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排球排球正面正面垫球垫球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一、指导思想 本课依据体育课程标准的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 展为中心,突出体现学生学练的主体地位,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 学练的基本技术和技能。本节课就是要体现体育运动本质就是游戏活动这一认 识,游戏贯穿课的首尾,游戏活动替代热身准备和整理放松活动。本节课教学的 主旨是:教师努力成为一位体验课堂活动的“学生” ,而学生成为课堂的“驱动 器”和“发动机” 。教师不但要充分参与到各种互动活动之中,要同学生一起学 练和游戏,而且要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在知、情、意、行方面有所体会和收获。 教学过程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到深,层
2、层递进的教学原则,教学内容和手段 的安排要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学生自学、自练、合作和 探究学习;注重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逐步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 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二、教学内容 排球:双手正面垫球 三、学情分析三、学情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通过总结以往教学,可以看出排球是学生普遍喜欢运动内容,特别是围圈垫 球和场地练习是学生最喜欢练习形式。学生喜欢打排球,这给排球基本技术教学 提供了契机。如何通过排球基本技术的教学,使学生打排球的兴趣、爱好和行动 最大化是教学中首要设计和考虑的。 2.学生情况分析 (1)对于八年级初学的学生来说,排球又重又硬,球打在手臂上
3、很疼,而 且出现红肿的情况,特别是女学生在练习中因为怕疼,而畏缩或不愿意练习的情 况比较普遍。 一是教师要主动的引导和教育学生, 把注意力放在学习上, 教师要帮助学生, 让学生在练习中有所提高和进步;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不怕困难,培养学生要有 吃苦精神。二是教师要帮助学生快速进步,让学生体会到付出带来的快乐,尤其 是一对一对垫时,教师要多多鼓励和表扬学生,激发他们练习的热情。 (2)学生“愿意”不受约束的“野玩”排球,但是在学习排球技术动作时 却表现出态度不认真,不按组织要求去学练,学习程度慢等问题,这是因为基础 动作的学练本身枯燥,学生从认知到熟练掌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有 挑战教学困
4、难的思想准备。 根据经验, 学生在乎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和表现, 教师采取围圈垫球的形式, 让学生在群体中练习,就是收住“野玩”的学生,然后过渡到教师循循善诱的围 圈垫球的练习习惯中去,让学生在集体练习中逐步的成长和进步。 四、教学目标四、教学目标 1.通过排球的基本技术的教、学、练,让多数学生掌握正面垫球的基本技术 动作,突破垫球的技术难点,使学生在灵活使用技术动作上有所进步和提高。 2.培养学生围圈垫球的练习习惯和兴趣, 使学生在合作练习中体会到排球带 来的快乐。 3.通过教师的“一对多”和“一对一”的练习,积极主动促进学生灵活使用 排球技术动作的能力。同时教师用积极性的鼓励手段,促进学生的
5、情感、态度、 意志与品质的转变和感悟。 五、教学过程五、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热身小游戏(协作拉手跑)徒手学练(步法和手法的组合 练习)持球学练围圈垫球放松小游戏(持球仰卧起坐传递接力) 小结下课 六、本课特点六、本课特点 1.有设计目的的小游戏,安排为课前热身和课后整理部分,就是紧扣培养学 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体育活动就是游戏活动;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三 个主题指导思想。这样课不拘泥形式,更加灵活、生动、有趣。 2.注重对学生排球兴趣的培养和围圈垫球练习习惯的养成, 通过教师一对一 的互垫,一对多的连续抛垫,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进步和提高,这样学生有了成 就感,自然对排球就有兴趣了,特别是学
6、生有了围圈垫球的练习习惯和兴趣。 3.教学中精讲多练,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关注学生内心感受。本课以技术 教学为主线,围绕着教学重、难点,设计教法和学法,教法环环相扣,学法循序 渐进,逐渐增加教学难度和要求。 4.充分体现师生互动。这种互动不仅体现在学习和练习上的共同参与,帮助 和共同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而且体现在师生的情感互动,教师要用鼓励和支持学 生不断的提高和进步,学生也用实际行动体现着对教师的尊敬和付出。 排球排球正面垫球正面垫球教案教案 单位 上课教师 上课年级 人数 课次 上课时间 教 材 内容 排球:双手正面垫球 教 学 目 标 1.通过排球的基本技术的教、学、练,让多数学生掌握正面
7、垫球的基本技术动作, 突破垫球的技术难点,使学生在灵活使用技术动作上有所进步和提高。 2.培养学生围圈垫球的练习习惯和兴趣,使学生在合作练习中,体会到排球带给自 己的快乐。 3.通过教师的“一对多” 、 “一对一”的练习,积极主动促进学生灵活使用排球技术 动作的能力。同时教师用积极性的鼓励手段,促进学生的情感和态度、意志和品质 的转变和感悟。 课 的 部分 课的内容 教学方法、组织要求 运动负荷 次数 时间 开 始 部 分 1.课前准备。班级站队、列 队和体委整队 。 2.师生问好,教师宣布教学 内容和目标。 3.结合站位表,进行学生的 考勤。 队形: 图.1 要求:自觉。课前准备具备良好的行
8、 为和纪律习惯。 1 准 备 部 分 热身小游戏:协作拉手跑 游戏方法和规则: 每组学生手拉手,听到口令 后或指示后,一侧学生手拉 手向另一侧跑进,并且所有 拉手学生钻过另一端拉手 学生后,迅速跑回原队形, 同时双手上举,表示胜利。 顺序:1:教师口令; 2:旗示(红旗左或右) ; 3:英文口令; 队形: - - - - - - - - - 图.2 教法: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和方法,提出要 求。 2实验练习。 (教师 1 口令:左或右) 3.比一比。 体委:旗示 英语科代表: “东西南北”英译汉! 地理科代表:问省会!江苏省会-?等 4 组 4 4:地理常识问答; 4.点评。 基 本 部 分
9、 1.徒手学练 (1)预备姿势和原地提前 击球练习 A 预备姿势 (动作要点提示) B 击球部位的规范和纠正 腕关节向上 10 厘米左右击 球 C 原地体前击球,分节拍练 习 (2)步法和手型的结合练 习 A 跨步 B 并步 2.持球徒手学练 (1)体前正面击球练习 击球点:保持在腹部 (2)体侧击球练习 重点:手型正确,击球部位 准确 3.正面抛垫学练 (1)抛垫体前球 (2)抛垫体侧球 (3)移动垫球 A 前后移动中一抛一垫 B 左右移动中一抛一垫 口诀:脚步移动快 看准来球点 夹臂抬击球 用力要协调 (黑板(黑板板书板书提示)提示) 图.4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注意:队形由游戏的六注意
10、:队形由游戏的六列横队,变成列横队,变成 四列横队。四列横队。 (一) (二) (三)组织队形: 图.3 (一)(二)教法 1.教师示范, 并讲解动作方法和要求。 准备姿势动作要点: 两脚稍分前后开立比肩宽,脚尖稍内 扣朝前。重心下降并前倾,脚后跟稍 提起,重心落在前脚掌,膝关节适当 弯曲。两臂放松置于腹前,两眼注视 前方。 2.组织学生分节拍师生同步练习 (1)预备 (2)击球 (三)教法 1.教师讲解示范。 动作方法:半蹲姿势站立,对正来球, 双手抱拳互握,两臂快速前伸插入球 下,直臂向前上方蹬地抬臂,同时配合 蹬地送腰动作,身体重心随击球动作 前移。 (黑板(黑板板书板书提示)提示) 要
11、领: 插-及时移动取位,降低重心,两臂 前伸插至球下,使两前臂的垫击面对 准来球,并初步取好手臂的角度。 夹-是指两手掌根紧靠,手臂夹紧, 手腕下压,用平整而稳定的击球面去 迎击球。 提-由下肢蹬地,提肩、顶肘、压腕 的动作去迎击来球,身体重心要随球 前移,两臂在全身协调动作的配合下 5 次 10 次 10 次 10 次 10 次 10 次 5 次 5 次 2 2 1 1 3 3 2 2 人和球之间的位置关系及 全身的协调用力。 4.围圈垫球 组织方法: 按组分成 6 组,每组有小组 长负责,进行围圈垫球。教 师巡回指导进行一对一和 一对多的练习。 要求:小组长负责,每组自 觉练习。谁把球垫飞
12、,谁捡 球。 5.身体放松小游戏:仰卧传 球接力 方法:学生成 6 路纵队,前 后距离两大步,全体面朝一 个方向屈膝仰卧躺下,每组 高个同学仰卧持球,听到口 令后一次仰卧起身向前传 球,一直到队尾,然后队尾 的学生向后躺传球,依次到 排头后结束。 要求:不需抛扔球,必须依 次手递手传接球,谁把球落 地,谁负责捡球。 伴送球。(黑板(黑板板书板书提示)提示) 2.统一要求,口令练习。 3.学生合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和帮 助。 (四)组织队形: 图.5 教法: 教师参与每个组的活动之中,采取灵 活机动的练习和辅导帮助。 (1)教师一对多,灵活抛、垫、接、 传练习。 (2) 教师一对一, 进行相互垫
13、球练习。 注意:队形变化,成上课队形。注意:队形变化,成上课队形。 (五)全体向右转,坐在地上。 组织队形: 图.6 教法: 1.教师讲解示范方法,提出要求。 2.教师口令下的练习。 3.讲评 6 组 2 组 15 5 结 束 部 分 1集合,站队。 2.小结,讲评。 3.归还器材,师生再见。 组织:六列横队,成上课队形。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 2.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扬。 3.提出努力的方向,布置下次课的学 习内容。 1 器 材 排球 34 个,黑板板书,排球技术动作教学挂图,小红旗一面, “班级站位记录表” 教教 学学 反反 思思 教学目标简练、明确,具有可操作性,重、难点定位
14、准确。本课突出了球类 技术教学的特点,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排球兴趣,促进了学生学练排球 的基本技术和技能的生成和提高,符合设计的指导思想。 教师充分参与为学生设 计的各种活动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都体会到了运动带来的快乐和欢 畅,并且使学生在知、情、意、行得到了熏陶和实践。教师的示范动作标准、规 范,语言简练,重点突出,要求明确。 教学中对学生组织调动的口令上的使用,还要注意口令和命令的结合,少用 口语化的语言,避免教学的不严谨和学生组织调动迟缓的现象。教学中对重、难 点的突破,还要斟酌和细化。特别提出的是教师面临着学生学练的差异和“学困 生”等教学难题时,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突破学生学练中遇到的问题,切实 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课堂中让学生合作练习达成目标时显得捉襟见肘。学生 的合作能力差、合作态度和意识欠缺这是课堂真实情况。当然要改变这些问题不 是一蹴而就的,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和复杂的工作,必须把培养学生 合作学习的习惯当作一种良好的品质来培养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