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4 页 认识认识面积面积说课稿说课稿 各位专家、评委,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第一课时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 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以及初步掌握周长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 学的。学好本课内容,为以后探索其他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方法及相关 形体知识打好基础。 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和试一试及相应的想想做做。 首先例题 1 让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先比较黑板的表面和课本的封面,哪一个面比较 大,哪一个面比较小。引出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课本 封面的大小就是课本封面的面积,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在此 基础上
2、,让学生摸摸课桌面和椅子面,比比哪一个面的面积比较大, 哪一个面的面积比较小,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最后让学生举例说 说物体表面的面积,并比比他们的大小,使学生进一步深化对面积含 义的理解。例题 2 通过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引出比较图形面 积大小的方法, 即在直接观察不出的情况下还可以用其他方法比较面 积的大小,一种是重叠法,一种是用同一张纸度量的方法。教材安排 了试一试 2 题,让学生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使学生进一步掌握 比较的方法。最后安排想想做做 5 道习题和一道思考题,通过不同形 式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和掌握比较面积大小的方 法。 基于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
3、点是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 第 2 页 共 4 页 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教学难点是理解面积的含义。 根据教材内容,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操作活动 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2、在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进一 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 我预设如下三个 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感悟物体的表面。 首先出示 2 个手掌面的剪纸,一个是老师的手掌面,一个是学生 的手掌面,请学生观察,说说: “这是什么?”使学生认识手掌
4、的面, 并请学生摸摸自己手掌的面,通过摸一摸让学生认识物体的表面。再 请学生观察比较哪个手掌的面比较大,哪个手掌的面比较小,通过交 流让学生感悟物体的面是有大小的。 这个环节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理解物体的面, 感悟物体的面 是有大小的。 第二环节:自主探索,理解面积的含义。分三步 第一步:让学生摸一摸课本封面的大小,再摸一摸课桌桌面的大 小,从而引出课本封面的大小也可以说是课本封面的面积,课桌桌面 的大小也可以说是课桌桌面的面积。 第二步:让学生比一比课桌面的面积和课本封面的面积,哪个面 第 3 页 共 4 页 的面积比较大,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小。通过比较,进一步加深对面积 含义的理解。 第三
5、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一说物体表面的面积,再比 一比它们的大小。 通过以上三个活动让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 并会直观比较物体表 面面积的大小。 第三环节:动手操作,掌握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这个环节我分 三步组织教学 第一步:引出问题。首先通过媒体演示从 2 个物体的面上移出一 个长方形, 一个正方形, 请学生观察这 2 个图形, 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哪个图形的面积小,通过交流引出不同的结论。 第二步:操作验证。可以怎样来比较这 2 个图形的面积呢?请学 生利用课前准备的学具动手比一比,教师巡视指导。 第三步:组织全班交流,上台展示学生比较大小的过程,引出比 较的方法,一种是重叠法,一种是用
6、同一张纸度量或数方格的方法。 通过以上动手操作,引领学生掌握比较 2 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方 法。 第四环节:联系实际,应用解决。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 基础练习。 这里我安排了 2 个题目。 想想做做第 2 题, 让学生读题后运用观察法,比较出四个省面积的大小。试一试的第 1 题,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比较的方法。通过这 2 题的解答,使学生掌 握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 第 4 页 共 4 页 第二层次: 综合练习。我安排了 3 道题目,分别是想想做做第 3、 4、5 题。想想做做第 3 题,先出示没有方格的四个图形,学生发现 不好直接比较,然后再出现方格,让学生意识到直接观察不出的时候 可以采用数方格的方法。想想做做第 4 题,让学生描一描、涂一涂之 后,可以追问:图形上蓝线的长度是这个图形的什么?图形中红色部 分的大小又是图形的什么?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图形周长和面积的区 分。想想做做第 5 题,使学生会灵活选择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第三层次:拓展练习。我安排了书上的思考题,主要是让学生思 考出不同的方法,拓展学生的思维。 通过以上四个环节的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比较面 积大小的方法,并能应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上只是我对本节 课的预设,在实际教学中根根据不同的情况还会做适当的调整。不当 之处,恳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