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公开课教案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课本第 47 页的例 1 【课程标准描述】【课程标准描述】 能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 通过对比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 能理解并说出每一步算理,提高类比迁移能力。 2.掌握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 能正确进行计算, 并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学习重点】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和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学习难点】【学习难点】 理解竖式中,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积的末尾要与十位
2、对齐的算理。 【评价活动方案】【评价活动方案】 1.通过说每一步的算理,和积的末尾要和十位对齐的道理,以及改错练习,评价目标 1。 2.通过自主尝试竖式计算以及学习检测,评价目标 2。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出示问题:李叔叔在哈尔滨工作,过中秋节了,他很想念家中的亲人,决定在中秋与国 庆双节期间回北京老家一趟,他买了 12 斤月饼,每斤 45 元,请同学们算一算李叔叔买月饼 一共花了多少钱? (1)引导理清题意,找出题中的已知量和所求量。 (2)根据已知量和所求量列出算式 (3)全班列式计算,然后指名板演并说说其计算过程。 1 2 4 5 6 0 4 8 5 4
3、0 提问:你是怎么计算的? 思考:这里的 48 是怎么得到的?为什么积的末位和十位对齐? 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乘得的数的末位和 个位对齐,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乘得的数的末位和十位对齐,再把两 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二、导入新知 出示问题:在回老家的时侯,李叔叔为了节约钱,决定不坐飞机,坐火车,当他到家时, 他算了算,从哈尔滨到北京用了 12 小时,火车 1 小时行 145 千米。那你们帮李叔叔算一算 从哈尔滨到北京有多少千米? (1)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4512) 125 的积 124 个十的积 (2)学生说说怎么计算(揭示课题,板书:
4、三位数乘两位数) 三、自主交流,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1.估算 提问:那你认为哈尔滨距离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呢?现在同学们来估算一下。 思考:如何估算的? 教师根据回答板书估算方法。 2.笔算 (1)提问:现在我们已经估算出来了,14512 大约是在 1500 至 1800 之间,那么如何准 确算出 14512 的积呢? 学生在练习本上自主尝试,教师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 (2)学生在黑板上板书竖式计算过程,并说明计算过程。 (3)提问:第一步算什么?得数中的末位和因数中的哪一位对齐?为什么? 第二步算什么?5 要和因数中的哪一位对齐?为什么? 第三步算什么? (4)思考:为什么先用 1452,再用
5、 1451 个十,最后再把结果加起来就是 14512 的 积? 引导学生理解:要算 12 小时行的路程,可先计算 2 小时行的路程,然后再算 10 小时 行的路程,最后再将两部分加起来。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算理。(评价目标(评价目标 1 1) 145 12 290 145 1740 (5)观察 4512 和 14512,比较两位数乘两位数、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计算顺序和 积的定位。(评价目标(评价目标 1 1) 小结:先用第一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二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 齐;再用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二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对齐;最 后把两次的积加起来。 注意:
6、第二步个位上的 0 不写。 3.验算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想知道这个结果是否正确,有什么好办法? 4.巩固练习(评价目标(评价目标 2 2) 132176425 124736 学生练习本上完成,投影展示,集体订正。 表示什么?表示几个小时行的路程? 表示几小时行的路程? 四、仔细琢磨,细心计算,巩固新知 1.数学医院,判断正误(评价目标(评价目标 1 1) (幻灯片出示题目,让学生观察,找出错误的地方,并改正过来。) 2.实际应用题(评价目标(评价目标 2 2) 某市郊外的森林公园有 124 公顷森林。1 公顷森林一年可滞尘 32 吨。一天可以地下吸出 85 吨水。 (1)这个公园的森林一年可以滞尘多少吨? (2)这个公园的森林一天可以地下吸出多少吨水? 利用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渗透保护森林的思想。 五、谈谈收获,归纳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竖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学习目标检测】【学习目标检测】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39942=53848=13816= 2.星月饭店平均每天要用掉 258 双一次性筷子,这个饭店每个月要用掉多少双这种一次 性筷子?(按 31 天计算) (案例提供:济南市行知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