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2套(含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1681684 上传时间:2021-08-2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9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2套(含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2套(含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1 页 共 18 页 统编版(统编版(2019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1 1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 1.如图反映了魏晋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一是() A.江南社会相对稳定B.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D.南方政权重视农业 2.北魏时期,孝文帝深叹“移风易俗,实为甚难”。南迁洛阳后,留在北方边镇的民众甚至 出现了鲜卑化趋势。而在南方,新汉族较多地保存了北方汉族的文化传统,“蛮气”则显得 不足。南北民族交融的差异缘于() A.区域地理环境B.经济发展水平C.汉文

2、化影响力D.政府推行力度 3.孝文帝冲破重重阻力,毅然进行改革,顺应了历史潮流。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孝文帝改 革最重要的影响是() A.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B.加强了皇权的集中 C.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D.促进了民族大交融 4.下图是秦朝和隋朝中央机构图示。据此可知() A.政府决策程序趋于规范化B.中央机构具有浓厚的家国一体色彩 C.中央机构继承中得到发展D.丞相的来源发生变化但地位不变 第 2 页 共 18 页 5.有学者认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其主要原因是政治军事上的需要,隋炀帝个人的享乐欲 望是其次要原因。 没有隋炀帝, 运河还是会由别的人来开凿的。 这一看法的主要依据是() A.政治

3、军事中心的南移B.南北政权的分裂对峙 C.江南经济地位的上升D.关中地区经济的没落 6.科举制度产生于隋而确立于唐,因有多种科目, “分科举人” ,故名科举。与察举制相比, 科举制下的考生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 ,自由报考;而且“取士不问家世” 、 “一切以程文 为去留” ,没有如“入门兼美”一类的附加条件。科举制的产生与确立,反映了() A.选才呈现公平开放的特色B.以官举士的选官方式终结 C.取士标准出现多样化趋势D.考试方式完全优于察举制 7.下面是清末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的部分试题。据此可知当时科举() 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陶铸国民,造就人才,振兴实业。国民不能自 立,必立学以教之,使

4、皆有善良之德,忠爱之心,自养之技能,必需之知 识,盖东西各国所同,日本则尤注重尚武之精神,此陶铸国民之教育也。 讲求政治、法律、理财、外交诸专门,以备任使,此造就人才之教育也。 分设农、工、商、矿诸学,以期富国利民,此振兴实业之教育也。三者孰 为最急策。 美国禁止华工, 久成 苛例,今届十年期 满,亟宜援引公法, 驳正原约, 以期保护 侨民策。 A.因循守旧脱离时代的需要B.呈现出一定实用化倾向 C.缺乏明确的选人用人标准D.奉行“中体西用”的理念 8.有论者指出,学界评价科举制,多从其“得人”出发,把着眼点放在科举制对优秀人才的 选拔上面。这反映出科举制的推行() A.加快了高层人才的流动B

5、.提供了国家治理人才基础 C.有利于封建政治民主化D.导致封建官僚队伍的膨胀 9.唐太宗很重视发挥三省之间的配合与牵制, 并且善于驾驭和控制三省。 他特别强调中书省 所发诏敕,门下省必须认真审核,驳正错误,不可依违其间。这说明三省制() A.抑制了地方割据势力B.有效发挥中枢机构的职能 C.杜绝了中央决策失误D.进一步扩大了宰相的权力 10.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三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 事”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衙、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此 举旨在() A.提高行政效率B.规范行政程序C.强化专制皇权D.化解君相矛盾 11.“大唐文武孝

6、德皇帝与大蕃圣神赞普舅甥二主商议社稷如一,结立大和盟约,永无沦替, 神人俱以证知, 世世代代使其称赞, 是以盟文节目题之于碑也。 ” 该碑颂扬与期盼的是() A.仰慕唐朝盛世,扩大朝贡贸易B.推进唐蕃联盟,保障丝路畅通 C.追念唐蕃和亲,增进汉蕃友谊D.加强唐蕃合作,抵御佛教入侵 第 3 页 共 18 页 12.史学家钱穆先生说:“租庸调制的精神,不仅在于轻徭薄赋,而尤重为民制产。”下列对 “租庸调制”解读正确的是() A.“调”是指缴纳一定量的谷物B.“租”是指缴纳一定量的绢和布 C.“庸”是指缴纳一定的银子代役D.在租庸调制下农民生产时间具有一定的保 证 13.北魏均田制规定:“诸男夫十五

7、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 受田三十亩,限四牛。”唐朝取消了寡妻妾以外的一般妇人,官户以外的一般奴婢和耕牛的 授田。唐代均田制的变化反映了() A.寺院经济的开始出现B.自耕农经济衰退 C.赋税制度的重大变化D.社会经济的发展 14.唐太宗为晋书王羲之传撰写传论道:“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 逸少(王羲之)乎!”并把书法列为科举取士的考量内容之一。此后,王羲之的书法,逐渐 取代钟(繇)书而大行于世。由此可知,唐代书法() A.逐渐成为了一门艺术B.呈现出一元化趋势 C.发展受社会环境影响D.难以超越前代水平 15.据载,唐代的佛寺中,有的信徒在念诵父母恩重难

8、报经,有的僧侣倡导“一日不作, 一日不食”的修行方式。这些现象反映出() A.唐朝的宗教政策较为开明B.佛教开始出现中国化的趋势 C.儒家的正统地位不断巩固D.中华文化在交融中逐步发展 二、非选择题,共 55 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 分) 人口迁徙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材料一秦占领巴蜀地区之后,实施了从秦本土往蜀地移民的措施。 “戎伯尚强,乃移 秦民万家实之。”“秦惠文、始皇克定六国,辄徒其豪侠于蜀,资我丰土。公元前 213 年,秦始皇迁徙 50 万人戍守五岭,与越人杂居。秦始皇收复河套南北的广大地区后,为了 巩固在这些地区的统治,迁 3 万户居民到河北

9、、榆中,垦田生产,开拓边疆。 改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中原人民在阶级和民族的双重压迫下,纷纷越淮渡江, 相率南下。此后中原每一次较大的政治变动,如淝水之战、刘裕北伐等,都有一次较大规模 的人口南徙。据研究,截至刘宋为止,南渡人口约共有 90 万,占当时刘宋全境人口的 1/6。 西晋时北方诸州,约 700 余万口。南渡的 90 万口占其 1/8 强。北来的侨民集中在长江上游 第 4 页 共 18 页 的成都平原、江汉流域的襄阳、江陵、武昌以及长江下游的今江苏省境内。史书中关于 “百官流亡者十八九”和“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的记载很多。十六国以来,许多少 数民族在中原与

10、汉族杂居,一遇变乱,同样成为流动人口。波澜壮阔的人口大流动,从短时 态来看是加剧了社会动乱,但它也对社会的久远进步,开辟了道路。 改编自曹文柱等著乾坤众生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政府移民的主要趋向。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作用。(9 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 分析其影响。(9 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 分) 材料一九品中正制, 本想替当时用人定出一客观标准, 还是不失此项制度所应有的传 统精神的。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 便大错了。唐代针对此弊,改成自由竞选,所

11、谓“怀牒自列” ,即不需地方长官察举,更不 需中央九品中正评定,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个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 试。这制度,大体说来,较以前是进步的。汉制规定商人不能做官,做官亦不能经商,乡举 里选系由地方政府察举呈报。现在自由报考之唯一限制,即报名者不得为商人或工人。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科举制大事年表 材料三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自隋唐以后,各代 “大小之官,悉听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 。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 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 间, 也就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

12、、 甚至贵贱间的对流, 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 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第 5 页 共 18 页 (1)据材料一,指出科举制与九品中正制的异同。 (6 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科举制演变的基本特征。 (6 分)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8 分) 18.唐朝国力强盛,制度先进,文化繁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 分) 材料一 汉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换言之,汉代由宰相一人 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

13、 部门之会议而决定。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汉代相比,唐代宰相制度的创新之处及其作用。 (8 分) 材料二材料二 (注:在唐朝的十部乐中,除了燕乐、清商乐外,西凉乐、天竺乐、龟兹乐、高丽乐、安国乐、 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都是外来乐。除了宫廷,高官和民间大贾家中也有出现私人乐队。 该图真实再现了当时的乐舞场面。) 第 6 页 共 18 页 (注:胡旋舞是来自西域游牧民族的一种舞蹈。) (2)文物是形象的历史。从材料二中提取一条历史信息并加以说明。(9 分) 第 7 页 共 18 页 答案以及解析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交

14、融。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大量少数民族散居北方各地,而 汉族人口大量南迁,因此南北民族交融的差异缘于汉文化影响力的不同,故选 C 项。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最重要的内容是推行封建化和汉化政策, 实现了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促进了民族大交融,故从历史发展进程角度来看,孝文帝改 革最重要的影响是推动了民族间的交流,故选 D 项;其他三项是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但属于 对当时北魏政权的影响,与材料问题“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不符,故排除。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秦朝和隋朝中央机构。在行政、军事、监察等中央权力划分方面,隋朝基本 继承了秦朝做法,但是具体的中

15、央权力执掌方面,隋朝更加细分,这体现了继承与发展的关 系,故选 C 项。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隋朝时期大运河的开凿。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得到开发,使得其经济地位上 升,成为国家财税的重要来源地,故 C 项正确;隋朝政治军事中心仍旧在北方,故排除 A 项;隋文帝时期就基本上统一全国,隋炀帝时不存在南北政权对峙的情形,故排除 B 项;隋 炀帝时期关中地区的经济并未没落,故排除 D 项。 6.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科举制下的考生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自由报考;而且“取士不问家 世”、“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没有如“入门兼美”一类的附加条件”可以看出科举制下, 不问家世,自由报考,以考试成绩

16、作为选官标准,体现了一定的公平开放性,故 A 项正确。 唐宋时期除科举制外,仍然存在恩荫等选官方式,故 B 项错误。科举制的选官标准是考试成 绩,不能体现多样化的特征,故 C 项错误。D 项说法绝对化,排除。故选:A。 7.答案:B 解析: 结合材料中 “讲求政治、 法律、 理财、 外交振兴实业之教育也” “美国禁止华工 亟宜援引公法,驳正原约”等信息可知,清末最后一次科举试题紧密围绕当时的现实问题, 具有明显的实用化倾向,故选 B 项,排除 A 项;材料没有体现选人用人标准缺乏,排除 C 项; 根据“讲求政治、法律”等可知,当时清政府已经认识到学习西方制度的重要性,排除 D 项。 8.答案:

17、B 9.答案:B 10.答案:C 第 8 页 共 18 页 1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唐朝的民族交融。根据材料可知,这是 9 世纪中期的唐蕃会盟碑文,结合所 学可知,该碑颂扬了唐蕃和亲,反映了人们对于增进唐蕃友谊的期盼,故选 C 项;9 世纪中 期,唐朝已由盛转衰,故排除 A 项;唐蕃会盟是为了双方的友好交往而立,并非为了保障丝 路畅通,故 B 项错误;“抵御佛教入侵”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 D 项错误。 12.答案:D 解析:租庸调制规定,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这就保障了农民的生产时间, D 项符合题意。“租”即田租,每年要缴纳一定数量的谷物,“调”指每年定期缴纳一定的 绢布,

18、“庸”是指不去服徭役的男子可以纳绢或布代役,A、B、C 三项错误。 13.答案:D 解析:从材料看出,唐朝均田制减少了授田对象,目的是为了解决均田不足的问题,反映了 经济发展导致的人口增加,所以减少授田范围,D 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寺院经济的“开始 出现”,排除 A;材料反映的是土地制度,没有涉及赋税制度,排除 C;均田制的发展促进 了自耕农经济的发展,排除 B 14.答案:C 解析:由于唐太宗的推崇,王羲之的书法取代了钟繇的书法大行于世,而且书法还成为科举 取士的考量内容之一,说明唐代的书法发展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故选 C;书法在唐朝之前 就已经成为一门艺术,排除 A;材料信息不能说明唐代书

19、法呈现一元化的趋势,排除 B;唐 代的书法成就突出,并不能说难以超越前代水平,排除 D。 1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唐代的佛教发展。题干中述及的“有的信徒在念诵父母恩重难报经”, 体现出儒家思想中的“孝”,据此可知,题干所述现象反映了儒、释的融合,故选 D 项;题 干没有涉及唐朝的宗教政策,故排除 A 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中原, 东汉时期比较流行,当时佛教已经出现中国化的趋势,而不是在唐朝,故排除 B 项;在魏晋 南北朝时期,儒学地位已经遭到挑战,到隋朝时期,出现了“三教合一”现象,到唐朝时期 出现了“三教并行”现象,而不是儒学地位不断巩固,故排除 C 项。 16.答案

20、:(1)趋向:从秦国本土往巴蜀地区移民;从六国迁移豪强贵族到巴蜀地区;从内 地迁到东南、北部边疆地区。 作用:有利于开发边疆;巩固边防,促进经济发展;促进民族交融。 (2)特点:由北向南迁徙;迁徙规模大,参与人口多;迁徙活动范围广;迁徙涉及阶层广, 民族成分繁杂。 影响:促进落后地区的开发,有利于加强全国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平衡性;有利于国内各 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各民族经济的进步发展;有利于江南的开发,推动中国古 代经济重心南移。 第 9 页 共 18 页 17.答案:(1)异:选拔人才的标准不同,前者靠才能,后者靠门第;选拔人才的方式不同, 前者考试,后者举荐。 同:都是选拔人才

21、的制度;工商业者都不在举荐或考试之列。 (2)特征:单科走向多科,分科设目,方式多样,内容丰富;严谨公平,择优录取;由全国统 一卷到南北分卷, 兼顾地域平衡:考试形式和内容逐步僵化, 最终被废除;带有较强的时代色 彩。 (3) 提高了儒学的地位;把选官权集中到中央政权;造成了社会阶层的对流;扩大了统治基础; 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18.答案: (1)创新之处:实行三省六部制, 分割宰相权力。 作用:三省相互牵制, 又互为补充, 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等。 (2)示例信息:唐朝文化深受异域文化影响。说明:唐朝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经济繁荣,疆 域辽阔,统治

22、者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加之海陆交通条件便利,各民族之 间、中外之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文化艺术受西域文化及周边外来文化影响较深。 解析:(1)从材料中的“汉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等信息可以得 出,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分割宰相权力。其作用应当联系所学并根据材料中的“由许多人 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等信息,从提高办事效率、有利于加强皇权等方 面来回答。(2)本问为开放型试题,解答时应先提取一条历史信息,再加以说明。如从图示 信息及文字说明“外来乐” “来自西域游牧民族的一种舞蹈”可以得出,唐朝文化深受异域 文化影响。然后联系所学从唐朝国家统一强

23、盛、统治者奉行开明开放的政策、中外交往频繁 等方面来说明唐朝文化深受异域文化影响的原因。 还可以根据材料信息从唐朝文化特点的角 度,联系所学有关内容进行说明。 第 10 页 共 18 页 统编版(统编版(2019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2 2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 1.西晋时, 太子的卫兵多达万人, 太子师傅增至六人, 太子舍人、 洗马等属官增至三四十人, 皆由当时名流担任。南朝宋武帝刘裕即位后,增加太子兵力,到宋文帝时东宫兵力“至有实 甲万人”。梁朝太子精兵不下万人。这表明,西

24、晋、南朝时期() A.太子掌兵严重威胁皇权B.官僚政治日趋完善 C.皇权维系诉诸亲缘关系D.皇子争立现象频繁 2.晋室南迁,衣冠南渡,为了仰仗随司马氏东迁的中原士族,司马皇族极力拉拢世家大族如 王姓大族,“王与马,共天下”,上层士族通过九品官人法不断掌控朝政,占据高位,寒门 庶族只能居于下位,东晋成为门阀政治的代表时期。这反映出当时() A.豪强大族对政治的影响B.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进步 C.考试选官制度已经确立D.选官重视家族经济基础 3.“自魏晋重中书之官,居喉舌之任,则尚书之职,稍以疏远。至梁、陈,举国机要,悉在 中书,献纳之任,又归门下,而尚书但听命受事而已。 ”这说明魏晋南朝时期()

25、A.宰相参政议政职能制度化B.中枢机构异变利于皇权加强 C.制衡机制提高了行政效率D.中央决策呈现民主化趋势 4.北魏孝文帝时期所颁行的 考课法 , 规定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员必须接受三年一度的考核, 根据结果决定官员们的升迁罢免,力图“愚滞无妨于贤者,才能不壅(堵塞)于下位”。这说 明考课法旨在() A.缓和中央与地方矛盾B.提升国家治理效能 C.限制世家子弟的入仕D.激发官员重学热情 5.从唐太宗到唐肃宗,皇帝私人秘书机构的职能逐渐从“文学侍从”发展到“专掌内命”的 内相,架空中书省,成为事实上的宰相。这反映了() A.文官政治色彩日益浓厚B.相权对皇权的制约弱化 C.中央集权制度日趋完善D.

26、宰相议政职能逐渐消失 6.唐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谏官制度。谏官不仅要随宰相入阁议事,“有失辄谏”,而且可以 随时进封事,不限早晚, “不须令宰相先知”,保证谏官的独立谏净权。这反映出唐代() A.中枢决策机构出现异变B.实现了监察的全覆盖 C.朝廷内部出现再次分权D.利用监察制加强皇权 7.武则天以皇帝的名义把氏族志改为姓氏录,规定凡五品以上的官员都可入谱,只 以官位定尊卑。同时,增加“殿试”,把初唐每年 4-7 个进士的录取名额增至 20 人,然后 让这些人去巡视各地,并负责选拔推荐人才。这些做法的相同目的是() A.打击门阀贵族,加强皇权统治B.削弱李氏家族,抬高武姓势力 第 11 页 共

27、18 页 C.提高官员地位,弱化宗法观念D.扩大科举范围,笼络天下英才 8.唐朝政事堂为政府最高机构,凡皇帝命令需经政事堂群相会议正式通过方可送尚书省执 行,若未加盖政事堂印章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则被认为违法。这表明() A.古代政治制度日益成熟B.专制皇权遭到严重削弱 C.分权与制衡体制的形成D.宰相擅权现象越发严重 9.资治通鉴记载:唐“边帅不久任,不遥领,不兼统,功名著者往往入为宰相。” 最初节度使只掌管军务, 另设掌钱粮的度支使、 管屯田的营田使, 防区内的政事由刺史掌管。 但玄宗后期,节度使开始兼领度支使、营田使,后来又兼采访使,采访处置使等。这种变化 () A.成为安史之乱的根

28、本原因B.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C.导致了地方权力过度膨胀D.说明了唐地方官制得到完善 10.下表是唐代科举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据此可知,在唐代() 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 初试二试三试 明 经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 论语 尔雅 ,每经帖十条 口答诸经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 进 士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 每经帖十条 作诗、赋、文各一 篇 作时务策五道 A.科举制成为选官的唯一方式B.进士科更注重选拔具有才华和能力的人才 C.明经科完全脱离社会的实际D.进士科考试对唐诗的繁荣起着决定性作用 11.北魏实行均田制,把土地划分为生产谷物的露田,栽植桑、榆、果木的桑榆田,植麻的 麻田

29、,造屋和种菜的园宅田,备休耕的倍田,明确规定各类上地的用途。这一做法() A.推动北方经济恢复发展B.推动经济作物广泛种植 C.有利于棉纺织业的发展D.限制了土地的高度集中 12.唐朝府兵制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是兵农合一的制度,府兵农忙时生产,农闲时操练。 府兵卫士二十一岁入军,六十岁免役。他们参战的武器、马匹、粮食均需自备,全国都有负 责府兵选拔训练的折冲府。这一制度() A.加重了人民的经济负担B.练就了专业的军事队伍 C.不利于商业的繁荣发展D.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 13.按照唐制,凡属皇帝敕令,必须经三省政事堂会议正式议决通过,并加盖“中书门下之 印”,方可颁行生效,因此唐代也就出现了

30、“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的现象。这说明唐 代三省制下() 第 12 页 共 18 页 A.中枢决策的有效性加强B.君权受到一定程度制约 C.宰相之间彼此相互制衡D.政事堂掌握最高决策权 14.敦煌莫高窟中所存北魏时期的释迦牟尼塑像,身上斜披印度袈裟,头顶扎扁圆形发髻, 保留键陀罗样式;中唐时期的胁侍菩萨塑像则肤色白净,表情随和,保留唐代平民的两片螺 圆形发髻。这种变化反映出() A.隋唐文化的开放包容B.儒学主流地位的丧失 C.佛教文化逐渐本土化D.统治者对佛教的重视 15.骆驼这种独特的动物成为唐代的一种象征符号,从国家、社会到精神生活层面,我们都 能够看到骆驼的身影。骆驼在唐代的全面参与

31、反映了() A.骆驼已取代耕牛成为主要的农用动力B.各阶层寻求异域珍宝的社会奢靡之风 C.已形成西部少数民族移居中原的浪潮D.对外贸易与开拓成为社会的价值追求 二、非选择题,共 55 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 分) 材料一 夏、商、西周时期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 的,这使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 天下大一统。在此过程中,尽管历次朝代更迭都会出现土地及民心层面的天下分裂,但伴随 着民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土地范围从中原地区不断向四方扩展, 民心也更加凝聚到对共主 的认同上。 经历过春秋战国的重重洗礼,

32、 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上从统一礼仪向建立秦朝中央 集权体制的飞跃。 摘编自王宣华先秦中原文化区域“大一统”秩序观及当代价值探析 材料二 公元 589 年,隋朝结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完成统一。魏晋南北朝时期虽 然呈现分裂割据的局面,但统一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西晋后洛阳的正音“南染吴、越, 北杂夷虏”,及东晋长江下游扬州“侨吴混合之语音最盛行”,而且“此种相互同化作用范 围甚广”。自曹魏起,南北政权都重视通往淮河流域的水道,开凿或疏通了一系列水道以运 兵和运粮,“使长江、黄河间的水路交通进一步拓展”。在北魏宣武帝即位后 50 年中,南 北双方进入一个相对和平共处的时期,文化交流频繁,装饰艺术风

33、格,特别是装饰题材、造 型及纹饰渐趋相近。当时虽然南北分裂,但交往频繁,南、北朝间国书往来,本来的套话是 “想彼境内宁静,此率土安和”,后来为“欲示无外之意”而不分彼此,改成“想境内清晏, 今万国安和”,并取得南北一致认同。 第 13 页 共 18 页 摘编自严耀中论魏晋南北朝的走向重新统一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先秦至秦朝“大一统”内涵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朝建立大 一统国家的历史意义。(8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最终走向统一的因素,谈谈 你对“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的认识。(12 分) 17.不同视角看孝文帝改革。(20 分) 某班历史

34、社团就孝文帝改革展开了课外阅读与讨论。 王同学展示了自己的课外阅读,清朝赵翼廿二史札记的部分内容: 魏孝文帝欲迁洛以变旧风。恐大臣不欲,乃发京师步骑百余万南伐,至洛阳群 臣请停南伐, 帝曰: “今者之举, 兴发不小, 动而无成, 何以示后?若不南伐, 便当迁洛。 ” 诏迁洛之人,死者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注:北方地名)人,皆为洛阳人。又诏改国姓为 元氏。 (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里的“魏”指的是中国历史上哪一政权。王同学展示的材料说明 孝文帝改革得以推进,得益于哪两个因素?(5 分) 进而,王同学又展示了下面这段文字: 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

35、实始于 此。盖徒欲兴文治以比于古帝王,不知武事已渐弛也。 (2)王同学展示的这段材料表达了对孝文帝改革怎样的评价?其依据是什么?(5 分) 针对王同学对孝文帝改革的评价, 李同学展示了自己的阅读材料进行反驳。 他出示了钱穆 国 史大纲的引文: 魏孝文迁都一则元魏政制,久已汉化,塞北荒寒,不配做新政治的中心。二则北方 统一以后,若图吞并江南,则必先将首都南移。三则一般鲜卑人,建国已逾百年,而不 免暮气渐重,魏孝文实在想用迁都的政策来与他的种人以一种新刺激。孝文帝对汉文化 衷心欣羡,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整体的汉化。惜乎孝文南迁五年即死。他 的抱负未能舒展,鲜卑人追不上他的理想,而变乱由此

36、起。 (3)若要有力反驳王同学的观点,李同学必须结合本段材料从哪些角度进行论证?(5 分) 社团指导老师在听了两位同学的发言后,肯定了他们发言的合理性。同时,引导他们参看下 面这段历史材料: 两晋南北朝时期,战乱给各族人民带来了苦难,在长期的冲突与交往中,民族交融 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孝文帝改革)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缓和了民族矛盾,缩小了 第 14 页 共 18 页 南北差距,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4)相比前面的材料,这段材料从更深刻、更广阔的视角看待这一历史,试说明之。(5 分) 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 分) 材料一 时间事件 汉武帝元光元年(公

37、元前 134 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魏文帝黄初元年(220 年)乃立九品官人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 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 武则天长安二年(702 年)始置武举 材料二 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自隋唐以后,各代“大 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 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升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必然 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 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 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1)材料一反映了哪几种选官

38、制度?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选官标准的变化。 (5 分) (2)请根据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指出古代选官制度所蕴含的积极的价值取向。(5 分) (3)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的影响。(5 分) 第 15 页 共 18 页 答案以及解析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西晋时,太子的卫兵多达万人,太子师傅增至六人”“梁朝太子精兵不下 万人”可以看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统治者都在加强太子的兵力,以亲缘关系来维系和加强 政治上的皇权统治,故选 C 项。太子掌兵是为了加强皇权,且威胁皇权的说法与材料“南朝 宋武帝刘裕即位后,增加太子兵力”不符,排除 A 项。官僚政治是指具有机

39、能专业化、职务 凭资格、行动按固定规章办事、权力分等级等特点的系统行政管理体制,排除 B 项。材料没 有反映皇子争立现象,排除 D 项。 2.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东晋门阀政治。根据材料“王与马,共天下”“上层士族通过九品官人 法不断掌控朝政,占据高位”可知,东晋时期世家大族受皇族重用,并且垄断仕途、干预朝 政,故 A 项正确;门阀政治加强了阶层固化,不利于封建国家扩大统治基础,不能体现政治 制度上的进步,故 B 项错误;考试选官为科举制的特点,故 C 项错误;材料中九品官人法以 家世门第为选官标准,重视门第出身,故 D 项错误。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魏晋南朝时期的三省制。结合所

40、学可知,东汉尚书职权显要,材料反映魏晋 置中书分其权,南朝又设门下,尚书地位进一步削弱,这一变化有利于皇权加强,故选 B 项。 4.答案:B 5.答案:A 解析:题干中皇帝私人秘书机构职能的变化,反映了皇权的加强相权的削弱。故选 A。 6.答案:D 解析:材料表明,唐代谏官不仅能随宰相入阁议事,而且可以随时进封事,不用提前告知宰 相,可见谏官制度可使下情更更好地上达,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皇权,故选 D 项;谏官只负责 谏议,中枢决策机构并未出现异变,排除 A 项;材料只是强调了“保证谏官的独立谏净权”, 并未体现唐代监察的全覆盖,且“全覆盖”说法绝对,排除 B 项;材料不能体现唐代朝廷内 部的分权

41、,排除 C 项。 7.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唐朝加强专制统治。 根据材料大意可知, 武则天把 氏族志 改为 姓氏录 , 扩大入谱官员的范围,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社会地位;增加进士录取名额,并让新晋进士进 一步推荐人才,从而扩大了新兴地主规模。培植新兴地主阶级,改变王朝的权力构成就是为 了打击门阀氏族势力,加强皇权,故选 A 项;武则天将氏族志改为姓氏录,规定以 第 16 页 共 18 页 官位尊卑定等级,培植新兴地主阶级,削弱了所有的门阀世族而不是针对具体姓氏,故排除 B 项;提高官员地位,弱化宗法观念,是打击门阀贵族、加强皇权统治的措施,而不是目的, 故排除 C 项;D 项表述未能包含提高

42、新兴地主阶级社会地位的内容,以偏概全,故排除。 8.答案:A 9.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唐代中央与地方关系中的藩镇割据。 材料明确指出唐代节度使设计的初衷和 权限变化,这就不难得出正确答案;A 选项,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的根本原因是自然经济, 节度使权限的变化是制度性因素,不是根本原因,故不选;B、C 选项,节度使权限的变化 导致地方实力增强,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分析错误,不选 B 而选 C;D 选项,材料中节 度使权限变化不能说明地方官制的完善,而是对地方体制的破坏,故不选。 10.答案:B 11.答案:A 1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唐代府兵制的影响。由题干中的唐朝府兵制规定府兵“参

43、战的武器、马匹、 粮食均需自备”可知,府兵制增加了作为府兵的农民的经济负担,故选 A 项;由于府兵制是 兵农合一的制度,农忙时参加生产,农闲时操练,所以并不是专业的军事队伍,故排除 B 项;府兵制属于兵农合一的制度,与农业和军事有关,而与商业发展无关,故排除 C 项;府 兵仅仅是在战时作战,平时属于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所以不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故排除 D 项。 1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唐代的三省制。根据材料“凡属皇帝敕令,必须经三省政事堂会议正式议决 通过”可知,皇权受到一定程度制约,故选 B 项;材料体现不出中枢决策的有效性,故排除 A 项;材料体现的是皇权和相权的关系,并不是宰相之间

44、的制约,故排除 C 项;中国古代皇 帝掌握最高决策权,故排除 D 项。 1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唐代三教合一的思想文化潮流。根据材料可知,佛教塑像在中唐时期的特征 已经有中国化的表现,这反映出佛教文化逐渐本土化,故选 C 项;材料强调佛教的本土化, 而不是文化开放,故排除 A 项;唐朝时儒学仍然是主流,故排除 B 项;材料无法体现统治者 的态度,故排除 D 项。 15.答案:D 16.答案: (1)变化:由土地和心理层面的统一到制度层面的统一;从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权。 意义:政治上,维护了国家统一与社会安定。经济上,可以有效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开展 大规模生产活动,维护了小农经济的稳定并创

45、造了辉煌的农耕文明。民族关系上,促进了民 第 17 页 共 18 页 族交融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文化上,推动了文化的整体发展,有利于促进中华文明的 传承与发展。 (2) 因素:移民的大潮推动了文化交融;水陆道路的打通减少了大一统的地理障碍;民族交融 的加强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要求统一的主观愿望。 认识:从历史的长时段看,中原王朝实行的一些政策、制度,起到了凝聚民心的作用;从文化 认同看,追求统一的文化认同始终存在;从民众基础看,普通民众追求统一;从自然因素看, 中国的地理环境具有封闭性,内部地形相对平坦,受外族侵扰较少,利于国家治理;从生产 方式看,以农立国是中国古代中原王朝的基本国策,

46、统一有利于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人口的 增长,社会稳定与繁荣。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夏、商、西周时期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 面, 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 得出由土地和心理层面的统一到制度 层面的统一; 由材料 “民心也更加凝聚到对共主的认同上向建立秦朝中央集权体制的飞 跃”得出从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权。第二小问,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民族 关系、文化等角度思考。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南染吴、越,北杂夷虏”“侨吴混合 之语音最盛行”“此种相互同化作用范围甚广”并结合所学得出移民的影响;根据“都重视 通往淮河流域的水道”并结合所学得出水陆交通的影响

47、;根据“南北双方进入一个相对和平 共处的时期,文化交流频繁”并结合所学得出民族交融的影响;根据“取得南北一致认同” 并结合所学得出主观愿望的影响。第二小问为认识类设问,可以按步骤进行分析。第一步, 明确认识的对象,即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第二步,梳理材料和所学知识,确定作 答角度。材料一说明:秦朝奠定了中国大一统的秩序。(时间存续)材料二说明:即使在大 分裂时期,也存在统一趋势。(文化认同)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地理环境具有封闭性,外 部侵扰较少,地形相对平坦,利于国家治理。 (自然环境)普通民众渴望统一,拥护统一。 (民生愿望)中原王朝以农立国,统一利于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人口的增长。 (生

48、产方式) 17.答案:(1)政权:北魏。因素:灵活的策略;坚定的决心。 (2)评价:对孝文帝改革持一定的批评态度。依据:认为孝文帝改革用中原文化改变了鲜卑族 尚武的精神,导致国家衰落。 (3)改革具有历史必然性;国家衰落是多种因素造成的。 (4)从时间角度, 不再将孝文帝改革作为一个孤立历史事件作短时段分析, 而是放眼长时段, 从之后国家日趋统一的历史影响来评价孝文帝改革。 从空间角度, 不再局限于北魏一个王朝 的疆域,而是从全国的统一来看问题。从民族交融角度,不再将鲜卑族、汉族看作孤立的、 对立的民族,而是从中华民族的角度审视问题。从多民族国家发展角度,不再计较一朝一代 的得与失,而是从整个

49、古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视角审视问题。 第 18 页 共 18 页 解析:(1)政权:根据“魏孝文帝”“迁洛”等得出是北魏。因素:根据“恐大臣不欲,乃发 京师步骑百余万南伐,至洛阳群臣请停南伐”并结合所学可得出,灵活的策略和坚 定的决心。 (2)根据“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等可得出对孝文 帝改革持一定的批评态度。根据“国势之衰,实始于此”“武事已渐弛”及所学可得出认为 孝文帝改革用中原文化改变了鲜卑族尚武的精神,导致国家衰落。(3)根据“元魏政制,久 已汉化” “不免暮气渐重”等可从改革具有历史必然性和国家衰落是多种因素造成的等角度 概括。(4)根据材料

50、信息可从时间、空间、民族交融等角度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多 角度审视其对多民族国家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18.答案:(1)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选官标准的变化:从以德行为标准到 以门第为标准,再到以考试成绩为标准。 (2)积极的价值取向:以德取人;自由开放;公平公正。 (3)影响:提高了儒学的地位;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把选官权集中到中央政府, 加强了中央 集权;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扩大了统治基础。 解析:(1)选官制度:根据材料“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可知,这是汉代的察举制。根据材 料“乃立九品官人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可知,这是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根据 材料“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2套(含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