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羲之小楷乐毅论(美国安思远藏本)王羲之小楷乐毅论(美国安思远藏本) 晋 王羲之乐毅论旧拓本 美国安思远藏 乐毅论是三国时期魏夏侯玄(泰初)撰写的一篇文章,文中论述的是 战国时代燕国名将乐毅及其征讨各国之事。传王羲之抄写这篇文章,是书付其子宫 奴的。有人考证说,官奴是王献之。这一书迹,早在去东晋未远的南朝曾被论及。 梁武帝在与陶宏景讨论内府所藏的这篇书迹时说:“逸少迹无甚极细书,乐毅论 乃微粗健,恐非真迹”,陶宏景表示赞同,曰:“乐毅论愚心近甚疑是摹而不敢 轻言,今旨以为非真,窃自信颇涉有悟。”那么,梁朝内府的藏本,宜是摹本而非 真迹。 尽管如此,陈、隋之际释智永却视乐毅论为王羲之正书第一。据
2、他说: “梁世模出,天下珍之。自萧、阮之流,莫不临学。陈天嘉(650565)中,人 得以献文帝,帝赐始兴王,王作牧境中,即以见示。吾昔闻其妙,今睹其真,阅玩 良久,匪朝伊夕。始兴薨後,仍属废帝。废帝既殁,又属余杭公主,公主以帝王所 重,恒加宝爱,陈世诸王,皆求不得。及天下一统,四海同文,处处追寻,累载方 得。” 唐朝初年,乐毅论入於内府,曾经褚遂良检校鉴定,认定为真迹。褚 氏著录内府所收王羲之书迹,为右军书目,列乐毅论为王氏正书第一,并 注明“四十四行,书付官奴”。唐太宗最为宝重的书迹是兰亭序与乐毅论。 唐内府收藏的乐毅论,最初摹拓分赐大臣是在贞观年间。褚遂良榻本(乐毅 论)记曰:贞观十三年(
3、639)四月九日,命直弘文馆冯承素摹榻,分赐长孙无 忌、房玄龄、高士廉、侯君集、魏徵、杨师道六人,“於是在外乃有六本。”武平一 徐氏法书记载:“至高宗又敕冯承素、诸葛贞榻乐毅论及杂帖数本,赐长 孙无忌等六人,在外方有。”摹本的传布范围,限於皇亲国戚或近侍大臣而已,世 人罕见其貌。 乐毅论墨迹本今已不传,真迹则更不待言了。据唐韦述叙书录称, 内府所藏的乐毅论,“长安、神龙之际,太平安乐公主奏借出外榻写”,“因此遂 失所在”。徐浩古迹记记载得更为具体一些,曰:後归武则天女太平公主,其 後为一咸阳老妪窃去,县吏寻觉,老妪投之竈下,真迹遂永绝於世。宋朝程大昌肯 定了这一说法,其所著考古编卷八谓:“开元
4、五年(717)裒大王真迹为百五十 八卷,以黄庭经为正书第一,无兰亭、乐毅,则开元时真本不存明矣。 今世传本,必是摹榻,又未必正是当时传本。按,褚遂良、武平一皆言贞观中尝敕 冯承素等榻本赐长孙无忌等六人,人间遂有六本,其内本之经褚河南叙录者,凡接 缝及卷首、 卷尾皆印贞观二年以识。 今传本又皆无之, 知是榻非原榻不疑也。 ” 宣 和书谱著录的乐毅论,恐怕就是程大昌所指的非原榻的再榻本。 另外,宋沈括在梦溪笔谈卷十七中还提出一新说,他认为“王羲之书, 旧传惟 乐毅论 乃羲之亲书於石, 其他皆纸素所传。 唐太宗裒聚二王墨迹, 惟 乐 毅论石本在。其後随太宗人昭陵。朱梁时,耀州节度使温韬发昭陵得之,复
5、传人 间。或曰公主以伪本易之,元石曾入旷。本朝高绅学士家,皇佑中绅之子高安 世为钱塘主簿,乐毅论在其家,予尝见之。时石已破缺,末后独有一 海字者 是也。其後十余年,安世在苏州,石已破为数片,以铁束之,後安世死,石不知所 在。或云苏州一富家得之。亦不复见。今传乐毅论,皆摹本也。笔画无复昔 之清劲。羲之小楷字於此殆绝,遗教经之类,皆非其比也。”沈括此说实际上 是把传世的石刻榻本追认到王羲之那里,以他所见的刻石为原石。权作一说存之。 越州石氏本榻本,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传为宋高绅任湖北转运使 时得乐毅论刻本残石於秣陵,石存前半段二十余行。沈括尝亲见,并认为是王 羲之亲书於石的刻石。宋欧阳修集古录跋
6、尾卷四亦有类似沈括之说的记载:“右 乐毅论石,在故高绅学士家。绅死,人初不知惜,好事者往往就阅,或模传其 本,其家遂秘密之,渐为难得。後其子弟以其石质钱於富人,而富人家失火,遂焚 其石,今无复有本矣。”现在传世的乐毅论,皆摹刻本。著名者,南宋有越州 石邦哲越州石氏帖本,明朝有文氏停云馆帖本、陈巗玉烟堂帖本、吴 廷余清斋帖本、王肯堂郁冈斋帖本,清朝有冯铨快雪堂帖本。越州 石氏帖本,仅存二十九行,帖首第一至五行下方缺一角,第一行“初”字,第二行 “为劣是以叙而”六字, 第四行“必迂回”三字, 第五行“其”字。 第二十九行仅剩行末“海” 字,亦称“海字本”,与沈括所记相符,当是据高绅所藏残石旧本摹刻。 余清斋帖本榻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余清斋帖乃吴廷摹刻於明 朝万 历二十四年(1596),摹刻皆精善,可惜刻於木板。但仍然是明朝丛帖名刻, 杨守敬认为“出明代诸集帖之上。”今初榻本,比之停云馆帖等,尤为难得。其 中乐毅论帖,未有“异僧权”三字,其下又增刻“永和四年十二月廿四日书付官奴” 一行。珊瑚网卷一录董其昌跋“梁摹乐毅论真迹”云:“余所见乐毅论宋 榻本,及唐贞观摹真迹,二本皆无付官奴三字,独此有之。”董氏所见,可能是吴 廷收刻乐毅论所据的原本。又,“异”为隋朝朱异的押署,“僧权”为梁朝徐僧权 的押署,见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叙自古跋尾押署”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