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2014-2020年7年高考真题汇编含答案.pdf

上传人(卖家):春光无限好 文档编号:1304768 上传时间:2021-04-20 格式:PDF 页数:35 大小:88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2014-2020年7年高考真题汇编含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21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2014-2020年7年高考真题汇编含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2021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2014-2020年7年高考真题汇编含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2021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2014-2020年7年高考真题汇编含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2021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2014-2020年7年高考真题汇编含答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1 页 共 35 页 论述类文本阅读 7 年全国高考真题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 7 年全国高考真题汇编 一、2020 年高考全国卷 卷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本题共 3 小题,9 分) 一、2020 年高考全国卷 卷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本题共 3 小题,9 分) 社会是由众多家庭组成的,家庭和谐关乎社会和谐。要在家庭中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就需要有家 庭伦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维护家庭关系的种种伦理规范,它们往往体现在各种“礼”之中。从礼记 中可以看到各种礼制的记载,如婚丧嫁娶,这些都包含着各种家庭伦理规范,而要使这些规范成为一种社 会遵守的伦理,就要使“礼”制度化

2、。 在中国古代,“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孝经中有孔子的一段话:“夫孝,天之 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这是说“孝”是“天道”常规,是“地道” 通则,是人们遵之而行的规矩。为什么“孝”有这样大的意义?这与中国古代宗法制有关。中国古代社会 基本上是宗法性的农耕社会,家庭不仅是生活单位,而且是生产单位。要较好地维护家庭中长幼尊卑的秩 序,使家族得以顺利延续,必须有一套维护当时社会稳定的家庭伦理规范。这种伦理规范又必须是一套自 天子至庶人都遵守的伦理规范,这样社会才得以稳定。【1】 “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必有其哲理上的根据。郭店楚简成 之闻之中说:“天登大

3、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辩。”理顺君臣、父 子、夫妇的关系是“天道”的要求。君子以“天道”常规处理君臣、父子、夫妇伦理关系,社会才能治理 好。所以,“人道”与“天道”是息息相关的。 “孝”作为一种家庭伦理的哲理根据就是孔子的“仁学”。以“亲亲”(爱自己的亲人)为基点, 扩大到“仁民”,以及于“爱物”。基于孔子的“仁学”,把“孝”看成是“天之经”“地之义”“人之 行”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它体现了孔子“爱人”(“泛爱众”)的精义;另一方面,在孔子儒家思想 中,“孝”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因此,“孝”不是凝固教条,而是基于“仁学”的 “爱”不断释放的过程

4、,只有在家庭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以“仁学”为基础的“孝”的意义才能真正显现 出来。【2】 社会在发展,现代社会中的家庭伦理会变化。“孝”的内涵也会随之变化。例如“四世同堂”“养 儿防老”,就因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逐渐消失而失去意义,又如“二十四孝”中的某些形式已没有必要提 倡,但作为“孝”之核心理念的“仁爱”仍有家庭伦理之意义。在家庭不再是生产单位的情况下,保障家 庭良好的生活状态,将主要由社会保障体系来承担,但“孝”的“仁爱”精神则不会改变。对长辈的爱敬, 对子孙的培育,都是出于人之内在本心的“仁爱”。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批评抹掉了“爱”, 一味说“恩”的“父为子纲”说,提出:“我现在以为

5、然的,便只是爱。”“孝”之核心理念“仁爱” 作为家庭伦理仍具有某种普遍价值的意义。【3】 (摘编自汤一介“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 (一)选文来源(一)选文来源 本文最先刊登在北京大学学报2009 年第 4 期“本刊特稿”,后被中国教师报转载,在 2017 年 11 月 13 日,再次被华南师大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转载。 入选理由入选理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对社会伦理的熏陶,注重“孝”文化。 (二)文本解析 中心论点: (二)文本解析 中心论点:“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 论证结构:论证结构:文章先引出“家庭伦理”的论题,再提出“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然后分析成为伦理规范 的哲理根据,最

6、后联系现实,补充论证。 【1】提出问题,并进行分析论证。 引出论题“家庭伦理”,采用讲道理的方式分析论证。 提出论点“孝”作为家庭伦理具有重大意义,采用引用论证和因果论证。 第 2 页 共 35 页 【2】分析问题,分析“孝”成为伦理规范的哲理根据。 引用文献,采用因果论证证明“人道与天道息息相关”。 具体阐述,采用道理论证证明“孝作为家庭伦理的哲学根据就是仁学”。 【3】解决问题,联系现实,采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证明“仁爱的家庭伦理在现在仍具有普片价值的意 义”。 (三)试题解析(三)试题解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C )(3 分) A.中国自古以来注重家庭伦理,

7、把家庭伦理规范置于比社会伦理制度更重要的位置。 B.家庭既是生活单位,又是生产单位,决定了“孝”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家庭伦理。 C.根据儒家思想,“孝”不仅是家庭内的规范,而且在社会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 D.由于家庭结构和家庭伦理的变化,传统“孝”的形式在现代社会无提倡的必要。 【解析】A 家庭伦理隶属于社会伦理。选项歪曲文意,错解了概念的外延。B 孝成为家庭伦理的重要原因, 是孝是一种所有人都能遵守的,能维护社会稳定的伦理规范。选项强加因果。C 孝不仅是家庭内的规范, 而且上升为一种社会规范,这是本文的一个观点。D 联系现实,孝的有些内容已经变化,但孝的核心“仁 爱”依然具有意义。选项扩

8、大范围。所以正确选项应该选 C 项。 【解析】A 家庭伦理隶属于社会伦理。选项歪曲文意,错解了概念的外延。B 孝成为家庭伦理的重要原因, 是孝是一种所有人都能遵守的,能维护社会稳定的伦理规范。选项强加因果。C 孝不仅是家庭内的规范, 而且上升为一种社会规范,这是本文的一个观点。D 联系现实,孝的有些内容已经变化,但孝的核心“仁 爱”依然具有意义。选项扩大范围。所以正确选项应该选 C 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3 分) A.文章几次引用文献,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今经典中对“孝”的理解诠释是一致的。 B.文章基于对孔子“仁学”思想的认同与接受,提出了关于“孝”的意义

9、的论断。 C.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论题,再提出观点,然后纵向深入,最后补充论述。 D.文章既肯定“孝”的普遍意义,又指出它的内涵变化,显示了作者的思辨态度。 【解析】A 文章中直接引用文献的有二处:第段中引用孝经中孔子的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 义也,民之行也。”是为了证明这是说“孝”是是人们遵之而行的规矩;第段中引用郭店楚简成之 闻之中:“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辩。”是为了证明天道与 人道关系紧密。这两处引用的作用是不一致的。所以不正确的一项应该选 A 项。 【解析】A 文章中直接引用文献的有二处:第段中引用孝经中孔子的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 义

10、也,民之行也。”是为了证明这是说“孝”是是人们遵之而行的规矩;第段中引用郭店楚简成之 闻之中:“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辩。”是为了证明天道与 人道关系紧密。这两处引用的作用是不一致的。所以不正确的一项应该选 A 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 分) A.中国古代的“礼”,既有伦理性的一面,也有制度性的一面,是二者的结合。 B.儒家从“天道”与“人道”的关系看待“孝”,这体现了哲理与伦理的统一。 C.以“亲亲”作为“孝”的基点,能使得“孝”在历史实践中一直是自觉自愿的。 D.鲁迅从“现在怎样做父亲”的角度批评“父为子纲”说,体现了

11、对旧说的反思。 【解析】C 项,“孝在历史实践中一直是自觉自愿的”错误。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 义,就是强调孝作为一种家庭伦理,进而上升为一种社会规范,就是对所有人的一种约束作用。C 项违背 了文章观点,所以 C 项是不正确的一项。 卷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本题共 3 小题,9 分) 【解析】C 项,“孝在历史实践中一直是自觉自愿的”错误。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 义,就是强调孝作为一种家庭伦理,进而上升为一种社会规范,就是对所有人的一种约束作用。C 项违背 了文章观点,所以 C 项是不正确的一项。 卷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本题共

12、3 小题,9 分) 把实物当作原物的倾向,在美术史领域根深蒂固。事实上,实物并不等于原物,我们需要对美术史 中“原物”的概念进行反思,对美术馆藏品的直觉上的完整性提出质疑。这种反思和质疑并不是要否定这 些藏品。恰恰相反,它们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发挥藏品作为历史材料的潜在意义。一旦美术史家取消“实物” 和“原物”之间的等号,他们就必须认真考虑和重构二者间的历史关系。这会引导他们发现很多以前不曾 想到的问题,其核心就是美术的“历史物质性”。【1】 有研究者追溯郭熙早春图的渊源,提出这幅卷轴画原来是北宋宫殿一套建筑画中的一幅。邓椿 画继记载,他祖上被赐予一个宅子,他父亲被任命为提举官时,朝廷派遣一个中官

13、监修这所宅第。一 天,邓椿的父亲看到裱工用“旧绢山水”擦拭桌子,他拿过来一看,发现竟是郭熙的作品。那位中官说: “昔神宗好熙笔,一殿专背(即裱)熙作,上(徽宗)继位后,易以古画,退入库中者不止此尔。” 邓父请求徽宗赏赐这些“退画”。徽宗答应了,并派人把废弃的郭熙壁障整车拉到邓宅。这个记载透露了 第 3 页 共 35 页 宋神宗时期皇宫中“一殿专背熙作”的状态,这应该是郭熙创作早春图这类大幅山水时的状态。因此, 任何讨论这幅画的构图、功能以及观看方式的文章都必须首先重构这种原始状态。这也就是说,目前人们 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看到的早春图只是这幅画的“实物”而非“原物”。也许有人会说:如果研究 者

14、的关注点是郭熙的笔墨技法的话,这种研究则似不需要。但是笔墨离不开观看,而观看必然和绘画的形 式和空间有关。 邓椿的记载还引导我们思考另外一个问题,即郭熙绘画的“历史物质性”甚至在徽宗时期就已经发 生了重要变化:从形式上说,这些画作从建筑绘画转变为卷轴画;从空间上说,它们从皇宫内的殿堂进入 了私人宅第。从功能说,它们从宣扬皇权的政治性作品转化为私家收藏中的纯粹山水画;从观赏方式上说, 它们从要求“远观”的宏大构图转变为鼓励“近视”的独幅作品。 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历史物质性”的转换并非是少数作品的特例。一幅卷轴画可能在它的流传和 收藏过程中并没有发生形态上的重大变化,但是各代的藏家在上面盖上图章

15、、写下题跋,尤其是乾隆等帝 王把这类操作全面系统化之后,即使是形状未改但也是面貌已非。【2】 那些表面上并没有被改换面貌的艺术品,因为环境、组合和观看方式的变化,也会成为再造的历史 实体。一面原来悬挂在墓室天顶上代表光明的铜镜被移到了美术馆的陈列柜里,和几十面其他同类器物一 起展示,以呈现铜镜的发展史。一幅“手卷”变成了一幅“长卷”,因为观众再不能真正用手触摸它,一 段一段地欣赏移动的场景所有这些转化都可以成为美术史研究的课题,这些研究所探求的不再是一件 作品的原始动机和创作,而是它的流传、收藏和陈列它的持续的和变化中的生命。【3】 (摘编自巫鸿实物的回归:美术的“历史物质性”) (一)选文来

16、源(一)选文来源 本文选自巫鸿美术史十议第四章实物的回归:美术的“历史物质性”,这本书 2016 年 1 月 1 日由三联出版社出版,是开放的艺术史丛书中的一本。 入选理由入选理由:普及艺术知识。 (二)文本解析 中心论点: (二)文本解析 中心论点:美术的“历史物质性”问题,实物不等于原物。 论证结构:论证结构:文章先采用正反对比提出美术的历史物质性问题,再举例分析实物不等于原物的具体情况。 【1】采用正反对比提出问题美术的“历史物质性”。 【2】分析问题,历史物质性变化的一种情况,表面已经发生变化的艺术品。 举例论证,分析归纳,阐述具体变化。 小结历史物质性变化的内容,证明“实物不等于原物

17、”。 进一步论证举例,形状未改已经面目全非。 【3】分析问题,历史物质性变化的另一种情况,表面上没有变化的艺术品德变化。 举例论证,历史物质性探求的是“它的流传、收藏和陈列它的持续的和变化中的生命”。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美术馆所收藏、陈列的部分艺术品的真实性值得怀疑,因为实物并不等同于原物。 B.宋徽宗的美术趣味与神宗不同,这是郭熙为宫廷创作的画流出皇宫的原因之一。 C.历代藏家和帝王在古画上盖章、题跋,导致这些画作的原初状态已不可考。 D.艺术品在流传中经历的各种转化和变化,使得它们获得了更有价值的生命。 【解析】A曲解概念,强加因果,文章

18、讨论实物不同于原物,并不是怀疑艺术品的真实性,而是探求它的流 传、收藏和陈列的意义。B郭熙早春图被退入库中,拉到邓宅的原因就是徽宗喜欢古画,不喜欢山水。 C强加因果,画作形式发生变化有多种原因,而且面目已非也不一定原初状态不可考。D程度错误,艺术品 在流传中经历的各种转化和变化,具有变化中的生命,但并不一定是更有价值的。所以正确的一项应该选 择B项。 【解析】A曲解概念,强加因果,文章讨论实物不同于原物,并不是怀疑艺术品的真实性,而是探求它的流 传、收藏和陈列的意义。B郭熙早春图被退入库中,拉到邓宅的原因就是徽宗喜欢古画,不喜欢山水。 C强加因果,画作形式发生变化有多种原因,而且面目已非也不一

19、定原初状态不可考。D程度错误,艺术品 在流传中经历的各种转化和变化,具有变化中的生命,但并不一定是更有价值的。所以正确的一项应该选 择B项。 2.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文章明确反对美术史领域中将实物当作原物的倾向,并提供了新的理解和欣赏美术馆藏品的思路,富有 第 4 页 共 35 页 启发意义。 B.文章从多个角度探讨了艺术品在历史流传中可能发生的形式、形态、功能、环境、组合和观看方式等方 面的变化。 C.文章第二、三两段对画继所记掌故的讨论,是为了证明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早春图并非 “原物”。 D.文章末尾一段举例阐明,一些外表没有发生变化的艺

20、术品所经历的转化,也可以成为美术史研究关注的 课题。 【解析】文章第二段引用画继中的故事,是为了证明“实物并非原物”的观点,第三段进一步阐述了 “历史物质性”变化的内容。并不是为了证明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早春图并非“原物”。所以 不正确的一项应该选C项。 【解析】文章第二段引用画继中的故事,是为了证明“实物并非原物”的观点,第三段进一步阐述了 “历史物质性”变化的内容。并不是为了证明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早春图并非“原物”。所以 不正确的一项应该选C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 A.一件艺术品的历史形态并不好自动地显现于它的现存状态,而是需要通过深入的

21、历史研究来加以重构。 B.郭熙的早春图很可能是北宋宫廷建筑画中的一幅,观看它时,只留意细部的笔墨技法,未必符合其 最初的创作状态。 C.从寺庙、墓葬中发现的壁画、石刻等,在它们从原址移出转入美术馆陈列后,将不可避免地被赋予新的 属性和意义。 D.考虑到艺术品普遍经历了“历史物质性”的转换,美术馆应当改变布展方式,还原它们本来的环境、组 合和观看方式。 【试题解析】本文作者主要想让人们注重艺术作品的历史物质性,明白实物不等于原物,关注作品的流传、 收藏和陈列中,作品持续和变化中的生命,而不是还原他们本来的环境、组合和观看方式。所以不正确的 一项应该选择D项。 卷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2、。(本题共 3 小题,9 分) 【试题解析】本文作者主要想让人们注重艺术作品的历史物质性,明白实物不等于原物,关注作品的流传、 收藏和陈列中,作品持续和变化中的生命,而不是还原他们本来的环境、组合和观看方式。所以不正确的 一项应该选择D项。 卷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本题共 3 小题,9 分) 古文观止是一个文章选本, “观止”本于左传记载季札在鲁国看乐舞时赞美的话:“观止矣! ” 这个选本是清朝吴楚材、吴调侯在康熙三十三年(1694)选定的,它备受读者喜欢是有原因的。 第一,一般说来,它体现了比较进步的文学主张。古代的选本,梁朝萧统的文选也很著名。那 时的文学主张,认为哲理散文

23、和历史散文都不能入选。文选除诗歌外,选的主要是骈文,是一种讲究 辞藻、对偶、声律的文章。唐朝韩愈起来提倡古代的散文,称为古文,用来反对骈文。这种主张是进步的。 古文观止正是贯彻了韩愈以来的古文家的主张。 第二,一般说来,入选这个选本的文章丰富多彩,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比较高的。自从韩愈提倡古文 以后,古文的选本在古文观止前早已有了,像宋朝真德秀的文章正宗选录左传国语到唐 朝末年的作品,古文观止的选文从左传开始,就是本于文章正宗。不过真德秀是道学家,他用 封建伦理的眼光来选文章,忽略了文章的艺术性,所以他的选本不受欢迎;古文观止所选,像先秦的 历史散文曹刿论战鲁仲连义不帝秦,表现当时人的智慧和品德;

24、两汉文治安策和出师表, 反映出当时政治上的重大矛盾,表现出作家的远见和忠诚;唐文捕蛇者说,深刻暴露封建统治者“苛 政猛于虎”的罪恶;宋文岳阳楼记,通过不同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崇高精神这些名篇,都是古今传诵。 这个选本所选文章的丰富多彩,也表现在文章的体制上。选本也选了几篇韵文、骈文。严格讲起来, 古文跟骈文是对立的。但就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讲,古文由散体趋向骈体,再由骈体回复到散体,完全不选 骈体,就看不出这种变化来。 第三,这个选本的编选体例也有它的好处。萧统的文选分很多门类,烦琐不堪;真德秀的文 章正宗古文部分分辞令、议论、叙事三类。古文观止不分类,按时代先后

25、排列,从中可看出古代文 章演变的迹象。这个选本得以广泛流传,跟它的篇幅也有关。康熙二十四年(1685),康熙命令编选古文 渊鉴,称为御选,用皇帝的名义来刊行,却不能广为流布,这跟它用真德秀的体例有关,也跟篇幅有关, 第 5 页 共 35 页 它有六十四卷,篇幅太多了自然不易推行。【1】 以上三点,当是此书能广泛流布的原因。不过此书也有缺点,约略说来如下:一、编者识力不高, 像李陵答苏武书,历来都疑为后人伪托,此书也加选录。还有宋朝人论历史人物的文章,往往抓住一 点发议论,并不能够真正考虑当时历史的全面情况。这类文章也选多了。二、不免受到八股文的影响,选 文所选史记,像伯夷管晏,这些传记议论多而

26、不致力于刻画人物。编者选这些是看中它们的 唱叹和转折,反而把最好的文章漏掉了。【2】 (摘编自振甫谈谈) (一)选文来源(一)选文来源 本文最先发表在 1959 年 14 期读书杂志上,后被知网收录。 入选理由入选理由:对古典文化的了解 (二)文本解析 中心论点: (二)文本解析 中心论点:古文观止这个选本的优点和缺点。 论证结构:论证结构:文章先采用并列结构,论证了古文观止这个选本的优点和缺点。 【1】采用总分式阐述古文观止备受读者喜欢的原因。 总述古文观止的起名、作者、成书时间,以及读者的态度。 分述优点一,与文选比较,阐述了古文观止体现了比较进步的文学主张。 分述优点二,与文章正宗比较,

27、阐述了古文观止内容的丰富多彩。 继续分述优点二,阐述了古文观止体制上的丰富多彩。 分述优点三,与文选文章正宗比较,阐述古文观止在体例上按时代先后的特点;与古文 渊鉴比较,阐述古文观止在篇幅上的优点。 【2】分条陈述古文观止的缺点。 分条陈述缺点:一是编者识力不高;一是选文受八股文影响,看重唱叹和转折。 (三)试题解析(三)试题解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C )(3 分) A.与古文观止相比,萧统编选的文选体现的是一种相对落后的文学主张,选文在思想性和艺术性 上都有一定差距。 B.与古文观止相比,真德秀编选的 文章正宗的弊病在于:选文的时代范围窄、道学气息重、分类 复

28、杂。 C.古文观止在体例和篇幅上的特点,一是选文按照时代先后排列,不另分类;二是篇幅较为适当,并 不浩繁。 D.古文观止编者识力不高主要表现在历史见识方面,如认为答苏武书并非伪作,所选宋人作品持 论偏颇且占比失当。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 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 的一项”。A 项,“萧统编选的文选体现选文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有一定差距”,其中“都有” 表述错误,文章第二段将古文观止与文选进行比对,比对的是二者的文选主张,而不是“思想性 和艺术性”,第三段谈

29、到古文观止的思想性和文学性比较高,但并没有与文选进行比对,所以说 二者“选文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有一定差距”这一说法不成立;B 项,“真德秀编选的文章正宗 的弊病在于:选文的时代范围窄、道学气息重、分类复杂”错误,“选文的时代范围窄”“分类复杂”错 误,文章在第三段和第五段都涉及对古文观止和真德秀文章正宗的比对,第三段说“不过真德秀 是道学家,他用封建伦理的眼光来选文章,忽略了文章的艺术性,所以他的选本不受欢迎”,这展现的是 真德秀选文的道学气息严重,第五段说“真德秀的文章正宗古文部分分辞令、议论、叙事三类”,分 类并不复杂。但“选文时代范围窄”错误,第三段说“像宋朝真德秀的文章正宗选录左传国

30、语 到唐朝末年的作品,古文观止的选文从左传开始,就是本于文章正宗”,可见选文的时代范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 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 的一项”。A 项,“萧统编选的文选体现选文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有一定差距”,其中“都有” 表述错误,文章第二段将古文观止与文选进行比对,比对的是二者的文选主张,而不是“思想性 和艺术性”,第三段谈到古文观止的思想性和文学性比较高,但并没有与文选进行比对,所以说 二者“选文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有一定差距”这一说法不成立;B 项

31、,“真德秀编选的文章正宗 的弊病在于:选文的时代范围窄、道学气息重、分类复杂”错误,“选文的时代范围窄”“分类复杂”错 误,文章在第三段和第五段都涉及对古文观止和真德秀文章正宗的比对,第三段说“不过真德秀 是道学家,他用封建伦理的眼光来选文章,忽略了文章的艺术性,所以他的选本不受欢迎”,这展现的是 真德秀选文的道学气息严重,第五段说“真德秀的文章正宗古文部分分辞令、议论、叙事三类”,分 类并不复杂。但“选文时代范围窄”错误,第三段说“像宋朝真德秀的文章正宗选录左传国语 到唐朝末年的作品,古文观止的选文从左传开始,就是本于文章正宗”,可见选文的时代范 第 6 页 共 35 页 围并不窄;D 项,

32、“古文观止编者识力不高如认为答苏武书并非伪作”错误,文章最后一段 说的是“编者识力不高,像李陵答苏武书,历来都疑为后人伪托,此书也加选录”,后人怀疑答苏 武书是后人伪托,而古文观止的编者却选入这篇文章,只能证明编者的识别力不高,不能说明编者 就是认为答苏武书并非伪作,选项曲解文意。 围并不窄;D 项,“古文观止编者识力不高如认为答苏武书并非伪作”错误,文章最后一段 说的是“编者识力不高,像李陵答苏武书,历来都疑为后人伪托,此书也加选录”,后人怀疑答苏 武书是后人伪托,而古文观止的编者却选入这篇文章,只能证明编者的识别力不高,不能说明编者 就是认为答苏武书并非伪作,选项曲解文意。 2.下列对原文

33、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 分) A.文章陈说观点时使用“一般说来”“严格讲起来”等说法,体现了作者的分寸感。 B.文章第三段列举多篇古文观止的选文,证明选本的经典性经得起历史检验。 C.文章讨论古文观止的优缺点时,均与其他选本进行比较,学术视野较为开阔。 D.文章的论述脉络清晰,主要观点分不同角度展开,各角度之间是一种并列关系。 【解析】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 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 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

34、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 确的一项”。C 项,“文章讨论古文观止的优缺点时,均与其他选本进行比较”错误,“均与”一说 错误,从文中来看,文章最后一段谈论古文观止的缺点,如“编者识力不高”“不免受到八股文的影 响”,都是直接阐述其缺点,并没有与其他选本进行比较。 【解析】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 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 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 确的一项”。C 项,“文章讨论古文观止的优缺点时

35、,均与其他选本进行比较”错误,“均与”一说 错误,从文中来看,文章最后一段谈论古文观止的缺点,如“编者识力不高”“不免受到八股文的影 响”,都是直接阐述其缺点,并没有与其他选本进行比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3 分) A.古文观止借用季札“观止”的说法命名,显现了编选者的自信,以及对所选古文思想内涵与艺术境 界的赞誉。 B.古文观止的编者对“古文”的理解基本贯彻了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以来古文家的主张,但也有一定的 变通。 C.有人评价古文观止存在“论策为多,又取便于科举”的倾向,这种看法与文章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 D.阅读古文观止,可以大致了解我国散文从先秦开始的历史轨

36、迹,也可以了解古人选文体例、标准的 变迁史。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 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 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 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 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D 项,“可以了解古人选文体例、标准的变 迁史”有误,原文只是说“就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讲,古文由散体趋向骈体,再由骈体回

37、复到散体,完全不 选骈体,就看不出这种变化来”,由“但”可知,古文观止无法选文体例和标准的变化。 模拟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 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 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 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 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D 项,“可以了解

38、古人选文体例、标准的变 迁史”有误,原文只是说“就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讲,古文由散体趋向骈体,再由骈体回复到散体,完全不 选骈体,就看不出这种变化来”,由“但”可知,古文观止无法选文体例和标准的变化。 模拟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当下,越来越多人加入到运动健身中来。在全国各地,太极拳集体展演、五人制足球赛、青少年田径 赛运动成为生活方式,健康成为共同诉求。 公众的健身热情和健康追求,背后是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升。近年来,很多“细节的变化”映 照着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牛油果、秋葵等营养食品悄然走红,带动“卡路里经济学”;城市马拉松受到 热捧、手机 APP 记录走了

39、多少步,运动社交为生活增加新乐趣;健康心理、快乐人生的理念得到广泛认同, 人们比以往更关注心理健可以说,健康日益成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清洁的空气、更干净的水、更安全的食物、更公平可及的体育设施、更优质普惠的医疗服人们 在这些方面的更高诉求,莫不与健康有关。“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 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要求,既顺应了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 要,更为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所谓大健康,应该是对生命实施全程、 全面、全要 素的呵护, 不仅追求身体健康,也追求心理健康、 精神健康;不仅要求疾病治愈,

40、更追求远离“亚健康” 第 7 页 共 35 页 的强健体魄,锻造抵御疾病的强大身体素质。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健康包含身体健康、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三个方面。社会转型期,生活压 力、社会竞争加剧,加之以往对心理健康重视不够,也存在一种羞于谈心理问题的倾向,这些因素都让心 理健康更值得关注。升学烦恼、竞争压力、情感孤独如果人们不能获得足够的心理关怀和精神慰藉, 那么无论在身体健康上投入多少,也难以获得全面的健康。从科学视角看,大脑的神经冲动确实会影响神 经体液分泌,人的精神状态影响着身体状态。中医也讲“形神合一”,既要“动以养形”,也要“静以养 神”,达到形神兼养、身心俱佳的健康境界。正所谓“

41、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更加注重心理建设、 心理健康,才能获得内外兼修的真正健康。 同时,大健康理念也启示人们,健康也是“管”出来的。从健康管理的链条来看,生病治愈属于最为 末端的环节,而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则要求我们更多进行健康的源头治理。身体没有疾病只是健康的必要 而非充分条件,如果总是感到疲劳乏力、活力降低、适应力下降,那么人就很可能处于“亚健康”状态, 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正因此,大健康不仅要求已病后能够治愈,更意味着增强未病时的预防能力, 这意味着社会的健康管理需要关口前移,重心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 往深层看,树立大健康的观念,涉及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深层调整。

42、从治理来看,政府部门的 职责不仅在于提供优质医疗服务,更需要围绕大健康进行综合治理。包括体育锻炼、食品安全、生态环保 等都属于大健康的范围,更需要政府部门把健康融入相关政策,形成有效的大健康治理体系。对社会和个 人而言,如果说医疗是外生变量,那么健康就是每个人固有的责任。大健康为企业开创了新的健康产业蓝 海,同时也需要每个人参与其中,提高自身健康素养、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发力,才 能形成匹配于大健康的治理格局。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真正把大健康的观念落实为实际行动,转化为近 14 亿中国人的强健 体魄,我们就能用健康的身心为经济发展注入旺盛活力,用健康的体魄支撑起民

43、族复兴的伟业。 (人民日报:美好生活需要“大健康”2019 年 08 月 13 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D) A.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人们为了太极拳表演、足球赛、青少年各种田径赛而把运动当作生活方式。 B.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升,健康日益成为人民群众生活需要的主要组成部分。 C.从科学视角看,只要注重心理建设、心理健康,就能获得内外兼修的真正健康。 D.树立大健康的观念,需要个人、社会、政府共同努力,最终支撑起民族复兴的伟业。 【解析】A 项因果关系不成立,“人们为了太极拳表演、足球赛、青少年各种田径赛而把运动当作生活方 式”错误,原文是“运动成

44、为生活方式,健康成为共同诉求”;B 项混淆意思,“健康日益成为人民群众 生活需要的主要组成部分”与原文不符,原文是“健康日益成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 C 项表述太绝对,原文为“人的精神状态影响着身体状态,更加注重心理建设、心理健康,才能获得内外 兼修的真正健康。”即既要注重身体健康又要注重心理健康,才能真正获得健康。 【解析】A 项因果关系不成立,“人们为了太极拳表演、足球赛、青少年各种田径赛而把运动当作生活方 式”错误,原文是“运动成为生活方式,健康成为共同诉求”;B 项混淆意思,“健康日益成为人民群众 生活需要的主要组成部分”与原文不符,原文是“健康日益成为人民群众美好生

45、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 C 项表述太绝对,原文为“人的精神状态影响着身体状态,更加注重心理建设、心理健康,才能获得内外 兼修的真正健康。”即既要注重身体健康又要注重心理健康,才能真正获得健康。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C) A.文章论述了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大健康”这一中心论点。 B.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是逐层递进的。 C.文章引用习总书记的话,有力地论证了“细节变化反映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这一观点。 D.文章末段总结全文,论证了全民健康对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作用。 【解析】引用习总书记的话是为了证明“美好生活需要大健康”,从而

46、引出“大健康”这一概念。【解析】引用习总书记的话是为了证明“美好生活需要大健康”,从而引出“大健康”这一概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D) A.当下,人们对饮食的要求不断提高,而这些要求无不与健康密切相关。 B.所谓大健康,不仅要求治愈疾病,追求身体健康,同时也追求精神上的健康。 C.大健康要求我们增强未病时的预防能力,因此,社会的健康管理的重心转向“治未病”。 D.大健康为企业开创了新的产业蓝海,使得政府的职责由提供优质医疗服务转向围绕大健康进行综合治理。 【解析】 “政府部门的职责由提供优质医疗服务转向围绕大健康进行综合治理”错, 说法太绝对,应为“政【解析

47、】 “政府部门的职责由提供优质医疗服务转向围绕大健康进行综合治理”错, 说法太绝对,应为“政 第 8 页 共 35 页 府部门的职责不仅在于提供优质医疗服务,更需要围绕大健康进行综合治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府部门的职责不仅在于提供优质医疗服务,更需要围绕大健康进行综合治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材料一:2019 年岁末,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组织学界专家评选出了“2019 年十大国产影片”。在这十部影片 中,既有流浪地球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哪吒之魔童降世等由主旋律电影升 级而成的“新主流大片”,也有少年的你地久天长撞死了一

48、只羊红花绿叶等具有较高艺 术价值和观众认可度的中低成本影片。专家们对 2019 年的中国电影做了深入分析与多方位的回顾,认为新 主流大片已经成功晋级,良好的口碑铸就了票房效益。未来,新主流大片还将继续扛鼎市场。 “新主流大片”是将主流价值观与类型美学进行对接而成的主旋律大片,在主题层面将中国主流价值 观进行了多元化与深度化的表现,在形式层面进行了类型化的书写表达,在制作层面实行了重工业模式。 其中类型美学的引入和对主流价值观的新诠释,既增加了电影的观赏性,又增强了主题内涵的思辨性。 2019 中国电影“新主流大片”交了一份很好的答卷,它用市场的方式,大众喜闻乐见的情感方式,满 足了观众的情感需

49、要,在创作力和想象力方面有了新的提高。不过,与“新主流大片”艺术质量上升的趋 势相反,2019 年的主流商业大片却不尽如人意,总体上呈现出类型元素营造力的枯竭,动作、喜剧等类型 元素显得陈旧, 叙事缺乏新意。 无疑, “新主流大片” 已经成为国产电影提升艺术质量的主体力量, 在 2020 年也被十分期待。与此同时,一般商业类型大片亦不能继续沉寂,作为国产电影的另一主体,这类影片在 类型元素的创新、叙事能力的创新等方面应作出更多的努力。 (摘编自光明日报国产电影:口碑铸就票房继续扛鼎市场2020 年 01 月) 材料二:2018 年全国银幕总数已突破 6 万块,稳居世界电影银幕数量首位。在 20

50、12 年银幕数仅有 13118 块, 短短几年时间,银幕数增长了 4 倍有余。截至 2018 年底, 全国共拥有银幕数 60079 块, 较 2017 年增加 9303 块,同比增速 18.3%, 增速比 2017 年放缓了 5 个百分点。整体看来,2018 年我国电影银幕终端仍维持较 快扩张。 (中商产业研究院2018 年中国电影市场数据盘点及 2019 年发展趋势预测数据) 第 9 页 共 35 页 材料三:2019 年无疑是国产片的大年,从票房排行榜前 10 位来看,有 8 部是国产片,合计票房超 226.48 亿 元,占目前累计总票房的比重约为 37%;票房超过 10 亿的 15 部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高考专区 > 二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1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2014-2020年7年高考真题汇编含答案.pdf)为本站会员(春光无限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