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期末测试.doc

上传人(卖家):四川天地人教育 文档编号:1085816 上传时间:2021-02-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上期末测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七上期末测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七上期末测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七上期末测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七上期末测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东坡区东坡区 2012018 82012019 9 学年学年七七年级上期期末年级上期期末检测检测 语文试卷语文试卷 (2019.1) 考生注意事项:考生注意事项: 1在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准确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2本试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3.全卷分为 A 卷和 B 卷。A 卷共 100 分, B 卷共 20 分。 4考生选出选择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 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直接在试卷上作答。第卷试题答案用 0.5 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相 应的答题区书写,超出限定区域的答案

2、无效。 A 卷(100 分) 第 I 卷(选择题,共 18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与课内古诗词赏析(12 分,每小题 2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哺 乳(b) 称 职(chn ) 惩 戒(chn ) 畏罪潜 逃(qin) B蜷 伏(qun) 废墟 (x) 纯粹 (cu) 惊慌失措 (chu) C拼凑 (cu) 倜傥 (tn ) 菜畦 (q) 人声鼎 沸(dn ) D荫 蔽(yn) 粗犷 ( un ) 酝酿 (lin ) 淅淅沥 沥(l)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缥缈 怂勇 慷慨大方 神采奕奕 B坍塌 狭隘 油然而升 小心翼翼 C博学 分歧 水波粼粼 大相

3、径廷 D嘹亮 高邈 人迹罕至 花团锦簇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星期天,小明和爸爸妈妈莅临 奶奶家,去探望许久未见的奶奶。 B小狗丢失后,他心急如焚,到处张贴“寻狗启示 ” 。 C各地应该重视人才,让人才迸发出创新的活力,让人才各得其所 ,各展其长。 D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 ,表示赞成。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经典咏流传”吟诵活动中,同学们提高了学习古诗词的热情,也增长了知识面。 B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不仅要宣讲到位,而且要落实到位。 C为了防止校园暴力事件不再发生,在政府组织领导下,启动校园安全综合治理机制。 D一个人

4、能否成为真正的阅读爱好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要培养阅读的兴趣。 5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话,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里,只有我们中国的文化是始终没有间断过的传承下来。 从大约是在公元前 14 世纪,殷商后期的“甲骨文”被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 中华民族是一个很伟大的民族,中华文明也是最独特的文明。 直到今天,各种字体纷纷诞生,综艺体、整块体、浮云体、变体等等。 这是祖国文化繁荣的具体表现,也是汉字发展的必然结果。 也只有我们的“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古代一直演变过来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 A B C D 6下列对古诗词赏析有错的一项是( ) A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用动静结合

5、的手法描写水波和山岛。 B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通过对秋景的描写,体现了萧瑟空虚、冷落荒凉的感情基调。 C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中“落花”寓意丰富,既有个人身世之悲,也有对一个繁华 时代落幕的慨叹。 D“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写景兼点时令,选取随风飘落的杨花和啼声如“不如归 去”的子规,含有漂泊之感、离别之恨。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6 分,每小题 2 分) (甲)穿井得一人(甲)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 “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 “丁 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

6、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 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乙)杞人忧天(乙)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 “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 忧崩坠乎?” 其人曰: “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 “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 其人曰: “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 “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7下列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B宋之丁氏/家无

7、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C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D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8选出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 有闻 而传之者(听说) B. 及 其家穿井(等到) C. 亡处亡 气(丢失) D.若 屈伸呼吸(你) 9下列对两段文字文意理解与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则寓言故事篇幅短小,都是先叙述故事,篇末点明寓意。 B甲文宋君派人向丁氏询问这件事是因为宋君不太相信穿井得一人的事情;乙文中那位好心人对天 地星辰的解释是不科学的。 C甲文显得幽默风趣,寓理于事,在笑中对人进行教育;乙文中杞人由“忧”到“喜”的心理变化过 程是通过人物的对话来表现的。 D

8、甲文告诉我们对于传闻不要轻信,也不要盲目谣传,一定要详察;乙文则告诉我们毫无根据的担 忧是没有必要的。 第第 I II I 卷(非选择题,共卷(非选择题,共 8282 分)分) 三、文言文语句翻译与古诗文积累(10 分) 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2)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11根据提示,写出古诗文名句。 (每空 1 分,共 6 分) (1) ,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 (2)乡书何处达? 。 (王湾次北固山下 ) (3) ,秋风吹散马蹄声。 (谭嗣同潼关 ) (4) 夕阳西下, 。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 (5)与人交往,我

9、们应该有君子风范。即使不被别人理解,也不要心存怨恨。正如 十二章中所言 , ? 四、现代文阅读(32 分) (一)阅读纪念白求恩的选段,完成 12-14 题。 (8 分)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 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 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

10、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 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 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 好的教训。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 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 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

11、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 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 人。 12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这几段文字的内容。 (2 分) 13.体味句子的表达效果。 (1)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从表达效果看,哪一句好些?为什么?(2 分) 原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改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个个都佩服,个个都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2)文中多处句子运用了对比手法,试举出一例,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2 分) 14联系选段,说说“纯粹的共产党员”具有怎样的特点。 (2

1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学作品,完成 15-18 题。 (16 分) 老师窗内的灯光 韩少华 我曾在深山间和陋巷里夜行。夜色中,有时候连星光也不见。无论是山林深处,还是小巷子的尽头, 只要能瞥见一豆灯光,哪怕它是昏黄的,微弱的,也都会立时给我以光明,温暖,振奋。 如果说,人生也如远行,那么,在我蒙昧的和困惑的时日里,让我最难忘的就是我的一位师长的窗内 的灯光。 有一次,我写了一篇作文,里面抄袭了冰心先生寄小读者里面的几个句子。作文本发下来,得了 个漂亮的好成绩。我虽很得意,却又有点儿不安。偷眼看看那几处抄袭的地方,竟无一处不加了一串串长 长的红圈!得意从我心里跑光了,剩下的只有不安。直到回家吃

13、罢晚饭,我一直觉得坐卧难稳。我穿过后 园,从角门溜到街上,衣袋里自然揣着那有点像赃物的作文簿。一路小跑,来到校门前一推, “咿呀” 了一声,还好,门没有上闩。我侧身进了校门,悄悄踏过满院由古槐树上洒落的浓重的阴影,曲曲折折地 终于来到了一座小小的院落里。那就是住校老师们的宿舍了。 透过浓黑的树影,我看到了那样一点亮光昏黄,微弱,从一扇小小的窗格内浸浸了出来。我知道, 崔老师就在那窗内的一盏油灯前做着他的事情当时, 停电是常事, 油灯自然不能少。 我迎着那点灯光, 半自疑又半自勉地,登上那门前的青石台阶,终于举手敲了敲那扇雨淋日晒以至裂了缝的房门 笃、笃、笃 “进来。 ”老师的声音,低而弱。 等

14、我肃立在老师那张旧三屉桌旁,又忙不迭深深鞠了一躬之后,我觉察出老师是在边打量我,边放下 手里的笔,随之缓缓地问道: “这么晚了,不在家里复习功课,跑到学校里做什么来了?” 我低着头,没敢吭声,只从衣袋里掏出那本作文簿,双手送到了老师的案头。 两束温和而又严肃的目光落到了我的脸上。我的头低得更深了。只好嗫嗫嚅嚅地说: “这、这篇作文,里头有我抄袭人家的话,您还给画了红圈儿,我骗、骗” 老师没等我说完,一笑,轻轻撑着木椅的扶手,慢慢起身,到靠后墙那架线装的和铅印的书丛中, 随手一抽,取出一本封面微微泛黄的小书。等老师把书拿到灯下,我不禁侧目看了一眼那竟是一本冰 心的寄小读者 ! 还能说什么呢?老师

15、都知道了,可为什么 “怎么,你是不是想:抄了名家的句子,是之谓剽窃 ,为什么还给你打红圈圈?” 我仿佛觉出,老师憔悴的面容上流露出几分微妙的笑意,心里略松快了些,只得点了点头。 老师真的轻轻笑出了声,好像并不急于了却那桩作文簿上的公案,看看我,又看看他那铺垫单薄的独 卧板铺,粲然一笑,训教里不无怜爱地说: “总站着干什么?那边坐! ” 我只得从命。两眼却不敢望到脚下那块方砖之外的地方去。 老师才用他那低而弱的语声说: “我问你,你自幼开口学话是跟谁学的?” “跟跟我的奶妈妈。 ”我怯生生地答道。 “奶妈妈?哦,奶母也是母亲。 ”老师看着我说, “孩子从母亲那里学说话,能算剽窃吗?” “可,可我

16、这是写作文呀! ” “可你也是孩子呀! ”老师望着我,缓缓归了座,见我已略抬起头,就眯细了一双不免含着倦意的眼 睛,看看我,又看看案头那本作文簿,接着说, “口头上学说话,要模仿;笔头上学做文章,就不要模仿 了么?一边吃奶,一边学说话,只要你日后不忘记母亲的恩情,也就算是个好孩子了”这时候,不知 我从哪里来了一股子勇气,竟抬眼直望着自己的老师,更斗胆抢过话头,问道: “那,那作文呢?” “学童习文,得人一字之教,必当终身奉为一字师 。你仿了谁的文章,自己心里老老实实地认人 家做老师,不就很好了么?模仿无罪。学生效仿老师,谈何剽窃 ! ” 我的心,着着实实地定了下来,却又着着实实地激动了起来。也

17、许是一股孩子气的执拗吧,我竟反 诘起自己的老师: “那您也别给我打红圈圈呀! ” 老师却默然微笑,向椅背微靠了靠,眼光由严肃转为温和,只望着那本作文簿,缓声轻语着: “从你这篇文章看,你那几处抄引,也还上下可以贯串下来,不生硬,就足见你并不是图省力硬搬的 了。要知道,模仿既然无过错可言,那么聪明些的模仿,难道不该略加奖励么我给你加的也只不过是 单圈罢了你看这里! ” 老师说着,顺手翻开我的作文簿,指着结尾一段。那确实是我绞得脑筋生疼之后才落笔的,果然得到 了老师给重重加上的双圈当时,老师也有些激动了,苍白的脸颊,微漾起红晕,竟然轻声朗读起我那 几行稚拙的文章来读罢,老师微侧过脸,嘴角含着一丝狡

18、黠的笑意说: “这几句么,我看,就是你从自己心里掏出来的了。这样的文章,哪怕它还嫩气得很,也值得给它 加上双圈! ” 半年以后,我告别母校,升入了当时的北平二中。当我拿着入中学第一本作文簿,匆匆跑回母校的 时候,我心中是揣着几分沾沾自喜的得意劲儿的,因为,那簿子里画着许多单的乃至双的红圈。可我刚登 上那小屋前的青石台阶的时候,门上一把微锈的铁锁,让我一下子愣在了那小小的窗前听一位住校老 师说,崔老师因患肺结核,住进了医院。 临离去之前,我从残破的窗纸漏孔中向老师的小屋里望了望迎着我的视线,昂然站在案头的, 是那盏油灯:灯罩上蒙着灰尘。灯盏里的油,已几乎熬干了 时光过去了近四十年。在人生的长途中

19、,我确曾经历过荒山的凶险和陋巷的幽曲;而无论是黄昏, 还是深夜,只要我发现了远处的一豆灯光,就会猛地想起我的老师窗内的那盏灯,那熬了自己的生命,也 更给人以启迪,给人以振奋,给人以光明和希望的,永不会在我心头熄灭的灯! 15本文围绕老师指导我作文选取了哪几件典型事件?(4 分) 16 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下列语句。(4 分) (1)老师也有些激动了,苍白的脸颊,微漾起红晕,竟然轻声朗读起我那几行稚拙的文字来读 罢,老师微侧过脸来,嘴角含着一丝狡黠的笑意说: “这几句么,我看,就是你从自己心里掏出来的了。这样的文章,哪怕它还嫩气得很,也值得 给它加上双圈!”(请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 (2)只要我

20、发现远处的一豆灯光,就会猛地想起我的老师窗内的那盏灯,那熬了自己的生命,也更给 人以启迪,给人以振奋,给人以光明和希望的,永不会在我心头熄灭的灯!(请从表达方式角度赏析) 17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老师的形象。(4 分) 18文章题目中“窗内的灯光”有何含义?(4 分)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8 分) 根据材料,完成练习: 【事件回放】【事件回放】 今年高考前,南京考生小李跟家长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原来是父母担心影响考试,5 月就没收了他的手 机,可是已用惯手机的小李一下子变得“六神无主”和焦躁不安,甚至动辄跟家人吵架,并声称没有手机就 不参加高考。 南京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张纯表示, 小李这种状

21、况是典型的手机依赖症, 现在患上此症的人越来越多, 几乎每天都有这样的“患者”来寻求帮助。(摘自互联网) 【调查统计】【调查统计】 某调查机构对我国某市上班族和学生族使用手机情况调查统计表 每天使用手机时间 比例 依赖手机的原因 比例 1 小时以下 19.23% 通信需要 21.15% 1 到 2 小时 21.15% 放松需要 42.31% 3 到 5 小时 44.23% 上网查资料 19.23% 5 小时以上 15.38% 生活无聊空虚 17.31% 【网友声音】【网友声音】 安娜:饭菜上桌前,捧着手机边娱乐边等待;上桌后,不是拿起筷子一尝美味,而是先拿起手机拍照传 微博;吃饭时,一只手动筷

22、子一只手按着手机键盘。一桌人都对着手机,有一句没一句地聊天,现在的饭 桌已经被手机“绑架”了。 木棉:没手机时,我还能记住重要的人的电话号码、生日等,现在,完全记不住了,全靠手机来记,手 机的功能也越来越多,淘宝、游戏没事儿的时候就想掏出来看看,不知不觉中时间就过去了,而原本 计划在现实中要做的事却一件也没干。 向日葵:我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是摸手机,睡觉前的最后一件事是放下手机。上班也没啥心思,一有空就 会拿起手机看看时间,而且还时不时看下有没有短信、未接来电什么的 野百合:最近手机玩得太多了,感觉视力、记忆力大不如前,有些时候甚至感觉头晕、头痛。 北方的狼:回家后,我一般都在网上,贴吧、QQ、

23、论坛、游戏整天都与电脑面对面,工作是如此, 娱乐更是如此。电脑逐渐改变了我的生活方式,我不再迷恋外面的世界,也无心与朋友聚会了。不能想象, 没有电脑的日子将会怎样度过 (摘自互联网) 【专家观点】【专家观点】 中国人平均每天要花 158 分钟在手机上,远超全球平均值的 117 分钟。中国人每天摸手机 150 次,除睡 觉的 89 个小时,平均每小时摸手机 10 次。这太可怕了。王忠武 手机上瘾的人要学习如何“数字节食”,合理使用手机,把视线转移到大自然和现实社会中,适当地强迫 自己远离手机。郁加凡 “手机依赖症”涉及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等,消除并根治“手机依赖症”带来的弊病,需要来自包括媒体报

24、 道、社区宣传在内的社会各界力量。鲁春晓 智能手机厂商要尽到社会责任,比如在手机说明书的醒目位置,指出过度使用手机可能造成的危害。- 毕爱红 现代的人压力大,人际交往频繁,手机成为大多数人工作和生活的重心,一旦没有手机,就会出现情绪波 动,如焦虑、烦躁、抑郁等症状,长期下去,不利于健康。孔 屏 (摘自互联网) 19.从文中的调查统计表中,你得出了怎样的结论?(2 分) 20.过分依赖手机会产生哪些不良影响?(3 分) 21.结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哪些办法可预防“手机依赖症”?(3 分) 五、写作(40 分) 22. 初中生活的画卷徐徐打开,阅读、交友、运动、畅想生活中的人、事、景,总能带给我们

25、一 丝感动。请以“ 带给我感动”为题,写一篇文章。(40 分) 要求:(1)按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 (2)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3)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学校名称。 (4) 书写要工整,标点要正确,不写错别字,字数不少于 600 字。 B B 卷(共卷(共 2020 分)分) 六、课外古诗词鉴赏(4 分)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注释:写东栏梨花的时候,苏东坡已经四十一岁,经历了众多的家庭变故,母亲、妻子、父亲 相继永远离开他。在政治上,因为王安石变法而引起的新旧党争,苏东坡离开朝廷,带着淡淡的忧愁,在 地方为官。东栏:指诗人

26、当时庭院门口的栏杆。 23发挥想象和联想,用自己的话描述“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这两句话所展现的画 面。(2 分) 24诗歌最后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七、课外文言文阅读(10 分) 入木三分 张怀瓘 晋王羲之 ,字逸少,旷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于其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 “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 “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语羲之曰: “待尔 成人,吾授也。 ”羲之拜请: “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也。 ”父喜,遂与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 卫夫人 见,语太常王策曰: “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流涕曰

27、: “此子必蔽吾 名!” 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 ,工人削之,入木三分。 (选自书断王羲之 ) 注释张怀瓘:唐代书法家.其撰写的书断三卷,书录古今书体,记载著名书法家轶事。瓘,音 gu n.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笔说:论如何写好书法的书籍。同后文的用笔诀。卫夫人:东晋书法 家,王羲之少时曾跟她学过书法。太常王策:担任太常官的王策。祝版:祭神的木版。 25.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4 分) (1)父见其小,恐不能秘 之。 ( ) (2)父喜,遂 与之。 ( ) (3)此子必蔽 吾名! ( ) (4)流涕 曰: “此子必蔽吾名!” ( ) 26.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4 分)

28、(1)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于其父枕中,窃而读之。 (2)不盈期月,书便大进。 27.请简要谈谈你读了这则短文之后的收获。 (2 分) 八、名著阅读(6 分)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 28-29 题。 照例还有一个同乡会,吊烈士,骂满洲;此后便有人主张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会众 即刻分成两派:一派要发电,一派不要发。我是主张发电的,但当我说出之后,即有一种钝滞的声音跟着 起来:“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 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 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 28. 文中的“他”指的是_,他是一个_的人。 (2 分) 29. 鲁迅的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六个主要人物,有他的保姆、恩师、朋友,其中有两名妇女, 一个是保姆阿长,另一个是衍太太,鲁迅对保姆是感激、怀念的,那么对衍太太是怎样的情感态度呢?请 你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4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七上期末测试.doc)为本站会员(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