物繁殖后代的方式有多种。 描述有的植物通过产生足够的种子来繁殖后代,有的植物通过根、茎、叶等来繁殖 后代。 描述和比较胎生和卵生动物繁殖后代方式的不同。 12.3 动物会给植物的生存带来影响。 列举动物帮助植物传粉或传播种子等实例。 3.本单元在整套教材中与其他单元的关系 4.本单元次级主题的构成及逻辑关系 本单元由用种子繁殖用根、茎、叶繁殖动物的繁殖三课组成,采用并 列式的逻辑结构编排。本单元学习内容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本单元前两课,介绍植物的繁殖。第一课介绍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
29、 指导学生认识种子的结构、功能、传播方式,了解种子的发芽情况;第二课介绍种子植 物的无性繁殖,即用营养器官来繁殖,指导学生在了解一些植物能用根、茎、叶繁殖的 基础上,通过亲历实践活动,了解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 第二部分即本单元第三课,介绍动物的繁殖。从动物的求偶、交配、生产以及哺育 几个方面,指导学生了解动物的繁殖方式和行为,为动物的整个生命周期添上繁殖的一 环。 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 能通过探究活动,描述种子萌发的情况。 在实作过程中,学会一些用根、茎、叶繁殖植物的方法。 能提取现象和资料中的主要信息,说出动植物的一些繁殖方式和行为。 单元活动框架单元活动框架 课时建议课时建议 序号 课
30、题 课时 1 用种子繁殖 1 2 用根、茎、叶繁殖 1 3 动物的繁殖 1 总课时 3 每课分析每课分析 第第 1212 课课 用种子繁殖用种子繁殖 1.教学内容 本课以植物的种子繁殖为中心,采用主从式的逻辑结构,展开两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为“主”,即种子的萌发,包括两个活动。活动一,解剖种子,观察种子 的内部构造, 并结合教材介绍, 让学生了解种子的结构与种子萌发成的植株之间的关系; 活动二,提出有关种子萌发的问题,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在解决一些播种技术问题的同 时,让学生了解种子萌发的特点和条件。 第二部分为“从”,即种子的传播,包括两个活动。活动一,组织学生观察图片, 分析并交流植物传
31、播种子的方式;活动二,指导学生观察一些种子,并猜测它们的特点 与种子的传播方式有什么关系。 2.教学目标 能够提取实景和图片中的重要信息,知道种子的内部构造及其与萌发成的植株的关 系。 能针对问题提出假设,探究种子萌发的特点和条件。 能够根据种子的外形特点,推测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 3.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植物用种子繁殖的方式。 难点:猜测种子的特点与其传播方式之间的关系。 4.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发育成植株的快镜头视频。 学生分组材料:蚕豆或玉米的种子、苍耳种子、悬铃木的果球、放大镜、镊子、葵 花子、玻璃瓶、纱布、水、土壤、盛土的容器、直尺、小木牌、毛皮。 第第 1313
32、课课 用根、茎、叶繁殖用根、茎、叶繁殖 1.教学内容 本课以植物的营养繁殖为中心,采用递进式的逻辑结构,展开两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引导学生了解植物存在用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现象。它的主体为本课的 第一个活动,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列举用营养器官来繁殖的植物的实例,并组织学生 交流其他可利用根、茎、叶繁殖的一些植物的名称,让学生了解植物的营养繁殖方式。 第二部分,组织学生用根、茎、叶来繁殖植物。此部分包括两个活动:活动一,采 用图文结合的形式,介绍用红薯的根、菊花的茎、宝石花的叶繁殖植物的方法,指导学 生开展实践活动;活动二,组织学生展示成果,交流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原因,它是活 动一的自然延伸
33、和拓展。 2.教学目标 能提取文字或图片中的主要信息,知道一些植物可以利用营养器官根、茎、叶 来繁殖。 能用红薯的根、菊花的茎、宝石花的叶来繁殖植物并展示成果。 能分析和交流用根、茎、叶繁殖植物的成功经验或失败原因。 3.重点与难点 重点:知道一些植物可利用根、茎、叶来繁殖。 难点:分析用根、茎、叶繁殖植物的成功经验或失败原因。 4.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能用根、茎、叶繁殖的植物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学生分组材料:红薯、菊花、宝石花、花盆、浅碟、瓷罐、土壤、小土铲。 第第 1414 课课 动物的繁殖动物的繁殖 1.教学内容 本课按照动物繁殖行为的先后顺序, 采用递进式的逻辑结构, 展开三个部分的内
34、容。 第一部分,介绍动物繁殖行为的基本过程后,组织学生开展第一个活动,即:利用 配图,引导学生交流动物求偶的方式,并说明动物在求偶后交配,会以不同的方式产生 后代,为下面内容的展开打下基础。 第二部分,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排序活动,结合教材的介绍,认识动物的两种主要 繁殖方式:卵生和胎生。这部分包括两个活动:活动一,认识卵生。教材首先结合图片, 指导学生观察打开的鸡蛋,找蛋黄上的小白点,并借助卡通人物之口说明受精鸡蛋的特 点, 让学生明白受精的鸡蛋才能孵出小鸡, 然后用图片呈现受精鸡蛋发育成小鸡的过程, 这样就以鸡为例展现了卵生的繁殖方式。活动二,认识胎生。教材展现人的胚胎发育的 阶段性图片,让
35、学生把这些图片按照发育的先后顺序排列,指导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胎生 的繁殖方式。最后,教材集中介绍了动物的两种主要繁殖方式,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让学生形成对动物卵生与胎生的总体认识。 第三部分,组织学生阅读一些动物哺育后代行为的资料。以帝企鹅站立着用体温孵 化卵为例,介绍动物的护卵、孵化行为;以亲鸟喂食和北极熊、沙丘鹤传授孩子生存技 能为例,介绍动物的哺育行为。 2.教学目标 能提取图文中的主要信息,知道动物的繁殖包括求偶、交配、生产以及哺育等一系 列复杂的本能行为。 知道动物的两种主要繁殖方式。 针对观察和排序的结果,说出一些动物繁殖的方式和特点。 3.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动物繁殖的一系列复
36、杂行为。 难点:看图片猜它们分别是哪种动物的孩子。 4.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介绍动物求偶的视频资料、动物繁殖图卡、鸡繁殖图卡、胎儿发育图卡。 学生分组材料:受精的鸡蛋、未受精的鸡蛋、玻璃碗。 参考资料参考资料 种子的构造与作用种子的构造与作用 种子的休眠和寿命种子的休眠和寿命 有些植物的种子,虽然胚是完整的而且是活的,外界条件也适宜,但是它们成熟以 后并不能立即萌发,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睡眠”才能萌发,这种现象叫作种子的休眠。 各种植物的种子休眠时间的长短是不同的,有的需要几周,有的需要两三年甚至更长。 种子为什么需要休眠呢?生长在温带的植物,如果种子在秋季成熟以后落入土壤,很快 萌发,不久冬
37、季到来,幼苗就会被冻死。相反,种子经过休眠,就可以躲过严冬,延续 后代。可见,种子具有休眠特性,是植物适应环境的表现。 种子并不是“长生不死”的,它与动物一样,也有一定的寿命。例如,小麦、水稻 的种子一般只能活两三年,白菜、蚕豆的种子一般只能活五六年。在低温和干燥的状态 下保存种子,寿命可以延长;在高温和潮湿的状态下保存种子,寿命就会缩短。 种子的传播种子的传播 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有两大类:一是借助外力,如风力、水力、动物和人类的携带; 二是依靠自身的力量。植物为了传播种子,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借助风力散布的种子一般细小而质轻,能飘浮在空中被风吹送到远处;有的种子表 面生有絮毛、
38、果翅等,这些特殊的构造适合借助风力飞翔。比如,南方常见的昭和草的 种子上有一把“小伞”,风一吹,“小伞”就带着种子飘到很远的地方去安家;又如, 杨树、柳树的种子长着轻柔的绒毛,乘着五月的春风自由飞到遥远的地方;再如,松树、 槭树、榆树的种子上长有小小的“翅膀”,借助风力可以轻易飞向四面八方。 水中和沼泽地生长的植物往往借助水力传送种子。我们常见的莲的果实,也就是莲 蓬,呈倒圆锥形,且质轻,可以随着水流漂到各处,同时把种子远布各地。陆生植物中 的椰子,它的果实更是有多重功能,椰果的中果皮十分疏松,富含纤维,能适应在水中 漂浮,内果皮极坚厚,可以保护种子免受海水的侵蚀,果实里还含有大量的椰汁,足以
39、 供给种子萌发时所需的营养和水分,这就使椰果能在咸水的环境条件下萌发。热带海岸 有许多椰林分布,与椰果的这一本领是密不可分的。 人类和动物也会帮助植物散布种子。有些植物(如苍耳、窃衣、鬼针草等)的种子外 面生有刺毛、倒钩或能分泌黏液,只要轻轻一碰,就会黏附到人的衣服或动物的毛、羽 上,从而帮助种子传播。有些植物的果实色彩鲜艳、香甜多汁,可吸引动物前来取食, 借此散播种子, 如鸟类或其他动物采食樱桃时丢弃樱桃核, 无意中做了传播种子的工作, 万一樱桃核也被吞下肚, 樱桃核坚硬的壳也能抵抗消化道中的强酸, 保护种子全身而退。 还有一些坚果类的种子,如板栗、松子等是松鼠喜爱的食物,它们被松鼠搬回家储
40、存起 来,一部分被吃掉,剩下的来年就生根发芽了。 植物还可以通过自身的力量来传播种子。我们常见的豆荚,当它成熟后,干燥而坚 硬的果皮在骄阳的烘烤下,常常“啪”的一声爆裂,种子就会像子弹飞出枪膛,被弹射 到远处,所以大豆、油菜、芝麻等经济作物,成熟后一定要及时收获,否则种子就会散 布田间,使生产遭受损失。 一些植物还具备自动播种的特殊装置。有一种名为“喷瓜”的植物,它会结出带有 毛刺的其貌不扬的小瓜,当瓜成熟时,只要稍有触动,瓜便会脱落,并在瞬间将瓜内的 种子喷射出去,射程可达 6 米,“喷瓜”也因此得名。 最有趣的是麦田里生长的野燕麦的种子,它能够自己“爬”进土中。野燕麦种子的 外壳上长有一根
41、长芒,会随着空气湿度的变化而旋转或伸直,种子就在长芒的不断伸屈 中,一点一点地向前挪动,一旦碰到缝隙就会钻进去,第二年便会生根发芽。当然,野 燕麦种子“爬行”的速度相当缓慢,一昼夜只能前进 1 厘米,然而这种传播种子的本领 已经让人叹为观止。 大自然中的植物要生存发展,就会想尽办法来繁衍后代,于是在亿万年的进化过程 中,每种植物都有让自己的种子“旅行”的特殊本领,使得种子可以广为传播,生生不 息,这种神奇的现象,令人类惊叹不已。 营养繁殖在生产生活中的意义营养繁殖在生产生活中的意义 人们利用有些植物的根、茎、叶在自然条件下就能繁殖的特性,创造了扦插和嫁接 等人工营养繁殖的方法。它们在农林业生产
42、中的意义是: 1.加速植物的繁殖。例如,林业生产中用种子繁殖的方法育苗很慢,而用营养繁殖 的方法可加快育苗速度。 2.保存植物的优良特性。例如,有些果树用种子繁殖的方法容易产生变异,而用营 养繁殖的方法则能保存植物的优良特性。 3.增强植物的抗寒性、抗旱性和抗病虫害能力。 4.对于不能产生种子的植物(如香蕉),可以用营养繁殖的方法进行繁殖。 动物哺育后代的行为动物哺育后代的行为 鸟类在繁殖季节首先要筑巢,给小宝宝安一个温暖的“家”。小鸟出生后,要为小 鸟觅食,寻找小鸟可以吃的小虫或其他东西。小鸟长大一点后,还要教小鸟自己觅食的 方法和技巧。 哺乳动物将宝宝生下来以后,首先要给它们哺乳(因为牙还
43、没有长出来),小动物们 再大一些后,双亲也要给它们传授生存的技巧和本领。亲本模仿是很多动物幼崽学习独 立生存的必修课之一。 鸟类、哺乳动物的幼崽在羽毛和毛还没有长好的时候,它们的双亲还会用自己的翅 膀或身体去温暖、呵护它们成长。 动物的繁殖方式动物的繁殖方式 动物的繁殖方式可以分为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大类。 无性繁殖是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亲代直接产生子代的繁殖方式。 低等动物普遍采用无性繁殖。动物的无性繁殖分为分裂生殖(如草履虫)、出芽生殖 (如水螅)、克隆等。 有性繁殖是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后产生新个体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是生物界最普遍 的繁殖方式。采用有性繁殖的动物数量大,种类多,身体结构复杂。动物的卵生和胎生 都属于有性繁殖,其区别在于:卵生是受精卵在母体外发育成新个体;胎生是受精卵在 母体的子宫内发育成胎儿后产出母体。许多无脊椎动物,大多数鱼类、鸟类、两栖类、 爬行类都是卵生,低等单孔类哺乳动物(如鸭嘴兽)也是卵生。哺乳动物中的真兽类均为 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