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数学教学精品论文高中数学教学精品论文 浅谈空间距离的几种计算方法浅谈空间距离的几种计算方法 【摘要摘要】 空间的距离是从数量角度进一步刻划空间中点、线、面、体之间相对位置关系的重要的量,是平 面几何与立体几何中研究的重要数量空间距离的求解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 和热点,其中以点与点、点到线、点到面的距离为基础,一般是将问题最终转化为求线段的长度。在解题 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图形的特点和概念的内在联系,做好各种距离间的相互转化,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 【关键词关键词】 空间距离点线距离点面距离异面直线距离公垂线段等体积法 【正文正文】 空间距离是衡量空间中点、线、面、体之间
2、相对位置关系的重要的量。空间距离的求解是高中数学的 重要内容,也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空间距离主要包括: (1)两点之间的距离; (2)点到直线的距离; (3)点到平面的距离; (4)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 (5)与平面平行的直线到平面的距离; (6)两平行平 面间的距离。 这六种距离的计算一般常采用“一作、二证、三计算”的方法求解。对学生来说是较难掌握的一 种方法,难就难在“一作”上。所谓的“一作”就是作出点线或点面距中的垂线段,异面直线的公垂线段。 除非有相当的基本功,否则这种方法很难运用自如,因此就需要进行转化来求解这些空间距离。下面就介 绍几种常见的空间距离的计算方法,使得有些距离的计算
3、可以避开作(或找)公垂线段、垂线段的麻烦,使 空间距离的计算变得比较简单。 一、两点之间的距离一、两点之间的距离 两点间的距离的计算通常有两种方法: 1、可以计算线段的长度。把要求的线段放入某个三角形中,用勾股定理或余弦定理求解。 2、可以用空间两点间距离公式。如果图形比较特殊,便于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可写出两点的 坐标,然后代入两点间距离公式计算即可。 二、点到直线的距离二、点到直线的距离 在求解点到直线的距离时,通常是寻找或构造一个三角形。其中点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直线 是此顶点所对的一条边,利用等面积法计算点线距离。所寻找或构造的三角形有等腰三角形(或等边三角 形) 、直角三角形、一般三
4、角形三类,最关键的步骤是算出三角形的面积,然后用等面积法计算即可。其 中最难计算的是一般三角形的面积,这类面积的计算通常是已知三边,先求出一个角的余弦值,再求出次 角的正弦值,然后用正弦面积公式算出面积。 例 1、在ABC 中,AB=2,BC=3,AC=4,求点 A 到 BC 的距离。 高中数学教学精品论文高中数学教学精品论文 解:作BCAD ,垂足为 D,又AB=2,BC=3,AC=4, 8 7 432 243 2 cos 222222 BCAC ABBCAC C 8 15 ) 8 7 (1sin 2 C 4 153 8 15 43 2 1 sin43 2 1 CS ABC ADBCS AB
5、C 2 1 又 2 15 3 4 153 2 2 BC S AD ABC 点 A 到 BC 的距离为 2 15 三、点到平面的距离三、点到平面的距离 求解点到平面的距离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由已知的或可以证明垂直的关系,则垂线段的长度就是点到平面的距离。 2、过点作已知平面的垂线,可以找到垂足的位置,从而得到点到平面的距离。例如在正三棱锥中, 求顶点到底面的距离,可以过正三棱锥的顶点作底面的垂线,垂足为底面正三角形的中心,然后通过计算 求得距离。又例如若已知所在的平面与已知平面垂直,可以过点作两平面交线的垂线,此点与垂足间的距 离即为点到平面的距离。 3、用等体积法求解点面距离。 4、向
6、量法:求点 A 到平面的距离:在平面内任取一点 B,求向量AB在平面上的法向量n上 的射影长,即 n nAB d 例 2、 如图, 在长方体 1111 DCBAABCD 中,,22, 2, 5 1 AABCABE 在 AD 上, 且 AE=1, F 在 AB 上,且 AF=3, (1)求点 1 C到直线 EF 的距离; (2)求点 C 到平面EFC1的距离。 解: (1)连接 FC,EC,由已知 FC=22, 4 1 FC,348251 1 EC, 1091EF A B C D D 高中数学教学精品论文高中数学教学精品论文 10 10 4102 341610 2 cos 1 2 1 2 1 2
7、 1 FCEF ECFCEF EFC 10 103 10 1 1sin 1 EFC 6 10 103 410 2 1 sin 2 1 11 1 EFCFCEFS EFC 设 1 C到 EF 的距离为d,则 5 106 10 1212 , 6 2 1 EF ddEF (2)设 C 到平面EFC1的距离为h EFCCEFCC VV 11 1 3 1 3 1 1 CCShS EFCEFC 又451 2 1 22 2 1 13 2 1 25 EFC S 3 24 6 224 1 1 1 EFC EFC S CCS h 四、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四、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 1、对于特殊的图形,可以作出异面直线的
8、公垂线段并证明,然后算出公垂线段的长度。 2、转化为两个平行平面的距离,再转化为点面的距离进行计算。 例 3、三角形ABC是边长为 2 的正三角形,P平面ABC,P点在平面ABC内的射影为O,并且PA=PB =PC= 2 6 3 。求异面直线PO与BC间的距离。 分析:过点P作平面ABC的垂线段PO,但是必须了解垂足O的性质,否则计算无法进行。为此连结 OA,OB,OC(如图) 高中数学教学精品论文高中数学教学精品论文 则由PAPBPC可得OAOBOC,即O是正三角形ABC的中心于是可以在直角三角形PAO中由 PA=2 6 3 ,OA= 23 3 ,得PO=2 3 3 。有了以上基础,只要延长
9、AO,交BC于D,则可证明OD即为异 面直线PO与BC间的距离,为 3 3 。 五、直线到平面的距离五、直线到平面的距离 直线到平面的距离是过直线上任意一点向平面作垂线所得垂线段的长度,一般求解都是转化为求 点到平面的距离。 例 4、已知:正方体 1111 ABCD-A B C D, 1 AA =2,E 为棱 1 CC的中点。求 11C B到平面 ADE 的距离。 解:ADCBADBCBCCB|,|,| 1111 ADECBADEAD平面平面 11 , ADECB平面| | 11 11C B到平面ADE的距离即为点 1 C到平面ADE的距离 设点 1 C到平面 ADE 的距离为 d,可以用等体积法求出 d的值。 ADE DEC DECADE DECAADEC S ADS d ADSdS VV 1 1 11 3 1 3 1 以下解略。 六、两个平行平面的距离六、两个平行平面的距离 通常是把两个平行平面的距离转化为求解点面距离。 【参考文献】 1、曲东魁由一道教材习题谈空间距离的求法 2、何志衔空间距离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