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XX 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五年级 学科 主备 备课 成员 信息 章节 (单元) 第 3 课时 课时 集备 时间 1 课时 教学 三维模型我来建 课题 1. 应用基本实体命令绘制基本几何体。 教学 2.掌握实体位置移动、比例缩放调整等基本操作。 目标 3.学会对物体进行布尔运算的变换操作 1.教学重点。 教学 掌握创建基本实体、组合实体的命令操作。 重难 2.教学难点。 点 理解布尔运算的意义,根据实体模型选择合适的创建实体 教学 计算机网络教室、互联网环境、广播控制软件 3 DOne 软件家庭版, 课件 准备 修 改 具体过程 补充 一、引入一、引入 1 . 引
2、导学生观察教材第 13 页图 31。 教 讲解:这些图中的模型都是通过 3 DOne 软件制作的,其中左 学 边两幅图中的简单几何体是通过平面草图拉伸、旋转得到的;右边 程 两幅图中较复杂的大门、土楼,是通过组合、布尔运算创建的。今 天,我们将学习这些方法,创建我们的第一个建模作品。 序 2 . 出示课题:三维模型我来建。 二、新授二、新授 创建三角板实体(7 分钟) 1. 讲解:生活中不难发现,若干张纸堆积在一起,就会形成有 厚度的六面体,拉伸命令同理,可以通过设置平面草图的厚度从而 得到实体。 2. 布置任务:请同学们参照教材第 14 页,打开上节课制作的 三角板草图,探究通过拉伸形成三角
3、板实体的方法。巡视指导。提 问:同学,你完成得又快又好,请你为大家演示一下操作。点 评或者纠正、补充。 3. 提问:通过探究,你们发现有几种方法可以设置拉伸高度 呢?分析:和绘制平面草图时设置参数一样,有两种方法。粗略 设定:拖拽智能操作手柄。精确设定:点击数值框直接修改数 值,回车确定。 4. 提问:使用拉伸命令时,可以调节哪些参数 ?分析:高 度:数值为正,向上拉伸;数值为负,向下拉伸。拔模角度: 拉伸过程中的倾斜角度,0表示垂直拉伸。 创建棋子模型(10 分钟) 1. 提问:观察棋子模型,谁能说一说它由哪些基本几何体组 成?分析:由顶部圆球体、中间圆锥体、底部长方体组成。 2. 提问:这
4、些几何体应该怎么创建呢 ?分析:圆锥、六面体都 可以通过绘制一个面后拉伸得到实体,圆球体可以通过绘制半圆形 后旋转得到实体。 3. 讲解:通过这些基本编辑的操作都可以得到我们需要的实 体,软件中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快速创建简单几何体的命令。 4. 布置任务:参照教材第 15 页图 3-5,创建默认尺寸的球 体、六面体、圆锥体。 巡视指导。 5. 提问:大家都创建出对应的几何体了。请思考一下,这些几 何体可以直接组合成棋子吗 ?比例和位置需要怎么调整呢 ?同 学,请你来说说。总结:整个球体要均匀缩小,六面体的高要缩 小,圆锥体的底部也要缩小。之后将球体和六面体分别移动到圆锥 体顶部、底部并组合起来。
5、 6. 布置任务:参照教材第 1516 页和教师下发的微视频,小组 合作创建棋子模型,看看哪一组完成得又快又好。 巡视指导。 认识布尔运算(8 分钟) 1. 演示操作: (1)创建一个六面体。 (2)绘制一个与六面体有 重叠部分的四边形,拉伸。 (3)分别点击对话框中的布尔加、减、 交运算,展示效果。 2. 提问:哪一位同学发现了三种布尔运算的不同之处,请和大 家分享一下你的想法,好吗 ?同学,你来说说。总结:布尔运 算是指两个实体间的组合方法,一个为基体,一个为实体,布尔加 运算是将两个实体组合成一个整体;布尔减运算是将基体中与合并 体重叠的部分减去;布尔交运算只保留两个实体重叠的部分。 3
6、. 提问:通过各种几何体间的布尔运算,你能得到哪些特殊几 何体呢?提示:两个圆柱进行布尔减运算,得到月牙形柱体;两个 圆柱进行布尔加运算,得到葫芦形柱体. 4. 布置任务:参照教材第 17 页,尝试使用其他几何体进行三 种布尔运算操作。巡视指导。 三、创新活动三、创新活动(10 (10 分钟分钟) ) 1. 诺塔是源于印度一个古老传说的益智玩具。汉诺塔由哪些几 何体组成呢?总结:底部是三个扁的圆柱托盘的组合体,每个托盘 上组合一个细长柱子,再由若干大小不同的空心圆盘叠加嵌套。 2. 提问:如何通过 3DOne 做出汉诺塔模型 ?3.总结回答并用 PPT 展示制作方法。(1)制作托盘,创建三个扁圆柱体,使用布尔 加运算。 (2)在每个托盘中心分别创建长圆柱体,使用布尔加运 算。(3)绘制每一层相同大小的空心圆盘,使用缩放命令,使圆盘 自下而上按比例缩小。 3. 注意:组成托盘的三个扁圆柱体有重叠即可,不能靠得太 近。圆盘中镂空的圆孔要能放进柱子。 4. 布置任务:参照课件及老师下发的微课,小组合作制作汉诺 塔模型。巡视指导。 5. 展评作品。 四、活动评价四、活动评价(5 (5 分钟分钟) ) 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并对自己的表现进 行评价。 教后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