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者简介 昌昌耀(耀(19362000),原名王昌耀,),原名王昌耀, 诗人诗人,籍贯湖南桃源。,籍贯湖南桃源。 同年,响应祖国号召,同年,响应祖国号召,赴朝鲜赴朝鲜参加参加 抗美援朝抗美援朝。期间,推出处女作期间,推出处女作人桥人桥,从从 此此与诗歌艺术结下不解之缘与诗歌艺术结下不解之缘。 1953年,在朝鲜战场上负伤后转入河北年,在朝鲜战场上负伤后转入河北 省荣军学校读书。省荣军学校读书。1954年开始发表诗作。年开始发表诗作。 1955年调青海省文联。年调青海省文联。1958年被划成右派。年被划成右派。 后颠沛流离于青海农场。后颠沛流离于青海农场。1979年平反。年平反。后后 调任中国作
2、协青海分会专业作家调任中国作协青海分会专业作家。1920年年 去世。去世。 任务一:朗诵 嚣:xio,喧哗。 揳:xi,捶打。 罅隙:xix,裂缝; 缝隙。 太 阳 石砾 滑坡 雄鹰 雪豹 蜘蛛 壮美凝重的氛围 1.诗歌首句说:“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诗歌首句说:“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 怎样理解“此刻”和“仅”两个词的含义?怎样理解“此刻”和“仅”两个词的含义? 2.诗人小心探出前额,看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诗人小心探出前额,看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 3.诗人为什么渴望与雄鹰或雪豹为伍?诗人为什么渴望与雄鹰或雪豹为伍? 4.诗歌最后三句有何寓意?诗歌最后三句有何寓意? 1.
3、诗歌首句说:“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怎样理解“此刻” 和“仅”两个词的含义? 仅:这高度并非“一览众山小”的“绝顶”,却是“我”尽了 自己的全部努力所达到的; 此刻:这并不意味着将来(或“下一刻”)“我”不能达到新 的高度,也不意味着此刻的高度微不足道,这毕竟已是一次历尽艰 辛的征服。 这是个判断句,暗示了“我”身后已经陆续征服了从前的那些 高度,暗示了“我”的目标与“我”的努力之间的差距,暗示了某 种“先喘口气”的决定。 释疑 2.诗人小心探出前额,看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诗人小心探出前额,看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 诗人看到了壮美的落日,发生了滑坡。 日落和滑坡都不是悠闲者赞叹或观赏
4、的对象,而是此时登山 勇士的生命体验。 3.诗人为什么渴望与雄鹰或雪豹为伍?诗人为什么渴望与雄鹰或雪豹为伍? 因为雄鹰与雪豹是大自然的强者,脱离险境后,诗人体会到征 服自然的成就感,因此渴望与雄鹰、雪豹这些征服自然的勇者为 伍。 4.诗歌最后三句有何寓意? 诗人突然给出一个“特写镜头”,一只小小的蜘蛛在岩壁上与诗人突然给出一个“特写镜头”,一只小小的蜘蛛在岩壁上与 “我”同在!在这样的高度上,只有一只不起眼的蜘蛛与“我”为“我”同在!在这样的高度上,只有一只不起眼的蜘蛛与“我”为 伴;在这样的高度上,即便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也享受着大自然伴;在这样的高度上,即便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也享受着大自
5、然 赐予的快乐与荣耀。与前一诗节的宏阔与“嚣鸣”相对照,这里,赐予的快乐与荣耀。与前一诗节的宏阔与“嚣鸣”相对照,这里, “可怜与“默享”两个词甚具分量。它们使前一诗节的辉煌壮丽不“可怜与“默享”两个词甚具分量。它们使前一诗节的辉煌壮丽不 流于虚矫浮饰,使之凝定在一个谦卑而坚毅的高度之上。对生命的流于虚矫浮饰,使之凝定在一个谦卑而坚毅的高度之上。对生命的 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全由这只小小的蜘蛛得到表露。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全由这只小小的蜘蛛得到表露。 视听合一,表明“我“在这个高度上的坚持决非 易事。 视觉“我”吃惊地看到一派壮丽的雪峰落 日景象。 视听合一 听觉滑坡的石砾引动深渊的嚣鸣,如军旅 的杀声渐远而去。 一只小小的蜘蛛在岩壁上与“我“同在!对生命 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就是从这只小小的 蜘蛛表露出来的。 特写镜头 两组意象形成鲜明而浓烈的对比:强大和弱小、 光明与幽暗、热闹与沉寂、高拔与低矮。 强烈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