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检测:专题1 论述类文本阅读 (含解析).doc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文档编号:1681056 上传时间:2021-08-2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检测:专题1 论述类文本阅读 (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检测:专题1 论述类文本阅读 (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检测:专题1 论述类文本阅读 (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检测:专题1 论述类文本阅读 (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检测:专题1 论述类文本阅读 (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一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题组题组 1 1 历史历史文学文学 文文 1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文学中有历史。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 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 范围还在不断扩大。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 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 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 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

2、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 但“炎黄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 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 还是史学,曾是死结。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亦疑 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 ” 这些古 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 术类。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 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 历史是

3、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虽 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 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 说家类。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 治之,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 成分在,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分而治之者,以为山海经中的五藏山经是比较雅正的 部分,谭其骧就写了的地域范围一文,分析山经写作时的地理知识水平。 将历史成分发掘出来的,自然以王国维用山海经来印证甲骨文中殷商先王亥为最

4、明显的 例子。 上面说的是介于文学与史学之间的文献,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 但发掘史料是一回事,把整个作品当成真史就很可虑了。红楼梦反映了清代前期的历史 现实没有错,可是如果过分坐实到具体历史人物身上,就未免失之穿凿了。 戏说之类当然是文 学,但读者观众往往误以为是历史。如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张诚、徐日昇当时担任与俄 国谈判的翻译,工作是以拉丁语作为中介的,而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他们说的却是俄语,观 众看到这个情节时被误导也就难以避免了。 (摘编自周振鹤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在当今历史学界,历史学家的研究领域

5、不断地扩展,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有可能成为他 们研究历史的资料。 B.古代的史学家选取史料的范围比较狭窄,他们并未广泛采用“以诗证史”或将小说用于社 会历史研究之类的方法。 C.王国维在古史新证中认为,有些历史学家如果能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怀疑 尧、舜、禹等人物的真实性。 D.历代学者对山海经有不同认知,隋书经籍志把它列入史部,视为史书,王国维则 把它作为古史材料看待。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很多人认为山海经的记载荒唐夸张,与真实的历史差别较大,司马迁也持这种观点,因 此史记并不采用山海经。 B.四库全书的编者认为,山海经所记的神话传说并无真实

6、可言,不宜归入史部,而应 列入子部小说家类。 C.谭其骧和王国维利用 山海经 研究历史的方法不同,前者是将神话和历史分而治之,后者 则从神话中发掘史料。 D.电视剧 康熙王朝 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了虚构,其中部分情节与历史事实有出入, 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即使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也会产生新的传说,这些传说将来会不会成为研究这个 时代的史料也未可知。 B. “五四” 之前,很多涉及历史的神话传说之所以没有成为广泛使用的史料,是因为这些作品 在史学和文学归类问题上存在争议。 C.在历史研究中,当代学者会把文学作品作为史料

7、看待,在他们看来,三国演义和水浒 传的艺术手法差异并不重要。 D.文学作品能否成为史料,取决于历史学家的眼光,而历史学家对文学与史学关系的认识在 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当时的学术背景。 文文 2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同诗歌、 散文、 戏剧一样,对于中国现代小说形式发展的评价,离不开五四初期的语言变 革对于中国现代小说由传统向现代转换的决定性意义这个“基点”。每次语言变迁都带来中 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和变化。初期现代小说对各种语言资源的综合,直接推动了中国现代 小说写实性、抒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 格,也使得现代小说的复调叙述成为可能;政治文化语

8、境下语言方式的变动,推动了小说形式 的进一步发展,“小说语言的政治化”带来的“标语口号”“概述”“讽刺”“直语”等特 点,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小说文体带来“审美危机”,而作为对政治语言的反拨,又使小说发展 了限制性语态、隐喻和幽默修辞风格等文体表现形式;30 年代新媒体影响下的语言变迁,催 生了新的小说语言方式,带来了现代都市新小说的形式,如跳跃的小说节奏、 画报体小说、 电 影化小说等形式的发展;40 年代小说语言的“口语化”,带来了小说形式的戏剧化追求,推动 了章回体等传统小说形式的再利用和再发展。 从语言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演进的角度,不仅可以准确评价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 中的得与失,也能

9、更加客观准确地评价同样作为语言艺术的中国古典文学,重新来看待和审 视文言之于文学形式的意义。 新文化运动提倡者从当时的文化发展大目标出发,反对文言文, 提倡白话文,完成了白话语言方式的确立,这种历史功绩自然不能抹杀。 但当年有许多学者对 五四语言革命中彻底丢弃文言文的观念和实践持保留态度,他们的言论、思考和忧虑中的合 理成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被人们重新认识。 时过境迁,尤其是在冷静面对白话语言给文学 带来的一些困境时,在追寻白话语言的 “艺术化” 加工过程中,当年新文化运动提倡者事后的 反思性意见,与五四白话文运动中以 “学衡” 为代表的反对派意见,在语言与文学关系问题的 许多认识上有着惊人

10、的一致。而且很多现代文学史上的代表性作家在创作实践中,在各类文 学文本的写作中,也吸收了大量文言的因素和成分,甚至创作了大量的文言诗词,其造诣也是 很高的。 这不仅证明了文言作为文学语言的生命力,并未因白话文的兴起而消失,而且也表明: 事实上,文言也参与了语言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演进的过程。 (所选文段有删改) 1.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对各种语言资源的综合运用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格,进而推动了写 实性、抒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 B.“小说语言的政治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国现代小说文体带来“审美危机”,但客观 上仍然起到了推动小说形式发展的作

11、用。 C.在五四白话文运动中, “学衡” 一派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语言艺术持否定态度,但并不是所有 学者都支持彻底抛弃文言文的极端做法。 D.从语言变革的角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重新看待和审视文 言对文学形式的重大价值。 2.从内容出发,最适合做选文标题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历程 B.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得与失 C.语言变革影响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 D.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深受语言变迁的影响 3.根据相关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指出文言在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中的两点作用。(3 分) 文文 3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宋代的农业、手

12、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空 前的繁荣。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 章。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 买赊卖等多种形式。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 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 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 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 需要。质、押是借贷的担保形式,由质库、解库等机构经营。质属于动产担保,它必须转移动 产的占有;押属于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

13、押物的契约交付债权人即可。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 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 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其特点 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出典 人也不必向典权人支付利息。 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存在着通货紧缩现象,故赊买赊卖 行为也很普遍,几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从实际效果看, 它解决了军需、 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对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 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对货币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 通状况不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

14、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铜 铁钱细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 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造 纸和印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 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茶引、盐引要求相关人员先用粮草 或现钱的付出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凭此类纸质信用工具异地兑取现钱或政府专卖货物。这 些信用工具的使用,除了可发挥信用功能外,也使得政府和商人在专卖货物领域能够共同获 利,既有利于商人从政府专卖的货物中分得一份利益,又有利于政府实现增加收入、 补给军需 等目标。早期的交子、关子、会子要求相关人员先交纳现钱作为取得

15、的条件,然后再根据需 要持交子、关子、会子到指定的地区兑取现钱。这类信用工具携带方便且具有汇票性质,可 以保障大宗交易、 跨地区交易货款的顺利结算。 它们的使用,弥补了货币的不足,节省了货币 流通需求量。此后这种交子、关子、会子逐步发展为纸币。可见,宋代新型信用工具的大量 使用,是社会经济发展史中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新生事物,它缓解或解决了交换过程中的诸多 不便与矛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 (摘编自王芳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宋代的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 融的一个新特点。 B

16、.宋代的政府借贷基本上是赈济性借贷,主要目的是帮助百姓度过困境,因此与私人借贷相 比,政府借贷的利率要低得多。 C.在宋代,债务人可以用不动产的契约或动产作为担保,向债权人借贷。 在债务人不偿还债务 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 D.赊买赊卖的信用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宋代通货紧缩带来的资金不足的问题,缓解了生 产、流通、消费领域中的诸多矛盾。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宋代的信用工具不断创新,出现了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 子等信用工具。 B.各类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最初是由宋代政府发行的,其发行目的是解决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 性等

17、多方面的问题。 C.茶引、 盐引等信用工具的使用,可以使一些商人取得茶、 盐等货物的专卖凭证,从政府专营 的物品中分得一部分利益。 D.宋代的造纸术和印刷术高度发达,这为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信用工具的产生提供了技 术条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质库、解库是进行押物、放款、收息的机构。唐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质库、 解库也随之兴盛。 B.在宋代,出典人将房产押给典权人后,可以获得一笔典价,且不必支付利息。 在典期内,典权 人不但享有房屋的使用权,同时还拥有出租权。 C.虽然早期的交子具有汇票性质,可以克服金属货币不便携带的缺点,保障商品交易

18、中货款 的顺利结算,但是它还没有发展成为纸币。 D.宋代各种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对当时的经济发展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此后各 个朝代提供了借鉴。 题组题组 2 2哲学哲学文化文化 文文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小题。 “自然世界”是由纯粹的自然事实和事件所构成,在人的因素介入之前由“盲目的”自 然力量所支配;在人的因素介入之后,自然世界事实上成了“人化的自然”,在自然界中可以 随处发现人类价值实践的痕迹。但是,人类主体性实践在这里所能达到的程度和范围同样受 着自然规律的制约。“社会世界”是在“自然世界”基础上建构的整体,包括了各种各样的 社会躯体、语言、规范、组织、机构、活动等等

19、。在这些要素中,是社会价值规范而不是其 他那些社会事实或事件构成了社会世界的核心,社会价值规范在“社会世界”的形成中发挥 了自然规律在“自然世界”的形成中所发挥的同样的作用。如果说“社会世界”是按照人的 意志来运行的话,那么这个意志的实质不是一些人所说的“求真意志”“求权意志”“求爱 意志”,而是“求价意志”,即追求“价值”的意志。其他的意志都是这种意志的具体表现形 式。因此可以说,“价值”要素是“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的分水岭。“人文世界”是 在“社会世界”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由一系列对社会价值规范及其实 践的总体反思和内心体验活动及其产品、组织、制度、符号等所构成。简而

20、言之,是由社会 “价值”以及对这种价值进行总体反思和体验而形成的“意义”所构成。但是,在人文世界 里,“意义”取代“价值”成为新的核心要素。价值及价值实践在人文世界里只不过是主体 用来进行总体反思和体验的材料。人文世界究其根源而言是一个人的“意义”的世界,而不 是一个人的“价值世界”或人的“自然世界”,具有强烈的历史性、个体性和主观性。“人 的问题”不能笼统地说成是人文世界的问题,因为“人的问题”既可能是一个有关人的事实 性问题,也可能是一个有关人的价值性问题,而真正与人文世界相关的问题是人生的意义性 问题。 (选自石中英著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有删改) 1.下面对“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的理

21、解,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 “自然世界” 在没有人类介入之前由纯粹盲目的自然力量支配,当出现人类实践痕迹之后, 则受人类价值规范制约,成为“人化的自然”。 B.“自然世界”是“社会世界”得以建立的基础,因此,自然规律在“社会世界”形成中发挥 的作用与它在“自然世界”形成中发挥的作用相同。 C.“自然世界”自身并无价值追求可言,而在“社会世界”中,社会价值规范则是社会世界的 核心。 D.“求价意志”是“社会世界”的实质,求真意志、求权意志、求爱意志并非社会世界中的 人类追求。 2.下列言行属于该文所说“人文世界”范畴的一项是()(3 分) A.李先生发现超市多收了他一元钱,便花

22、十元钱打车回去理论。 他说: “我就是要较这个真儿, 值!” B.朱峰同学当选学生会主席后,发表感言说:“感谢同学们给了我这个服务师生、施展才华 的机会。我一定努力工作,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C.漂亮的姐姐一心想嫁个白马王子,她说:“我就是想找个配得上我的人。” D.魏越放弃了大城市的高薪工作,到边远山区支教多年。 他说: “在这里我才实现了真正的价 值。” 3.下面对文意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价值”与“意义”分别是区分“自然世界”与“社会世界”,“社会世界”与“人文世 界”的关键词。 B.“人文世界”是人在“社会世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具有强烈的历史性、个体性和

23、主观 性,因此“人文世界”即“人的世界”。 C.人类介入“自然世界”,构建“社会世界”和“人文世界”,是人类改造自然,实现社会价 值,完善人生意义的过程。 D.“人文世界”体现出人类对人生价值的体验与反思,因此人文教育在家庭、学校、社会教 育中都应占有重要地位。 文文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秦汉时代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秦汉时代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 葛兆光 秦汉时代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大致可以归纳如下。 “天”仍然是判断与理解的基本依据。仿效“天”的构造,模拟“天”的运行,遵循“天” 的规则,就可以获得思想与行为的合理性。 在人们心目中,凡是仿效 “天” 的,就能够拥有 “天”

24、 的神秘与权威,于是,这种 “天” 的意义,在祭祀仪式中转化为神秘的支配力量,在占卜仪式中 转化为神秘的对应关系。不仅是一般民众,就连天子与贵族也相信合理依据和权力基础来自 于“天”,秦汉时代皇宫的建筑要仿效天的结构,汉代的墓室顶部要绘上天的星象,祭祀的场 所更要仿造一个与天体一致的结构。 “天”所显示的自然法则更加明确地被一些基本的数字概念所表述,而这些概念又被具 体化为一些可以操作的技术,于是“天”与“人”之间就被联系起来。首先是“一”。在秦 汉时代,它既是宇宙的中心、 唯一的本原、 至上的神祇,又是天下一统、 君主权威、 理性法则、 知识基础和一切的终极依据。其次是“二”。“二”即阴阳,

25、既可以指日月、天地,也可以指 君臣、上下,以及从阴阳引申出来的冷暖、湿燥、尊卑、贵贱。再次是“五”。在吕氏春 秋中,思想家曾为“五”并列出种种匹配的事物和现象。这说明人们普遍相信“五行”可 以归纳和整理宇宙间的一切,使宇宙整齐有序。相反,如果五行、五色、五声、五味、五方、 五脏、五祀等等发生紊乱,人们就要用技术将其调整过来,否则人就会生病,社会就会混乱, 宇宙就会无序。比如朝代的变更,要顺序地吻合五德的排行;人们的服饰,要顺序地吻合五色 的轮次。这种数字概念经历了漫长的整合和论证过程,在秦汉时代终于以系统的形式固定下 来。 沟通天地人神的权力仍然被少数术士所掌握。大多数人相信,他们由于有某些特

26、殊的禀 赋与训练,拥有与神秘世界对话的能力,人们需要通过他们与天、与神灵、与祖先交流。 当时人们关心的中心问题有以下几类。 一是生命。 铜镜铭文这样的考古资料透露了秦汉 时代人们的生活观念,看来当时的人们相信人是可以不死的,不过也相信人之永恒极其困难。 如果说铜镜铭文、帛画、画像石中的神仙内容及秦汉方士的求仙寻药炼金活动,反映了人们 对生命的期望和想象,那么很明显,他们也努力地探索过人体的奥秘与医疗技术,张家山汉简 中的脉书、马王堆帛书中的五十二病方等,就反映了人们的焦虑和忧患。正是在这 种期望和想象、焦虑和忧患中,人们逐渐形成了生死观念。二是幸福。在秦汉的一般思想世 界中,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

27、作为人生幸福的内容,渐渐退居次要地位,对幸福的期望往往被普 遍的神仙信仰具体化和世俗化,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被生理上的自由和超越(永生)所取代, “富贵”与子孙“繁衍”成了更现实的追求,铜镜铭文中那么多的“富贵”和“宜子孙”的 字样就是明证。三是国家。当诸侯国家日益消亡或削弱,各种文化区域日趋混融成为一个文 化共同体的时候,人们开始彼此认同。 “天下”一词在当时是一个较纯粹的政治概念,当人们 逐渐有了更广泛的地理知识之后,人们认识到自己所熟悉的地域只是天下的一部分,于是又 常常使用“海内”一词。“海内”一词在当时成了中国人的文化疆域的代名词,凡是生活在 海内的人,凡是有共同语言、习俗、观念与服饰

28、的海内人,都是“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 文化意义上的共同体已经在人们心目中确立了。 (本文有删改) 1.关于秦汉时代人们对“天”的认识,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汉代的墓室顶部要绘上天的星象,祭祀的场所更要仿造一个与天体一致的结构,这只是为 了营造一种神秘的氛围,让普通人敬畏。 B.人类的社会秩序、伦理关系都是以“天”为依据来建立的,如果发生紊乱,人们可以根据自 己的意志来进行调节,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C.无论普通民众还是权贵,都把“天”作为认识世界的基本依据,认为遵循“天”的规则,效 法“天”,能够获得思想和行为的合法性。 D.“天”是自然的法则,一切知识都与之相

29、关,秦汉时代的人们以“天”为根本法则认识外部 世界,以神仙信仰为终极依据认识自我。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因为“天”等同于“一”,意味着绝对和神圣,所以,秦汉时代皇宫的建筑要仿效天的结构, 以显示对唯一的神的崇敬。 B.一些基本的数字概念的表述显示了天与人之间的关联,五行、五声、五色、五方、五祀等 实际上都体现了“天”蕴含的自然法则与宇宙秩序。 C.秦汉时代,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只有少数被认为有特殊禀赋与训练的术士才能与天、 神沟通, 并非人人都具有与神秘世界对话的能力。 D.“一”“二”“五”等数字概念表达了“天”所显示的自然法则,这些概念的形成和确立

30、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并牵连着中国古代的思想传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秦汉时代,人们普遍相信 “五行” 可以归纳和整理宇宙间的一切,使宇宙整齐有序,所以 “五” 也可以作为宇宙间一切的终极依据。 B.秦汉时代人们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反映出,中国人对于幸福的理解从来就没有精神超越 的层面,而只着重于现世与物质层面。 C.秦汉时代,人们相信永生可以实现,这样的生死观导致了神仙信仰的世俗化,对于“富贵” 和“宜子孙”的追求即是神仙信仰世俗化的重要表现。 D.秦汉时代,与“天下”一词作为政治概念不同,“海内”是“文化疆域”的代名词,“海内” 的人于文化层面能够

31、彼此认同。 文文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两两 汉汉 经经 学学 经学的真正确立是在汉武帝时代。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设置五经博 士,收博士弟子五十人。 其后博士弟子屡经增加,东汉时多达三万人。 五经博士及其弟子以五 经为研习对象,这就形成了经学。 所谓经学,是指专门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 从中国文化史看, 经学出现的前提是汉王朝运用国家力量将民间流传的文化经典宣布为国家经典,并设立博士 制度予以专门研究,于是,五经成为国家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的根据。从国家制度层面保证 儒家经典的传习,确立了儒家经典在中华文化经典中的主流地位,客观上也确立了经学在中 国学术体系中的核

32、心地位。儒学作为汉代主流思想,是与中央集权的统一相适应的。儒家主 张的五伦、五常作为社会伦理道德,也因儒家的主流地位而得以明确确立。 两汉经学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 秦始皇焚书,造成文化典籍的浩劫,五经借助儒生记 忆而保存下来。 用汉代流行的隶书书写的经书文本,被称为今文经。 汉景帝以后,陆续在孔府 旧宅壁等处发现的与五经有关的用战国字体书写的文本,被称为古文经。古文经与今文经不 仅书写字体不同,而且同一部经典的篇章多寡也或有差别,如孔府旧宅壁中发现的 尚书 就 比汉初伏生所传尚书多 16 篇。此外,还发现了一些其他古文经典,如周官左传 等。 因汉武帝及其后所立五经博士皆为今文经博士,西汉末

33、刘歆便要求把古文经也立于学官, 但遭到今文经学家的阻挠,一时没有实现,于是引起今古文经学家之间的一场大争论。 西汉时 期,今文经学是经学主流。 今文经学通经以致用,注重思想的阐发,强调经书的历史借鉴意义, 但弊病是与纬结合而流于神秘。古文经学在东汉发展昌盛,注重文字训诂和对典章名物的 解释,突出还原历史和文化传承,学术贡献良多,弊病是流于烦琐的文献考证而脱离思想和生 活。 东汉章帝时的 白虎通义 主张今文经学,强调经学大义与社会价值,借以维护主流思想, 带有一定的理论总结性。 东汉末古文经学家郑玄融合今古文经学,遍注群经,成为汉代经学的 集大成者。 今古文经学的分歧和论争促进了经学的发展,它们

34、所代表的两种学术精神和方法, 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对后来的中国学术史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1.下列关于“两汉经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汉武帝接受 “独尊儒术” 的建议,设置五经博士,以五经为研习对象,标志经学的真正确立。 B.汉朝五经博士制度的建立,确立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和经学在中国学术体系中的核心地 位。 C.今文经、古文经的不同是分别采用了隶书和战国的字体书写,今文经的篇目与内容相对较 丰。 D.今古文经学的学术精神和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后世中国学术史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儒家经典被汉王朝宣布为

35、国家经典,成为国家政治、 法律、 意识形态的根据,这是中央集权 统一的条件。 B.儒家思想作为汉代主流思想的地位确立以后,儒家主张的五伦与五常也明确确立为社会伦 理道德。 C.今文经学注重思想的阐发,古文经学注重训诂和考证,两者都强调发挥五经历史资源的现 实价值。 D.东汉的白虎通义和古文经学家郑玄对五经的注释,分别代表了汉代今文经学、古文经 学最高成就。 3.根据原文,下列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国家高度重视以及有效的制度保障,对于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B.西汉儒生凭借口耳相传,把五经书写下来形成今文经,今文经的研究成为西汉经学主流。 C.古文经学一直

36、未能立于学官,但凭借民间研究力量的不断努力,在东汉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D.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的分歧与论争,客观上促进了两派的相互了解,推动了经学的发展。 答案答案 题组题组 1 1 文文 1 1.CC 项,表述错误。文中引用的王国维古史新证中的话的意思是,一些历史学家疑古 太过,就连尧、舜、禹是否存在都怀疑,这是不对的,并不能由此推出“如果能充分就不 会”。 2.DD 项,“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表述错误,原文中说“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 也能从中发掘史料”。 3.BB 项,原因分析错误。神话传说是文学,而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并非史料。 文文 2 1.BA 项, “进而推动” 表述

37、错误,原文是 “直接推动孕育了美学风格” 。 C 项, “学 衡一派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语言艺术持否定态度”表述错误,“学衡”是反对派,反对白话文 运动。D 项,选项中“最重要的意义”表述不当,原文中的表述是“不仅也”,说明 前后同样重要,并没强调后者。 2.C本文的第一段主要阐述语言变革对中国现代小说形式发展的影响,通过举例子分述其 影响。 第二段主要阐述从语言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演进的角度审视文言之于文学形式的 意义,先对白话文运动中反对文言文一事进行讨论,再分析文言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作用。 综 合两段内容可知,本文阐述的问题主要是:语言变革对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有影响。A、B 两项均只涉及

38、一个方面的内容,D 项“中国现代小说”范围较小,不能概括整个内容。 3.有益于白话语言的“艺术化”。 丰富了现代文学创作的表现形式。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信息筛选题可以先筛选文中的关键 信息,然后根据关键信息概括答案。如“尤其是在冷静面对白话语言给文学带来的一些困境 时,在追寻白话语言的艺术化加工过程中惊人的一致”,由此可知文言之于白话,能 解决它的一些困境,即“艺术化”。再如“在各类文学文本的写作中,也吸收了大量文言的因 素和成分其造诣也是很高的”,由此可知文言对现代文学创作尤其是创作的表现形式有 好的影响。 文文 3 1.AA 项,“借贷、质、押、典、赊买赊

39、卖等信用特点”表述错误,文中只是说“信用 形式有多种形式”,并无信息表明“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都是在宋代产生的。 2.BB 项,“各类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最初是由宋代政府发行的”表述错误,原文是说“通过 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 3.DD 项,说法过于绝对,不能说“宋代各种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对当时的经济发展都起到 非常积极的作用”,借贷中的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高利贷对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有束缚。 题组题组 2 2 文文 4 1.CA 项,表述错误,“受人类价值规范制约”的是“社会世界”而非“自然世界”。B 项, “自然规律在社会世界形成中发挥的作用与它在自然世界形成中发挥的作用

40、相同” 表述错误,原文只是说“社会价值规范在社会世界的形成中发挥了自然规律在自然世 界的形成中所发挥的同样的作用”。D 项,“求真意志人类追求”表述错误,原文是说 “其他的意志都是这种意志的具体表现形式”,即“求真意志”“求权意志”“求爱意志” 都是“求价意志”的具体表现形式,都是社会世界中的人类追求。 2.DD 项,魏越的言行属于该文所说的“人文世界”。文中说“人文世界”“是由社会价 值 以及对这种价值进行总体反思和体验而形成的 意义 所构成” “是一个人的 意义 自然世界”,A、B、C 三项中的言行均是个体追求“价值”的表现,而 D 项,魏越放弃高 薪工作到边远山区支教,实现了其人生价值和

41、社会价值,是一个人的 “意义” 的体现,属于 “人 文世界”范畴。 3.BB 项,“人文世界即人的世界”表述错误。原文中说“人文世界”“是一个人 的意义的世界,而不是一个人的价值世界或人的自然世界”,由此可知“人文世 界”和“人的世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不能等同。 文文 5 1.CA 项,根据原文可知这样做的目的是“获得思想与行为的合理性”,而不只是为了“营 造一种神秘的氛围,让普通人敬畏”。B 项,原文中说“相反,如果五行、五色、五声、五味、 五方、五脏、五祀等等发生紊乱,人们就要用技术将其调整过来,否则人就会生病,社会就会 混乱,宇宙就会无序” ,并没有说 “如果发生紊乱,人们可以根据

42、自己的意志来进行调节,使问 题得到根本解决”。D 项,根据原文所说的“对幸福的期望往往被普遍的神仙信仰具体化和 世俗化”可知,文章并没有表达秦汉时代的人们“以神仙信仰为终极依据认识自我”的意思, 故 D 项不符合原文意思。 2.AA 项,“天等同于一”于文无据,且前后因果关系不成立。 3.DA 项,根据原文意思推不出“五也可以作为宇宙间一切的终极依据”的结论。B 项, 原文说 “在秦汉的一般思想世界中,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作为人生幸福的内容,渐渐退居次要 地位”,故“从来就没有精神超越的层面,而只着重于现世与物质层面”表述有误。C 项,原 文说“对幸福的期望往往被普遍的神仙信仰具体化和世俗化”,

43、并没有说“人们相信永生可 以实现,这样的生死观导致了神仙信仰的世俗化”。 文文 6 1.CC 项,“今文经的篇目与内容相对较丰”表述错误,文中只是说“古文经与今文经 同一部经典的篇章多寡也或有差别”,且举了孔府旧宅壁中发现的尚书比汉初伏生所传 尚书多 16 篇的例子。 2.BA 项,“这是中央集权统一的条件”表述错误,对应信息是原文第一段的“儒学作为汉 代主流思想,是与中央集权的统一相适应的”。C 项,“都强调”表述不正确,相关信息是原 文第二段的“今文经学通经以致用,注重思想的阐发,强调经书的历史借鉴意义”和“古文经 学在东汉发展昌盛,注重文字训诂和对典章名物的解释,突出还原历史和文化传承”。D 项, “分别代表了最高成就”于文无据,相关信息是原文第二段的“东汉章帝时的白虎通 义 带有一定的理论总结性” 和 “东汉末古文经学家郑玄成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 。 3.CC 项,“古文经学一直未能立于学官”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西汉末刘歆便要求把古 文经也立于学官,但遭到今文经学家的阻挠,一时没有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高考专区 > 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检测:专题1 论述类文本阅读 (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小豆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