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找次品教学设计找次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的基本解决手段和方法。 2、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 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3、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 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法: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动手实践法小组讨论法活动探究法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的基本解决手段和方法。 教学难点:观察归纳“找次品”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多瓶口香糖。 学具准备:数字卡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2、: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同学们一起参与“找茬”的游戏,让学生理解外表的形状或大小、内部的重量达不 到合格品的标准,这样的商品叫次品,这节课我们就作为小小质检员,一起想办法找出这些 次品。 (板书课题:找次品) 二、自主合作,感悟新知二、自主合作,感悟新知 1、自主探索。 A 出示口香糖:老师这儿有三瓶口香糖,其中有一瓶是吃了三粒的,你说有什么办法帮 忙将它找出来吗?(数一数 、掂一掂 、称一称) ,教师分析各种方法的利弊后,选定天平 称一称的方式。让学生大概了解天平称东西的方式,并理解天平平衡与不平衡的形态。 B 学生思考: (1)你把待测物品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
3、2)假如天平平衡,次品在哪 里?(3)假如天平不平衡,次品又在哪里? 学生汇报方案并上台边讲边演示。师据生回答板: 3(1,1,1) 1 次 2、老师又拿来了 1 盒口香糖,和前面的三盒混在一起,你还能用天平将那盒吃了两粒的 口香糖找出来吗? 指名学生回答。师据生回答板: 4(1,1,2)2 次 三、探究新知,寻找最优策略三、探究新知,寻找最优策略 “刚才大家都很聪明,都能在几盒口香糖里找出轻的那盒次品来,那如果物品更多了, 那你还能把它找出来呢?” 1、课件出示例 2,有 8 个零件,其中有一个是次品(次品重一些) ,用天平称,至少称 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来? 让生自己审题,并找出重点、关键
4、的词语,课件用点标出重点词语:次品重、至少、保 证。 2、让学生拿出 8 张卡片,把它当作这几个零件。师生共同分析分的方法及份数,小组讨 论并记录下所称的次数, 写在下面表格里。 瓶数分的份数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称的次数 8(1,1,1,1,1,1,1,1)4 8(2,2,2,2)3 8(3,3,2)2 8(4,4)3 3、学生逐条上台,边演示边讲。接着观察分析,寻找规律。 师:刚才我们在 8 个零件里找次品,方法就有四种了,如果待测物品更多一些,那方法 也会更多,如果每次都这样找的话就比较?(麻烦、复杂)对,那我们能不能找出一些规律 呢?” 请同学们观察表格,哪种方法最简便、最快的?称几次就一
5、定能找出次品来?” 那这种方法我们分成几份?是怎么分的?” (分成三份) 很好,刚刚我们已经发现把待测物品分成三份,称的次数最少,可是就算是分成三份, 也有不同种的分法,所以请大家完成解决以下问题,记录在表格中,发现最优的方法:有 9 个零件,其中有一个次品,而且次品是稍重一些的,你能找出来吗?(师生共同分析分的方 法,学生试着用示意图的方式表示出所需称的次数,并上台演示) 零件个数分的份数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称的次数 99(1,1,7)3 99(2,2,5)3 99(3,3,3)2 99(4,4,1)3 仔细观察:把待测物体分成三份后,如何分能用最少的次数找出次品呢? (平均分成三份) “ 是
6、否所有 “找次品” 的问题中, 都可以将物品平均分成三份呢?” (不 是) “对,有的数能平均分成 3 份,如:6、9 等。有的数不能均分成 3 份,如 8、11 等,假 如待测物品不能平均分,怎么办?” (要分得尽量平均) 也就是:多的一份与少的一份相差 1。 4、练习:如果零件是 10 个,你认为怎样分最好?让生思考后回答,师出:10(3,3, 4)如果零件是 11 个呢?11(4,4,3) 四、灵活运用,拓展延伸四、灵活运用,拓展延伸 1、有 12 个零件,其中一个略重些,用天平称要以最少的次数保证找出略重的一个零件, 可以把它们平均分成三份来称。() 2、有 15 盒饼干,其中一盒略轻些,要保证找出略轻的一盒饼干,可以分成三份,每份 分别是 2 盒,2 盒,11 盒,称的次数最少。 () 五、课堂小结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是学了如何找次品,那找次品的最好方法是什么?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希望同学们多观察、多思考,从而发现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