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百万教育资源文库 】 2014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文科 综合能力测试答案解析 第 卷 1.【答案】 D 【解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引长江水到华北地区,会使华北沿线地区的地下水位上升 , 使盐碱化问题加剧 ,故错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增加了京杭大运河的输水量 , 进而提高了其航运能力 , 特别是江苏境内的通航能力 , 故正确。由图中海拔信息可知 ,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在黄河以南地区地势北高南低 , 水体不能自流 , 需使用外力逐级提水 , 故错。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主要作用是缓解华北地区用水紧张问题,故正确。故答案选 D。 【考点】南水北调的影响 。 2.【答案】 A 【解
2、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社会热点问题 , 人们对调水区水质的要求较高 , 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 , 故 A 项正确;调水工程会减少长江下游水量 , 减弱长江的泥沙搬运能力,从而使入海泥沙减少 , 故 B项错误;入海水量减少,入海口水位降低会使咸水入侵的发生概率加大 , 故 C 项错误;长江口的海洋潮汐主要受天体引力影响,与调水工程没有关系 , 故 D 项错误。 【考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调水区的影响。 3.【答案】 C 【解析】铁路运输的优势有适宜长距离大宗货物运输 , 运输速度较快 , 受恶劣天气的影响较小 , 故正确;我国与中亚之间山地较多 , 铁路修建成本高 , 故错误;铁路运输受特
3、定轨道的制约 , 灵活性较差 ,故错误。故正确答案选 C。 【考点】铁路运输的优势。 4.【答案】 B 【解析】乌鲁木齐位于天山北侧 , 在该地可以看到天山上的植被与雪山 , 故 B 正确;自咸海至阿拉木图降水量都较少 , 植被都是荒漠 , 故 A 错误;锡尔河自上游至下游 , 随着下渗与蒸发 , 以及沿岸灌溉用水的增加 , 流量不断减少 , 故 C 错误;从阿拉木图往北走 , 由于纬度增加 , 热量条件变差 , 针叶林分布的海拔不断下降 , D 错误。 【考点】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判断 。 5.【答案】 C 【解析】据题意可知 , 资源压力指数越大 , 该省区人均资源越少 , 压力越大。从表中
4、可知 , 城市化水平从【 ;百万教育资源文库 】 高到低排序为浙江、黑龙江、青海、河南 , 人均 GDP 从高到低为浙江、黑龙江、青海、河南 , 故 C 正确;人均 GDP 最高的是浙江 , 但其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指数不及人均 GDP 较低的河南 , 故 A 错误;城市化水平最低的是河南 , 其人口对耕地压力仅次于浙江 , 故 B 错误;城市化水平最低的是河南 , 其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指数最大 , 故 D 错误。 【考点】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的关系 。 6.【答案】 D 【解析】黑龙江省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小 , 说明该省区人均耕地面积大 , 适宜发展商品农业 , 故 D 正确;青海省人均 GDP
5、较少 , 经济发展水平低 , 不适宜发展高科技产业 , 故 A 错误;河南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指数最大 , 人均水资源少 , 不适宜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 , 故 B 错误;浙江省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最大 , 人均耕地面积少 , 不适宜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 , 故 C 错误。 【考点】产业的合理布局。 7.【答案】 C 【解析】从断层的运动方向来看 , 地属于地堑,是断裂下沉形成的 , 该地的新沉积物是由东侧黄河冲积而成的。因黄河在该段向北流 , 河流不断向东侵蚀 , 河道向东偏移 , 故地的冲积平原是由黄河干流冲 积形成的 , 故 C 正确。地为贺兰山,是地壳断裂抬升而成 , 西侧受风力侵蚀作用显著 ,
6、 东侧受流水侵蚀作用显著 , 但河流属于黄河支流 , 故 A 错误;地为断裂下陷形成 , 该地的洪积平原为黄河支流形成的冲积扇 , 故 B 错误;地为断裂抬升作用形成 , 其上方的沙丘是由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 , 故 D 错误。 【考点】地质作用的判断。 8.【答案】 B 【解析】皇陵应修建在地势较高,土层深厚的地区 , 地是花岗岩山地 , 土层薄 , 不适宜 , 故 A 错误;地为地势较低的冲积平原 , 地下水位较浅 , 不适宜 , 故 C 错误;地与都城有黄河相隔 , 交通不便 , 且多沙丘 , 土层薄 , 故 D 错误;地地势较高 , 土层深厚 , 地下水位较深 , 与城市交通联系方便 ,
7、 适合修建皇陵 , 故 B 正确。 【考点】影响区域工程建设、选址的因素。 9.【答案】 B 【解析】根据题干中所述条件可知 , 地年平均气温在 20 以下 , 只有 7、 8 月降水较多 , 水分盈亏大于 0,所以其气温和水分都不符合喜温好湿的农作物的生长要求 , 故 A、 C 项错误;地有 4 个月气温高于 20 ,温度条件较适宜 , 但终年水分盈亏量为负值 , 气候较为干旱 , 水分条件不足 , 故 B 项正确 , D 项错误。 【考点】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10.【答案】 D 【解析】地位于我国北纬 29.7 , 终年气温均低于 20 , 只有青藏高寒区符合该气温特点 , 故其属于高【
8、 ;百万教育资源文库 】 原和高山气候;地位于我国北纬 39 , 气温年较差大 , 夏季接近 30 , 冬季气温接近 -10 , 气候终年较为干燥 , 故其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综上可知 , D 项正确。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 , 年内平均水分盈亏量均大于两地 , 故 A、 B、 C 错误。 【考点】气候类型的判读。 11.【答案】 A 【解析】该点经过昏线的地方时不断前移 , 即日落时间提前 , 该地的昼长不断变短 , B、 C、 D 三项昼长不断变长 , 均错误;澳大利亚的悉尼位于南半球 , 5 月太阳直射点北移 , 昼长不断变短 , 故 A 正确。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9、 。 12.【答案】 D 【解析】苏格拉底倡导 “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 知识即美德 ” , 没有明确表达关于人 “ 欲望 ” 的主张,与题干材料中 “ 去人欲 ” 不符 , 故错误;朱嘉指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 , 具有仁、义、礼、智等美德 , 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 , 所以强调 “ 存天理 , 灭人欲 ” , 符合题意;亚里士多德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三种状态:过度 , 不及和中间 , “ 放纵自己的欲望 ” 就是过度 , 因而是 “ 最大的祸害 ” , 符合题意;李贽批判道学家 “ 存天理,灭人欲 ” 的虚假说教 , 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 认为穿衣吃饭就是 “ 人伦物理 ” , 符合
10、题意。由此可知 , D 项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东西方的思想。 13.【答案】 D 【解析】计算机可以辅助研究,广泛调查不一定可以得出科学的结论, B 项错误;著名历史学家的意见不一定就是真实的历史, C 项错误。要解决 “ China” 来源于 “ 瓷 ” 和 “ 秦 ” 的问题,只有找到相关的文献,弄清最早用 China 称呼中国者先获悉了 “ 秦 ” 还是 “ 瓷 ” 的信息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 这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点;考古上取得的突破也应该以此为关键点 , 故 D 项正确 , 排除 A 项。 【考点】历史研究性学习和基本历史常识 。 14.【答案】 B 【解析】由材料 “ 选举
11、、书院、学堂、新军警察 ” 可知 , 为民国时期编纂的;由材料 “ 宫阙、宗庙、三省、台阁、禁军、科举、坊市 ” 可知 , 临安志为宋代编纂的;由材料 “ 职官考 (府州官员 )、学校考 (本路蒙古学、本路儒学 )“可知 , 四志为元朝编纂的;由材料 “ 科学技术、报刊、文物古迹、名家学术思想 ” 可知 , 绍兴志为当代编纂的。由此可知 , 正确顺序为 , B 项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地方制度的沿革 。 15.【答案】 A 【解析】由材料 “ 铁路之利 , 首在利民 , 民之利既见 , 而国之利因之 ” 可知 , 该官员认为铁路修建可以 “ 求富 ” ;由 “ 利国之大端 , 则征兵转饷
12、是矣 ” 可知 , 该官员认为铁路修建可以实现 “ 自强 ” , 故 A 项符合题意;【 ;百万教育资源文库 】 B、 C 项叙述不全面 , 可以排除; “ 民生主义 ” 是孙中山民主义的内容 , D 项错误。 【考点】本題主要考查洋务运动 。 16.【答案】 B 【解析】 “ 清初男子剃发蓄辫 ” 是归顺大清的标志; “ 民国初年男子剪辫 ” 是反清革命的象征。由此可知 , B项符合题意; A、 C、 D 项从题干的材料中无法体现 , 可以排除。 【考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 17.【答案】 D 【解析】由材料 “ 20 世纪初某报截图 ” 可知 , 其可以用于研究出版业的发展 , A
13、 项正确 , 不符合题意;由材料 “ 世界最文明之求婚广告 ” 可知 , B、 C 项正确 , 不符合题意。由材料 “ 钦定历代纪事年表 ” 可知 , 材料不能说明世界文明之演进 , 故 D 项错误 , 但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 18.【答案】 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 材料 “ 广州聘请苏联顾问 ” 是指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 武汉群众集会庆祝胜利 ” 是指北伐胜利进军 , 广州国民政府迁往武汉: “ 上海的英、美、日租界忙着增兵助防 ”“ 攻克南京 ”“ 北京周边战事连连 ” 反映了北伐战争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由此可知 , C 项符合题意。辛亥革
14、命时期为 1911 年前后,五四运动时期为 1919 年前后 , 全面抗战时期为 19371945 年 , 均与材料叙述时间不符, A、 B、 D 项错误。 【考点】第一次国共合作 。 19.【答案】 A 【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是在 1992 年中共十四大以后 , 与材料 “ 20 世纪 80 年代 ” 不符 , 错误;从材料中无法得出 , 非公有制经济开始起主导作用的结论 ,错误。由材料中 “ 农业经营承包到户 ”“ 我得考虑如何增强企业活力 ”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 正确 ,A 项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 。 20.【答案】 D 【解析】马车是以矿物燃料为动力交通工具发明之前使用的交通工具; 1814 年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 19世纪 80 年代 , 汽车被发明;分级的火箭是二战后发射卫星等需要的产物。由此可知 , 正确的排序应当是,故 D 项符合题意。 【考点】交通工具和运输工具的进步 。 21.【答案】 B 【解析】由材料 “ 大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