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章 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 第一节 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特征及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第二节 中国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的相互关系 第三节 案例 1 第一节 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特征及与经济发 展的关系 一. 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 l 基础设施:用于保证区域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 统,包括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 l 基础产业:在一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处于基础地位,对其他产 业发展起着制约和决定作用的产业。通常指工业中上游产品的生 产,如像能源、交通、运输、原材料等产业。 2 区域经济基础设施的三个组成部分 l 区域交通系统 铁路、公路、水运、管道运输、航空运输、城市交通等; l 公共
2、事业系统 能源、供排水、管道煤气、电信、环境保护等; l 公共工程 防洪工程、灌溉工程、防护林工程等。 社会基础设施则包括教育、科技、医疗卫生、体育及文化等社会事业。 3 另一种分类:城市基础设施和农村基础设施 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 l 1.住宅区、别墅、公寓等居住建筑项目 l 2.高档酒店、商场、写字楼,办公楼等办公商用建筑项目 l 3.石油、煤炭、天然气、电力等能源动力项目 l 4.铁路、公路、航空、水运、道桥、隧道、港口等交通运输项目 l 5.水库、大坝、污水处理、空气净化等环保水利项目 l 6.电信、通信、信息网络等邮电通讯项目 4 农村基础设施 l 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现代化农业
3、基地及农田水利建设; l 农业生活基础设施:饮水安全、农村沼气、农村道路、农村电力等 基础设施建设; l 生态环境建设:天然林资源保护、防护林体系、种苗工程建设,自 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湿地保护和建设、退耕还林等问题; l 农村社会发展基础设施:有益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建设,包 括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卫生、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等。 5 二. 区域基础设施发展的基本特性 1. 服务的公共性与社会性 l 基础设施与其他主体设施的区别在于,后者可能只为某些企业或人提供 服务,而前者必须为全社会、全体市民提供服务。 l 公共的开放系统,不能拒绝任何使用者的需求。 l 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福利品:道
4、路、公厕、下水道、桥梁、绿地 商品:电话、自来水、电力、煤气、电信、邮政 l 出于社会公平、社会稳定及社会伦理的原因,对于一些实行商品化管理 的服务和供应,也必须无偿或低价供应。 6 二. 区域基础设施发展的基本特性(续) 2. 运转的系统性和协调性 l 城市道路网、电网、自来水管网、煤气输配管网等各类设施自成体系 l 各个分类设施系统之间的密切联系 l 形成城市内部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 3. 建设的超前性和形成的同步性 l 时间上的超前 l 容量上的超前 l 同步性指城市基础设施与相关的其它设施工程同时形成能力 4. 效益的间接性和长期性 7 三. 区域基础设施发展的基本特征 1. 基础设施的
5、建设工程规模巨大,需耗费巨额投资; 2. 基础设施的生产需要能够反映时代技术特点; 3. 基础设施经营的经济效益比较低(服务价格、维修保养状态); 4. 为了保证社会正常运行,必须保证满足社会对基础设施最低水平的 消费需求。 8 第二节 中国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 l 基础设施曾经是中国经济发展长期被忽视的领域,并因此成为 经济发展的瓶颈。 l 1998年7月,中国政府决定追加1000亿元财政支出,专门用于 基础设施建设。由此拉开了中国大规模建设基础设施的序幕。 9 一. 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轨迹 l 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前:以重工业为核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中的轻工 业以及第三产业发展受到不同程度
6、的限制。 l 改革开放后:改革开放后: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基础设施存量迅速增长, 特别是通讯业、能源、交通。铁路营业里程增长相对缓慢,但是 铁路的线路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l 投资更多地用于短期内富有效益的领域,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 并未得到根本改变。 10 第一阶段(19491978年): 财政投资为主 l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缓慢。建设资金由单一政府财政解决,资金 的来源为国家预算拨款以及公用事业附加、工商税附加、房产税 等。投资决策权和项目审批权高度集中在中央和省市一级政府。 l 1954-1977年,全国共完成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基本建设投资 2996亿元,年均增长8.7%。 l 其中,对工业基
7、本建设投资增长的速度大大高于其他行业,年 均增长12.1%,比农业投资增幅快3.6个百分点,比交通、教育、 文化等第三产业高5.6个百分点。 11 第二阶段( 19791989年):设立城市维护 专项资金 l 80年代开始,中央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法 规和政策。强调公用设施建设是城市政府的主要职能,从工商业 利润中提取城市建设维护税,新建项目必须配套建设市政公用设 施,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的部分用于城市建设等。 l 以桥梁道路征收通过费为开端,施行“贷款建设、收费还贷”的 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开辟了城市综合开发的道路。 12 第二阶段( 续) l1979-1989年的11年间,国
8、家利用有限资金加大了对能源、原材 料、交通运输等行业的投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基本建设累计 完成投资5479亿元,年均增长10.7%。 l 其中第一产业的比重较高。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投资也进入 快速发展阶段。 13 第三阶段( 19902002年):国债投资 90年代开始,城市基建投融资体制市场化改革步伐加快,成 立了国家开发银行,放宽了基础设施使用的收费限制,对外资 进入城市基础设施领域进行了规定。 1990-2002年,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基本建设累计完成投资 80249亿元,年均增长26%。 其间,国债资金的拉动作用突出。98年起,在不利的国际国 内环境下,国家为启动内需,实施积极的财
9、政政策,98-2002 年共发行6600亿元特别国债,用于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 14 第四阶段( 2003):市场化融资阶段 国家一方面加大政府投入,另一方面,鼓励外资和民营资本对基础 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投资,2001年开始允许和鼓励民间资本进入, 资金来源渠道呈现多样化。 2008年基建资金来源中,国家预算内资金占9.1%、国内贷款占 21.9%,利用外资占1.4%,自筹资金占60.9%。投资主体分经济类型 看,国有投资占61.6%,外资占4.6%,私营个体占7%。 15 第四阶段( 2003):市场化融资阶段(续) 2003年到2008年的6年间,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额 246
10、770亿元,年均增长24.5%。 能源和基础原材料工业投资增长加快,国家资金继续向中西部地 区倾斜。6年间,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投资资金来源中国家预算内资 金为12443亿元,占全国的61.6%。 16 案例:中国公用事业非国有化形式 1. BOT模式 2. 合资模式 3. 直接并购 4. 纯民营模式 5. TOT模式 6. PPP模式 17 l 如果融资主体的单一性,任何一 个方面风险过大出现危机都会对 整个政府支出和债务偿还造成影 响,形成系统性风险。 l 因此,应大力发展非债务融资, 拓展城市建设的资金渠道,让社 会资本参与建设,以避免政府融 资责任过大形成系统性风险。 财政融资财政融资 预
11、算内财政资金、城建税费、土地级差预算内财政资金、城建税费、土地级差 上级财政资金、国债、地方政府债等上级财政资金、国债、地方政府债等 国家开发银行、国内商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国内商业银行 世行、亚行等国际金融组织及国外政府贷款世行、亚行等国际金融组织及国外政府贷款 信托信托 租赁融资租赁融资 股票股票 信贷融资信贷融资 证券融资证券融资 项目融资项目融资 BOTBOT、TOTTOT、BOOBOO、BTBT、ABSABS 私募私募 公募公募 企业债券企业债券 市政债券市政债券 民资资本民资资本 外商投资外商投资 直接投资直接投资 上市上市 国内国内 国外国外 融融 资资 渠渠 道道 债券债券 城
12、市的主要融资渠道 18 1. BOT模式(Build-Operate-Transfer ) 电力(电厂) l 即建造-运营-移交模式。 l 也是项目融资的方式,在我国公用事业部门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广泛使用。 水务(制水、治污) 公路 桥梁 民营部门负责设施的融资、建造、运营 和维护 在运营若干年后无偿将设施转让给公共 部门 公共部门以承诺的服务价格来补偿民营 部门的支出并保证其合理回报 等同于民营部门对公共部门的融资租赁 19 2. 合资模式 l 合资模式优点:一是政府可以融通社会资金,减轻政府财政压力; 二是打破了原来的垄断体制;三是民营企业的介入,可以提高效率, 降低成本。 l 如:青岛市
13、自来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中法水务投资有限公司合作 经营水厂。项目总投资额2.5亿人民币,日供水量占青岛市日均供水 量的70%。中方以白沙河和已投产的仙家寨新水厂的资产作为投资, 外方以相当于1.25亿元人民币的港币资金注入,双方合作年限25年, 合作期满,固定资产将无偿交还青岛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 20 3. 直接购并 l直接购并非典型的民营化方式。 l 如:2002年5月,上海浦东自来水公司50%国有股股权溢价转 让于威望迪。威望迪以20亿元现金,超过资产评估价近三倍的 价格,承诺对合资公司1582名员工不进行裁员,保证提供优于 现有标准的优质自来水并将保持政府统一定价的条件。 21 4.
14、 纯民营模式 l即由民营资本独家投资建。 l 如:2002年9月,由香港亚太环保有限公司独家投资的广州亚 太生活垃圾有限公司,与广州市市容环境卫生局签署了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香港亚太到2004年将投资约2.8亿元,在广州建立一 座日综合处理生活垃圾1000吨的垃圾处理厂。从而正式拉开了 外资进军中国垃圾产业的序幕。 22 5. TOT模式(Transfer-Operate-Transfer) l 即转让-经营-转让模式。 l 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在一定时期内有偿转让于非政府投资主 体经营,政府回收资金用于新项目建设,并最终拥有项目所有权。 l 如: 2004 年安徽国祯环保节能股份有限公司斥
15、资 1.6 亿元, 以 TOT 方式购买了淮河流域第一座城市污水处理厂 徐州污 水处理厂30年的经营权。 l 中国山东的烟台至威海高速公路、上海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及 过江隧道也成功实施了TOT融资方式。 23 6. PPP模式(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24 l 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是为了提 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 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 利完成,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公共机构公共机构私人机构私人机构 合营项目合营项目 政策支持 运营管理 设立投资 PPP PPP模式模式的分类:的分类: l外包类 l特许经营类 l私有化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