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2021 学年下学期高二政治统编版学年下学期高二政治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第二课把握逻选择性必修三第二课把握逻 辑要义培优检测辑要义培优检测 一、单选题一、单选题 1矛盾律和排中律的区别是() 适用的范围不同,矛盾律适用于矛盾和反对命题,排中律只适用于矛盾命题 对矛盾命题,矛盾律要求必然肯定其中之一,排中律要求必然否定其中之一 违反矛盾律,会犯“自相矛盾”的错误;违反排中律,会犯“两不可”错误 矛盾律体现了遵循思维明确性的要求,排中律体现了遵循思维一致性的要求 ABCD 甲说:“你赞成丙为班长吗?”乙答:“我不赞成。”甲问:“你反对吗?”乙答:“我不反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 2乙的回答() A正确,符合矛盾律的要求 B正确,未违反排中律的要求 C错误,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 D错误,违反了矛盾律的要求 3上述材料启示我们() A科学思维就是无矛盾的思维 B科学思维是有明确性的思维 C要反对骑墙居中的错误 D要对论断认真分析,判断是否为矛盾关系 2020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1 周年。刚成立时萧条荒凉、民生艰难的中国,经过 70 多年的发展已成为 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的中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上述说法() A正确,符合同一律的要求 B正确,符合排中律的要求 C错误,违背了同一律的要求 D错误,违背了排中律的要求 5由此我们得到的启示是() A同一律要求对同一对
3、象的判断一定是同一的 B同一律否认了事物的变化发展 C同一律并不否认在不同时间和不同条件下,认识对象可以发生变化 D同一律反对任意变更概念和判断 6“如果天下雨,那么地会湿,并且刚刚天下雨了,所以现在地一定湿了。”此论证中() “天下雨了”是论题“天下雨了”是论据 “地一定湿了”是论题“地一定湿了”是论据 ABCD 7翻译家严复译有穆勒名学一书。他指出:名学是规范思想语言的法律,是“一切法之法,一切学之学”,具 有“察不遁之理,必然之数”的功能。这里的“名学”是() A姓名学B法学C哲学D逻辑学 8“所有违法行为都是要受法律追究的,所有偷税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所以,所有偷税行为都是要受法律追究
4、的。”此推理之所以能得出正确结论,从形式逻辑角度看取决于() A前提正确B理由充分C符合实际情况D遵守思维规律 9“正义终究战胜邪恶,这是社会发展的逻辑。”此句中“逻辑”的含义与下列选项中涉及“逻辑”的含义一致的 是() 任何脱离现实生活逻辑的文学作品都是没有生命力的大学生应该上逻辑课 历史的逻辑决定人类社会一直向前发展这几句话不合逻辑 ABCD 10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的歌词,相信大家已经耳熟能详,那就是:“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里 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如果有人因此说“这歌词违背逻辑”,那么此人所说的“逻辑”是指() A客观规律B思维规律C形式逻辑D理论观点 11成语“
5、自相矛盾”出自韩非子 。这一经典成语为一则思维规律的命名提供了借鉴。下列选项中违反这 一规律的有() 不等速的等速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接近和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在他们当中,有些人是学生,有些不是学生可以计算的无限序列 ABCD 12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都无分别,是非真假相混,落入如此境地的人便绝不能说出使人明白的道理。” 他实质上是强调了() A要避免思维中的自相矛盾 B遵守不矛盾律 C在“是”与“非”之间骑墙居中 D要遵守排中律的要求 某市开展严打暴恐犯罪专项行动。在一次审讯中,三个犯罪嫌疑人中有一人是犯罪主谋。警察问 他们:谁是主谋?甲说:“不是我。”乙说:“不是我。”丙说
6、:“是甲。”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3假设这里只有一个嫌疑人说了真话,谁是主谋() A甲B乙C丙 D丁 14上题的推理过程主要依据的是() A矛盾律B排中律 C同一律D充足理由律 15列宁说过:“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不是空洞的外壳,而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 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形式固定下来。 这些形式正是(而且只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着先入之见的巩固性 和公理的性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的产生离不开实践 运用形式逻辑就能正确地认识事物 形式逻辑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正确思维活动的总结 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是一种先入为主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不值得推敲
7、ABCD 二、材料分析题二、材料分析题 16有人断定说:“这块矿石是金属的”。他的论据是:“金属都是有光泽的,而这块矿石有光泽”。 此人的论证为何出现错误?运用本课知识加以说明。 17甲说:同一律是指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如果是真的,则就是 真的;如果是假的,则就是假的。因而同一律要求人们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 乙说:客观事物及人的思想认识是变化发展的,同一律违背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在思维活动中起 阻碍作用。 试根据所学内容,分析甲、乙两同学的观点。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天,一辆小轿车被盗,公安机关经过半个月的侦察,现确定犯罪嫌疑人是甲、乙、丙、丁四人中
8、的 一人。在审讯中,四人口供如下: 甲:我不是罪犯。 乙:丁是罪犯。 丙:乙于五天前找人卖盗车。 丁:盗车的不是我。 (1)假定这四人中只有一人说真话,请问罪犯是谁? (2)假定这四人中只有一人说假话,则罪犯又是谁?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C2C3D4A5C6B7D8D9A10B11B12D13B14B15B 16从形式逻辑角度看,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并不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而是取决于思想的 形式结构。 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是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本题中的前 提是正确的,但是由于规则错误,最后导致了错误的结论。 17 科学的思维具有确定性。 要正确地表达思想, 必须让思维确定下
9、来, 该是什么就是什么。 不能一会儿是这个、一会儿又是那个,游移不定。这就要遵守同一律的要求。但同一律并不 否认客观事物及人的思想认识的变化发展, 反映事物变化发展的正确认识并不违反同一律的 要求。故乙同学的观点是错的。在不同的时间或不同的条件下,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概念或 判断,同一律并不要求它们一定是同一的。“小张去年还是学生,现在已是教师了。”时间变 了,小张的身份发生了变化。去年说“小张是学生”今年说“小张是教师”,都是正确的。同一 律并不否认认识对象的复杂多样性及其变化发展。它所反对的,只限于时间、条件不变的情 况下,任意变更概念和判断。所以,甲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 18 (1)甲是罪犯。因为乙、丁供词相互矛盾,假定这四人中只有一人供词是真,根据排中 律,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必有一真,这唯一的真话在乙、丁中,则甲、丙的供词为假。 甲说他不是罪犯为假,则甲是罪犯。 (2)乙是罪犯。因为假定这四人中只有一人说假话,根据不矛盾律,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 不能同真,乙、丁中必有一句假话,则甲、丙为真话。甲说我不是罪犯是真话,则甲不是罪 犯;丙说的话为真,则乙是罪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