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1 页 共 14 页 回忆我的母亲一文的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选取了四篇写人的文章,有写生母 的,有写养母的,有写老师的,有写著名科学家的。这些人 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有一颗爱心:爱子女,爱学生,爱 祖国。这些课文很适合中学生学习,对引导他们懂得爱人和 怎样爱人,很有裨益。 回忆我的母亲一文是本单元的第 一篇课文,这是朱德同志在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写的一篇 回忆母亲的文章,是一篇感情真挚、文笔朴素的散文。文章 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 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抒 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表达了自己
2、尽终 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文章以十分质 朴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真挚感情。 这篇课文通俗易懂,学习的难度不是太大,要以学生的自学 为主,不需要作过多的分析。可以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作者 对母亲的感情,并感受文章语言朴素优美的魅力;可以先由 学生在阅读中自己归纳朱德母亲的特点,然后组织交流讨 论,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认识文章选材典型的特点。 二、说学情: 七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篇幅较长的回忆性叙事散文,初步了解 第 2 页 共 14 页 了写人的记叙文的基本要求,了解了写人的一些基本方法, 如通过外貌和语言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选取典型事例写出 人物的性格特点;懂得写人就要把人放
3、到事例中写,通过人 物的外貌、动作、心理、语言等写出人物的特点。本单元的 课文大都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学生会在阅读中自然地受到 熏陶感染,学生要在反复朗读中领略。教师要在小学记叙文 教学的基础上,继续讲关于写人的记叙文知识,进一步培养 学生的写作基能。 三、说教学流程与方法: 由于这篇课文篇幅较长,我们打算利用两课时讨论学习。全 篇文章的教学大致分为三个重要的教学板块: 1、整体感知 课文, 2、整体理解课文, 3、整体赏析课文。 1、教学板块之一:整体感知课文。同学们读课文,体会文 中母亲的事迹,母亲的品德。 请同学们用“母亲是”的 格式为题说句子,要求在课文之中尽情搜寻、概括,从而理 解课
4、文运用不同的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多方位地立体地表 现母亲优秀品质的特点。 2、教学板块之二:整体理解课文。 回忆我的母亲鲜明地 表现了回忆录的特点。作者以时间为经线,以母亲的优秀品 德为纬线,把很多值得永远回忆的事情编织起来。请同学们 读课文,以“说说母亲的好品德”为题,每人叙述一件 事,说说这件事表现了“母亲”什么样的品质。 第 3 页 共 14 页 3、教学板块之三:整体赏析课文。课文以平实朴素的语言 表现了母亲勤劳朴实的特点。全文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热 情洋溢的抒情,但于平静的叙说之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挚 深沉的爱。因此,文中寓深意于平实、寄深情于质朴的特点, 值得我们认真品析。第二课时
5、进行第三板块的学习和训练。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一、教学内容 理解回忆录的特点,了解文章的选材和布局,体会文中真挚 的感情和简明平实的语言。 二、课时安排:三课时; 2.课型:说读课。 三、预习要求 1.读课文,了解母亲的事迹; 2.根据课文第一层次练习“理解分析”中的三个问题,理 解课文记事的顺序和课文的结构布局。 四、教学蓝图 全篇文章的教学大致分为三个重要的教学板块: 1.整体感知 课文, 2.整体理解课文, 3.整体赏析课文。 五、教学主要过程 教学板块之一:整体感知课文。 1.同学们读课文,体会文中母亲的事迹,母亲的品德。 2.请同学们用“母亲是”的格式为题说句子,要求在课 第 4 页
6、 共 14 页 文之中尽情搜寻、概括,从而理解课文运用不同的材料,从 不同的角度,多方位地立体地表现母亲优秀品质的特点。 同学们进行课堂说话活动:母亲是勤劳一生的人 母亲是一 位有很多事情值得我永远回忆的人 母亲是个好劳动 母亲是 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的人 母亲是整日劳碌着 的人 母亲是聪明能干的人 母亲是能将地主富豪人家看也 不看的饭食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的人 母亲是每天天 还没亮就第一个起身的人 母亲是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的 人 母亲是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 过架的人 母亲是同情贫苦人的人 母亲是勤劳俭朴、宽厚仁 慈的人 母亲是对穷苦农民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
7、反感的 人 母亲是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 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的人 母亲是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成功 的人 母亲是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的人 3.教师小结。 教学板块之二:整体理解课文。 1.教师: 回忆我的母亲鲜明地表现了回忆录的特点。作者 以时间为经线,以母亲的优秀品德为纬线,把很多值得永远 回忆的事情编织起来。请同学们读课文,以“说说母亲 的好品德”为题,每人叙述一件事,说说这件事表现了“母 亲”什么样的品质。 2.同学们读课文,理解分析文中的“事例” ,准备进行说话。 第 5 页 共 14 页 3.同学们以四人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说话活动。 4.学生代表发言。 5. 教师进行
8、小结: 课文有一槌定音的开头, 一线串珠的结构, 一笔宕开的结尾,一语关情的抒情与议论。作为回忆录,文 章从两大方面展示了母亲的形象。一是对母亲事迹的抒写, 写了母亲勤劳俭朴的习惯,宽厚仁慈的态度和坚强不屈的性 格。作者在写作中采取了情随事明的记叙方法,在赞颂母亲 的优秀品质的过程中始终寄寓着对母亲的真挚感情。二是表 达对母亲的感谢之情, 从母亲 “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和“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方面表达了对母亲的 由衷谢意,从而表现母亲对自己的影响之大,恩情之深。作 者在写作中采用了寄情于事的方法,以抒情、议论的笔触来 深深表达对母亲的怀念。 教学板块之三:整体赏析课文。 1.
9、教师: 课文以平实朴素的语言表现了母亲勤劳朴实的特点。 全文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热情洋溢的抒情,但于平静的叙 说之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挚深沉的爱。因此,文中寓深意 于平实、寄深情于质朴的特点,值得我们认真品析。 2.请同学们读课文,对课文的语言进行赏析,每位同学准备 用写(用)得好,写出了 ”的句式说一句话。 3.读课文,进行圈点勾画。 4.同学们准备发言。 第 6 页 共 14 页 5. 教师引导同学们进行赏析性说话活动,对课文语言的品析 大致分为三个层次: (1)品味作者在词语中渗透的情感。 如 “母 亲是个好劳动。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 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
10、纺棉花。因为她身体 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这一段中,同学们可以说: “母 亲是个好劳动”中的“好”字用得好, “从我能记忆时 起” 用得好,“总是天不亮就起床” 的 “总是” 用得好, 两个“还”字用得好等。又如“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 第一个起身”这一部分中,同学们可以说: “任劳任怨”四 个字已经能够很好地评价一个人的勤劳了,但作者还在这之 前加上一个“极”字,这就写出了母亲非同一般的勤劳;又 如“没有同别人吵过架”已是够高的评价了,但作者说母亲 “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 ,这就写出了母亲非同一般的好性 格 (2) 品味作者在句式中表达的情感。作者运用不同的修辞手 段, 组合成不同的句式,
11、在平实的语言中流露出深深的情感。 如“我应该感谢母亲”的反复倾吐, “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 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 的印象”的反复咏叹, “母亲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 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回环往复,都是意蕴丰满、情感深 厚的。 (3) 品味作者在重要段落中抒发的浓重情感。 如课文开头 “得 第 7 页 共 14 页 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 的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这一段,有叙述, 有议论,有抒情;有富于力度的动词,有表示强调的虚词, 表达了作者极为浓郁的情感。又如课文的最后一段,一抒哀 痛之情,二议如母亲一样的千百万劳
12、动人民的伟大,三表自 己的决心,语言质朴庄重,深沉之中涌动着激情,既抒写了 深挚的孝心,又表现了博大的胸怀。另外,文中大量褒义词 语的运用, 不少的突出中心句的段落, 段中穿插的点点议论, 都可以在同学们的品析、品味之中。 6、文中还有些句子、段落写出了母亲对我影响之大、教育 之深,请找出这些句段并激情朗读。这个时期母亲教我许多 生产知识。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 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 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我应该感谢母亲使我从来没有 感到过劳累。我应该感谢母亲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 产。 板书设计: 勤劳俭朴的习惯 整日劳碌 节衣缩食 回忆我
13、的母亲 宽厚仁慈的态度 任劳任怨 周济穷人 朱德 坚强不屈的性格 母亲对我影响之大 教育之深 第 8 页 共 14 页 母亲 评:上完回忆我的母亲后,一直在不停地反思,应该早 就自评了,只是因为学校网络不畅通,迟迟没有上传。今天 周末来到朋友家才看到了同仁的建议和评论。在这里很快写 上自己的感受与大家分享。 针对八年级学生的学情,我把回忆我的母亲一课设计为 三课时,其原因是为了让学生学习文中朴实无华的语言和夹 叙夹议的写法。为了让学生熟练的掌握课文的内容,为了很 好的品味课文的语言和重要段落。我是在上完两节课后和大 家分享第三课时的。学生在熟读课文之后能够得到一些人文 方面的理解和陶冶,能够品
14、味作者在词语和语言以及段落方 面表达的丰富感情。通过认真准备后,在课堂上能与学生平 等交流。 设计的问题都是深思熟虑的。 课堂气氛还是活跃的, 民主的,平等的。我觉得没给学生提问的机会是我的考虑不 周。对于各位老师的良好建议深表感谢! 第一部分: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流程及点评 一、学生齐背论语六则 。 【点评:利用课前一点时间,反复背诵经典篇目,其实就是 起到“贯耳音” ,强制默化的作用。这种做法我认为适合我 们这样的学生。 】 二、教授新内容 (一) 【教师提问】朱德母亲是个什么样的人?至少要用 5 第 9 页 共 14 页 个词语来修饰。 (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板书)朱德母亲是一
15、 位宽厚仁慈、勤劳俭朴、任劳任怨、教子有方的人。 【点评:禹老师的问题设计得很好,但附加条件把很多想发 言的同学吓了回去。如果附件条件设计成激励性质的是不是 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譬如: “我们比一比,看谁用的修 饰语最多。 ” 】 (二) 【教师提问】说出全文给你印象最深的事件。 (学生发言充分,所述自然是五花八门。有说朱德母亲生孩 子前一分钟还在劳动的;有说朱德母亲晚年依然坚持劳动 的;有说家庭虽然困难但“我母亲”还周济穷人的课文 记叙的主要事件学生全部都涉及到了。最后禹老师说出了自 己印象最深的事件: 朱德母亲生了十三个孩子, 溺死了五个。 禹老师以一个母亲的身份告诉学生生孩子、养孩子对
16、于当时 朱德母亲来说是最辛劳的事情。很明显这里暗含着感恩教 育。 ) 【点评:禹老师引导学生回答这个问题的过程,充分体现了 师生平等与教学民主。引导的整个过程禹老师激情飞扬,和 蔼可亲,总是在激励与赞赏学生,在禹老师的感染下,出现 了争相发言的局面。 】 (三) 【教师设问】 学习完这篇文章, 有哪些地方值得学习? 【学生边发言,教师边总结板书】1、语言质朴,富有深情。 第 10 页 共 14 页 2、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性格。3、夹叙夹议。 (发言的学生很多,但第三个特点没有总结出来。禹老师只 好自己说出。 ) 【点评: 从学生回答来看, 禹老师这个问题设计的有些模糊。 任何一篇经典文章“值得
17、学习”的地方很多,要求学生学习 什么问题中应明确界定。禹老师显然是让学生学习本文的写 法,后来口头上虽然补充强调了,但因为板书的作用要远远 大于口头强调,致使学生还是出现了所问非所答的情况。 】 (四)欣赏文章结尾处的后四段。 (教师用小黑板出示了 3 个欣赏思考题。 ) 【点评:我认为这个问题设计很好,欣赏语言是语文教学的 重要任务之一。读中欣赏,这一点禹老师做得很好,由于时 间的关系,教师的欣赏太多,有明显用教师欣赏替代学生欣 赏的痕迹。另外,很遗憾的一点是禹老师出示的 3 个思考题 在这个环节中没用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 附: 回忆我的母亲结尾处四段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
18、的经验。我在家庭 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 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 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 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 第 11 页 共 14 页 识: 只有这种知识, 这种意志, 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 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 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 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 忠于我们的民族
19、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 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 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愿母亲在地下安息! (五)母亲留下的精神财富有哪些?你准备学习哪几点? (发言的学生很多,大部分都围绕着“勤劳的品质,坚强的 意志,克服困难的精神”三方面阐述。由此可以看出,学生 对课文的理解是达到了一定的深度。 ) (六)划分第 16 自然段的层次。 (经讨论后划分三层,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层意。 ) 【点评:就目前大环节而言,我认为教师教给学生应试技巧 是自己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个环节的设置就是为应试而 设置的,禹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也直言不讳。 】 第二部分:综合评价
20、听完禹老师的课感触很多,下面集中谈两点 第一、感受最深的是禹老师讲课时的精神与气势,禹教师将 自己全身心融入课堂,用自己对语文热爱与激情感染带动学 第 12 页 共 14 页 生的做法让我非常羡慕。由此,我得出一个最简单的真理 教师的教学激情源自对学科的热爱,这种爱的传递远比知 识的传授重要。教师有了这种对学科的挚爱,什么方法、技 巧、理念都显得不重要了。 第二、禹老师课堂上始终鼓励学生说真话,说心里话。这一 点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如果我们的课堂上充斥着假话、空 话、套话,那是教育的悲哀,更是社会的悲哀。今天我们的 社会为什么诚信难以建立,其根本原因就是“大跃进” “文 革”期间的社会与教育中
21、假话连篇造成的恶果。巴金晚年的 很多次谈话中一直在强调“说真话”三个字,很是值得我们 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深思。 此外,还有几个小问题,愿与禹老师及诸位同仁商榷 第一、禹老师这节课运用的是“问题导读法” ,因而问题的 设计与排列就显得尤为重要。问题设计,我认为禹老师设计 的比较恰当,但问题的出示顺序很值得商榷:禹老师共设计 了 6 个问题,其原来顺序是(一)朱德母亲是个什么样 的人?至少要用 5 个词语来修饰; (二)说出全文给你印象 最深的事件;(三) 学习完这篇文章, 有哪些地方值得学习?; (四)欣赏文章结尾处的后四段; (五)母亲留下的精神财 富有哪些?你准备学习哪几点?(六)划分第 1
22、6 自然段的 层次。这个顺序调整为(一) (二) (五) (四) (三) (六) 是不是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第 13 页 共 14 页 第二、如何对待学生出现“所问非所答”的情况。今天课上 一个学生在回答第三个问题时显然出现了“所问非所答”的 现象。这个学生正在滔滔不绝地念书,禹老师对着这个学生 双手一拍叫停,立即指出她这是“所问非所答” ,命令她坐 下。这样处理显然是不恰当地,那么我们如何处理这样的情 况呢?尤其是在时间紧迫而学生又滔滔不绝离题万里的时 候,我们应不应该强行叫停?如何叫停?叫停后我们使用什 么言语最恰当? 禹老师的这节课我个人认为是很成功的。首先,课堂上自始 至中渗透着新课
23、程的理念。三个维度彼此之间的关系处理的 比较恰当。一般而言,一堂课上三个方面间而顾之往往可能 顾此失彼,通常的做法是可以有所取舍。或就知识与能力, 或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或抓过程与方法, 不一定面面俱到, 但禹老师把这三者有主有次、有重有轻的糅合在了一起,使 得三维目标在一堂课中得到了比较好的落实。例如,她在第 二个环节中“用一句话来评价朱德的母亲”的设计,既包含 了句式与说话的训练,又紧扣课文的重点,使学生在理解文 本内容的基础上也得到了情感的升华。再如第三、第七个环 节“你来谈谈自己对朱德母亲印象最深的地方” 、 “请同学们 说说朱德母亲留下的精神财富有哪些?你准备学哪几点。 ” 等等,
24、也都非常典型。其次,依照区教育厅“课堂教学质量 工程”方案中课堂教学“质量基本标准”的要求来看,这节 第 14 页 共 14 页 课落实的比较好。禹老师胸有成竹。一节课中板书、提问流 畅自如,教材烂熟于心。学生对课文内容很熟悉,参考材料 准备的比较完备。正因为有了充分的准备,课堂上自始至终 活跃有序。课上师生之间关系融洽,学生敢于、勇于发言积 极表达自己的认识。整节课教师 “言而有度” ,点拨多、引 导多,学生“当仁不让”讨论多、交流多。从学生回答问题、 表达认识的质量上看,学习目标设定的比较恰当。绝大多数 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比较扎实的掌握。第三,禹老师在课堂上 富于激情,亲和力、感染力极强,学生的情绪、思维始终处 于兴奋的状态中。如果说这节课尚有值得商榷的地方的话, 我觉得学生在交流讨论本文的写作特点时,过多的受了学习 资料的影响,有些写作特点学生能说的出但未必能领会得 了,这里教师的点拨和引导略显不足。以上看法如有不妥之 处,敬请禹老师及各位听课的老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