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乡土中国阅读指导课 乡土中国导读 一、整本书的特点 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家费孝通的代表作,其中收录的14篇论文是 根据作者20世纪40年代在云南大 学和西南联大所讲授的“乡村社会 学”课程内容整理而成的,曾在当时的世纪评论上连载过。从 整本书的角度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1.作为整本书,具有独立的构架,各篇内容虽各有侧重,但都建立 在“乡土社会”这一大框架下。 2.作者看问题视角独特,所选内容具有个体特点。 3.这是一部学术著作,具有学术特点。 二、读乡土中国的意义: 1.可以具体、全面地了解中国乡土社会的现实。 2.可以更为具体深入地理解中国乡土社会的文 化传统和文化精神。 3.可以发展思辨能力,
2、提升思维品质。 4.可以获得美学与艺术熏陶。 5.可以获得语言的营养,得到语言的修炼。 三、如何读乡土中国 1.第一步:通读,即观其大略,不求甚解。 (作者简介、目录、前沿、后记、内容摘要、关键字词) 2.第二步:精读,即咬文嚼字,心领神会。 (批注、标记感兴趣的问题、理解核心概念、脉络、表达技巧、语 言特点等) 3.第三步:研读,即研究性阅读。 (梳理整本书的体系、写读书笔记) 通读乡土中国 一、通读任务 总要求:2周读完乡土中国,1天1篇。 二、具体要求如下: 1、通读本书的前言,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知道全书 的主旨; 2、通读本书的后记,大致清楚作者介绍、写作背景和 作品评价等内容; 3
3、、通读目录,对全书的论述对象和主题分布有大致的 认识; 4、通读每一篇文章,找出每篇文章的关键词,并概括 本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写在摘抄本上。 前言 目录: 1.乡土本色(基层、中国社会、乡土性) 开宗明义,点明中国社会的乡土性。 2.文字下乡(文字、面对面的社群) 从文字的产生与功用的角度说明在乡土社会文字是多余的。 3.再论文字下乡(时间格局、文字、乡下人、愚) 从时间格局说明乡下人没有文字的需要,为被指作“愚”的乡下人 辩护。 4.差序格局(差序格局、同心波纹、团体格局) 阐明差序格局的概念,与西方的团体格局作比较。 明确: 5.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团体道德、“己”) 中国差序格局下,缺乏团
4、体道德,道德依附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 6.家族(家与家族、主轴、配轴) 区别了“家”与“家族”,具体论述了二者的性质特点。 7.男女有别(亚普罗式、浮士德式、社会关系) 探讨了中国传统感情定向的基本问题,用两种文化模式的对比分析了乡 土社会男女隔阂的原因。 8.礼治秩序(行为规范、教化、礼治社会) 说明了礼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在乡土社会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9.无讼(法治、礼治、教化、司法制度) 中国在从乡土社会的蜕变的过程中,法治秩序与礼治秩序的冲突,现行 的司法制度在乡下具有很多的副作用。 10.无为政治(社会冲突、横暴权力、同意权力) 社会冲突中的横暴权力与社会合作中的同意权力,无为在农业性乡
5、土社 会是最有效的。 11.长老统治(教化式的权力) 在中国传统乡土社会权力结构中还有,教化式的“长老统治”。 12.血缘和地缘 (身份社会、契约社会) 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地缘是契约社会的基础,在血缘社会中契约是 很难生存的。 13.名实的分离(社会变迁、长老权力、名实分离) 长老权力在社会变迁中继续发生作用。 14.从欲望到需要 (区分欲望和需要。在乡土社会中,人们只需靠经验欲望去行事,而城 市却不然) 后记 精读乡土中国 精读任务一:相关概念梳理 指称乡土社会的概念指称乡土社会的概念 指称其他社会的对应概念指称其他社会的对应概念 礼俗社会 借助文字的社会 差序格局 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家
6、庭 男女有别 法治秩序 司法诉讼体系 有为政治 血缘社会 指称乡土社会的概念指称乡土社会的概念 指称其他社会的对应概念指称其他社会的对应概念 礼俗社会 法理社会 面对面的社群(文盲的社会) 借助文字的社会 差序格局 团体格局 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系维着人民的宪法 小家族 家庭 男女有别 两性恋爱 礼治秩序 法治秩序 无讼 司法诉讼体系 无为政治 有为政治 血缘社会 地缘社会 明确: 精读任务二:批注法 如,在差序格局中,作者提出“差序格局理论后, 是如何运用“差序格局”来分析“自我主义”的?通过 精读,我们可以概括为:以“己”为中心,不以“小己” 来应对一切,而把道德范围依着需要而推大或者缩小。
7、 篇目篇目 批注(写了几条)批注(写了几条) 质疑(写了几条)质疑(写了几条) 思考与探究思考与探究 重刊序言 乡土本色 文字下乡 再论文字下乡 差序格局 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家族 男女有别 礼治秩序 无讼 无为政治 长老政治 血缘和地缘 名实的分离 从欲望到需要 后记 总计 自评: 组评: 师评: 总评: 精读任务三:精读文本,归纳文本 乡土本色乡土本色 文字下乡 再论文字下乡 差序格局 系维着私人的道 德 家族 男女有别 礼治秩序、无讼、 无为政治、长老 统治 乡土本色乡土本色 以农为主,世代定居;生于斯,死于斯;不流动;熟悉。以农为主,世代定居;生于斯,死于斯;不流动;熟悉。 文字下乡 再
8、论文字下乡 语言可以在世代间传递,不需要传递“抽象的普遍的原则” 的文字。 差序格局 系维着私人的道 德 一切以“己”作为中心,以血缘远近组织伦常关系,道德 和法律观念与之密切相关。 家族 男女有别 社会以稳定的家庭和家族为单位,在单位内部,通过“男 女有别”的角色分工来维持稳定的状态。 礼治秩序、无讼、 无为政治、长老 统治 传统文化中“以礼治国”、“以礼治家”观念深入人心, 人们的行为受到“礼”的规范。彼此信任,听从长者的意 见,使“”法律无从发生。 明确: 个人的经验:世代的经验 无需不断积累 只需保存 记忆有限 再论文字下乡 乡土社会:无需文字 时间格局 记忆 乡土社会:时间相隔 发展
9、程度:生存需要决定 个人的今昔之隔 社会的世代之隔 生与死,死于斯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忘时 记忆多余 乡土社会:稳定 生活:定型 现代社会:变动 生活:不定型 记忆:无需文学 语言足够 如:“同一”的影片 记忆:需外在特征 语言文字 如:通信录/姓名册 精读任务四:精读文章,梳理脉络 如: 再论文字下乡 精读任务五:篇章精读 1.思考前三篇文章间的意义关系。(先个人完成,再小组讨论) 2.比喻论证是乡土中国常见的论证方法。请分析差序格局中的 比喻论证具有怎样的特点和表达效果。 3.从14篇文章中选一篇,具体分析主要运用了那些表达方式及其艺术效 果。 4.用一段文字(100字以内)分析第九至第
10、十一这三篇文章与书名乡土 中国有什么必然联系,再与同学相互讨论。 5.以小组为单位,在班上举办一次题为“中国需要法治还是礼 治”的辩论会。 6.乡土中国运用了“比较研究”的方法,请结合礼治秩序、 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分析比较研究的特点和效果。 以上题目任选两题,有余力的同学可多选。 研读任务一:梳理整本书的结构脉络 血缘和地缘 从欲望到需要 乡土本色 文字下乡 差序格局 礼治秩序 再论文字下乡 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家族 男女有别 无讼 无为政治 长老统治 名实的分离 研读乡土中国 明确: 研读任务二: 1.学习乡土中国引用论证手法,从“修身养性”“格物致 知”“仁智礼智信”这三个话题选一个,写一篇议论文,要求不少 于800字。 2.从乡土中国中任选1篇,理清文章所使用的材料,把握文章的 基本观点,具体分析材料与观点的逻辑关联,结合原文,推求作者 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以上问题任选一题。 恭喜你成功读完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