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圆明园的毁灭创新教案教学目标: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理解铺垫这一写法在本课的运用及作用。 四、尝试运用铺垫的手法写一段话。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猜猜老师现在是什么样的心情? 同学们,看到这么多领导、老师坐在这里听课,你们有什么感受?(紧张)你们猜猜老师现在是什么感受?(也紧张)对了,老师也紧张。老师提出这些问题就是为了突出老师现在激动、紧张的心情,这种手法在写作上就叫作铺垫。板书:铺垫 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学习“铺垫”。板书课题:圆明园的毁灭 二、课前质疑:
2、本课标题是“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作者却用那么多笔墨来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在解决这一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一部分。 三、小组合作学习第五自然段。 (一)要求:1、自读文段,感知文段主要内容。 2、小组合作学习:你从文段中得到哪些信息,有什么感受? 3、组长组织,注意顺序,每人都要发言。 (二)小组汇报学习结果。 教师适时点拨:出示原文,采用去词法(把“凡是、统统”去掉),原文好在哪里?体会用词的准确,同时体会英法联军的可耻!有感情地朗读朗读。 四、毁灭前的圆明园什么样子?学习2-4自然段,采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学习辉煌。 先把“有有有”标红,让学生介绍圆明园里有什么。然后让
3、学生联想和想象。如,说说在“山乡村野”里你看到了什么?在“热闹的街市”你又看到了什么?学生就会充分感受到圆明园的壮美。在此基础上,对于“雷峰夕照”等学生不易想象的,难以理解的,可放图片,增强感受。最后指导学生读出辉煌。五、体会铺垫的作用。 既然写毁灭,为何大篇幅写辉煌?如果去掉2-4自然段,好不好?为什么?(体会“对比”表达的作用:进一步衬托) 说一说,议一议:描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这就是运用了铺垫的手法,引起读者共鸣,激发读者情感。 六、自读文段,看一看外国人(雨果)眼中的圆明园是什么样子,找出属于“铺垫”的段落,读一读。 课堂交流。 七、口语交际 我心爱的物品丢了。 要求:运用铺垫的手法描绘出物品之珍贵,从而衬托心情。 小组内交流,然后课堂交流。 七、作业 将口语交际的内容整理,写一篇习作。 板书设计: 损失巨大圆明园的毁灭 建筑风格-富有特色价值 赞叹 赞美 历史文化-价值庞大 毁灭-惋惜 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