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年级语文上册 1-4 单元按课文内容填空 姓名: 学号: 1.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 ,天空是那么 ,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 , 。 四面都有小丘, 平地是绿的, 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 走到哪里都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 , 就像只用 ,不用 ,到处 ,轻轻 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 ,又想坐下 。 2.草原是一篇 ,作者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 ,原名 ,字 , 北京人,满族人,被誉为“ ”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 、 , 话剧 、 等。课文按照 顺序,记叙了初入草原的 、 、 运用了 的方法
2、,描写了 、 、 、 、 等场面,表现了草原的 和 。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 碧草话斜阳!”的意思是: 。这句话是全文的 。 3.丁香结作者 ,当代作家,从事小说和散文创作工作。 本文是一篇 。 作者从丁香的 、 、 等三个方面来描写丁香,又由丁香花联想 起象征着愁怨的“丁香结 ” 。最后发出“ ”的感叹。文章表达了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 。 4. 宿建德江的作者是 代 ,著名的 派诗人,世称“孟襄阳” , 与 并称为“王孟” 。诗中一个“ ”字奠定了全诗的基调,抒发 之情。 5.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作者是 代 ,号“ ” ,北宋著名 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全诗抒
3、发 之情。诗 人先在船中,后在楼上,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 、 、 、 、写得 , , , ,令人读来油然产生一种 身临其境的感觉。 “ ”字准确地写出了暴雨急来急去的动态。这首诗的每一行诗句都是 一幅画,分别是 、 、 、 。 6.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西江月是 。作者 ,与 并称为“苏辛” , 这首词抒发了词人 。全词从 、 和 三 方面描写了 (时间)的山村风光,体现了作者的 的心胸。 7.花之歌选自 的散文诗集泪与笑 ,全诗用 来描写身边的事物, 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文中作者以第 人称的口吻 , 表达了 。 8 分号是介于逗号与句号之间的标点符号,多用于表达 关系的分句之间。
4、 9. 路牌的拼音都是 ,比如“解放路”的写法是 。姓名的拼音写法也 是有规律的,如“张立明”的写法是 , “诸葛亮”的写法是 。 10.过故人庄作者是 代诗人 。题目中“过”的意思是 。 “故人” 的意思是 。这是一首田园诗,叙述作者到农家做客受到热情款待的经过,描绘了 ,表达了 。 11. 七律 长征 作者是 , 他是伟大的 、 、 。 长征历时 个 月,行程共 。全诗以“ , ”为总起,其中“ ”是全诗的诗眼, “等闲”的意思是 。 “ ”概括了长征途中的种种 艰辛,全诗向我们展示了红军长征的壮丽画卷: 、 , , 、 。全诗表现了 精神。 12.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
5、诗句中把 比作 , 把 比作 。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这两句诗概括了长征途中两个重大的战役,分别是 和 。 “暖”反映了 , “寒”显示出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 这两句诗表现了红军翻过雪山后 的心情。 13.长征途中发生了很多故事,如 、 、 14.描写战争的词语: 、 、 、 。 15.狼牙山五壮士记叙的是发生在 时期的故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故事共分 为五个部分:接受任务 跳下悬崖。 狼牙 山五壮士第 2 自然段既关注了人物群体,也写了每一位战士,运用了 的写 作手法,突出了 精神。 16.表现五壮士英雄气概的词语有: 、 、 17.开国大典记叙了
6、年 月 日在 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揭示了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表达了 的感情。 课文按开 国大典进行的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的过程:先是 ,接着是典礼的主体部分: 、 、 ,然后是 ,最后是 。阅兵式采用 了 的方法,先总写受检阅部队缓缓入场的情景,再按照 ,具体描述 、 、 、 、 、 各兵种方队的特点,表达了 。 15.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 !”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 的景象。“红 流”指的是 。 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 。 16.描写场面大的词语: 、 、 、 、 。 17. 灯光开头和结尾写的是 ,中间是 ,这种叙述的顺序是 。 18.天安门
7、前的灯光、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和战场上微弱的火光,三者间的联系:插 图上的灯光是郝副营长和千千万万战士的 。天安门灯光把这种 变成了 ,战场上微弱的火光是 ,是千万战士用生命铸就的。“灯光”是 , 也是 ,也象征着 。 19. 情况危急的成语: 、 、 、 、 。 20. 春天的故事中的“一位老人”指的是 。 “鞠躬尽瘁, ”鞠躬: ;尽瘁: ;已: 。句意: 。 “ ,视死忽如归”归: 。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 ” ; “位卑未敢忘忧国”位卑: 。 21. 竹节人是作者 回忆童年时代做竹节人、玩竹节人以及老师没收竹节人却 也自己偷偷玩竹节人的情景。竹节人的制作方法: 22.“黑虎掏心!
8、泰山压顶!双龙抢珠!咚锵咚锵咚咚锵!咚咚锵! ”作者连用五个连续的 短句, 五个连续的感叹号, 营造了 氛围,烘托出孩子们 心情, 表现了孩子们 的感情。 “老师大步流星走过来,怒气冲冲 伸手一拂, 屏风颓然倒了,一切秘密暴露无遗。 ” “屏风”指的是 , “秘密”指 的是 。 “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 就从裂缝里掉下去。 ”用 的手法幽默地写出了 。文章最后写老师在办 公室里玩竹节人,看似闲笔,实则是 ,更显出竹节人的魅力。 23.与戏剧有关的词语: 、 、 、 。 24.宇宙生命之谜是一篇 文,文中指出天体存在生命至少应具备四个条件:一 是 ,二是 ,三是 ,
9、四是 。 25.故宫博物院 “前朝”的“三大殿”中 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举行大典时, 皇帝先在 休息;雍正以后, 是举行最高一级考试殿试的地方。 “内廷”主 要建筑有 、 、 和东六宫、西六宫。 故宫博物院 “材料一”主要 抓住故宫博物院的三个特征来写: 、 、 。合适的故宫 博物院游览路线: 太和殿 保和殿乾清宫 坤宁宫 。 26.描写故宫建筑物的词语: 、 、 、 。 27.春日 , 作者是 代诗人 。 “胜日”指 , “寻芳”即 。 “等闲”的意思是 。诗中“泗水”暗指 , “寻芳” ,即 。 “万紫千红” 比喻 。这首诗表面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实则是一首 诗,表达了诗人 愿望。 你
10、还知道哪些含有哲理的诗句, 写出两句 (1) , ; (2) , 。 28.课文题目“桥”既是 ,又是人们的 ;更是指老支书 。课文以“桥”为题,突出了老支书 、 的崇高品质,同 时他也是一位 的父亲。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 “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 ” 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 这句话中从 、 、 方 面刻画人物形象。课文到最后才交代老汉与小伙子之间的关系是因为 29.穷人作者是 国作家 ,他的代表作品有 、 、 , 他被誉为 “ ” , 穷人 一文按照 的顺序, 以桑娜 的 为线索,写了 的故事,表现了穷人 的美好品质。 同时也揭露了 的悲惨生活。 渔家的
11、小屋“温暖而舒适”这一环境描写刻画了桑娜 人物形象。可见环境描 写的作用是从 。 30. 文中省略号的作用: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 ( ) “不,没有人!天啊,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 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 ) “我?”桑娜脸色发白,说, “我嘛缝缝补补” ( ) “还好,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 ) 31. 本单元课文都是 。它是以 为中心,通过 和 来 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32. 回乡偶书作者是 朝诗人 。偶书: 。 衰: 。从“鬓毛衰”可以看 出 。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两句描写了
12、诗人回到家乡遇 到儿童的情景,表面是写儿童笑问,实际是写出 。 33. 高尔基是 作家,他的代表作有自传体三部曲 、 、 。 散文诗 。 童年的主人公是 ,外祖母是 的人,除了外祖 母还有 的“小茨冈” , 的老工人格里高利, 的 知识分子“好事儿” 。 童年中出现了数十个人物,不容易分清楚,因此 能够 帮助我们更好地读懂故事; 除此之外, 小说的 也会给我们留下较深的印象, 让我们记住性格各异的人物。 34.默写古诗词 宿建德江 , 。 ,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 。 , 。 西江月 , 。 , 。 , 。 ,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朝 , 。 , 。 观书有感 朝 , 。 , 。 过故人庄 朝 , 。 , 。 题西林壁 朝 , 。 , 。 题临安邸 朝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