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9 页 27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周晔写的回忆伯父的纪念性文章,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 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 课文的段落以空行为标志,共分五段。课文先写伯父去世后, “我”看到他受到很多 人的爱戴。 接着触景生情地转入对伯父生前的点滴回忆, 分别叙述了四件事: 伯父借谈 水 浒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伯父在笑谈“碰壁”中抨击旧社会;伯父热情地救护和 帮助黄包车车夫;伯父关心女佣阿三。最后总结伯父是一个怎样的人,呼应开头
2、,点明主 题。 全文脉络清晰,叙事清楚。第一段是果鲁迅先生受到人民的爱戴,后几段是因 鲁迅先生受到爱戴的原因。在叙事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 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一基本主题。课文以小孩的口吻叙述,给人以朴实、亲 切之感。 “伯父”是侄女对鲁迅的亲切称呼, “先生”则是对鲁迅的崇敬与爱戴。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一让学生感受鲁迅的高尚品格;二引导学生学习抓住语 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三培养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2.能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文中所写的关于鲁迅的几件事。 3.能借助课文及相关资料,感受鲁
3、迅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 1.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2.能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文中所写的关于鲁迅的几件事。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查找鲁迅先生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1 课时 第 2 页 共 9 页 【教学过程】 板块一板块一 谈话导入,明确目标谈话导入,明确目标 1.导入新课:1936 年 10 月 19 日,中国文坛上的一颗巨星悄然陨落,但他的“横眉冷 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高尚品质却永远激励着后人。他是谁?(课件出示鲁迅先 生图片) (板书:鲁迅先生)这节课,让我们跟随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再次走近鲁迅先生。 (板书完善课题
4、) 2.明确目标:在课前预习的时候,同学们已经圈画了自己不理解的内容,这节课我们 除了弄懂我们不理解的问题,还要看看课文给我们提出了哪些学习任务。请同学们自读学 习提示。 课件出示: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关于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给每件事加个小 标题。 结合资料和同学交流:课文中的鲁迅先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回顾方法。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我们要集中注意力,不回读,带着问题边读边圈画有用信 息,并运用这些方法快速默读课文。 (2)小标题比段意简练,一般不是完整的句子,多为短语。 (3)我们可以抓关键词句,关注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来感受人物形象。 【设计意图】以谈话导
5、入,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在自主阅读课文时,能做到有的放 矢,思路清晰。温习阅读方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板块二板块二 快速默读,概括事件快速默读,概括事件 1.默读梳理。 (1)速读: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段落之间用空行隔开。 明确:哪几个事件是用段落之间的空行隔开的? (2)归纳:课文写了关于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给每件事加个小标题。注意,小标 题比段意更简练,可以是短语,也可以是文中的关键词句。 2.交流反馈:学生多元表达,教师相机板书。 (板书:谈水浒传笑谈“碰壁” 燃放花筒救助车夫关心女佣) 3.明确写法。 第 3 页 共 9 页 (1)过渡:这五件事情都是周晔对鲁迅先生
6、生前的回忆,而如今先生却躺在了万国 殡仪馆。请同学们自由读第 1 自然段,说说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 (2)点拨:先写鲁迅先生逝世,众多人来悼念他,再回忆鲁迅先生生前的事情,说 明此文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方法?(板书:倒叙) 【设计意图】以小标题的形式梳理课文内容,明确文章的写法,有助于训练学生把握 文章内容的能力,便于下个环节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板块三板块三 借助资料,理解课文借助资料,理解课文 1.梳理问题:同学们在预习的时候圈画出了自己不理解的问题,我们来交流一下。 预设:为何伯父去世会有那么多人来吊唁?为何伯父那么大的人,走路还会碰壁?为 何车夫脚上不穿鞋? 2.借助资料,解决问题。 (
7、1)自主解决:根据自己查找的资料,解决“为何伯父去世会有那么多人前来吊唁” 。 明确:伯父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深受人们爱戴。 (2)小组交流: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分享资料,集小组的智慧解决“为何车夫脚上不 穿鞋” 。 小组讨论明确:当时社会黑暗,百姓过着穷苦的生活。 (3)引发讨论:为何伯父那么大的人,走路还会碰壁?(学生初谈“碰壁” ) 【设计意图】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借助相关资料,自主合作,层层推进,由 易渐难地解决心中的疑问,学生学会合作分享,答疑解惑的能力得到锻炼。 板块四板块四 抓关键词句,感受形象抓关键词句,感受形象 1.自主感悟:默读课文,认真想一想:鲁迅先生给
8、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里 感受到的?请同学们圈画关键词句,在旁边简单批注自己的感受。 2.交流反馈。 (相机板书) 预设: (1)谈水浒传 :鲁迅先生对晚辈的关心。 课件出示: 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 “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 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 ,一本是小约翰 。 小结:通过鲁迅先生的语言、动作描写,写出了鲁迅先生的率真、有趣,我们感受到 第 4 页 共 9 页 了他对晚辈的热情关怀、谆谆教诲。 (2)谈“碰壁” :鲁迅先生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以及乐观斗争的精神。 课件出示: “你不知道, ”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 “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 样
9、,也是又高又直的。 ”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思考:鲁迅先生为什么说“四周黑 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结合我们前两课的学习以及阅读到的资料,说说“四周黑洞 洞的”是指什么, “碰壁”又是指什么。 明确: “四周黑洞洞的”指当时社会的黑暗; “碰壁”指鲁迅先生在与反动派作斗争时 屡遭挫折和迫害。 指名读,鲁迅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从他幽默的话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小结:从鲁迅先生的语言描写中,感受到他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他用幽默的话语暗 示自己的身世遭遇,显示出他对困难和敌人的轻蔑,体现了他的自信与乐观的精神。 (3)燃放花筒:鲁迅先生慈祥而又率真。 课件出示: 我突然注意到他脸
10、上的表情,那么慈祥,那么愉快,眉毛,眼睛,还有额上一条条的 皱纹,都现出他心底的欢笑来。那时候,他的脸上充满了自然而和谐的美,是我从来没看 见过的。 提问:这是对鲁迅先生的什么描写?(神态描写) 齐读这句话,感受鲁迅先生的慈祥与率真。 (4)救助车夫:鲁迅先生对贫苦人民的关心。 思考:你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的?这些句子是对鲁迅先生什么方面的描写? 课件出示: 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夹出碎玻璃片, 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伯父又掏出一些钱来给他,叫他在家里休养几天,把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 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
11、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 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第 5 页 共 9 页 质疑:读到这些句子,你的心中有什么疑问? 预设:为何“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 了一口气”? 小结:通过对鲁迅先生的动作和神态描写,体现出他对贫苦百姓的同情和关心,他 为天下穷人的无出路而忧虑,同时又为自己无力解救苦难中的穷人而叹息。 (5)关心女佣: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 从哪里感受到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 女生读:读出女佣阿三对鲁迅先生的感激之情。 3.升华过渡:这样的伯父,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 课件出示:
12、 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1)学生齐读,提问: “别人”指的是哪些人? (2)过渡:就是这样一位伯父,一位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伯父,他就这 样离开了,想到这里,小周晔 课件出示: 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 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 听不到他的声音了, 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齐读这句话。 课件出示鲁迅先生葬礼图片,思考: a.如果你是黄包车夫,在葬礼上,你会对鲁迅先生说些什么呢? b.如果你是女佣阿三,在葬礼上,你又会对鲁迅先生说些什么呢? c.此时此刻,你最想对鲁迅先生说些什么?(补充巴金的悼鲁迅先生 ) 4.总结
13、所得。 同学们,通过周晔对伯父的回忆,我们了解到鲁迅先生是这样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 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本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三篇关于鲁迅先生的文章,你对鲁 迅先生有了哪些更加深刻的认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句,结合旧知,感知人物形象,注重将感悟和朗读相 结合,加深对人物情感的体验和对人物形象的体悟,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鲜明,学生对人 物形象的认知也会更加深刻。 第 6 页 共 9 页 【板书设计】 26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通过周晔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 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
14、达作者对鲁迅 先生的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整个教学过程较为开放,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自主感知人物形象。 1.1.自主学习,合作共读。自主学习,合作共读。 本着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这节课主要采取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教 师起穿针引线的辅导作用。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质疑,合作解疑,自主感知人物形象, 整节课完全向学生敞开,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活跃,妙语连珠, 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 2.2.借助资料,深入探究。借助资料,深入探究。 学生对文中的社会现象认知不够,想深入理解文章中有深刻含义的句子是比较困难 的。为了突破这一难点,课
15、前让学生大量查找背景资料,课中学生借助资料释疑解惑,教 师补充资料,由易渐难,层层推进,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感知人物形象,水到渠 成地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课后作业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 、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吊唁 (ynyn)挨 打(ii) 第 7 页 共 9 页 女佣 (yngyng)追悼 (diodo) 殡 仪馆(bnbn)正 月(zhngzhng) 二、句子小探究。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1 “四周黑洞洞”的意思是_。 2 “碰壁”是指_。 3这句话的意思是_。 4这句是_句,改为陈述句是_。 阅读能力大提升阅读能
16、力大提升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往事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 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祖父笑着和 我说: “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喜 欢,说是应了花瑞。 ”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 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梗上只留下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 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
17、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儿,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 紧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 我连忙走过去, 坐在母亲旁边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 慢慢的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 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 荫蔽? 1.这篇散文抒写和歌颂的对象是什么?全文的点睛之笔是什么? 第 8 页 共 9 页 2.第二、三段交代八九
18、年前的作用是() A.说明我喜欢莲花已不是一天两天了。 B.抒发自己对故乡园院中红莲的思念之情,介意表达对故乡亲人的怀念。 C.写一段趋势,丰富文章内容,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D.借祖父的话暗示“我”与红莲之间的关系,为后文主题的揭示设下伏笔。 3.“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一句中的“不宁的心绪”指什么? 4.试用简明的词语概括文中“我”的感情变化。 5.我国唐代诗人孟郊曾写过一首诗游子吟 ,其中的四句“什么”抒发了与本文相同的 感情。写作手法上都是抓住了生活的细节,以小见大的反应自己对生活的感情。 思维创新大拓展思维创新大拓展 四、鲁迅自嘲诗中有这么一句话,意思是:对待敌人决不屈服,对人民大众甘愿服务。 你知道这句话是什么吗?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yniyngdobnzhng 二、1.当时社会黑暗2.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3.社会黑暗,人们经常会遭受挫败与 迫害 4.反问你想,四周黑洞洞的,当然容易碰壁 三、1.对象是母亲!点睛之笔是倒数第四段! 2.D 3.指我担心母亲与我们的距离越来越远,亲情越来越难以表达。 4.烦闷,忧郁,舒心,感动,温暖。 5.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抱得三春晖。 第 9 页 共 9 页 四、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