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文言文阅读6.2文言虚词的7大推断技法课时作业.doc

上传人(卖家):mrli2018 文档编号:15832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文言文阅读6.2文言虚词的7大推断技法课时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文言文阅读6.2文言虚词的7大推断技法课时作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文言文阅读6.2文言虚词的7大推断技法课时作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文言文阅读6.2文言虚词的7大推断技法课时作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文言文阅读6.2文言虚词的7大推断技法课时作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文言虚词的 7 大推断技法 核心考点提示: 考试大纲要求掌握 “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8 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和实词相比,虚词的数量要少得多,但由于虚词的用法灵活,使用频率高,与现代汉语相比,变化更大,所以掌握起来更困难。但虚词的作用又极大,实词要靠虚词帮助才能组合成句,从而显示不同的语气,表达不同的意思和情感。 高考题型,只要求判断不同句子中同一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异同,其句子,一个是语段中的,一个是教材中的。 掌握虚词的途径,最好进行系统、归类。 为 下面各句中虚词的用法归类,把序号填写到后面的

2、横线上。 一、【于】 A介词。在,从,到。 B介词。 “ 在 ? 方面 ”“ 在 ? 中 ” 。 C介词。由于。 D介词。向,对,对于。 E介词。被。 F介词。与,跟,同。 G介词。比。 (1)? 而青 于 蓝。 (劝学 ) (2)缙绅、大夫、士萃 于 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3)求救 于 齐。 (触龙说赵太后 ) (4)从径道亡,归璧 于 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5)于 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 (游褒禅山记 ) (6)燕王欲结 于 君 。廉颇蔺相如列传 (7)业精 于 勤荒于嬉。 (进学解 ) (8)君幸 于 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9)乃设九宾礼 于 庭。廉颇蔺相如列传 (10)故内惑 于

3、 郑袖,外欺于张仪。 (屈原列传 ) (11)身长八尺,每自比 于 管仲、乐毅。 (12)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于 其身也,则耻师焉。 (师说 ) (13)孔子曰: “ 苛政猛 于 虎也。 ” 答案: (1)G (2)A (3)D (4)A (5)B (6)F (7)C (8)E (9)A (10)E (11)F (12)D (13)G 二、【何】 A用作疑问代词。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 “ 哉 ”“ 也 ” ,可译为 “ 为什么 ”“ 什么原因 ” 。 B用作疑问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 “ 哪里 ”“ 什么 ” 。译时, “ 何 ” 要后置。 C用作疑问代词。作定语,可译为

4、“ 什么 ”“ 哪 ” 。 D用作疑问副词。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 “ 为什么 ”“ 怎么 ” 。 E用作疑问副词。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 “ 怎么 ”“ 多么 ”“ 怎么这样 ” 。 F作语助词,相当于 “ 啊 ” 。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1)何 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 (2)其间旦暮闻 何 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 ) (3)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 何 以异 (齐桓晋文之事 ) (4)新妇车在后,隐隐 何 甸甸。 (孔雀东南飞 ) (5)一旦山陵崩,长安君 何 以自托于赵? (触龙说赵太后 ) (6)然则 何 时而乐耶? (

5、岳阳楼记 ) (7)何 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赤壁之战 ) (8)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 何 哉? (六国论 ) (9)徐公 何 能及君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 (10)至 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 何 其衰也! (伶官传序 ) (1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何 哉? (岳阳楼记 ) (12)大王来 何 操? (鸿门宴 ) 答案: (1)A (2)C (3)B (4)F (5)B (6)C (7)D (8)A (9)D (10)E (11)A (12)B 三、【之】 A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 (们 )。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B指示代词,这,此。 C助词,

6、相当于现代汉语的 “ 的 ” ,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D助词,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 句子的独立性。 E放在倒置的动 (介 )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F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G用在时间词或动词 (多为不及物动词 )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H动词,往,到 ? 去。 (1)不知将军宽 之 至此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 (2)蚓无爪牙 之 利,筋骨之强。 (劝学 ) (3)子而思报父母 之 仇,臣而思报君之仇。 (勾践灭吴 ) (4)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 之 。 (信陵君窃符救赵 ) (5)均 之 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 如列传

7、 ) (6)王无异于百姓 之 以王为爱也。 (7)填然鼓 之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寡人之于国也 ) (8)人又谁能以身 之 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屈原列传 ) (9)句读 之 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 ) (10)君将哀而生 之 乎? (捕蛇者说 ) (11)余扃牖而居,久 之 ,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轩志 ) (12)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 之 有哉? (信陵君窃符救赵 ) (13)胡为乎遑遑欲何 之 ? (14)不足 ,又顾而 之 他。 答案: (1)A (2)F (3)C (4)A (5)B (6)D (7)G (8)F (9)E (10)A (11)G (12

8、)E (13)H (14)H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四、【因】 A介词。依照,根据。 B介词。依靠,凭借。 C介词。趁着,趁此。 D介词。通过,经由。 E介词。因为,由于。 F副词。于是,就;因而。 G名词。原因,缘由,机缘。 H动词。沿袭,继续。 (1)因 击沛公于坐。 (鸿门宴 ) (2)善战者 因 其势而利导之。 (3)因 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 山河。 (过秦论 ) (4)不如 因 而厚遇之。 (鸿门宴 ) (5)罔不 因 势象形。 (核舟记 ) (6)因 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鸿门宴 ) (7)加之以师旅, 因 之以饥馑。 (论语 ) (8)恩所加则思无 因 喜以谬赏。

9、 (谏太宗十思疏 ) (9)因 跳踉大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黔之驴 ) (10)于今无会 因 。 (孔雀东南飞 ) (11)蒙故业, 因 遗策。 (过秦论 ) (12)因 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烛之武退秦师 ) 答案: (1)C (2)A (3)B (4)C (5)A (6)D (7)H (8)E (9)F (10)G (11)H (12)B 五、【焉】 A兼词。相当于 “ 于之 ”“ 于此 ”“ 于彼 ” 。 B兼词。相当于 “ 于何 ” 。译为 “ 在哪里 ”“ 从哪里 ” 等。 C代词。相当于 “ 之 ” 。 D代词。哪里,怎么。 E 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F作句中语气词,

10、表示停顿,相当于 “ 也 ” 。 G作词尾,相当于 “ 然 ” ,译为 “? 的样子 ”“? 地 ” 。 (1)盘盘 焉 ,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阿房宫赋 ) (2)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 焉 。 (齐桓晋文之事 ) (3)且 焉 置土石? (愚公移山 ) (4)少 焉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赤壁赋 ) (5)未知生, 焉 知死。 (论语 ) (6)犹且从师而问 焉 。 (师说 ) (7)惟俟夫观人风者得 焉 。 (捕蛇者说 ) (8)割鸡 焉 用牛刀? (论语 ) (9)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 焉 。 (六国论 )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10)五

11、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 焉 者也。 (五人墓碑记 ) (1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 焉 ,或否焉,小学而大遗。 (师说 ) (12)焉 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齐桓晋文之事 ) (13)三人行,必有我师 焉 。 (论语 ) (14)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 焉 。 (石钟山记 ) 答案: (1)G (2)E (3)D (4)F (5)D (6)C (7)C (8)D (9)E (10)A (11)F (12)B (13)A (14)G 六、【且】 A用作连词。递进关系,而且,并且。 B用作连词。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C用作连词。让步关系,尚且,还。 D用作连词。并

12、列关系:又,又 ? 又 ? ,一面 ? ,一面 ? 。 E用作副词。将,将要。 F用作副词。暂且,姑且。 (1)命如南山石,四体康 且 直。 (孔雀东南飞 ) (2)如太行、王屋何? 且 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 ) (3)且 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陈涉世家 ) (4)臣死 且 不避,卮酒安足辞! (鸿门宴 ) (5)誓不相隔卿, 且 暂还家去。 (孔雀东南飞 ) (6)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 且 从师而问焉。 (师说 ) (7)示赵弱 且 怯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 (8)若属皆 且 为所虏。 (鸿门宴 ) (9)存者 且 偷生,死者长已矣! (石壕吏 ) (10)又有若老人咳

13、 且 笑于山谷中者。 (石钟山记 ) 答案: (1)D (2)A (3)B (4)C (5)F (6)C (7)D (8)E (9)F (10)D 七、【若】 A动词,像,好像。 B用作代词。表对称,相当于 “ 你 ”“ 你们 ” ;作定语时则译为 “ 你的 ” 。 C用作代词。表近指,相当于 “ 这 ”“ 这样 ”“ 如此 ” 。 D用作连 词。表假设,相当于 “ 如果 ”“ 假设 ” 等。 E用作连词。至,至于。 (1)以 若 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齐桓晋文之事 ) (2)若 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齐桓晋文之事 ) (3)若 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鸿门宴 ) (4)视之,形 若 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 (促织 ) (5)更 若 役,复若赋。 (捕蛇者说 ) (6)吾不忍其觳觫, 若 无罪而就死地。 (齐桓晋文之事 ) (7)天 若 有情天亦老。 (李商隐金铜仙人辞汉歌 ) (8)不者, 若 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 )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9)万里赴戎机,关山度 若 飞。 (木兰辞 ) 答案: (1)C (2)E (3)B (4)A (5)B (6)A (7)D (8)B (9)A 八、【则】 A连词。表示承接关系。译为 “ 就 ”“ 便 ” ,或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高考专区 > 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文言文阅读6.2文言虚词的7大推断技法课时作业.doc)为本站会员(mrli20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