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 轼 苏 轼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 眉山人。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词 改变了五代以来婉约柔靡的风格, 开创了豪放一派的词风。 21岁中进士,开始为宦生涯。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因“乌 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责 授黄州团练副使。哲宗时,因反 对 司马光出知杭、颖、定州知州。 59岁时,先后被贬岭南 惠州和海 南琼州。 本词写于1082年,是苏轼被 贬黄州时所作。 豪放派诗人 诗:诗: 文:文: 词:词: 书法:书法: 与黄庭坚并称为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苏、黄” 名列“唐宋八大家”名列“唐宋八大家” 与辛弃疾并称为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苏、辛” 与黄庭坚、米
2、芾、蔡襄并称为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书“书 法四大家”法四大家” 苏轼 念奴娇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 此词是苏 轼的代表作之一, 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 ( 时 年 47岁 。 这时他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已两年, 这次被贬是因 “乌台诗案 ”而元丰二年 ( 1078) 苏 轼因写过讽喻新法的诗,被捕入狱, 出狱后被 贬黄州, 政治上遭受打击,思想苦闷, 经常游 于江湖山水之间, 写下了赤壁赋、 后赤 壁赋 和此词。 写作背景 解读题目解读题目 念奴娇念奴娇 赤壁赤壁 词牌名词牌名 地点地点 怀古怀古 咏史怀古,借对史事的评论,咏史怀古,借对史事的评论, 对古迹的观赏来抒发自己的抱
3、对古迹的观赏来抒发自己的抱负负 文学小常识 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 历史人物、历 史陈迹为题材, 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 古 事、 古迹, 多用典故、 对比等手法, 以达 到感慨兴衰、 寄托哀思、 托古讽今等目的。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 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 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 , 樯 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 江月。 注释注释 念奴娇:念奴娇:词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等。赤壁:
4、 此指黄州赤壁,一名“赤鼻矶”,在今湖北黄冈西。而三 国古战场的赤壁,文化界认为在今湖北赤壁市蒲圻县西北。 大江:大江:指长江。 淘:冲洗,冲刷。 风流人物:指杰出的历史名人。 故垒:过去遗留下来的营垒。 周郎:指三国时吴国名将周瑜,字公瑾,少年得志,二十 四为中郎将,掌管东吴重兵,吴中皆呼为“周郎”。下文 中的“公瑾”,即指周瑜。 雪:比喻浪花。 遥想:形容想得很远;回忆。 小乔初嫁了(lio):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载, 周瑜从孙策攻皖,“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 瑜纳小桥。”乔,本作“桥”。其时距赤壁之战已经十年, 此处言“初嫁”,是言其少年得意,倜傥风流。 雄姿英发(f):谓周瑜体
5、貌不凡,言谈卓绝。英发, 谈吐不凡,见识卓越。 羽扇纶(gun)巾:古代儒将的便装打扮。羽扇,羽毛 制成的扇子。纶巾,青丝制成的头巾。 樯橹(qingl):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樯,挂 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 故国神游:“神游故国”的倒文。故国:这里指旧地,当 年的赤壁战场。 神游:于想象、梦境中游历。 华发(f):花白的头发。 一尊还(hun)酹(li)江月: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 上祭奠。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尊:同 “樽”,酒杯。 强虏:强大之敌,指曹军。虏:对敌人的蔑称。 注释注释 全文翻译全文翻译 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
6、们说那就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 壁。 岸边乱石林立,像要刺破天空,惊人的巨浪拍击着江岸, 激起的浪花好似千万堆白雪。 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小乔刚刚嫁给了他做妻子,英 姿雄健风度翩翩神采照人。 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就把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 烟灭。 如今我身临古战场神游往昔,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怀古柔情, 竟如同未老先衰般鬓发斑白。 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观眼前之景观眼前之景 思历史之事思历史之事 抒一己之情抒一己之情 写作顺序 1 1、 “大江东去,浪淘尽“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为全词奠千古风流人物”
7、。为全词奠 定了怎样的感情基调?定了怎样的感情基调? 分析鉴赏分析鉴赏 “大江东去”是赤壁之战的衬景,“浪淘 尽,千古风流人物”是“怀古”的点题。 这一句泛写作者凭高远眺,所见所感,是 全词起兴之笔。词一开头就浓缩了浩瀚的 时空,把江水、浪花、千古风流人物融成 一片,创造了一个旷远、深沉的意境,为 “周郎”出场造成声势。 2 2、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思考:这几句点明了什么?思考:这几句点明了什么? 地点地点:故垒、赤壁:故垒、赤壁 时间时间:三国:三国 人物人物:周瑜:周瑜 事件事件:赤壁之战:赤壁之战 3、我们知道,古人作词讲究炼字,留下许、我
8、们知道,古人作词讲究炼字,留下许 多炼字佳话多炼字佳话。乱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 千堆雪千堆雪。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乱:乱: 穿:穿: 惊:惊: 拍:拍: 卷:卷: 渲染磅礴渲染磅礴 宏伟的气宏伟的气势,势, 赤壁壮美赤壁壮美 如如画画 岩石山崖险怪岩石山崖险怪 山崖陡峭高峻山崖陡峭高峻 江水之汹涌江水之汹涌 惊涛力度之大惊涛力度之大 波涛气势之大波涛气势之大 描绘了一幅乱石壁立,高耸入云,怒涛澎湃,雪浪千叠的画面。这 首词正面描写赤壁江山胜景,勾勒古战场景象。先写江岸,后写江 水。“乱”写群峰壁立,山崖陡峭;“穿空“形容山岩高耸入云的 动势;
9、“惊”字拟人,写巨浪声势;“拍”写江涛力度,拍击江岸, 澎湃有声;“卷”写雪浪汹涌,形象真切;“千堆雪”,运用借喻 手法描绘浪花千层,蔚为壮观。 承上启承上启下下 “江山如画”承上,“一时多少豪杰” 启下,由状景过渡到述人,十分自然。这 一声慨叹将怀古之情和江山之胜融为一体。 “一时多少豪杰”是虚写,既照应开头 “千古风流人物”,又为下片写周瑜作了 铺垫。 4.“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 结构上起什么作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遥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 英发英发。 羽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扇纶巾,谈笑间、樯橹 灰飞烟灭灰飞烟灭。 周
10、瑜的形象特点:周瑜的形象特点:儒将风流,从容潇洒,指 挥若定。插写小乔突出周瑜少年英雄,气宇不凡。 词人赞颂周瑜非凡的胆略,意在抒发自己年将半 百而功业无成的感慨。 5.5.直直接写周接写周瑜形象特点的瑜形象特点的是哪几是哪几句?句?在在 对周瑜形象的刻画中,作者寄寓了什对周瑜形象的刻画中,作者寄寓了什 么感情?么感情? 小乔小乔初初嫁嫁 年轻得意年轻得意 雄姿英发雄姿英发 人才出众人才出众 羽扇纶巾羽扇纶巾 风流潇洒风流潇洒 谈笑间谈笑间 指挥若定指挥若定 樯橹灰飞烟灭樯橹灰飞烟灭 从容破敌从容破敌 苏东坡笔下的周瑜的形象苏东坡笔下的周瑜的形象 风流儒将风流儒将 英雄周英雄周瑜瑜 年轻有年轻
11、有为为 赫赫战赫赫战功功 名垂青名垂青史史 项目项目 周周 瑜瑜 苏苏 轼轼 婚姻婚姻 外貌外貌 职位职位 际遇际遇 基调基调 幸福美满幸福美满 三十丧妻三十丧妻 英俊儒雅英俊儒雅 早生华发早生华发 东吴都督东吴都督 团练副使团练副使 功成名就功成名就 功业未就功业未就 奋奋 进进 感感 伤伤 思瑜叹己思瑜叹己 为什么苏轼偏偏就选择了周瑜呢?为什么苏轼偏偏就选择了周瑜呢? 最后词人,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人生 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句话表现了词人 怎样的人生态度?如何理解? 对于这两句的理解,向来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人 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两句,貌似超脱,实是无可奈何 的感慨。封建士大夫
12、失意时往往发出人生如梦的感叹, 这是作者思想上消极的一面。”仔细想想又觉不妥。苏轼 一生仕途坎坷。1079年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后贬 到黄州;旧党执政后,升迁翰林学士,后又因反对旧党的 一些做法,再贬出知杭、颍、定三州;五十九岁时,新党 再度执政,又贬到惠州、琼州。虽有过困惑,有过低沉, 但他从小接受儒家兼容天下的思想,虽屡遭贬谪,但始终 不忘建功立业,他每到一处总是关心人民疾苦,兴修水利, 改进农业生产。 苏轼的思想,儒、道、佛三家兼有,而以儒家为主,矛盾而 又统一。政治上,他从儒家思想,而排斥老庄为异端,胸怀 大志,积极进取;生活上,他认为“游于物之外”则“无所 求而无不乐”,要求以
13、安然的态度应物,更多地表现为佛、 道两家超然、洒脱的态度。他善于在生活中找到乐趣,始终 保持着积极进取的精神、乐观开朗的襟怀。被捕入狱、谪居 黄州,对他的打击是巨大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两句,既有身受迫害、怀才不遏和壮志难酬的悲愤,又有无 人理解而寄托于江月的旷迭。再者,“人生如梦,一尊还酹 江月”两句是词人由江山人物的推移和自己“早生华发”而 发出的。长江依旧,英雄已逝;幼时壮志犹在,而今年近 “知命”“旱生华发”,就不能不感到人生短暂与万事皆体 的悲凉。这是一种人之常情,说不上是消极。与周瑜那么年 轻就建立了赫赫战功而千古流芳比较起来,就不能不激起一 种自己老之将至而壮志难酬的深沉苦闷,就不能不感到自己 的渺小与惭愧,与英雄相比,自愧功业无成的伤感,不正包 含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吗? 中心思想中心思想 此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 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 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 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 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 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 作者在词中流露出的人生态作者在词中流露出的人生态度度 豪放中见旷达 苍凉中见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