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9 题西林壁 人教(部编版) (4).doc

上传人(卖家):mrall 文档编号:108804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9 题西林壁 人教(部编版) (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9 题西林壁 人教(部编版) (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镇头小学镇头小学三三年级语文年级语文下册下册导学案导学案 班级:班级: 学生姓名:学生姓名: 上课人上课人 : 日期:日期: 课题课题 5 5、古诗两首、古诗两首 题西林壁题西林壁 课型课型 综合解决综合解决课课 主备人主备人 剌小荣剌小荣 使用人使用人 学习 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读、赛读、表演读等方法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会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3、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学习重点:理解诗句并有感情地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学习难点:体会诗人的心境。 导导 学学 流流 程程 独学独学 建构建构 一:了解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

2、居士,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北宋 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书、画都很专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其父苏洵、其弟苏澈被合称“三苏” 。主要作品有念楼娇.赤壁怀古 二、自由读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并用“/”标划节奏。, 三、把诗正确、美观的写在下面。 四、解释下列词语。 题: 西林: 横看: 岭: 峰: 不识: 面目: 缘: 此山: 五、比一比,再组词。 缘( ) 题( ) 壁( ) 侧( ) 庐( ) 绿( ) 提( ) 璧( ) 测( ) 芦( ) 合作合作 学习学习 展示展示 交流交流 1、诗人是从哪几个角度,处在什么位置看庐山的?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2、怎样才能看清庐山

3、的真面目?后两句诗中蕴含着怎样的人生哲理? 3、作者想借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 巩 固巩 固 提升提升 达 标达 标 检测检测 一、我能正确、流利地把诗背下来。 二、我能把诗默写下来。 三、给加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Hng hng 横( )幅 横( )七竖八 蛮横( ) 横( )祸 四、根据理解填空。 1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代诗人_。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 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不同位置观看_ 的感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 2.俗话说:“当事者迷。”诗中有哪句诗说明这个道理,请填在横线上。 _ 3、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 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对复杂的事物, 应多角度观察, 多方面调查了解, 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启示人们 。 5、学了这首诗我懂得了: 开 心开 心 记忆记忆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诗意: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 面上闪耀浮动。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 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语文 > 部编版(统编版) > 四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9 题西林壁 人教(部编版) (4).doc)为本站会员(mrall)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