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语上教案九语上教案 单元综合学习与探究单元综合学习与探究 活动课题名称:写作评论成果交流 活动目的: 调动学生自身的生活积累,不仅要感知作品的内容,更要运用联想象和联想参 与再创造,一形成自己的独特的认识,从而学会鉴赏文学作品。体味文章的语言美、结 构美等,领会作品的思想内涵,在活动中使其心灵净化,并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方式的形成。 活动思路提示: 宣传发动,确定主题成立小组,做好准备选好作品,进行阅读查找资料, 写评论心得交流,成果展示 活动准备: 1、明确活动主题。 2、根据个人阅读兴趣与爱好,自愿组成小组。(散文、诗歌、小说) 3、准备好要评论鉴赏的文章有条件的可以上网,去图
2、书馆等方式更多地了解作家作品 的相关知识,更好地理解作品。 活动过程: 1、讨论总结本单元学过的几篇课文,完成综合学习与探究的练习题。以更好地了解怎 样写好评论。 2、各小组成员之间合作、交流选择的文学作品及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并相互补充资料, 完善自己对作品的理解鉴赏。 3、活动成果展示:可采用读书演讲比赛、百家讲坛、读书笔记展等形式汇报活动成果。 4、各小组写活动总结。 附“综合学习与探究”参考答案: 第一题: 三篇评论中最重要的最准确的评语依次是:“这篇散文,用最精彩、极其简练的文字, 抒写了作者对白鹭的独特感受和独到的认识, 绝妙地描绘出白鹭 “因常见而被人忘却” 的美” ; “作者把这
3、两者(指“展开故事和塑造人物”)结合的很好,而且尽量让读者通过故事发展 的细节描写获得人物的印象-不但描写出人物的风貌,也描写出人物的精神世界; “诗人 是对于时代最敏感的人,是盼望黎明最迫切的人,这里的诗人不是他自己,至少不仅是指他 自己。”学生的不同意见可以自由发挥,但要眼之成理,言之有拒。 第二题: 白美是:流线型的结构、大小适宜的身段、搭配和谐的色素以及在水田里钓鱼的画 面、独立树梢的悠然神态、低飞空中的生命活力,构成了一手动静结合、清丽秀美而耐人寻 味的精巧的诗。 百描写小通讯员和农村新媳妇,这是战争年代常见的,发生事常见,作者却写出了 人物崇高精神 :出身贫苦,热爱生活,天真淳朴的
4、小战士,关键时刻把死亡留给自己,把 生的希望六给太担架的群众;纯朴的农村新媳妇,到包扎所服务,为通讯员擦身子,为他缝 衣服上的洞,献被子。这一切都表现这位农村妇女对解放军真挚感人,骨肉般的深情。 一个描写了常见的月光和月下的山影、旷野,但不是表现景物自身的美,而是表现 革命战争年代人们美好的心灵:盼望“黎明”、渴望光明而又乐观的情怀。 第三题: 白中作者先肯定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目的在否定白鹭不会唱歌接着又自我否 定,在肯定与否定中委婉表现白鹭美到了极点,突出他是一首韵在骨字里的诗。 百我对通讯员感情变化十分明显:从开始“对这个小通讯员生起气来”到“我不禁 对这通讯员产生兴趣”,到“我立刻
5、对这个同乡,越加亲热起来”到“我已从心底爱上这个 傻呵呵的小同乡” 我的感情变化正是展现通讯员的风貌和美好心灵的过程。 以便读者由表及 里地了解他。 一个先写月光引发的错觉,再写“我听见了黎明的音响”。再写月光下眺望所见的 景物,觉得“我是最初醒来的人”。这种变化过程,表达人们对光明的渴望之情和赢得光明 的乐观情怀。 教学后记: 诵读欣赏 乡愁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悟诗中感情的层次与变化。 2、指导学生学会抓住诗歌中的意象去理解诗歌。 3、引导学生感悟诗中情中之理,即两岸沟通、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是历史的必然。 教学重点: 学会抓住意象去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理。 教学难点: 引导学
6、生感悟诗中感情的层次与变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同学们,初中阶段我们学过哪些表现乡愁的古诗词?(学生当场回忆背诵马致远的天 净沙秋思)是啊,乡愁就是游子想家时那种牵肠挂肚的思念。自古以来有多少文人骚客 抒发过这种美好的情愫。余光中的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曲,今天我们 就一起来欣赏这一首脍炙人口的现代抒情诗。 板书课题 二、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初步把握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 1、齐读注解,了解作者。 2、背景:1928 年余光中出生于南京,1949 年随国民党军到台湾,台湾与大陆由于人为 的长期隔绝, 有近四十年不通来往, 漂流到孤岛上去千千万万的同胞无时无刻不在思
7、念着祖 国和亲人。余光中也不例外。余光中在台北的办公室靠着台湾东海岸,他说:“我看太平洋 和美国有什么意思?这也许是天意,我凭窗而立,就可以直视海峡,可以眺望香港,可以一 生守望着我的大陆。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美国是外遇。”这一番话让我 们感受到余光中的故园情结是多么的浓烈!1972 年,饱尝了 23 年乡愁之苦的余光中终于按 捺不住,在台湾的寓居内,用了仅仅 20 分钟时间创作了乡愁,唱出了两岸人们共同的 思乡曲。1992 年余光中第一次回大陆探亲,圆了 43 年来的思乡梦;2004 年春节,余光中在 中央电视台亲自朗诵了这首诗。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听这首诗的配乐朗读,感
8、受诗人 的浓浓乡情。 三、朗读悟情: 1、听朗读磁带:要求明确本诗的重音、语调、感情基调。 2、指导朗读:在诗中注明重音,朗读时语调舒缓,感情深沉,节与节之间要有起伏。 3、上台表演朗读,互评。 四、赏析诗歌。 (一)、赏析这首诗的意象(着重指导学生学会抓住意象理解抽象情感的方法) 1、乡愁大家可能曾经体验过,可又说不清道不明,余光中是怎样把乡愁这种抽象的情 感表达出来的? 讨论明确: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板书) 2、邮票、船票为什么能够表现乡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点拨:初涉人生,诗人对母亲的思念寄托在一封封的家书上;一 张 船票虽然窄小,却凝结着对妻子的不尽
9、相思,坟墓矮小,却将慈母与我天人相隔,既 无家书传达,又无船只抵达,其间的酸楚似乎已成了乡愁的全部。海峡虽然浅浅,却将台湾 与大陆分隔多年,远望大陆,这思乡之情就融进了这一湾海峡之中。 3、小结:诗人用一个个具体可感的形象阐明抽象的乡愁,这就是创设意象。意象是理 解和赏析诗歌的主要途径,写诗也要善于创设意象。 (二)、赏析这首诗的构思: 1、这首诗的四个意象是按照什么关系排列的? 在讨论的基础上明确: 层进关系。 前三节都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即母子之情、 夫妻之爱、 丧母之哀、恋国之思,(板书)感情愈来愈强烈,过去的乡愁是为了衬托现在的乡愁,在最 后一节诗人将个人的悲欢与爱国之情, 民族之恋交
10、融在一起, 具有以往乡愁诗无可比拟的广 度和深度,唱出了时代的共鸣。 2、讨论:为什么说“浅浅的海峡”,而不说“深深的海峡”呢? 教师明确:“浅浅”言之所隔之海并不宽阔,本应密切往来,但现实情况是相互隔绝, 这种阻隔不是海峡而是人为的原因, 那么诗人渴望两岸沟通、 祖国统一之情, 溢于字里行间。 诗篇鸣奏的实质就是一曲爱国主义的强音,使这首诗独具魅力,广为传诵。如 2003 年 12 月 11 日,温家宝总理在美国纽约会见华侨时就引用了这首诗的最后一节:“浅浅的海峡, 国之大殇,乡之深愁”,可见两岸的沟通、祖国的统一是人心所向,是历史的必然。 (三)、赏析这首的形式。(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加以点
11、拨,不作重点讲) 诗歌是非常注重形式的,这首诗形式完美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引导归纳) 1、结构美。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相当匀称,每节诗人又注重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 节,从而使诗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 2、音乐美。“小小”“窄窄”“矮矮”“浅浅”等叠词的运用,使全诗低回掩抑,如 泣如诉,加强了诗的音韵之美。 五、拓展练习: (一)、欣赏下列诗歌,完成后边各题。 【甲】乡愁(节选)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乙】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有天涯。 1“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
12、感,但甲、乙两诗都把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物象。甲 诗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对应物上,乙诗则寄托在枯藤、老树对应物上。甲、 乙两首诗都抒发了思乡之情,但甲诗已将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 。 2品读甲、乙两诗,找出自己最欣赏的诗句,并谈谈欣赏的理由。最欣赏的句子: 欣赏的理由: 3 放飞思绪, 想像甲诗中的 “我” , 跪在母亲的坟前会想些什么?乙诗中的 “断肠人” , 一旦与“亲人”相聚会说些什么? “我”的心理活动 “断肠人”的倾诉 (二)、余光中说“乡愁”是“浅浅的海峡”,席慕容说“乡愁”是“没有年轮的树”, 如果有一天离开了家门,你最惦念的是什么?请发挥想象,仿照课文,用漂亮的比喻句尽现 你的感觉。 答: 参考答案: 开放拓展:(一)、1坟墓? 海峡? 家国之思(意近即可) 2最欣赏的句子示例: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理由: “浅浅的海峡” 和人们渴望早日团聚的愿望形成强烈的反差, 抒发了浓浓的思乡思国之情。(若赏其他句子亦可。品析言之有理、意准确即可,只选句, 不品析不得分) 3“我”的心理活动示例:妈妈,原谅不孝的儿子,我回来迟了,我多么 想念你呀!“断肠人”的倾诉示例:回家的感觉真好!(意近即可) (二)、(略) 七、板书 乡愁 邮票 母子之情 借景抒情 船票夫妻之爱 渴望祖国统一 坟墓丧母之哀 海峡 恋国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