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师大北师大版版五五年级年级上上册册数学数学 教教 学学 设设 计计 2019 年 8 月 1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小数除法小数除法 精打细算精打细算 【教学目标】 1、 从 “买牛奶” 的情境中知道小数除法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体会小数除法意义。 2、能借助“元、角、分”的知识及“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探索小数除以整数 的计算方法,并能理解算法,进行正确地计算。 3、在活动中能与同学合作交流,说出自己的方法或想法。 【教学重点】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商的小数点是如何确定的。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温故互查 1.下面各
2、数中的哪些“0”可以去掉,数的大小不变? 7.10 15.20 100 0.070 1.01 2.0 2.昨天,淘气逛商店的时候,用 115 元买了 5 箱牛奶,小红在另一家商场用 126 元买了 6 箱牛奶,两种牛奶品牌质量一样,谁买的便宜?你能帮淘气算一算吗? 列出算式并用竖式计算: 小组合作完成。然后组内交流。 二、情景导入 ,呈现目标 出示主题图,提出数学问题,引入新课。 产生质疑,引入新课。 三、探究新知 根据主题图,提出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并尝试解决。 (一)甲商店牛奶的价格: 1.列出算式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知识,尝试 2.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方法,讨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
3、除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二)乙商店牛奶的价格: 1.列出算式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知识,尝试解决。 2.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方法,进一步讨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一般计算 方法。 四、点拨升华 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时,要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将商的小数点与 2 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 继续除。 五、课堂总结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独立思索小组交流总结方法教师点拨。 六、达标检测 用竖式计算: 7.427 = 20.79= 8.25= 15.915 = 七、知识拓展 一张课桌的面积是 23.4 平方分米,长是 5
4、 分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先独立 做,最后小组内交流。 八、作业布置: 【教学后记】 打扫卫生打扫卫生 【教学目标】 1、通过“打扫卫生”的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 学价值。 2、利用已有知识,自主探索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掌 握已学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利用小数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在知识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估算意识。 【教学重点】正确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用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7.427
5、78.39 5.616 请回忆一下,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试着完成课本第 6 页第 4 题。 小组合作完成。组内交流。 3 二、情景导入 呈现目标 出示打扫卫生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呈现教学目标。 产生质疑,引入新课。 三、探究新知 根据打扫卫生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 (一)根据问题,列出算式并尝试解决。 (二)平均每人花了多少元? 1. 列出算式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知识,尝试解决。 2. 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方法,讨论“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除法”的一般计算 方法。 (三)买 16 个恐龙玩具花了 12 元,每个恐龙玩具多少元? 1.列出算式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
6、知识,尝试解决。 2.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方法,进一步讨论“个位不够商 1”的一般计算方法。 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展示,用语言说明用“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除法”的一 般计算方法。 四、点拨升华 讨论“个位不够商 1”的一般计算方法。学生试着总结,教师点拨。 五、课堂总结 1、 “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除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2、“个位不够商 1” 的一般计算方法。 独立思索小组交流总结方法教师点拨。 六、达标检测 1、16 个小恐龙玩具花了 12 元,每个多少元?(师点拨:每个不到 1 元。个位不 够商 1。 2、完成 5 页 2、3 题,并交流。 独立做,最后小组内订正。个别题全班解决。 七、
7、知识拓展 如果把一根木料锯成 3 段用 15 分钟,那么用同样的速度把这根木料锯成 5 段,要 用多少分钟? 先独立做。最后全班交流。 八、作业布置 教材第 5 页“练一练”的第 1、5 题 【教学后记】 4 谁打电话时间长谁打电话时间长 【教学目标】 1、掌握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利用已有知识,经历探索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数 学思想。 3、通过“谁打电话的时间长”的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用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去 解决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
8、学难点】运用转化思想探索除数是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温故互查 1、我会填。 (把下面各题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4.681.2=( )12 2.380.34=( )34 5.20.32=( )( ) 16.10.46=( )( ) 15.30.125=( )( ) 2.380.34=( )( )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 二、情景导入 呈现目标 出示打电话的情景图,揭示本课课题,并出示教学目标。 产生质疑,引入新课。 三、探究新知 (一) 、根据谁打电话时间长,提出数学问题。 (二) 、根据问题,列出算式并尝试解决。 1.小红
9、打电话的时间是多少? (1)列出算式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知识,尝试解决。 讨论“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2.小华打电话的时间是多少? (1)列出算式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知识,尝试解决。 (2)根据商的不变性质”怎样计算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 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展示,用语言说明讨论“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一般计 算方法 四、点拨升华 5 讨论“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一般计算方法。主要利有商不变规律,把除数 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陈除法。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 独立思索小组交流总结方法教师点拨 六、达
10、标检测 1、完成 8 页的“试一试” ,并交流。 2、完成 8 页的练一练第 1 题 七、知识拓展 王奶奶买了 4.5 千克黄瓜,交给售货员 10 元钱后,找回 1.9 元。你能帮王奶奶算 出每千克黄瓜多少钱吗?小组内交流完成。 八、作业布置:教材第 8 页“练一练”的第 2 题 【教学后记】 练习一(练习一(1 1)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3、通过练习,体会生活中存在着用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去解决的问题,从而进一步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巩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1、】运用转化思想探索除数是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练习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温故互查 1、我会填。 (把下面各题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4.680.12=( )12 23.80.34=( )34 15.23.2=( )( ) 16.780.46=( )( ) 6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 二、课堂练习 1.完成 10 页的第 1,2 题 2.完成 10 页的第 3. 4 题 3.集体订正。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 四、达标检测 填一填 (1)两个数相除时,如果除数扩大到原来的 100 倍,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扩大
12、 到原来的( )倍。 (2)038 扩大到原来的( )倍变成整数。0。1368 扩大到原来的( )倍 变成整数。 五、作业布置:配练相关练习。 【教学后记】 练习一(练习一(2 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3、通过练习,体会生活中存在着用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去解决的问题,从而进一步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巩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运用转化思想探索除数是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练习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温故互查 1、我会填。 (
13、把下面各题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7 157.312.5=( )( ) 2.580.034=( )( )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 二、课堂练习 1.完成 11 页的第 7 题 2.完成 11 页的第 8、9 题 3.集体订正。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 四、达标检测 填一填 计算 1.1061.23 时,先将除数 1。23 的小数点向( )移动( )位, 、 使它变成( ) ,再将被除数 1。106 的小数点也向( )移动( )位, 最后按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 独立做,最后小组内订正。个别题全班解决。 五、作业布置:配练相关练习。 【教学后
14、记】 人民币兑换人民币兑换 【教学目标】 1、通过人民币和其他币种的兑换,体会求积、商近似值的必要性,感受到数学与 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够按照要求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教学重点】按照要求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准确地掌握人民币和外币的兑换。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温故互查 :查找资料(关于外币和人民币之间的比率) 1 元港币兑换人民币( ) 元 8 1 美元兑换人民币 ( )元 1 欧元兑换人民币 ( ) 元 100 泰铢兑换人民币 ( ) 元 1( )兑换人民币 ( ) 元 1( )兑换人民币 ( ) 元 2、试着完成课本第 67
15、 页试一试。 小组内交流。 二、情景导入 呈现目标 根据人民币兑换情景主题图, 提出数学问题。 引入课题, 出示本节课教学目标。 产生质疑,引入新课。 三、探究新知 1.根据人民币兑换,提出数学问题。 2.、根据问题,列出算式并尝试解决。 折合人民币大约多少元? (1).列出算式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知识,尝试解决。 (2).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方法,讨论如何求积的近似值。 妈妈用 600 元人民币到银行可兑换多少美元? 1.列出算式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知识,尝试解决。 2.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方法,进一步讨论如何求商的近似值。小组合作,引导学 生展示,进一步讨论如何求商的近
16、似值。 四、点拨升华 提示:由于货币最小单位是“分” ,以元为单位时,第三位小数没有意义,一般保 留两位小数。 五、课堂总结 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 六、达标检测 1、完成课本第 13 页第 1 题。 2、完成课本第 14 页第 4 题。 七、知识拓展、 八、作业布置:教材第 13 页“练一练”的第 2、3 题 【教学后记】 9 除得尽吗除得尽吗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蜘蛛和蜗牛每分爬行多少米,发现余数和商的特点,知道什么是循环 小数。 2、学会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 【教学重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 【教学方法】引导
17、、发现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请你往下除,会发现什么规律? 206 18.822 学生独立做,小组合作完成。 二、情景导入 呈现目标 根据谁爬得快情景图,提出数学问题。引入课题,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 三、探究新知 根据问题,列出算式并尝试解决。 (一)蜘蛛平均每分爬行多少米? 列出算式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知识,尝试解决。 (二)蜗牛平均每分爬行多少米? 1.列出算式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知识,尝试解决。 2.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方法,进一步讨论余数和商的变化规律。 小组合作,引 导学生展示,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方法,进一步讨论余数和商的变化规律
18、。 四、点拨升华 一个循环小数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循环小数 可以只写一循环节,并在首位和末位上点上两个点。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独立思索小组交流总 结方法教师点拨 六、达标检测 1、完成 16 页第 1 题,并交流。 2、下面的说法对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10 0026026026 是循环小数。 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 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小数叫循环小数。 无限小数都比有限小数大。 无限小数都是循环小数。 12323的小数部分最后一位上的数是 3。 3、进一步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 853 85372
19、8533 8535353 8555 85353 8503503 独立做,最后小组内订正。个别题全班解决。 七、知识拓展 1、算算看,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内交流完成。 八、作业布置:教材第 16 页“练一练”的第 2、3 题 【教学后记】 调查“生活垃圾”调查“生活垃圾”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生活垃圾” ,学习小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体会其运算顺序是和 整数是一样的。 2、会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3、利用学过的小数加减、乘除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会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会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
20、【教学过程】 11 一、检查预习 1、先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963+12 123+20 24(306) 9632 二、情景导入 呈现目标 出示五(1) 班和五 (2)班调查汇报情景图, 揭示本课课题,并出示教学目标。 产生质疑,引入新课。 三、探究新知 五(1)班调查汇报 一个人 4 周可产生约 30.8kg 生活垃圾。 五(2)班调查汇报 这个小区周一到周五共产生生活垃圾约 3.5t,周末每天产生生活垃圾 1.3t。 1、根据以上信息,请你提出数学问题_ 2、列式并写出计算过程: 3、小组讨论,说说计算时你们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1)先独立答题 (2)组内交流 (3)师生交流
21、 四、点拨升华 1、小数混合运算和整数四则混合的运算顺序是一致的。 2、混合运算过程中,遇到除法的商的小数独立思索小组交流总结方法教师点拨。 位数较多或出现循环小数时,一般保留两位小数,再进行计算。 独立思索小组交流总结方法 五、课堂总结 对照学习目标,想一想你的目标达到了吗?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吗? 先小组 内说一说,最后班上交流。 六、达标检测 。完成 P18 页“练一练”1、3、4 题。 七、知识拓展 每小时上网费是 2.4 元,小明家 6 月份的上网费是 180 元,算一算,小明家月 份平均每天上网多长时间? 独立思索小组交流总结方法教师点拨。 八、作业布置。教材第 18 页“练一练”的
22、第 2 题 【教学后记】 12 练习二(练习二(1 1)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能熟练地掌握除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自身的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 2、在练习的过程中充分感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熟练地掌握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 练习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回忆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举两个不同的实例加以说明。 2、计算并验算: 62.917= 93.6= 11736= 2.10.53= 4.23.2= 1.85.5= 学生独立做,小组内交流 二、探究新知、检测反馈: 1、估一估下面各题的得数是否正确。算
23、一算,你的估计对吗? 4.483.5=2.8 12.31.5=1.845 13.30.95=0.14 7.20.64=46.08 2、按照规律填数。 25, 10, , 。 3、动笔做课本第 19 页的第 5 题。学生独立做,教师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三、课堂总结 总结本工节课所学内容。独立思索小组交流总结方法教师点拨 四、达标检测 1、完成 19 页第 1 题。 2、完成 19 页第 3 题。 3、完成 19 页第 4 题。 独立做,最后小组内订正。个别题全班解决。 13 五、知识拓展 在下面的算式里填上括号,使等式的左右两边相等。 0.7 0.9 + 1.2 0.3 3 = 1.9 0.7
24、0.9 + 1.2 0.3 3 = 1.9 0.7 0.9 + 1.2 0.3 3 = 1.9 小组内交流完成。 六、作业布置:教材第 19 页“练习二”的第 2 题 【教学后记】 练习二(练习二(2 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2、利用小数解决问题,发展数学的应用意识,体验数学的现实的价值。 【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 练习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 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先独立回顾, 然后再与同学习小组同学交流。 2、给
25、下面的试题添上括号,使计算正确。 1 0.25 4 0.8 1 8.05 7.8 0.4 = 0.75 4 0.8 = 10.25 0.4 = 0.75 5 = 1 0.1 = 3.75 = 10 学生独立做,小组内交流 二、探究新知 1、算一算,比一比,谁的正确率高些。 54(3.94+6.86) (3.2+0.12)0.8 0.1750.254 0.1750.250.4 14 2、做课本第 20 页的第 7 题。 3、 做课本第 20 页的第 8 题。 做完后, 将自己的想法与同学习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4、做课本第 20 页的第 10 题。 (先独立思考,然后再与同学习小组的同学讨论具体的
26、解题思路,最后动笔做一 做。 ) 学生独立做,教师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三、课堂总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独立思索小组交流总结方法教师点拨 四、达标检测 完成练习册练习四。独立做,最后小组内订正。个别题全班解决。 五、知识拓展 小明家离学校 11.25 千米,他每天骑车上学,往返一次共需 1.5 时。小明平均每 小时行多少千米? 小组内交流完成。 六、作业布置:教材第 20 页“练习二”的第 8、9 题 【教学后记】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轴对称和平移轴对称和平移 轴对称再认识(一)轴对称再认识(一) 【教学内容】课本第 21-22 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
27、义。 2、 通过观察、 思考和动手操作, 培养学生探索与实践能力,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引导学生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世界的神奇,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建立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教学难点】 探索某些轴对称图形的对称性。 【教学准备】 白纸、彩纸、剪刀、各种平面图形等学习材料一份。 15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谈话激趣 课前交流:你们会玩纸吗?怎么玩?看老师怎么玩? 你们会不会像老师这样玩呢?每人都有机会,不妨请大家也来玩一玩。 (设计意图: 从 “玩” 这一话题引入, 结合师生的撕纸作品, 自然引入新课学习, 激发学生的兴趣。 ) 二、感知
28、图形,体悟特征 (谁愿意把自己的作品给大家展示一下?) 1、结合附页 1 中的图 1,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概括,抽象出这类平面图形 的特点。 师:既然这些图形对折以后左右两边能完全重合,我们就把这样的图形叫“轴对 称图形” (板书:轴对称图形) 2、引导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通过说一说、指一指、画一画,深入认 识对称轴,并再次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3、结合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找课本 21 页图形的对称轴并画一画。 (1)学生根据经验大胆猜想。 (2)结合手中的学具,小组合作,共同验证猜想,并且画出对称轴,你发现可以 画几条? (3)汇报交流,着重引导学生说清判断的依据。 4完成练一
29、练,并交流判断的理由。 (交流时,引导学生说说判断的依据) 5 想象: 根据给出轴对称图形的一半, 想象它的另一半, 并判断给出是什么图案。 三、动手实践,深化体验 引导学生结合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利用师生共同准备的一些素材,自己想办法创 造一个轴对称图形。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 【教学后记】 16 轴对称再认识(二)轴对称再认识(二) 【教学内容】课本第 23-24 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能找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用自己的方法创造出轴对称图形。 2、 通过观察、 思考和动手操作, 培养学生探索与实践能力,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引导学生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
30、对称世界的神奇,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能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事物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探索某些轴对称图形的对称性。 【教学准备】各种平面图形等学习材料一份。 【教学过程】 一、观图激趣、设疑导入 1、请同学们观察课本 23 页淘气画的房子,他画的对吗? 学生讨论并回答。 折痕两侧的部分完全重合。 2、轴对称图形除了这个特点还有其他特点吗? 今天我们就来接着研究有关轴对称的其他知识。 二、画图形的对称轴 课件出示教材 23 页上面情境图。 淘气的房子是轴对称图形吗? 三、精讲 通过“折一折”的方法,不仅能判断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还能通过有几种完 全重合的折法得知图形有几条对
31、称轴。 四、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 23 页,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完成课本 24 页“练一练”第 1、2 题。 五、课堂小结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六、作业布置 完成课本 24 页,第 3、4 题。 【教学后记】 17 平移平移 【教学内容】课本 25、26 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先沿水平(或竖直)方 向平移,再沿竖直(或水平)方向平移 2让学生进一步积累平移的学习经验,更充分地感受观察、操作、实验、探索等 活动本身的独特价值,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 3让学生在认识平移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与变换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32、: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先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再沿竖直(或水平) 方向平移 难点:如何通过数格子定点的方法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说一说,生活中那些运动都是平移? 2小结。 (1)只要抓住一个点来看,数一数这个点到它所对应的点向右平移了几格,我们就 可以知道向右平移了几格。 (2)也可以抓住一条边或一个部分观察,看看把图形一条边或一部分平移了多少格。 二、新知探究 1出示问题,提问:课本 25 页淘气和笑笑移动小旗做的是什么运动?(平移) 2画出课本 25 页中小旗向上平移四格后得到的图形吗? 3画出课本 25 页小船先
33、向左平移 5 格,再向上平移 5 格后的图形吗? 4小组交流,并画一画。 5反馈汇报。 6指导画法:选择一种方法,投影学生作品,让学生边指边说是怎样平移的? 7归纳提炼: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及时小结。 如选择方法一:先确定几个关键点(图中三角形的顶点和正方形的四个顶点),接 着把这几个点分别向右平移 6 格,再连成图形,这是沿水平方向平移,最后沿竖直方 向,用以上方法把图形向下平移 4 格。 三、操作深化 1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18 出示小船平移图,谈话:仔细观察小船是怎样平移的,并用手指出小船图的起始 位置和平移后到达的位置,看一看先向哪边平移了几格?再向哪边平移了几格?请你自 己先在书上
34、数一数,填一填。 反馈交流:你是怎么数的?(抓住一个点来看,数一数这个点到它所对应的点平移 了几格,我们就可以知道小船平移了几格) 2.画平移后的图形。(“练一练”第 2、3 题) (1)谈话:刚才我们已经学会看一个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了,如果请你画出一个 图形平移后的图形,可以吗?请注意,为了清楚地表示平移的结果,我们可以把平移过 程中画出的图形用虚线画,平移的最终结果用实线画。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加以指导。 (3)投影学生作品,交流平移的过程与方法。 四、全课小结 提问: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我们做了哪些事情?你对什么事印象最深?从中你 明白了什么? 五、作业布
35、置 完成配练相关练习。 【教学后记】 欣赏与设计欣赏与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 27、28 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 1、知识:经历运用平移、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运用图形的变换在方格 纸上设计图案。 2、能力:结合图案设计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平移、轴对称在设计图案中的作用, 体验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教学重点】欣赏生活中美丽的图案,培养审美意识; 【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 19 【教学方法】导练法 、迁移法 【学习方法】小组合作、互动探究 【课时安排】1 课
36、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8 分钟)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图形,让学生回答问题。 导入新课:欣赏与设计 二.自主探究新知(8 分钟) (一)出示自学指导 1、自学教科书第 27 页中的内容。 2、这些图案分别是怎样得到的?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 3、用多种方法进行变换。 4、你找到了什么规律。 (二)检测 做教科书第 28 页的练一练第 2 题,学生先独立做,然后汇报。学生回答时,教师 要进行追问。 三、反馈交流(10 分钟) 1、做教科书第 28 页的练一练第 1 题。 (1)先让学生观察图,再根据条件进行变换。 (2)教师要根据学生练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四.精讲点拔(8 分钟) 重
37、点讲解美丽的图案是根据平移、轴对称得到的。 五、当堂训练:课本 28 页第 3、4 题 六、课堂小结:同学们,你们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呢?给你的同桌说一说?还 有什么疑惑吗? 七、作业布置 课本 28 页 2 题 【教学后记】 20 练习三练习三 【教学内容】教科书 29、30 页 【教学目标】 : 1、知识: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 2、能力:经历运用平移、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运用图形的变换在方格 纸上设计图案。 3、情感:通过复习,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习惯。 【教学重点】梳理轴对称和平移相关内容。 【教学难点】根据所学的知识,解决课本 29,30 页练习。 【教具准
38、备】小黑板 【教学方法】导练法 迁移法 【学习方法】小组合作 互动探究 【教学过程】 一.知识整理 1、轴对称的概念及判断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2、平移概念及平移的方法 二.基本练习 完成课本 29、30 页的 1、2、3、4、5、6、题。 小组讨论,交流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画的? (1)先独立做题 (2)组内交流 (3)师生交流 (4)教师小结 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是,首先在图上找出几个关键点或线段,再确定各关键 点或线段变换以后的对应位置。 三.全课小结: (1)根据整理的知识,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你还有哪些不懂的知识,请提出来。 四、作业布置 【教学后记】 21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39、 倍数与因数倍数与因数 【单元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 经历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 认识自然数, 认识倍数和因数; 2、能在 100 以内的自然数中找出 10 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 100 以 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知道质数、合数; 3、经历 2、3、5 的倍数特征的探索过程,知道 2、3、5 的倍数的特征,知道奇数 和偶数; 4、通过实践活动来感知数的奇偶性; 5、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 的合情推理能力; 6、在探索数的特征的过程中,体会观察、分析、归纳、猜想、验证等探索方法, 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教
40、学重点】注重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探索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通过数形结合,理解质数与合数,能正确区分;在活动中,了解数 的奇偶性,会判断奇偶数。 【教学后记】 倍数与因数倍数与因数 【教学内容】P31-32 【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与因数。 能力目标: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自学、有问题在小组内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从而提升 团体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1、自然数与整数的范畴及区别 2、因数倍数的研究范围 【教学难点】因数倍数的相互依存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情景图或小黑板 22 【教 法】引导自学,精讲疑难 【学 法】自主探索与合作
41、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学 1、板书课题 导语: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数的世界里,生活中经常会用到一些数,有 的数还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倍数与因数(板书课题) 2、出示学习目标:A、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知识来认识倍数与因数。B、 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C、理解自然数与整数异同。 3、自学指导 过渡语:为了达到学习目标请同学们看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 31-32 页的内容,重点看试一试的(1) 、 (2)和找一找, 思考:1、数可以分成几类?2、笑笑的话你是怎么理解的?3、判断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是什么?注意两个数是因数与倍数的关系是怎样表述的。 5 分
42、钟后汇报学习成果, 会做 与例题类似的题目。 (如有疑问可以与同学讨论也可以举手问老师。 ) 二、学生自学 下面自学竞赛开始。 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 (要保证学生看够 5 分钟,学 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继续深入复看) 三、自学检测 1、出示检测题:第 31 页的“认一认”的 253=75 14684 205100 学困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 四、精讲 1、学生当小老师来批阅板演,如发现错误,不要擦去原题,在旁边更正。 2、根据学生板演中出现问题来精讲,突破重难点,适当延伸(在正整数范围内研 究因数倍数的原因) 。 五、课堂小结:学生自己说收获,老师及
43、时总结并板书重点结论,引导学生补充 完整。 六、巩固练习 第 32 页“练一练”第 2 题、第 3 题。 作业自定(作业布置要紧密结合本课要点, 做到再次巩固。 ) 【教学后记】 23 探索活动:探索活动: 2 2、5 5 的倍的倍数的特征数的特征 【教学内容】P33-34 及相关练习 【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 2、5 的倍数的特征,了解奇数,偶数的含义 能力目标: 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2、 5 的倍数, 能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情感目标:在观察、猜测和讨论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2、5 倍数的特征及奇偶数的判别 【教学难点】奇偶数的特征 【教学准备】小黑板 1
44、00 以内数字表 【教 法】引导自学 【学 法】动手实践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提问学生来说说自然数和整数的范围及异同 2、倍数和因数的相互依存说法:4 乘 5 等于 20,说出因数和倍数 3、寻找四个 2 的倍数 由学困生完成,错误时提问其他学生帮助更正。 二、板书课题 导语: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倍数和因数的有关知识,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 些数的倍数的特征。师板书:2、5 的倍数的特征。 1、出示自学目标 A、理解 2、5 的倍数的特征 ,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2、5 的倍数。 B、了解奇数,偶数的含义,能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2.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认真看第 33 页的
45、内容。按照要求动手做一做,然后思考: (1)通过表格中做上记号的数你能说一说 5 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吗? (2)2 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吗? (3) 什么是偶数和奇数?5 分钟后汇报学习成果。(师: 如有疑问可以与同学讨论, 也可以举手问老师。 ) 三、学生自学 过渡语:依师自定激励语。 教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 (要保证学生看够 5 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 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 24 四、自学检测 1、先让学生同桌交流自学成果。 2、出示检测题: 第 34 页的练一练第 1 题。 学困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 五、精讲 1、学生当小老师来批阅板演,如发现错误,不要擦去原题,在旁边
46、更正 2、根据学生板演中出现问题来精讲,突破重难点,适当延伸。 六、课堂小结:学生自己说收获,老师及时总结并板书重点结论,对于学生没有 说到的重难点,可以引导其说出并总结板书。 七、作业 完成第 34 页 “练一练”第 4 题。 【教学后记】 3 3 的倍数的特征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内容】探索活动: 3 的倍数的特征 【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 3 的倍数的特征 能力目标: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3 的倍数。 情感目标:发展学生分析、比较、猜测、验证的能力。 【教学重点】3 的倍数的特征总结 【教学难点】运用 2、3、5 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准备】小黑板 100 以内数字表 【教 法】引导自学
47、 【学 法】自学 探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2 和 5 的倍数特征 2、2 和 5 共同倍数的特征 25 3、说一些数,提问学生来判断奇偶 通过提问一些学困生来完成,让其他学生来评断,达到全员参与复习。 二、板书课题并引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研究了 2、5 的倍数的特征,你们想研究一下 3 的倍数有什么 特征吗? 1、出示自学目标 理解并总结出 3 的倍数的特征,能独立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3 的倍数。 2、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认真看第 35 页的内容,重点看第 35 页中间的表格和对话框,思考: 通过表格中做上记号的数你能说一说 3 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吗?5 分钟后汇报学习成果
48、。 三、学生自学 下面自学竞赛开始。 学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3 的倍数特征总结较抽象,学生 可能一时无法总结,老师要做以适当引导。 四、自学检测 1、学生先自行交流自学成果。 2、出示第 36 页的练一练第 1、2 题 通过提问或让学困生板演来完成检测。 五、精讲 1、学生当小老师来批阅板演,如发现错误,不要擦去原题,在旁边更正 2、根据学生板演中出现问题来精讲,突破重难点,适当延伸。 六、课堂小结:学生自己说收获,老师及时总结并板书重点结论,对于学生没有 说到的重难点,可以引导其说出并总结板书。 七、巩固练习 第 36 页的练一练第 3 题、第 4 题。 作业可布置配练习题。作业布置要紧密结合本课要点,做到二次巩固。 【教学后记】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