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馨提示: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此套题为 WordWord 版版,请按住请按住 Ctrl,Ctrl,滑动鼠标滚轴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调节合适的观看 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 WordWord 文档返回原板块。文档返回原板块。 考点考点 1313 论述类阅读论述类阅读 1. 2017全国卷甲卷T 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 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 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 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
2、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 了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 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 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 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 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 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 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 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
3、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 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 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 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 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 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 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 人们对于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 峰
4、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 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 中国风。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 的重要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 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 走向多元的例证。 (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 代。 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
5、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 系。 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 步。 D.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析】选 A。B 项,“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与原文第二段意思相反;C 项,明代 应为“明初”;D 项,强加因果。文中并没有谈到瓷器“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 转型”,由原文最后一句可知,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 系。
6、B.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 程。 C.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 证。 D.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论证了崛起带来的影响。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析】选 A。第一段,并非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而是论 述郑和下西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的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不是下西洋使青花瓷作为商品大量生产和外销,青花瓷可能就不会崛起。 B.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可见青花瓷兴盛的
7、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 C.青花瓷外销掀起世界性的中国风,可见青花瓷对明代的世界影响起了重要作 用。 D.青花瓷在明代引领了世界时尚,由此带来的启示是,应注重社会的多元和开 放。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并运用文中观点进行判断的能力。 【解析】选 B。B 项,偷换概念,推理错误。原文第二段“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 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青花瓷 兴盛”不等同于“时尚兴盛” 。 2. 2017全国卷乙卷T 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 2000 年前后,一些 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
8、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 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 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 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 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 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 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 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 足基本需求
9、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 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 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 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 。因为, 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 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 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 有道
10、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 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 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 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 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 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 务和成本。 (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 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11、(3 分)()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析】选 D。A 项,“提出了气候正义”错。原文是“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 可见非政府组织并没有明确提出气候正义。另外,“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也属无 中生有。B 项,“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错。根据第 2 自然段“公平原则 应以满足人的基本
12、需求作为首要目标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 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可知,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公平问题 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为首要目标,不是一味地限制排放。 C 项,根据第 3 自然段 最后一句话“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D 项 的依据:一是第 2 自然段关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论述,二是第 3 自然段的 最后一句话。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
13、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解析】选 C。 “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概括不全面。文章阐述代际公平, 并不只是立足未来。从第 3 自然段“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 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 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看,它 是兼顾现实和未来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
14、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 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析】选 B。过于绝对。文章仅说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 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符合后代利益,没有说 一定能保证后代需求。 3. 2017全国卷丙卷T 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15、”,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 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 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 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 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 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记忆,如日 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 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 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
16、构成一个有机整 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 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 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 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 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诉讼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 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 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 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
17、整理维护。对于乡 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 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 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 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 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 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 “人” “居” 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 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 使
18、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 。 B.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C.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 式。 D.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 施。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析】选 C。A 项,武断绝对,原文第一段说:“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 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
19、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意 思是, “留住、 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等人文保护只是措施之一。 B 项,曲解文意, 原文第二段说:“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 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 ”并 没有说“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D 项,张冠李戴,原文最后一段说:“让原来的乡村 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 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 ”意思是“教育、医疗、商业、娱乐 休闲产业”等公共设施与“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配套。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20、)() A.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 联系。 C.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 准。 D.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 提。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解析】选 C。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选项无中生有,原文第二 段并没有举例说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
21、突。 B.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 忆。 C.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 求。 D.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 的。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析】选 B。原文第三段说“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 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 感”,这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项措施,下文才涉及“活化乡村记忆”的问题, 选项张冠李戴;且表述过于绝对。 4. (2017江苏卷T1719)阅读下面的作品,完
22、成 1719 题。 从脸谱说起 叶秀山 脸谱在京剧艺术中不可或缺,实在是我国艺术家对世界艺术作出的特殊贡 献。不过,以前也常听批评家在贬义上使用这个词,说人物没有个性,有公式化、 概念化的毛病,则斥之曰“脸谱化”。 其实,脸谱与概念、公式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公式是抽象的,但脸谱却不 能归结为抽象。我想,批评脸谱公式化、概念化的,其中有一点未曾深察的是在 那个“谱”字上。 “谱”有标准、准则的意思。我们常说某人说话、行事“没谱”,是言其做 事说话不遵守一定的规则,无法沟通、交流,也无法理解。“谱”是要大家都能 遵守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谱”还有谱系的意思。谱系是历史性的,是一种 传统。历史不
23、同,传统不同,谱系也就不同,于是有各种不同的家法、流派。京剧 的脸谱,也有不同的家法,同样是曹操的脸,勾画上也是大同中有小异。此外,凡 称“谱”的,都是有待去实现的。“谱”自身是实践的“本”,好像是个具有普 遍意义的设计方案。光有个脸谱不能成为“活曹操” “活包公”,要成“活某某” , 还看演员如何去演。 现在书店里有许许多多菜谱,分属各种不同的菜系:四川的,淮扬的,上海的, 广州的但菜谱不是菜,不能吃。菜谱给人一个规范,有的很详细,看起来也很 死板,如加盐多少,文火炖半个小时等等。这个指标,对于普通家庭主妇而言,是 帮助她做出中等水平的菜肴来,不至于不堪入口。但厨艺上乘,在于把握火候。 火候
24、,是一个综合性的分寸,不是“30 分钟”“35 分零 5 秒”那样死板的,到时 一定起锅。“火”曰“候”,乃是一种征候,是靠操作者的经验体会感觉出来的。 把握火候不是理论性的,而是实践性的,因而不仅仅是实用性的,而且是艺术性 的。就实用性而言,做出来的菜,有个中等水平,能吃就行;但就艺术性而言,火候 是必须掌握的。舞台艺术中也有火候,是把各种“谱”包括曲谱、身段、脸 谱都艺术地“兑现”出来,是要艺术家把这些“谱”用活了,塑造出活生生 的人物形象来。 像厨艺一样,舞台上也有中等水平的演员,他们按部就班地把各种 “谱” “做” 出来,就算是完成任务,刻苦的也会用相当的功夫,就是缺少一点灵气。像灵气
25、、 气韵等并不是能“谱”出来的,而是艺术家的一种创造。然而,就道理上来说,各 种“谱”,并不是要限制人的创造,而只是要使人创造得更好。做不好菜不能怪 菜谱,演不好戏不能怪各种程式,人物没有个性也不能怪脸谱。再往深里说,各种 “谱”不但不企图限制艺术家的天才,而且还可以防止天才的流产。“谱”规范 着那不易规范的天才,使其不仅有天才,而且有成就。 记得几十年前奚啸伯先生对我们说,舞台艺术要做到“有规律的自由”,他 的体会是很深刻的。 (选自叶秀山文集,有删改) 17.文中“谱”的含义有哪些?(6 分) 答: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析】首先从理清文章思路入手,明白
26、每一个段落阐述的内容。“谱”的含义 主要集中在文本第三段,筛选相关内容,我们会发现文段阐述了“谱”的三层含 义,将这些含义分点分条概括即可。 答案:标准、准则;谱系;有待实践的“本”。 【评分标准】每条 2 分,共 6 分。 18.请简要归纳文章第四段的论述层次。(6 分) 答: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分析议论文段落的论述层次的能力。 【解析】段落的论述层次即作者的论述思路,一般思路为“首先引出什么话题, 接着具体论证什么,最后得出什么结论”。本题论述思路归纳范围在第四段,本 段围绕“菜谱”说起,通过对菜谱的作用的分析,自然过渡到火候,最后回到艺术 的主题上来。 答案:首先,指出菜谱对做菜的
27、规范意义;其次,阐述厨艺上乘须把握火候;最后, 指出舞台艺术的火候在于把“谱”用活。 【评分标准】三个层次,每个层次 2 分,满分 6 分。 19.请结合文章,阐释最后一段中“有规律的自由”的内涵。(6 分) 答: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点短语的内涵的能力。 【解析】回答本题,首先要把短语进行拆解,分别结合文章内容解释“规律”和 “自由” 的内涵,然后回到作者的论点或态度上去,解释什么叫 “有规律的自由” 。 从文章倒数第二自然段中的“谱规范着那不易规范的天才,使其不仅有天才, 而且有成就”来看,“规律”指规范,“自由”指创造。 答案:舞台艺术既要尊重历史传统,遵循规则,继承家法,依据
28、曲谱、身段、脸谱 等来表演;还要积累经验,把握火候,挥洒灵气,创造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 【评分标准】每条 3 分,共 6 分。 5. (2017天津卷T5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人类社会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空间是固定、具体的,而时间则需要 通过某种办法加以测定和标识。人们测定和标识时间的参照最初是感知和观察 到的物候和气候的变化。什么时间月圆了、月缺了,什么时候气候转暖,种子发 芽、庄稼生长了这些变化就被我们的先人用来作为早期测定时间的依据。 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人们为了更准 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就要进一步选择具有普适性、恒久性和周期循
29、环性 的参照物。于是,太阳、月亮、谷物的成熟期等,就成为了优选的参照系。人类 很早就学会观察日月星辰,用以测量时间。大约在纪元前五千年,人们利用指时 杆观察日影。纪元前 11 世纪,已经有了关于日晷和漏壶的记载。详细记录时间 的钟表的发明,大约是 13 世纪下半叶的事情了。 协调和规范各民族或国家群体内部公共时间制度的,是各国的特定历法。世 界现行历法最为普遍的有:以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照物的太阳历或 称阳历,我国当今使用的公历就是这一历法,作为我们传统时间制度组成部分的 二十四节气的制定,实质上也是以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照物的;还有 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或称
30、阴历;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后 经汉武帝太初元年修订的兼顾太阳历和太阴历确定的历法是阴阳合历,即所谓 “夏历”“农历”,或俗称的“阴历”“旧历”。这样说来,我们的夏历是既参 照了对月亮的观察,又参照了对太阳的观察而制定的。 我们的民间传统节日体系,例如春节、元宵节等都是依据过去千百年来通行 的阴阳合历而确立的。这种历法在我们的实践活动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正像 我们对光华照人的月亮以及太阳倍感亲切一样,对使用了几千年的阴阳合历我 们同样有着深深的钟情和依恋。 为了找到一个对农业生产极为重要、又准确标识寒暑往来规律的计时办法, 人们将一年 365 天平分为 24 等份,分别给予一个名称,如立春、雨水
31、等,于是就 形成了二十四节气的时间标识制度。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的名称与今或有 不同,但在汉代刘安著淮南子中,就明确有二十四节气名称的记载了。各个 节气都有明显的“物候”作为标志,即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我们的先人发明 节气,把自然界的变化、动植物以及人体功能的状态和变化都反映出来了,而且 相当准确:雨水,草木萌动;立秋,凉风至等。这些都是从人们对自然界的细腻感 觉出发而形成的,体现出对客观规律的准确认知,相当科学。 以上在我们中国人生活中合并使用的阴历阳历时间制度,各有其科学依据、 计算方法和历史发展进程。表面上看来似乎互不关联、彼此相悖,但在我们的生 活中交错使用、互为补充,形成了协调
32、并用、多元而统一的时间计算体系。这个 多元而统一的时间制度就是我们中国人生产生活节律和节日体系的背景。 (刘魁立中国人的时间制度,有删改) 5.下列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3 分)() A.“阴历”也称“农历”“旧历”,即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的“夏历”,是以月 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 B.从感知、观察物候和气候的变化,到选择具有普适性、恒久性和周期性的参照 物,人们测定和标识时间的方法不断改进。 C.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是以过去千百年以来通行的阴阳合历为依据而确立的, 是我们民俗传统的一部分。 D.二十四节气都有明显的物候标志,作为一种时间标识制度,它有利于人们的农 业生产和日常
33、生活。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解析】选 A。A 项混淆了概念。我国的“夏历”是阴阳合历,是兼顾太阳历和 太阴历确定的历法,不是“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 6.下列对“时间制度”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原文观点不一致的一项 是(3 分)() A.各民族或国家群体内部公共时间制度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公共时间制 度的实施靠各国特定的历法协调和规范。 B.历法是时间制度的重要内容,根据参照物的不同,世界上目前普遍分为太阳历 或阳历、太阴历或阴历、阴阳合历三种。 C.作为传统时间制度组成部分的二十四节气,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有不同 的名称,这种情况在
34、淮南子中已有记载。 D.时间制度中阴历阳历各有科学依据、计算方法和历史发展进程,中国人合并使 用,构成生产生活节律和节日体系的背景。 【命题意图】本题既考查理解概念的能力,又考查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 力。 【解析】选 C。原文中的说法是“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的名称与今或有不 同,但在汉代刘安著淮南子中,就明确有二十四节气名称的记载了”,是强调 淮南子中有统一明确二十四节气名称的记载。 7.下列理解和推断,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3 分)() A.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人们制造出指时杆、日晷、漏壶等,作 为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参数。 B.阴阳合历是我们确立传统节日体系
35、的依据,这是因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的依 据太阳历,有的依据太阴历。 C.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是古人根据太阳、月亮一年内的位置变化及其引起的 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而制定的。 D.我国阴历阳历合并使用的时间制度,符合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地球围绕太阳旋 转的周期性变化,能够反映寒暑往来的自然规律。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析】选 D。A 项,偷换概念,对应信息点在文章第二段,“作为参数”的 应该是“太阳、月亮、谷物的成熟期等”;B 项,对应信息点在文章第四段,选项 中“这是因为”于文无据;C 项,对应信息点在文章第三段,“作为我们传统 时间制度组成部分的二十四节气的制
36、定,实质上也是以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 期作为参照物的”,选项“根据太阳、月亮一年内的位置变化及其引起的地面气 候的演变次序而制定”明显有误。 6. (一)(2017浙江卷T7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10 分) 社会传播过程要求至少有两个人。他们结成信息分享关系,共享一套信息符 号。结成传播关系的目的是寻求信息、劝说、传授、娱乐或其他。目的不同,参 与者的角色也不同。比如,追求娱乐的人愿意“悬置怀疑”;预料对方会劝说的 人将加强防范。然而,无论扮演什么角色,参与者总是要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 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编制信息代码,将他编制的符号发送给对方。我们将这 样的传播行为称为
37、A 类传播行为。白纸黑字的符号可以长期保存,手势或面部表 情或讲出来的话则稍纵即逝。无论时间长短,在传播过程的某个时刻,这些符号 都独立存在,脱离了参与传播的双方。 接受讯息的参与者,将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决 定是否接受对方发出的符号。如果接受,他就按照他自己的认知地图对这些符号 进行加工。我们将这种行动称为 B 类传播行为。第二个参与者也可能要进行编 码,这些编码多半是非正式的、无意的,可能是面部表情,也可能是其他信号,表 示有没有兴趣、是否相信、是否理解等的信号;第一个参与者对第二个参与者的 信号进行解码,将其当作反馈。如果情况需要,第二个参与者还可能进行正式的 编
38、码,发出这些符号,转而进行 A 类传播行为;反过来,第二个参与者的 A 类传播 行为又可能引起第一个参与者的 B 类传播行为,如此等等,循环往复。 换言之,任何讯息都不能直接引起一望而知的外显行为。如上所述,讯息不 像电流,电能沿电线流动,抵达灯泡,灯泡随即发亮。诚然,有些反应嵌入本能,近 乎自动;例如,一听见汽车喇叭声,一听见“失火了”的呼喊,我们很快就做出反 应。然而,即使这些快速反应也要经过一些中间步骤。首先我们要听到那样的声 音,然后我们要对它进行解释:“他是在对我鸣喇叭吗?”“哪里着火啦?”外在 符号影响行为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改变形势在他心中的印象。外来符号到达时, 如果接受者决定
39、利用其中的讯息,他首先要加工这一讯息,加工的根据是他储存 的形象;一般地说,产生的结果可能有几种:证实既存的构想,稍许修正原有的界 定,或澄清原来不清楚的地方。就像改变信仰一样,彻底改变原有观念的情况是 极为罕见的。然而,改变信仰的现象的确时有发生;同样,感觉突变的情况也时有 发生。比如,听说自己的房子着火时,脑海里对情况的感觉就会突变,迅速的反应 就是必然的结果了。 7.下列对文中 A 类传播行为和 B 类传播行为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 是(3 分)() A.A 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编制信息代码并发送符号,B 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决定 是否接受并加工对方发出的符号。 B.A 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调动各
40、种资源和传播技能编制符号,B 类传播行为指参 与者根据自己的认知、调动各种技能接受符号。 C.A 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和资源编制符号,B 类传播行为指 参与者决定是否接受并加工对方发出的符号。 D.A 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编制信息代码并发送符号,B 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根据 自己的认知、调动各种资源接受符号。 【解析】选 A。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理解的能力。文本的第一段和第 二段中分别对“A 类传播行为”和“B 类传播行为”进行了解释。考生只需要把 每个选项和文本仔细比对即可。B 项、D 项中在解说“B 类传播行为”时都仅仅 提到了“接受”,而忽略了“加工”这一环节。C 项
41、“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的 表述是正确的,但“根据自己的资源”这一表述是不准确的,原文中的表述为“调 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并不一定是自己的资源。 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传播过程中的双方结成信息分享关系,第一个参与者是讯息的传播者,第二个 参与者是讯息的接受者;两者角色可以转换。 B.劝说参与者和娱乐参与者,由于传播行为目的不同,扮演的角色也不同,接受 劝说者会加强防范,追求娱乐者会“悬置怀疑”。 C.如果需要,传播过程可以循环往复,B类传播行为者可以转为A类传播行为者,A 类传播行为者可以成为 B 类传播行为者。 D.接受者接受一些讯息,如汽车喇叭声、“失火了
42、”的呼喊声,感觉会发生突变, 不需要加工讯息,反应嵌入本能,近乎自动。 【解析】 选 D。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整体内容、 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的能力。 D 项 “不 需要加工讯息”的表述不准确。在原文中的表述是“然而,即使这些快速反应也 要经过一些中间步骤”“外来符号到达时,如果接受者决定利用其中的讯息,他 首先要加工这一讯息”等等,具体见文本的第三自然段。 9.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4 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和整合文本内容观点的能力。解答此类概括选文主要内 容的题目,需要先对文本的每一段内容进行一个简单的概括,然后再把各段的内 容按“合并相同、保留不同”的方法整合归纳起来
43、即可。选文的第一段讲的是 社会传播过程的基本要求以及“A 类传播行为”这一概念相关的问题;选文的第 二段讲的是 B 类传播行为,以及 A 类传播行为与 B 类传播行为相互之间可以转换 的现象;选文的第三段概括了任何讯息都不能直接引起外显行为,而必须经过一 些中间步骤,即两类传播行为。把这三段的内容归纳整合即可得到答案。根据题 目给出的分数,分点作答。 答案:社会传播行为类型(A 类传播行为与 B 类传播行为)。社会传播过程特 点(传播至少两人,角色可以转换,循环往复)。 【考场技巧】根据分数分点答题是考场必须要运用的一个小技巧。比如该题,4 分。那么我们在思考时至少要从两个角度出发,即至少分成
44、两点来回答;其次可 以结合答卷上所留空格的多少来决定每点字数的多少。求稳妥的话,不妨多分一 至两点,比如,4 分可分为 3 点或 4 点,即稍微多写一点内容。 如此,得分的几率会 高一些,因为阅卷时阅卷老师是从考生的答案中寻找得分点的。但必须要注意, 每一点都应该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的。同时,字也不能写得太挤,更不能挤出答 题横线以外。满格答题是为上策。 7. (2017山东卷T6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谈审美移情 所谓移情,通俗地说,就是指人面对天地万物时,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 的天地万物身上去,似乎觉得它们也有同样的情感。当自己心花怒放时,似乎天 地万物都在欢笑;苦闷悲哀时,
45、似乎春花秋月也在悲愁。当然,天地万物不会欢笑, 春花秋月也不会悲愁,是人把自己的悲欢移置到了它们身上。描绘此种移情现象 的第一人是庄子。庄子秋水篇中,庄子看见鱼儿“出游从容”,于是把自 己在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庄子 所述,是典型的审美移情现象。 然而,对移情现象作出真正的理论概括是晚近的事。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 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他们认为,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审美观照, 是情感的自发的外射作用。也就是说,审美观照不是主体面对客体时的感受活动, 而是外射活动,即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我们的眼睛所感知到的人物和事物中去。 在费舍尔父子那里,移情观
46、念已大体上确定了,但通过形而上的论证把移情说提 高到科学形态的则是德国美学家立普斯。因为移情说的影响巨大,以至于有人把 立普斯誉为美学界的达尔文。 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这就是说, 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 我的情感。在审美享受的瞬间,是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 (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去,并且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 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赠。移情 和感受不同。在感受活动中,主体面对客体,主客体是分离的,界限是清楚的。但 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入客体,客体也似乎
47、移入主体,主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 界限。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浸到对象中去,在对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 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 事物的生命化。 也就是说,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 物我同一,而且物我互赠、 物我回还。清代大画家石涛在描述自己创作的心理状态时所说的“山川脱胎于 予,予脱胎于山川”“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就是审美移情中的物我互赠、物 我回还的情境。 审美移情发生的原因是同情感与类似联想。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 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自于人的“内模仿”。但立普斯的观点更可信。他认 为,审美移情起源于人的类似联想。人都有一
48、种自然倾向或愿望,要把类似的东 西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所以总是按照切身经验的类比,去看待身外发生的 事件。这就是说,审美的人都具有同情心,以自己体验到的某类情感,去类比、理 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这种同情,不但及于他人,也及于其他生物及无生 物。 审美移情的功能是人的情感的自由解放。尽管移情不一定伴随美感,但美感 则必定伴随移情。因为审美移情能给人以充分的自由。人的不自由常常来自人 自身。自身是有限的,它是自由的牢笼。可是在审美移情的瞬间,自身的牢笼被 打破了,“自我”可以与天地万物相往来,获得了自由伸张的机会。“自我”与 天地万物的界限消失了,人的情感也就从有限扩大到了无限。 (节选
49、自童庆炳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有删改) 6.下列关于移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秋水中,庄子把自己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 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这实际上是庄子对自己感情的对象化享受。 B.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但是,立普 斯对移情的阐释才使得移情说具有了科学形态,他也因之深受赞誉。 C.在审美移情说看来,人的审美体验是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欣赏中,触生出千种 情绪、万般感受,从而体验到审美对象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价值。 D.移情与感受不同。在感受活动中,主客二分,主体在客体面前保持自我,物我两 立;而在移情时,主体与客体的界限被打破
50、,主体客体相融合。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 【解析】选 C。根据第 4 段的内容,C 项所说的应是“审美感受”而不是“审美 移情”。感受是主客分离,界限清楚的;而移情是物我合一、主客融合为一,已不 存在界限。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虽然对移情现象作出理论概括的主要是西方的美学家,不过庄子秋水中 对“鱼之乐”的记载表明我国的哲学家早已经描绘了这种现象。 B.关于审美移情的起因,曾经出现过不同的观点。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 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自于人的“内模仿”,这种观点不可信。 C.审美的人以自己体验到的某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