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4 讲 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 含逻辑推断 ) “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 ” 真正体现了 “ 注重能力考查 ” 。 “ 准确 ” 较为容易理解,而 “ 鲜明 ”“ 生动 ”这两点的具体表现其实就是 “ 文采 ” ,即主观试题的解答不单是要求准确,还要重视语言表达的逻辑与文采。 2017年高考出现的逻辑推断题既是对考生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也是对 考生语言表达准确的考查。 目录 CONTENTS 一、逻辑推断解题“ 3步骤” 二、语言表达准确“ 4注意” 三维训练设计 三、语言表达简明“ 4方法” 四、语言表达鲜明“ 3方法” 五、语言表达生动“ 3方法” 一、逻辑推断解题 “
2、 3 步骤 ” 解题技法 典例示范 (2017 全国卷 )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 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 分 ) 高考之后,我们将面临大学专业的选择问题。如果有机会,我要选择工科方面的专业,因为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培养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而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毕业后也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 不是有兴趣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不是成绩好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技法演示 第一步:读文本,明大意。 文段主要讲了两大层次,一是大学专业选择与好奇心、兴趣的关系,二是兴趣与成绩、适应社会的关系。 第二步:看例句,
3、定方式。 参考 “ 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 ” 的方式。 第三步:明错误,巧推导。 通过 处的修改,可以看出原文在表述时犯了过于绝对的逻辑错误。因此在分析错误时一定要关注推论绝对化的其他表述。文本除了 外,给出的语料中的 “ 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 ”“ 毕业后也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 两个推断也犯了说法过于绝对的错误。找到问题之处,还要参照例句方式组织答案,从否定角度说明 “ 兴趣与成绩、适应社会的需要 ” 之间存在的或然关系。 逻辑推断题虽然得分不难,得满分者也不在少数,但仍有部分考生因为以下 3 类失误而遗憾丢分。 ( 下面仍以上面“ 2017 全国卷 ” 为例加
4、以分析展示 ) 附 评分细则 写出一处给 2 分,写出两处给 5 分。意思对即可。 1 文中 “ 必将 ”“ 一定 ” 过于绝对,表述为 “ 不是 ”“ 不一定 ”“ 未必 ” 等,明确或然关系;同时具有对应逻辑关系的完整、准确表述 ( 兴趣 成绩,成绩 适应社会 ) ,给 5 分。 2 一处正确,另一处能用 “ 不一定 ”“ 未必 ” 等表达或然关系,但有结论无前提的,给 4 分。 失误警示 失误点 1 逻辑关系不对应 问题答案 阅卷评点 上面答案虽表明了或然 (非绝对 )关系 , 但逻辑关系不对应 , 只能给 3分 。 失误点 2 有结论无前提 , 逻辑不完整 问题答案 阅卷评点 上面错答
5、表明了或然关系,但只有结论,逻辑不完整,即直接将 “ 必将 ”“ 一定 ” 改为 “ 不一定 ”“ 未必 ” 等,给 2分。 失误点 3 推理角度与要求相悖 问题答案 阅卷评点 上面错答包含或然之意,但从肯定角度强调 “ 可能 ”“ 有更大的机会 ” 等,且有相应逻辑关系表述,给 1分。 应用体验 1 (2017 全国卷 )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 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 分 ) 云南的 “ 思茅市 ” 改成 “ 普洱市 ” ,四川的 “ 南坪县 ” 更名为 “ 九寨沟县 ” 后,城市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提高,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可见,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因此,更名的事要尽快提到日程上来。 更名并不一定能带来城市的发展。 城市名字不够响亮并不一定会严重影响经济发展。 更名并不一定会带来经济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