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作文写作指导:揭人长短不上进,自知之明存我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曾说以下几种是他所鄙视的德行: 一是故意在 瘸者面前跛行;一是让他选择难易,而他选择了易;一是当他轻蔑一 个丑恶的容颜的时候,却不知道那也是他自己面具中的一个。 这些被纪伯伦鄙视的德行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根据材料写一 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 写成诗歌。不得少于 800 字。不得抄袭、套作。 写作指导 综合来看,本次作文隐形聚焦了“立德树人”这个核心价值观, 展现了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在人才培养方面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
2、务的追求与价值取向。 本次命题是材料 +任务指令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考生必须围绕材料内涵和具体指 令来立意行文,深入挖掘,合理类比和联想,精准完成任务。 从材料的内涵来看, 可以通过概括和分述名人所鄙视的德行引导 考生去思考行文;其中在“所鄙视”的导向下,对所举三个事例内涵 的理解是关键。 “故意在瘸者面前跛行”主要指不尊重别人,甚至故 意拿别人的缺陷来嘲笑、讥讽等; “让他选择难易,而他选择了易” 主要指取易避难,拈轻怕重,好逸恶劳,不肯吃苦,不愿奋斗等; “当 他轻蔑一个丑恶的容颜的时候, 却不知道那也是他自己面具中的一个” 主要指不能客观认识自己,丑化别人美化自己等。这些事例浅显易懂
3、却含义丰富、 耐人寻味, 能够迅速调动考生的原始积累进行思考行文, 再加上有效的限制“所鄙视”对考生的思维进行进一步的驱动,可谓 是匠心独运。 从任务指令上来看,关联性是任务指令的一大特征,即由材料所 明确指出的事理出发、生发、引发“你”的思考。以收缩任务指令的 方式,给考生提出了更精确的任务指令,更有利于全面考查考生的写 作素养。 对于任务驱动型作文,明晰材料的内涵是关键,把握住任务指令 引导的方向,是准确审题立意、顺畅构思行文的保障。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故意在瘸者面前跛行是在展示自我的缺德。 2.敢于选择重担,勇于担当。 3.嘲笑别人的丑陋时,不妨也照着镜子认清自己。 4.把前三者
4、有机组合起来 偏题立意: 1.将材料内容泛化,泛谈“品德”的作用。 2.不对材料进行挖掘和总结,简单罗列。 3.缺乏对“所鄙视”的内容的理解,未对所提供的事理做辩证分 析。 4.反弹琵琶,对材料做反向解读。 范文展示 揭人长短不上进,自知之明存我心 李星 好的面孔千篇一律,美的德行百里挑一;人行于世,靠的就是德 行。好的德行,方能使人“四海皆兄弟” ,可坏的德行,只会让人厌 恶。黎巴嫩诗人纪伯伦就曾公开表示自己所深深鄙视的德行。 生而为人,尊重别人是前提,何必“故意在瘸者面前跛行” ,让 人难堪。 众所周知,这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如同手伸五指必有长短, 所以尊重别人,本质上就是尊重差异。而有
5、的人就不知尊重为何物, 在公众场合,为彰显自己而刻意翻起“陈年往事”或指摘别人的缺陷 以哗众取宠。当事人也许不堪其辱,奋起怒批;也许只是一笑而过, 但此时谁知他们的内心是不是“万马奔腾” 。其实这种不尊重人的行 为就是“故意在瘸者面前跛行” ,让人深恶痛绝;而那些揭人长短之 人,就如马戏团里的跳梁小丑。因为生而为人,尊重别人是前提。 青年处事,迎难而上是正途,何必弃难择易,随遇而安。 现在的年轻人,动不动就自称“佛系青年” ,面临一些选择时, 不会以大局为重,只图安逸,只想容易。且不说牵连身边之人费心, 就连他们自己都缺乏上进心,那还谈何奋斗,何来高山景行?陶渊明 知难而退,隐匿于山;李白已知
6、“难于上青天” ,故而游于四海,让 无数人艳羡不已。可为何历史上对二人褒贬不一?大处尚且不谈,仅 就难易而言,二人视国家之兴衰于不顾,置天下百姓于水火而不闻; 反观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早已年迈的他,一 身重病却依然为国效力,奔波疆场。所谓上进心不仅是辛弃疾的“廉 颇老矣,尚能饭否” ,更是“一点寒芒先到,随后枪出如龙”的魄力 与胆识。青年处事,迎难而上是正途,何必弃难择易,随遇而安。 人贵自知,知人者智,自知则明,何必“轻蔑一个丑恶的容颜” , 却不知那也是自己面具中的一个。 尼采曾说, “当你远远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 ”我要说, 当你扶腰仰面,放声嘲笑他人之时,
7、全世界也在以同样或是更卑劣的 目光“凝视”你。丑恶的容颜比比皆是,善良的内心最是难得。而面 对丑恶,我们不该轻蔑嘲笑,谁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成为那个被人轻 蔑的人, 凡事在心底留一份自知之明, 找准位置, 严于律己才是王道, 而缺乏自知之明者, 如同掩耳盗铃。 人贵自知, 知人者智, 自知则明。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所鄙视的德行:一是故意在瘸者面前跛行;一 是让他选择难易,而他选择了易;一是当他轻蔑一个丑恶的容颜的时 候,却不知道那也是他自己面具中的一个。其实这也正对应为人处世 的三方面:对人缺乏尊重,对事避难趋易,对己缺乏自知之明。这也 警戒我们为人处世时要谦和以待,尊重他人,要积极上进,更要将自 知之明存记在心。 点评 本文作者能准确理解材料内涵, 立足材料提到的 “所鄙视的德行” 重的三个事理,联系自身实际进行有机关联,展现了“我”的思考: 分别对应要尊重人, 要迎难而上, 要认识自我。 层次分明, 逻辑清晰; 难能可贵的是避开了很多考生存在的“空对空”的写作顽疾,能将内 容落到实处。 整体看来,切入自然,表达准确流畅,能紧紧围绕材料来谈,并 且言之有物,堪称考场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