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四川省内江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上传人(卖家):春光无限好 文档编号:1390132 上传时间:2021-05-1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9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四川省内江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1届四川省内江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21届四川省内江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21届四川省内江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21届四川省内江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内江市高中内江市高中 20212021 届第三次模拟考试届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语文文 本试卷共本试卷共 8 8 页,页,2222 个小题,满分个小题,满分 150150 分,考试时间分,考试时间 150150 分钟。分钟。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

2、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3.答主观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答主观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636 分)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9 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今年春节,电影你好,李焕英以一个女儿版“妈妈,让我再爱你一次”的故事,将爱的付出主题, 从“为了孩子”转变为“为了母亲”,让我们看见女性身为“母亲”所承担的重量,从而感动了大批观众。 影片别出心裁地让主人公穿越回自己

3、出生前,来重新认识一个青春洋溢、光芒四射、完全作为独立个体存 在的李焕英。在有了孩子以后,她成为一个无条件爱孩子的完美母亲,但就是因为孩子不省心,在与同事 的较劲中,曾经的光芒式微了。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女性在为人母的过程中,作为个体身份的“自我”和 作为关系身份的“母亲”之间的张力。 身为母亲,意味着其作为独立个体的自我空间被大幅压缩。影片中的母亲是 50 后一代,是完整地经历 了巨大变迁的一代。她们在少年时没有接受足够教育的机会,有的经历了“上山下乡”,然后进入了单位, 又在养育子女负担最重时经历国企改制,难以快速适应市场环境。随后,孩子就业、成家带来物质上的重 重压力,当下又不得不被卷入在

4、高度竞争环境下抚育孙辈们的工作。可以说,这代人并没有得到过太多为 自己而活、成就自我的机会,这也加深了她们的人生被“母亲”角色定义的程度。 相比这一代,成长于改革开放后的新一代女性是幸运的,她们得到了更好的教育,社会价值观也更多 元了,为她们实现自我提供了更多可能。但这不意味着当她们成为母亲后,仍然可以拥有充足的个人空间。 相比上一代,我们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养育的责任被更多地退回至家庭,抚育要求却在消费主 义的导向下层层加码;家内的性别分工也被更大劳动力市场强化,在“996”的工作压力和未彻底转变的社 会观念之下,父亲常常缺席;女性本身的职场压力也在加剧这些都使女性在“做母亲”和“做

5、自己” 之间感受到更大的冲突,也使“母亲”这个角色在当下附带着高昂的机会成本。 中国是全世界工作母亲比例最高的国家。现实中,我们看到女性竭力保全自己在母亲角色之外的自我 实现。最常见的是代际支持,即上一代作出牺牲,保护夫妻二人作为家庭最重要劳动力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或是雇佣家政工人,以市场化的方式减轻照料负担;哪怕不得不退回家中做全职妈妈,很多女性也仍在寻 求一种能兼顾家庭和孩子的就业方式,如微商、社区团购等。我们必须看到,这些方式基本局限于家庭内 部。女性在成为母亲后的自我实现,或以牺牲家庭其他成员为代价,或以高度要求自己为代价,或以牺牲 更低阶层的女性为代价,缺少来自外部的公共支持。 如何

6、为身为母亲的女性留出更大的自我空间?这是全社会的问题。在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我 们需要一个对儿童和家庭更为友好的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这需要我们将儿童视为全社会共同的财富,从 而提供更具公共属性的抚育支持;这也需要我们对性别平等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不是两性一模一样才是平 等,而是要看差异,鼓励双方承担平等的家庭照料责任。在新发展阶段,我们需要一种更具社会公共性的、 扎根社区的、多主体合作的协力育儿体系,使更多人愿意、敢于当母亲,使人口结构可持续发展,也使女 性有更多元、更通达的自我实现途径。 (摘自光明日报 ,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李焕英“曾经

7、的光芒式微了”,是因为她被卷入了在高度竞争环境下抚育孙辈们的工作。 B. 女子一旦结婚生子,“母亲”的身份就意味着需要压缩独立个体的自我空间,让渡全部自我。 C. 相比于上一代,改革开放后的女性有了更多自我实现的可能,可拥有充足的个人空间。 D. 改革开放后的女性比改革开放前的女性在“做母亲”和“做自己”之间更难寻找到平衡点。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介绍影片你好,李焕英 ,是为了引入探讨女性作为母亲角色与自我角色之间存在冲突的问 题。 B. 文章采用对比论证,突出当代女性与上一代女性相比,遇到了更为巨大的社会变化情况,所以,当代女 性更难实现自我。

8、C. 文章以代际支持、雇佣家政工人、微商等自我实现方式为例,是为了证明女性在成为母亲后的自我实现 方式基本局限于家庭内部,缺少来自外部的公共支持。 D. 文章从影片引入探讨的中心问题,再分析产生女性作为母亲角色与自我角色之间的矛盾的原因,最后提 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层层深入。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受各种因素的限制,“李焕英”们无法成就自我,她们对家庭的付出实在令人感动。 B. 养育责任主要压在母亲身上,跟“男主外,女主内”等社会观念未彻底改变有一定的关系。 C. 许多家庭选择让爷爷、奶奶带孩子,是想让孩子的母亲获得更大的自我实现的空间。 D. 作者可能会支持建立

9、 3 岁前婴幼儿抚育社会支撑体系,从而提升育龄人群的生育意愿。 【答案】1. D2. B3.A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原文内容的能力。 A.“是因为她被卷入了在高度竞争环境下抚育孙辈们的工作”错误。原文:她是因为孩子不省心,在与同 事的较劲中,曾经的光芒式微了。 B.“让渡全部自我”错误,原文:身为母亲,意味着作为独立个体的自我空间被大幅压缩。并不是让渡全 部自我。 C.“改革开放后的女性有了更多自我实现的可能,可拥有充足的个人空间”错误。原文是:“相比这一代, 成长于改革开放后的新一代女性是幸运的,她们得到了更好的教育,社会价值观也更多元了,为她们实现 自我

10、提供了更多可能。但这不意味着当她们成为母亲后,仍然可以拥有充足的个人空间。” 故选 D。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与论证关系的能力。 B.“遇到了更为巨大的社会变化情况”错误。原文:“相比上一代,我们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并没有比较两代母亲谁遇到的变化更为巨大。 故选 B。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A.“李焕英们无法成就自我”错误。原文“这代人并没有得到过太多为自己而活、成就自我的机会”, 并不是说她们无法成就自我。 故选 A。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212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

11、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 0 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要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总目标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 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和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口,如何做好乡村振兴与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的工作,本期节目特地邀请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教授朱启 臻为您解读。 中国网:我们说到了乡村振兴,其实它包含了五个方面的全面振兴。您认为这五个方面有怎样的内在 联系? 朱启臻:总书记提出来要实现“五个振兴”,就是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和组织 振兴

12、。“五大振兴”也好,“总目标”也好,它们之间不是截然分开的,往往都是渗透在一起的。同样, 我们讲“五大振兴”之间的关系也是这样。比如说产业和人才的关系,没有产业就吸引不了人才;没有人 才,产业也发展不起来。所以这“五大振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融合在一起的。 中国网:近些年,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迅速,成果显著。特别是我国解决了绝对贫困的问题,大幅 度提升了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从您的调研来看,我国的农村面貌发生了哪些变化?呈现出哪 些新特点? 朱启臻:经过这些年的建设,我们农村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比如说村村通工程,我们不仅 通了公路,还通了网络、水电,基础设施发生了很大的变

13、化。 还有一个很积极的方面是我们为很多地方的老百姓找到了一个增收的途径。 但是也要看到另外一个方面的特点。比如说乡村的老龄化问题,有的乡村农业劳动力的平均年龄可能 都在 50 多岁,甚至 60 岁,老龄化非常严重。 此外,我们看到一些地区的乡村还在继续衰败。跟老龄化这个现象相一致,有的地方出现了空壳村, 有的房屋没人住了,院子里面长满了草,房倒屋塌,农村人口过疏化的现象也正在出现。 中国网:近看“十四五”时期,远看 2035 年远景目标,您认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点是什么?比 如,从哪些重点领域推进?如何推进? 朱启臻:不同地区,不同乡村,有不同的需求,情况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不能搞“一刀切

14、”,一定 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村制宜,因村施策。 就全国总体来讲,我们认为乡村建设、乡村振兴这两个方面就总体而言还是有短板的。第一是产业发 展很不平衡。我们一定要找到一个能让乡村的老百姓稳定增收的产业,乡村才能可持续发展。另一个方面, 我们乡村环境的变化,也是发展不平衡的。乡村环境治理好了,就可以吸引人来到乡村。过去我们叫“二 元制”的结构,农村人进城受到严格的限制;今天我们也没有打破这种限制。现在我们鼓励农村人进城, 但同时限制了城市人下乡。我们大城市周边的乡村为什么还在衰败,限制城市人下乡就是原因之一。 中国网:下一步在进一步推进乡村的全面振兴以及乡村的高质量发展上,您有哪些感受或。者建

15、议? 朱启臻:在未来乡村振兴的过程当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坚持以农民为主体。这些年我们很多地方之所 以走了弯路,或者是建设失败,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排斥了农民的主体地位。所以我们在进行乡村建 设的时候,一定要坚定一个信念:农民是乡村建设的主体。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尊重农民的意愿,满足 农民的需要,由农民自己建设自己的家园。 (摘编自如何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三农问题专家划重点 ,有删改)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020 年,决战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乡村振兴就是为了巩固其成果而被提出的。 B. 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战的延续,直接关系着广大农村

16、人民是否能过上真正幸福美好的生活。 C. 农村劳动力的老龄化非常严重,跟现在我们鼓励农村人进城,但同时限制了城市人下乡有关系。 D. 经过这些年的建设,我们农村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为振兴乡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乡村振兴的“总目标”要靠“五大振兴”来实现,“五大振兴”又必须融合发展才能实现总目标。 B. 尽管产业发展不平衡是乡村振兴的短板,但是,牺牲生态环境来发展产业依然是不应选择的策略。 C. 有的地方出现了空壳村,导致农村正在出现人口过疏化的现象,这是振兴乡村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D. 过去,有些乡村的产业发展或环境变化取

17、得了不错的成绩,为整体的乡村振兴提供了很好的范本。 6. 根据上述材料,请简要概括朱启臻认为应该如何推进乡村振兴。 【答案】4.A5. C 6. 推动产业均衡发展,为乡村老百姓稳定增收提供产业依托,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加强乡村环境治 理,吸引更多人才来到乡村。打破对城市人下乡的限制,优化城市与乡村的关系。坚持以农民为主体, 尊重农民意愿,满足农民的需要,由农民来自己建设自己的家园。 【解析】 【分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原文内容的能力。 A.“乡村振兴就是为了巩固其成果而被提出的”错误,原文“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 效衔接”,并没有说“乡村振兴就是为了巩固其成

18、果而被提出的”,此项还少了“拓展”,故错误。 故选 A。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 C.“有的地方出现了空壳村,导致农村正在出现人口过疏化的现象”错误,颠倒因果。“空壳村”是农村 人口过疏化的表现,并不是“空壳村”导致农村人口“过疏化”。 故选 C。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根据题干要求,找出中国网的问题“您认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点是什么?比如,从哪些重点领域推 进?如何推进”,向下筛选出“朱启臻认为应该如何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语句, 从“我们认为乡村建设、乡村振兴这两个方面就总体而言还是有短板的。第一是产业发展很不平衡。我们 一定要

19、找到一个能让乡村的老百姓稳定增收的产业,乡村才能可持续发展”可概括出推动产业均衡发展, 为乡村老百姓稳定增收提供产业依托,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 “另一个方面,我们乡村环境的变化,也是发展不平衡的。乡村环境治理好了,就可以吸引人来到乡村” 可概括出加强乡村环境治理,吸引更多人才来到乡村。 “现在我们鼓励农村人进城,但同时限制了城市人下乡。我们大城市周边的乡村为什么还在衰败,限制城 市人下乡就是原因之一”可概括出打破对城市人下乡的限制,优化城市与乡村的关系。 “我们要特别注意坚持以农民为主体。这些年我们很多地方之所以走了弯路,或者是建设失败,有一个重 要的原因,就是排斥了农民的主体地位。所以我们在

20、进行乡村建设的时候,一定要坚定一个信念:农民是 乡村建设的主体”可概括出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尊重农民意愿,满足农民的需要,由农民来自己建设自 己的家园。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515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雪夜的老人雪夜的老人 叶骑 雪花平平仄仄落下来,打在我的脸上,像一根针,刺入肌肤,告诉我,自己还在这个城市活着。 寒冷,是这个城市,在这个夜晚,留给我唯一真实的印记。 三年了,一千多个日夜,我三次告别父母,远走他乡,在这个城市开始自己的事业。但最终,三次创 业换来的结局,是最初的壮志雄心成了今晚口袋里仅剩的十五块钱。我

21、淡淡发笑,索性把这十五块钱全换 成了三罐啤酒,一无所有,大概,不过如此吧。 我拿出手机,突然有倾诉的欲望。但打给谁呢?爸妈?万万不能!朋友?能说真心话的又有几人?不 如,就跟眼前的夜相对无言吧,何必倾诉,谁愿倾听?我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看着这个城市的灯火,竟然 忘了,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东西,你捂住嘴巴,它们就会从眼睛里跑出来。 夜越来越深,气温几乎跌至冰点,整个公园除了自己这个失意人,已经找不到其他行人。 我独自对着这茫茫夜色,雪花漫天飞舞。不知道什么时候,对面的长椅上来了一个老人。 老实说,一开始,我并没有注意到老人的到来。兴许,他恰巧从这里路过,或是心里也藏着一点儿心 事;而我,一个年轻人在

22、这里坐着,他干脆也坐上片刻,这么冷的天,他不会待得太久。 我沉浸在三年创业的岁月里,分不清哪是雪,哪是泪。老人一直在我对面坐着,偶尔用目光打量一下 我,像问候,像关怀,似乎也没有离开的意思。 我渐渐对这个老人有些好奇,不知道他这样跟我面对面坐着,是巧合,还是另有用意。 我前几天看报纸,说这附近的一个社区成立了一个老年服务队,专门给需要帮助的陌生人提供力所能 及的服务。莫非,他是这个服务队的成员,怕我一时想不开,做出什么傻事? 或者,是我长得像他的孩子,而他也曾在深夜里,看见自己的子女在生活面前遍体鳞伤、声泪俱下, 眼前的这一幕勾起了他内心深处的回忆? 抑或,他是自己一个远方未曾谋面的亲人,我不

23、认得他,而他记得我,这个孤独的夜晚,是他无声的 陪伴? 我黑色幽默般地放飞想象,希望求得一丝慰藉。但最终,悲伤如雪花般向我袭来,生活的痛楚,再次 将我包围。 终于,夜色已深,是离开的时候了。眼前这个老人到底是谁,又何必在意。 我站起身,朝自己的出租房走去。 没走几步,我隐隐察觉到,身后的老人也站起了身子。 我转过头,恍惚中,看见老人步履蹒跚地走到我坐过的长椅旁,弯腰,捡起地上的三个空啤酒罐,向 我微微颌首致意,然后,安静地离开了公园。 我怔怔地站在原地,突然明白过来,却怎么也不敢相信 这是一个拾荒老人!他用雪地一晚的守候,换来了三个易拉罐。 我望着老人远去的方向,蓦地记起他坐在公园长椅上,任由

24、雪花飘落的那份倔强。或许,在他的一生 中,还经历过无数个这样的夜晚,雪花可以落在他的头上,可以刺进他的肌肤,但大雪,从未将他掩埋。 风雪愈紧了。 我拨通母亲的电话,告诉她,今年生意没做好,但自己所在的城市下了一场大雪,老人们常说,瑞雪 兆丰年,明年一定会是一个好年成。 7. 下列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有利于展现“我”的心理活动,从而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 B. “我黑色幽默般地放飞想象”表现了“我”性格中有开朗、旷达的一面,为后文做了有力的铺垫。 C. 小说用对老人的误会来推动情节的发展,能有效地激起读者的兴趣,给人一波三折之感。

25、D. 小说先写不能给父母打电话结尾又写给母亲打电话,就是因为老人给了“我”暗示。 8. 小说中对雪花的描写有何作用?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9. 有人认为,应该在小说中加入老人安慰“我”、关心“我”的情节,你怎么看?请明确看法,并说明理 由。 【答案】7. D8. 雪花的描写,呼应标题,前后照应,使小说情节更加紧凑,结构更加完整。描写雪 花,提供了具体的人物活动环境,渲染了一种凄冷、孤独的氛围。烘托出小说中“我”和老人鲜明的形 象特征。雪花在本文中主要象征着生活中所遇到的挫折、困难,有助于体现小说的主题:迎难而上,永 不放弃。 9. 示例: (1)应该加入。理由:从故事情节看,加入了老人安慰、关心

26、“我”的情节,可以缓解小说中“我”的 焦虑和苦闷,让故事更加饱满。从人物形象看,加入了老人安慰、关心“我”的情节,可以凸显出老人 和蔼可亲的形象特征,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从主题思想看,加入了老人安慰、关心“我”的情节,可 以让读者感受到人间的温暖和情意,让小说的主题变得更为丰富。 (2)不应该加入。理由:从故事情节看,加入了老人安慰、关心“我”的情节,会让前面以误会设置的 悬念消失,故事情节就显得平铺直叙,没有味道。从人物形象看,加入了老人安慰、关心“我”的情节, 老人“任由雪花飘落的那份倔强”的形象特征就会淡化。从主题思想看,加入了老人安慰、关心“我” 的情节,会让小说主题“迎难而上”发生改

27、变,从而冲淡主题。 【解析】 【分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D.“就是因为老人给了我暗示”错误,应是“我”受老人“倔强”行为的启示,已经从“萎靡沮丧” 的状态中走了出来,准备重振旗鼓,迎难而上了。 故选 D。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环境描写作用的能力。 从结构上看,开头写“雪花平平仄仄落下来”,中间写作者自己和老人在“雪花漫天飞舞”的夜里对坐, 结尾写“风雪愈紧了”,前后呼应,也照应标题“雪夜的老人”,从而让文章情节紧凑,结构完整。 从环境描写本身的作用来看,它能给人物营造一个适当的活动环境,同时烘托出人物心情与环境气氛。如 “雪花平平仄仄

28、落下来,打在我的脸上,像一根针,刺入肌肤”,写出雪花的寒冷,与“我”创业失败的 心境“寒冷,是这个城市,在这个夜晚,留给我唯一真实的印记”“悲伤如雪花般向我袭来,生活的痛楚, 再次将我包围”等十分契合,渲染出凄清寒冷的氛围。 从人物形象的角度来看,在雪花飞舞的寒夜中独自品尝失败的苦涩的“我”与雪地守候一夜,只为捡三个 易拉罐的老人的形象更加鲜明。 从主题来看,“在他的一生中,还经历过无数个这样的夜晚,雪花可以落在他的头上,可以刺进他的肌肤, 但大雪,从未将他掩埋”,提示我们,雪花不仅仅是现实雪花,更是困难、挫折的象征。老人经历过很多 挫折,然而却并没有把它压垮,“我”从老人的经历受到感触,把原

29、本觉得“寒冷”“刺骨”的雪花看作 是“瑞雪兆丰年”,表达了敢于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是否加入老人安慰“我”关心“我”的情节,要看该情节对人物塑造、故事情节和主题表达有无影响。 如认为应该加入,可认为,老人安慰“我”,能够让“我”挫败的心理得到安慰,舒缓,让文章结尾“我” 的振作更加顺理成章;从形象看,老人自己处境困窘,如还能安慰“我”,则更能凸显其和蔼可亲、人格 坚韧,让“我”更受触动;从主题上看,陌生老人陪伴“我”一夜还安慰“我”,更能让人感到温暖的人 情,丰富主题。 如认为不应该加入,则可以分析,老人

30、无言地陪伴了作者一夜,正因为老人没有安慰,才会让“我”内心 产生很多联想,而最终发现老人真实目的和身份时,才更加震动,如果加入了老人安慰,就会让悬念消失。 老人正是因为“用雪地一晚的守候,换来了三个易拉罐”,才让老人的形象更加鲜明,如果老人开口说话 并安慰了“我”,那么老人倔强坚韧的形象就会减弱。同时,老人雪地一夜守候,竟只为了捡拾易拉罐, 可见老人生活处境的艰难,然而老人却不像“我”那般潦倒痛苦,反而“一直在我对面坐着,偶尔用目光 打量一下我,像问候,像关怀”“向我微微颌首致意,然后,安静地离开了公园”,他面对生活困境的平 静与倔强,让“我”有了“迎难而上”的勇气和决心,如果让老人安慰“我”

31、,主题就会被削弱。 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3434 分)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4 小题,小题,191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陆逊字伯言,吴郡吴人也。本名议,世江东大族。逊少孤,随从祖 庐江太守康在官。袁术与康有隙, 将攻康,康遣逊及亲戚还吴。 孙权为将军,逊年二十一,始仕幕府 ,历东西曹令史,出为海昌屯田都尉,并领县事。县连年亢旱, 逊开仓谷以振贫民,劝督农桑,百姓蒙赖。 会丹杨贼帅费栈受曹公印绶,扇动山越,为作内应,权遣逊讨栈。栈支党多而往兵少逊乃益施牙幢分 布鼓角夜潜山谷间鼓噪而前应时破散。遂部伍东三郡,强者为兵,

32、羸者补户,得精卒数万人,宿恶荡除, 所过肃清,还屯芜湖。 初,孙桓别讨备前锋于夷道,为备所围,求救于逊。逊曰:“未可。”诸将曰:“孙安东公族,见围 已困,奈何不救?”逊曰:“安东得士众心,城牢粮足,无可忧也。待吾计展,不救安东,安东自解。” 及方略大施,备果奔溃。桓后见逊曰:“前实怨不见救,定至今日,乃知调度自有方耳。”加拜逊辅国将 军,领 荆州牧,即改封江陵侯。 备寻病亡,子禅袭位,诸葛亮秉政,与权连和。时事所宜,权辄令逊语亮,并刻权印,以置逊所。权 每与禅、亮书,常过示逊,轻重可否,有所不安,便令改定,以印封行之。 黄龙元年,拜上大将军、右都护。是岁,权东巡建业,留太子、皇子及尚书九官 ,

33、征逊辅太子,并掌 荆州及豫章三郡事,董督军国。时建昌侯虑于堂前作斗鸭栏,颇施小巧,逊正色曰:“君侯宜勤览经典以 自新益,用此何为?”虑即时毁彻之。射声校尉松于公子中最亲,戏兵不整,逊对之髡其职吏。 年六十三而卒,家无余财。长子延早夭,次子抗袭爵。孙休时,追谥逊曰昭侯。 节选自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栈支党多/而往兵少/逊乃益施/牙幢分布鼓角/夜潜山谷间/鼓噪而前/应时破散。 B. 栈支党多而往兵少/逊乃益施牙幢/分布鼓角/夜潜山谷间/鼓噪而前/应时破散。 C. 栈支党多/而往兵少/逊乃益施/牙幢分布鼓角/夜潜山谷间鼓噪/而前应时破散。 D

34、. 栈支党多而往兵少/逊乃益施牙幢/分布鼓角/夜潜山谷间鼓噪/而前应时破散。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祖”,亲属关系称谓词,指的是祖父的亲兄弟,文中指陆逊的堂祖父。 B. “幕府”,习惯上称亲王或将军等的参谋团队为幕府。李白就曾经被永王招至幕府。 C. “领”,文中指代理官职,文言中“兼行、权、摄、擢、署”等词也有代理官职的意思。 D. “九官”,古传舜设置的九个大臣,泛指九卿六部的中央官员,负责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务。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陆逊年少有为,爱护百姓。二十一岁就到孙权的幕府中做官,历任东

35、西曹令史,任职的县内连年大旱, 陆逊开仓放粮以救济贫民,劝勉和督促农桑生产,百姓非常依赖他。 B. 陆逊胸有谋略,调度有方。讨伐丹杨贼寇时,用计大败费栈人马,将旧有的贼患全部铲净。在孙桓被围 求救时,陆逊没有直接救桓,而是施展谋略使刘备奔溃。 C. 陆逊颇具才干,深受倚重。东吴与蜀国通好联盟时,孙权给刘禅、诸葛亮的书信,常常让陆逊过目,措 辞语气不妥之处,便让陆逊修改定稿,并刻自己的印玺放在陆逊的官署。 D. 陆逊为人刚直,不畏权贵。陆逊掌管三郡政务时,批评建昌侯建斗鸭栏,耽于玩乐;射声校尉孙松不整 军纪,放纵士兵,陆逊当着他的面处罚他的手下。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36、)会丹杨贼帅费栈受曹公印绶,扇动山越,为作内应,权遣逊讨栈。 (2)逊正色曰:“君侯宜勤览经典以自新益,用此何为?” 【答案】10. B11. C12.A 13. (1)适逢丹杨贼寇首领费栈接受了曹操的任命,煽动山越部族作乱,为曹操作内应,孙权派遣陆逊前 往讨伐费栈。 (2)陆逊严肃地说:“君侯您应当勤读经典,来使自己不断得到进步,为什么要玩弄这些东西呢?” 【解析】 【分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本句意为:费栈党羽很多,而带去的兵很少,因此陆逊多树牙旗,各处布置鼓角,晚上潜入山谷间,擂鼓 呐喊,向前推进,贼兵即时解散。 “牙幢”作“施”的宾语,中间不应断开,排除

37、 AC。 “鼓噪”修饰“前”,“而”字是表修饰的连词,中间不应断开,排除 D。 故选 B。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把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C.“领,文中指代理官职擢等词也有代理官职的意思”错误,“领”,有兼任、代理官职的 意思,文中应理解为“兼任”;“兼、行”有代理官职之意,“权、摄、署”是暂代官职的意思,“擢” 没有代理官职之意。 故选 C。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原文内容的能力。 A.“百姓非常依赖他”错误,原文“百姓蒙赖”指陆逊的举措使百姓得到好处。 故选 A。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注意以下关键词: (1)“印绶”,任

38、命;“帅”,首领;“扇动”,煽动;“为作内应”,为(之)作内应。 (2)“正色”,脸色严肃地;“新益”,增加新知识,使进步;“何为”,为何,为什么。 参考译文: 陆逊字伯言,吴郡县人。本名议,世代为江东大族。陆逊年少时失去父亲,跟随堂祖父庐江太守陆康 在庐江长大。袁术与陆逊有怨仇,将攻打陆康,陆康叫陆逊及亲戚回到吴县。 孙权做将军时,陆逊二十一岁,开始在将军府中做官,曾任东西曹令史,后出任海昌屯田都尉,并兼 任县令。这个县连年大旱,陆逊开仓放粮以救济贫民,劝勉和督促农桑生产,使百姓蒙受利益。 适逢丹杨贼帅费栈接受曹公委任,煽动山贼替他做内应,孙权派陆逊讨伐费栈。费栈党羽很多,而带 去的兵很少,

39、因此陆逊多树牙旗,各处布置鼓角,晚上潜入山谷间,擂鼓呐喊,向前推进,贼兵即时解散。 于是分别处置丹杨、新都、会稽三郡的山贼,强壮的当兵,羸弱的补充民户,获得精兵几万人,长期的祸 害一下荡除,所过之地秩序清静,回兵驻扎在芜湖。 初战时,孙桓在夷道县另率军讨伐刘备的前锋部队,被刘备围困,向陆逊求救。陆逊说:“不行。” 手下将领们说:“孙安东是公族,被敌围攻,处境困难,为什么不救?”陆逊回答说:“安东得到士兵的 拥护,城池牢固,粮食充足,不用为他担忧。等我计策施展之后即使想不去救安东,安东他那里的围困也 会自动解除。”等到陆逊的谋略完全实施后,刘备果然全军崩溃,散逃奔。后来,孙桓去见陆逊,说:“先

40、前我确实恨你不来救我,直到今天,才知你调度有方啊!”加官任命他为辅国将军,兼任荆州牧,随即改 封为江陵侯。 不久刘备病死,其子刘禅继位,诸葛亮执掌国政,与孙权通好联盟。根据时势的要求,孙权即命令陆 逊告知诸葛亮,并刻孙权的印玺放在陆逊的官署。孙权每次给刘禅、诸葛亮的书信,都让陆逊过目,措辞 语气轻重,有所不妥之处,便叫陆逊修改定稿,然后用孙权印玺封好送走。 黄龙元年(229) ,陆逊被任命为上大将军、右都护。当年,孙权东巡建业,留太子、皇子及尚书等九 卿在武昌,征召陆逊辅佐太子,并掌管荆州及豫章三郡政务,处理和督察军国大事。当时建昌侯孙虑在堂 前建起一座斗鸭栏,建造颇为精致小巧,陆逊严肃地说:

41、“您应当勤读经典,增加自己的新知,玩弄这些 东西有什么用?”孙虑当即就拆毁了斗鸭栏。射声校尉孙松在公子中最亲近孙权,他不整军纪,放纵士兵, 陆逊当着他的面将他的手下罚以剃光头发。 死时六十三岁,家无余财。陆逊的长子陆延早年夭折,次子陆抗继承了他的爵位。孙休在位,追赠陆 逊的谥号为“昭侯”。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2 小题,小题,9 9 分)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咸阳咸阳 西门城楼晚眺 西门城楼晚眺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渭水寒声昼夜流。

42、注咸阳,今属陕西,汉时称长安,秦汉两朝在此建都。隋朝时向东南移二十里建新城,即唐京师长安。 唐代咸阳城隔渭水与新都长安相望。许浑,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以怀古、田园诗见长。汀洲, 水边之地为汀,水中之地为洲,这里指代诗人在江南的故乡。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扣题抒情写景。其中“蒹葭”,暗用诗经秦风蒹葭的诗意,表达思念心绪。 B. “山雨欲来风满楼”形象地写出了山城暴雨即将来临时的情景,景致凄迷,意远而势雄。 C. 颈联写近景,诗意转折,鸟下绿芜,蝉鸣高树,其自在悠闲的神态冲淡了诗人内心的愁怨。 D. 尾联融情于景,以不变写变,与刘禹锡的“人世几回伤

43、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15. 这首诗以“愁”字统领全篇,体现了中国文人登高而悲的文学传统,结合全诗分析诗人登高远眺引发 了哪些“愁”? 【答案】14. C15. 思念家乡之愁。“蒹葭杨柳似汀洲”,诗人登楼远望,烟笼兼葭,雾罩杨柳,就像 家乡江南的汀洲一般,触动了他的思乡之愁。国势动荡之愁。“山雨欲来风满楼”,凉风突起,咸阳西 楼顿时沐浴在凄风之中,一场山雨眼看就要到了。这紧张凄迷的情景引发了诗人对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 四伏的没落局势的忧虑。世事沧桑(昔盛今衰)之愁。颈联写昔日的秦苑汉宫,杂草丛生,枯叶凋零, 唯有鸟雀栖息, 秋蝉哀鸣, 引发了诗人的世事沧桑之叹和怀古之愁。 颓

44、势难救之愁。 “渭水寒声昼夜流”, 当年的繁华盛事早已不在,只有渭水还像昔日一样长流不止。渭水昼夜无语奔流的景象,让诗人从悲凉颓 败的自然景物中钩沉历史的教训,暗示出颓势难救的痛惜之愁。 【解析】 【分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C.“其自在悠闲的神态冲淡了诗人内心的愁怨”错误。禁苑深宫,而今绿芜遍地,黄叶满林;唯有鸟雀和 虫鸣,不识兴亡,依然如故。历史的沧桑巨变,把诗人的愁怨从“万里”推向“千古”。 故选 C。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概括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首联扣题,抒情写景:“高楼”,指咸阳城西楼,咸阳旧城隔渭水与长安相望,

45、代指京师长安;“蒹葭”, 暗用诗经国风秦风蒹葭的诗意,表思念心绪;“汀洲”,水边之地为汀、水中之地为洲,这里 指代诗人在江南的故乡。诗人一登上咸阳高高的城楼,向南望去,远处烟笼蒹葭,雾罩杨柳,很像长江中 的汀洲。诗人游宦长安,远离家乡,一旦登临,思乡之情涌上心头。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诗人傍晚登上城楼,只见磻溪罩云,暮色苍茫,一轮红日渐薄远 山,夕阳与慈福寺阁姿影相叠,仿佛靠近寺阁而落。就在这夕照图初展丽景之际,蓦然凉风突起,咸阳西 楼顿时沐浴在凄风之中,一场山雨眼看就要到了。这是对自然景物的临摹,也是对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 四伏的没落局势的形象化勾画,它淋漓尽致而又形象入神

46、地传出了诗人“万里愁”的真实原因。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写晚眺近景,虚实结合:山雨将到,鸟雀仓惶逃入遍地绿芜、秋蝉 悲鸣躲在黄叶高林,这些是诗人眼前的实景。但早已荡然无存的“秦苑”“汉宫”又给人无尽的联想 禁苑深宫,而今绿芜遍地,黄叶满林;唯有鸟雀和虫鸣,不识兴亡,依然如故。历史的演进,王朝的更替, 世事的变化沧桑,把诗人的愁怨从“万里”推向“千古”,以实景叠合虚景,吊古之情油然而生。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以景作结,融情于景。“行人”,泛指古往今来征人游子,也包括 作者在内;“故国”,指秦汉故都咸阳;“东来”,指诗人(不是渭水)自东边而来。诗人最后感慨道: 羁旅过客

47、还是不要索问当年秦汉兴亡之事吧!我这次来故国咸阳,连遗址都寻不着,只有渭水还像昔日一 样长流不止而已。“莫问”二字,让读者从悲凉颓败的自然景物中钩沉历史的教训;一个“流”字,则暗 示出颓势难救的痛惜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1 小题,小题,6 6 分)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吃穿用度都比别人差,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_, _”。 (2) 琵琶行中既交代秋天的背景又蕴含了离别之意的句子是“_,_”。 (3)庄子在逍遥游中所说的“_,_”与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现出的“不 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荣辱不惊心态,大

48、致相当。 【答案】(1). 以中有足乐者(2).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3). 浔阳江头夜送客(4). 枫叶荻花 秋瑟瑟(5).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6).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以下重点字:奉、浔、荻、瑟、誉、沮。 三、语言文字运用(三、语言文字运用(2020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真正伟大的文艺作品,总是和历史文化的基因、当下的时代精神_。黄河文明就像一部打开的大 书, () ,书写了中国古典文艺最为华美深刻的不朽篇章。以黄河为主题和题材的文艺创作,要想具有史 诗的品质,就需要文艺创作者既要架起通往历史

49、和文化的长桥,又要架起通往现实和时代的长桥。而今不 少文艺创作者因为种种原因,工作和生活的范围往往比较狭窄,和_的社会生活、浩荡的时代洪流多 少有点距离。他们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断提升自己的视野和精神高度,作品才能被注入强大的时 代力量,扎实架起通往现实和时代的长桥。 打造中华民族新史诗,是一条从“高原”向“高峰”冲刺的艰难之路。美是艰难的,少走一步,都有 可能_。古典时代,黄河区域文艺的高峰最多。那么,如今所有想要冲击文艺高峰的人们,必须站在 前人的肩头,披沥俯察_的现实生活,才能捧出配得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进程的心血之作。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50、 A. 同声相应辽阔毁于一旦波澜壮阔 B. 同频共振寥廓毁于一旦声势浩大 C. 同频共振辽阔功亏一篑波澜壮阔 D. 同声相应寥廓功亏一篑声势浩大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黄河是隆起的书脊,把万里长城、丝绸之路作为延展的两页 B. 以黄河为隆起的书脊,以万里长城、丝绸之路为延展的两页 C. 隆起的书脊是黄河,延展的两页是万里长城和丝绸之路 D. 把黄河当做隆起的书脊,万里长城和丝绸之路被当做延展的两页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只有他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断扩展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精神高度,扎实架起通往现实和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高考专区 > 三轮冲刺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1届四川省内江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为本站会员(春光无限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