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6.15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三年级(下)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第六单元 18童年的水墨画童年的水墨画 教学目标 读懂诗歌童年的水墨画的意境,读懂儿童的欢乐,试着描绘童年生活的诗歌 重难点 从知识角度分析 为什么难 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展示的三个场景,理解课文内容 从学生角度分析 为什么难 从学习中感受儿童诗的意境,体会儿童生活的多彩与美好 教学方法 1.通过情境诵读和想象。 2.通过讨论及问题探究。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从学习中感受儿童诗的意境,体会儿童生活的多彩与美好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安排学生朗读课文,思考并回答问题
2、。 (1)全文分成了几个部分?分别描绘了哪些场景? 明确: 用三首小诗分成了三个部分。 分别描绘了孩子们在溪边钓鱼、 在江中游泳戏水、 在林中欢笑嬉戏的场景。 (2)你从这几个场景中感受到了什么? 明确:感受到孩子们的天真、活泼、欢乐,他们亲近大自然,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让人羡慕。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课文研读,突破重难点 1仔细阅读溪边,回答问题。 (1)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这首诗的大意。 明确:这首诗描绘了溪边钓鱼的场景,先静后动,勾勒出一个垂钓儿童的形象。 (2)“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 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
3、辞手法。把垂柳当作人来写,以溪水为镜梳妆,写出了 垂柳也爱美。由于有垂柳的倒影,溪水变绿了,如玉带一般,也写出了溪水的碧绿、狭长、 平静。 (3)品读“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一句。 明确:这是一幅色彩明丽的画。这里有绿色的柳树、绿色的溪水,连人影都被溪水染 绿了,还有红色的蜻蜓点缀,真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多美的画面啊!“染”字富有动 感,“立”字运用传神,静静的钓竿上立着红蜻蜓,使人仿佛觉得空气都停止了流动,似 乎大家都怕鱼儿受惊。此处为下文的描写做了铺垫。 (4)怎样理解“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一句? 明确:这句写鱼儿上钩的一刹那,孩子手忙脚乱,原
4、有的寂静被鱼的挣扎、人的欢笑 打破。溪水动了,人影碎了,鱼跃人欢,溪边热闹起来。 2仔细阅读江上,回答问题。 (1)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这首诗的大意。 明确:这首诗描绘了江上游泳嬉戏。写了一群孩子的嬉戏和一个孩子的特写,给人鲜 明的形象感。 (2) “像刚下水的鸭群, 扇动翅膀拍水戏耍”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明确:这一句用了比拟(拟物)的修辞手法。句中的“鸭群”指一群孩子,“翅膀” 指孩子们的胳膊,形象地写出了孩子们跳入水中的情态。 (3)品读“一双双小手拨动着浪花,你拨我溅笑哈哈”一句。 明确:在江中戏水的孩子,是那样调皮,那样欢快。他们像小鸭子一样跳入水中,挥 动着胳膊拨水嬉戏
5、。“你拨我溅”“笑哈哈”写出了孩子们打水仗的场面,多么快乐啊! (4)“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中的“水葫芦”指什么? 明确:“水葫芦”原指一种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叶直立,卵形或圆形,叶柄中部以 下膨大,花呈漏斗状,蓝紫色。句中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用“水葫芦”代指人,形容 孩子们水性极好。 (5)怎样理解“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 明确:“一阵水花两排银牙”写出了孩子的顽皮、可爱。“一阵水花”是指孩子从水 中冒出头来时掀起的水花,“两排银牙”是指孩子咧开嘴大笑时露出了两排雪白的牙齿。 从中可以体会到孩子们在江中游泳、戏水的无限欢乐。 3仔细阅读林中,回答问题。 (1)用自己的话描述诗
6、歌表现的画面内容。 明确:森林里的松树被一场大雨冲洗得干净而清爽,松针上还挂着亮晶晶的水珠;树 下,小蘑菇长出地面,它们伞状的蘑菇顶盖就像一顶顶斗笠,一个个可爱的小蘑菇就像花 儿在树下开放。忽然,林中传来一声欢叫,把松针上的雨珠都震落了。是谁呀?原来,那 是戴着斗笠在林中嬉戏的孩子们。 (2)第一句属于什么描写?表现了什么? 明确:这一句属于景物描写,写了雨后的松树。先整体描写松树被雨洗得干干净净、 清清爽爽,再用特写镜头的方式,局部描写松针上还挂着亮晶晶的水珠。“刚洗过澡”用 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大雨淋湿松树的样子,十分生动、有趣。一串串晶莹剔透的水珠 挂在翠绿细长的松针上,也许正反射着五彩的阳光,多么漂亮啊! 小结 这首儿童诗通过“溪边”“江上”“林中”三幅画面,摄取了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 展现了儿童俏皮的生活场景,动静交织,构成了一幅幅令人向往的纯真童年的美好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