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 专项练习题精选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1709950 上传时间:2021-09-09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 专项练习题精选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 专项练习题精选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 专项练习题精选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 专项练习题精选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 专项练习题精选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1 页 共 31 页 2022 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 专项练习题精选汇编 (一)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2 小题,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19 题。 “饭圈” 是粉丝群体因追逐同一偶像而结成的网络社群。 “饭” 即 “粉丝 (fans) “圈”群体的边界和区隔。“聚光灯下只一人,打灯台下千万人”。在产业发展驱 动下出现的大批明星()而粉丝们不加选择地以主观喜好代替客观评价,无 理性、无底线追星。荒诞的追星方式背后,是商家和平台的诱导,他们无视社会责任, 串起了各个利益集团,对粉丝特别是木成年粉丝的“钱袋子”进行反复“收割”, ()。 当前,针对这些

2、问题,中央网信办深入开展了“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 动。整治“饭圈”乱象,需要弘扬新风正气,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未成年人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学校、家庭和社会要积极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偶 像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年轻人去追积极阳光、富有内涵的偶像。 艺人、平台和企业,要发挥好各自的作用,遵纪守法、严以自律,以好的作品来打动 人,让自己真正配得上粉丝的喜爱。相关部门更需要加强监管、协同发力,打出组合 拳,在治标的同时,拿出治本之策,加强对演艺、经纪等行业的治理,对违法犯罪者 依法严惩,营造()的网络环境。 18.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

3、.良莠不齐无所不为扶正祛邪浩然正气 B.良莠不齐无所不用其极扶正祛邪风清气正 C.不稂不莠无所不用其极降邪从正浩然正气 D.不稂不莠无所不为降邪从正风清气正 19.对文中四处引号用法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第 2 页 共 31 页 A.特殊含义强调引用特定称谓 B.特定称谓引用强调特殊含义 C.特殊含义引用强调特定称谓 D.特定称谓强调引用特殊含义 三、语言文字运用 18B 19D 20C (一)语言文字运用 I(本题共 3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在庆祝建党百年的历史时刻,反映中国共产党创建历程的电视剧觉醒年代一经播 出,即引发广大观众的热烈关注。该剧

4、讲述了 1915 年到 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这 段历史,这是一个国运飘摇、的艰难时世。 觉醒年代以独特的艺术审美,让革命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具有了更加感人的艺术 魅力。一是该剧所采取的叙事手法和史诗风格,与所讲述的历史内容,形质交融, 既让观众内心感受到雄浑悲壮的审美体验,也获得了强烈的思想震撼。二是在历史的宏大 叙事中,更加注重细腻、委婉、深情、动人的情感渲染、人性剖析和对人物独特性格的揭 示。觉醒年代塑造的人物,伟人的形象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可敬可爱。“情 与爱”的注入,让伟人们不再是百年间千里独行的“苦行僧”,而是真的在中国的土壤里 第 3 页 共 31 页 落了地,生了根,开

5、出了感人肺腑、明艳活泼的花朵。三是剧组坚持“以史为据、以人为 本”“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尽可能呈现历史真实、传递爱国情怀,无论剧 本、表演,还是服装、化妆、道具,各环节都力求。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民不聊生浑然一体有血有肉精益求精 B.哀鸿遍野浑然一体惟妙惟肖锦上添花 C.哀鸿遍野浑然天成惟妙惟肖精益求精 D.民不聊生浑然天成有血有肉锦上添花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既让观众内心获得了雄浑悲壮的审美体验,也感受到强烈的思想震撼 B.让观众内心既感受到强烈的思想震撼,也获得了雄浑悲壮的审美体验

6、C.既让观众内心感受到强烈的思想震撼,也获得了雄浑悲壮的审美体验 D.让观众内心既获得了雄浑悲壮的审美体验,也感受到强烈的思想震撼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 分) 18.A解析民不聊生:指人民没办法生活。哀鸿遍野:比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 的灾民。浑然一体:指构成事物的各部分之间没有缝隙,像是一个整体,完整不可分割。 浑然天成:指自然形成的整体,无斧凿的痕迹;也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 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有血有肉:比喻文艺作品描写生动,内容充实。惟 第 4 页 共 31 页 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

7、逼真。精益求精:已经很好,还力求做得更好, 强调态度。锦上添花:比喻使美好的事物更美好,强调结果。 19.B解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共有三处语病。一处搭配不当:应为“感受思想震 撼”“获得审美体验”。两处语序不当:两个分句主语一致,为“观众内心”,关联 词应放在主语之后;另外,按照逻辑顺序,应先感受到思想震撼,再获得审美体验。 20.构成:把注入“情与爱”的“伟人”比拟成“落地、生根、开花”的植物。 (2 分) 效果:表现了作者对觉醒年代人物形象塑造的肯定。 (2 分)表达活泼,生动形象。 (1 分) 【评分标准】第一点,仅答“把伟人比拟成植物”得 1 分;结合相似点分析得 2 分。第 二点,明

8、确感情得 2 分,答出比拟表达效果,如“活泼、生动形象”得 1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3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我们到了盖孜驿站,即将进入盖孜大峡谷。云团在山头滚动;狂风裹着冷雨,从峡谷 深处吹来,使人到了高原逼人的冷峻。这是通向帕米尔高原的唯一通道,其气势, 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盖孜河比我想象的宽广,滔滔河水奔放而强劲,把公路挤到了紧挨山崖的底缘,也卷 走了岸土和崩石。峡谷里着烟云,偶尔可见山鹰在烟云里翱翔。最令 我敬畏的,是屹立在峡谷入口处的红石山,像一尊山神,把守喀喇昆仑的大门。 ,仰之弥高。一列身披红色大氅的威严士兵,稳稳地站立在这

9、山 口。巨大连绵的山体,巍巍然,煌煌然,雄峙于天地之间。通体红色,如赤色的旗帜,在 罡风中飘动。毫不隐瞒自己的身份,毫不忌讳自己的信仰和使命。 第 5 页 共 31 页 通体红色,浑身都是铁质。铁的身体,铁的血液,铁的筋骨,铁的脊梁,铁的意志, 铁的精神。 莽莽昆仑,需要这样辉煌的大门;茫茫乾坤,需要这样的勇夫。 盖孜大峡谷,古称剑末谷。盖孜河犹如红色武士腰间的佩剑,锋刃上闪耀着道道雪亮 的寒光。 红石山,一群燃烧的生命。诗人,可以抚石壮歌;勇士,可以倚壁长啸。只有这样的 山神,才配做昆仑山的卫士。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领略奔涌横空出世钢铸铁打 B领略飘

10、浮脱颖而出无坚不摧 C领悟奔涌脱颖而出钢铸铁打 D领悟飘浮横空出世无坚不摧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盖孜河比我想象的宽广,滔滔河水奔放而强劲,卷走了岸土和崩石,甚至公路也被挤到 了紧挨山崖的底缘。 B盖孜河比我想象的宽阔,滔滔河水奔放而强劲,卷走了岸土和崩石,甚至把公路也挤到 了紧挨山崖的底缘。 C盖孜河比我想象的宽广,滔滔河水奔放而强劲,把公路挤到了紧挨山崖的底缘,岸土和 崩石也被卷走了。 D盖孜河比我想象的宽阔,滔滔河水奔放而强劲,把公路挤到了紧挨山崖的底缘,也卷走 了岸土和崩石。 20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5 分) 第 6 页

11、共 31 页 18A(3 分。“领悟”一般侧重于对抽象道理的心领神会,“领略”则还有理解、欣赏的 意思,因此应用“领略”。“奔涌”指奔流涌出,与后文“翱翔”衔接更为紧密。“横空 出世”形容人或物高大,横在空中,浮出人世,或比喻卓尔不群;“脱颖而出”指才华像 禾穗的尖芒那样,整个锋芒都露出来,现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现出来。“无坚不摧”形容 力量非常强大,什么坚固的东西都能摧毁,根据后文,“钢铸铁打”更合适) 19B(3 分。宽广,侧重面积超出了目力所及的广阔;宽阔,侧重面积在可视范围内的广 阔:此处表示河流的宽度用宽阔更好。“把公路挤到了紧挨山崖的底缘,也卷走了岸土和 崩石”不合逻辑;A、C 项被

12、动句与前文主语不一致,造成结构混乱) 20以铁为中心构成排比。 (1 分)音韵铿锵,增强了语势,突出了红石山铁一样的特质。 (1 分) 连用四个比喻。 (1 分)把红石山分别比作人的身体、血液、筋骨、脊梁,逐步突出其精 神、意志,非常形象、贴切。 (1 分) 内容上层层递进。由身体到脊梁,进而到意志、精神,增强了语意,突出了红石山对心 灵的震撼。 (1 分) (5 分。如从短句、整句等合理角度分析也可给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本题共 3 小题,11 分) 碧绿的树叶中,红艳剔透的石榴花骄傲地挺起腰身,亮出娇美的面庞。放眼望去,那 朵朵石榴花,就像簇簇火苗。在蓝天和阳光下,

13、石榴花聚合成熊熊燃烧的火海,摇荡着, 呼应着,翻滚着,十分壮观。古人曾绘写石榴花胜景“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火焰欲烧人” 。 我顿时感到,这些诗词,描绘的正是眼前这壮美景象。 文人们对石榴的偏爱,不吝笔墨。有的细致描摹石榴形象,大写特写其仪容。有的诗 人透过石榴外表,挖掘其内涵,张扬其精神, “不为深秋能结果,肯于夏半烂生姿” ,不求 第 7 页 共 31 页 结果,但求过程。 “翻嫌桃李开何早,独秉灵根放故迟。 ”不与桃李争艳,独自盛开在另一 个季节,不争不抢,不卑不亢。朵朵石榴花,。 石榴圆润饱满,浆满汁溢的石榴籽甘甜如饴,是甜美的果实;众多石榴籽密密实实拥 抱在一起,。石榴的名字可谓琳琅满

14、目,金婴、金庞、沃丹、丹若贵 重的“金” 、喜庆的“丹” ,都赋予在石榴身上。火红的石榴,多籽的石榴,甜蜜的石榴, 团结的石榴,或正契合了人们祈愿的生活的样子吧! 18.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省略号作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吊钟、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在这里聚齐 了。 B.他们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写信,不敢交朋友,不敢看书,不敢周济穷人,不敢教人念书 写字 C.面对着浩瀚星空, 我陷入了遐想, 想着想着, 我的心里, 好像有一颗种子在生根、 发芽 D.辞典可以告诉我们好多好多的知识,包括人名、地名、制度、成语、典故的含义。 19.补充出文中空缺

15、处的句子,使上下文语义完整连贯,内容贴切,每处不超过 15 字。 (4 分) 20.比喻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 子进行简要分析。 (4 分) 18.C 项都是列举省略,C 项是意在言外的省略 19.开在历代文人的笔尖之上 常被寄予紧密团结的寓意 第 8 页 共 31 页 20.句中把朵朵石榴花比作簇簇火苗,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石榴花和火苗的外观形状 相似;石榴花的“红艳”和火苗的红在颜色上相似;石榴花和火苗所给人的火热感觉 相似。 (每点 1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1(本题共 3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

16、生活如同一根燃烧的火柴,当你四处逃视以确定自己的位置时,它已经燃完 了。”有选择就会有错误,有错误就会有遗恨,但即使第一步错了,只要及时地发现 并纠正,未必步步都错下去。峰回路转,_,路断尘埃的时侯,自己给自己一 双超膀;厄运突降的时候,自己给自己一个微笑;雨雷连绵的时候,自己给自己一份 责任和梦想。天下的路都是相连的,沿着心中的路坚定地走下去,同样能抵达你想要 去的地方。不要做润底静止的石子,任时光如水自梦里流泻而过。不要做空中游移的 白云,让浮生飘蓬留不下一点碧痕浅波。要做就做那奔腾千里的河,_,汇吐 聚纳,日夜向着大海进发。要做就做那永不停息的风,一季有一季的着色,一程有一 程的领略。要

17、做就做那_的树,根深深地扎进黑暗的泥土,枝高高地伸进光明 的苍穹,一树繁花一树硕果,每片叶子都是一首欢歌。从此岸抵达彼岸,从一个目标 奔向另一个目标,我们是永远的长跑者。不要因为_的诱感而误入歧途,不要 在思想的山脚下流连低回,而失去峰燕目尽千里的好景色。路漫没其修远兮,我们的 目标永远是下一个。人生如箭,不管前方是风霆呼啸还是繁花似锦,开弓后只能勇往 直前。 18.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山清水秀色彩缤纷壁立千仞 五光十色 B.柳暗花明色彩缤纷壁立千仞 五花八门 第 9 页 共 31 页 C.山清水秀云蒸霞蔚参天直立 五花八门 D.柳暗花明云蒸霞蔚参天直立

18、五光十色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人生如箭,不管前方是风雪迷漫还是繁花似锦,开弓后只能勇往直前。 B.人生如箭,即使前方有风雪呼啸还是繁花似锦,开弓后只能勇往直前。 C.人生如箭,不管前方是风雪呼啸还是繁花似锦,开弓后只能勇往直前 D.人生如箭,即使前方有风雪迷漫还是繁花似锦,开弓后只能勇往直前。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中一个修辞手法的 构成和表达效果。(5 分) 18.D山清水秀:形容风景优美。柳暗花明: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 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根据语境可知,用“柳暗花明”更好。云蒸霞蔚:像 云霞

19、升腾聚集起来,形容景物灿烂绚丽。色彩缤纷:指色彩繁多而凌乱形容。与“汇 吐聚纳”相搭配,“云蒸霞蔚”描绘的状态更形象。壁立千仞:意思是指(山崖等) 像墙壁一样陡立。参天直立:高高地直立。这个词形容树更合适。五花八门:比喻花 样繁多或变幻多端。五光十色:形容色泽鲜艳,花样繁多。修饰诱惑,“五光十色” 更合适。 19.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主谓搭配不当。“即使”表假设, 这里应该是条件关系,应用“不管”。“风雪呼啸”“雪”不能与“呼啸”搭配。故 选 A。 20.(1)比喻。 第 10 页 共 31 页 构成:把有了目标不去努力实现的人比作涧底静止的石子,把时光比作流水。 表达效果

20、:用比喻警戒人们有了目标就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停滞不前永远不能 实现自己的梦想。 (2)拟人。 构成: 将本来不具备人的动作和感情的事物“石子” 赋予和人一样的动作和感情: “自梦里”,只有人才有梦。 表达效果:赋予“石子”以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对遇到挫折 的人的鼓励,具有感染力。 (两个修译于法答出一个即可。构成的分祈 2 分,表达双果答出内答上起的作用 2 分,艺不效果 1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今年 4 月以来,原本栖息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养子保护区的 15 头亚洲野生象从栖息 地出发,一路往北迁移

21、,最远行至昆明市晋宁区。8 月 8 日晚,象群安全渡过元江干流,从 元江北岸返回南岸。目前象群在()范围内,总体情况平稳,云南北移亚洲象群安全 ()工作省级指挥部将继续科学引导,全力保障象群安全,帮助其尽快回归原栖息地。 亚洲象群北移的过程,不仅穿路过桥,而且翻山越岭,进入乡村田地,甚至逼近城市, 逐渐成为全球关心的焦点,各路媒体追踪的明星。它们无意中演绎了一出动物迁移的自然 纪录片,在人类现代科技无干扰的监视下留下了珍贵影像。在其原生态的演绎中,既有集 体的() ,也有失群的() ,还有小象天真顽皮的情节以及大象母子情深的感动。 第 11 页 共 31 页 云南并非中国最富裕的省份,却在保护

22、亚洲象方面提供了教科书式的范本。当全世界 在欣赏这部亚洲象北移佳话时,云南的秀丽山川、美丽乡村和城市风光也为世界所知。这 真的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丽图景。经过近 4 个月的努力,北移 1300 多 公里的亚洲象在柔性干预下终于 “迷途知返 ”,渡过元江干流,开始南返。回家的路依然 漫长,但美丽佳话不朽 18.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监控防范风餐露宿顾影自怜 B.监测防范跋山涉水形单影只 C.监测防御风餐露宿形单影只 D.监控防御跋山涉水顾影自怜 19.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文中加点句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过去拉洋车的,逢转

23、弯处都高叫一声“东去!”“西去!”,以防碰着行人。 B日本法西斯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杀害了许多无辜群众。 C我们部队拯救日本小姑娘的故事,是激烈的战火中一个很有意义的“插曲”。 D体育已从原来“偏竞技”和“为国争光”,扩展到了现在的“为老百姓服务”。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3 分) 18.B(解析:“监控”偏重于控制,“监测”偏重于观察,后者更切合语境;“防御”和 “防范”都有“防备,戒备”的意思,“防御”强调“抵御”,多用在有侵略意图环境中 的防守描述,含有一定的主动性,敌对程度比“防范”高,后者更切合语境;“风餐露宿” 指在赶路途中休息,强调的是在野外而

24、没有遮风挡雨之地,暗示赶路的辛苦,“跋山涉水” 第 12 页 共 31 页 指走了很远的路,强调路程之远、之难,后者更切合语境;“顾影自怜”的意思是回头看看 自己的影子,怜惜起自己来,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形单影只”的意思 是只有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影子,形容孤独,没有同伴,后者更切合语境。故选 B) 19C(“迷途知返”的引号作用为特殊含义。A是对叫声的引用,表引用;B“三光政 策”属特定称谓;C“插曲”是特殊含义,与加点句引号作用相同;D“偏竞技”“为 国争光”“为老百姓服务”表示突出强调。故选 C。 ) 20.亚洲象群在北移的过程中,不仅翻山越岭,而且穿路过桥,进入乡村田地,

25、甚至逼近城 市,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各路媒体追踪的明星。 (解析:画横线语句有三处语病:一 是搭配不当,原句“亚洲象群北移的过程”充当主语,根据下文,主语应为“亚洲象群”, 通过添加介词,“在北移的过程中”充当状语;二是语序不当,对于生活在野外的亚洲象群 而言,应该是先“翻山越岭”,再“穿路过桥”,这也与其后“进入乡村田地”更加连贯 协调;三是用词不当,“关心”是指把别的人或事物常放在心上,应用范围较广,语意较 轻,“关注”是指关心注意且非常重视,有庄重的色彩,此处用“关注”更合适。(修改一 处 1 分,三处 3 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修改正确,即可参照给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26、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三星堆遗址立足于中华文明的历史厚度。悠久绵延的中华文明如同一棵历史沃土培育 的参天大树,枝繁吐茂,硕果累累,从枝叶可以追溯到根脉。三星堆遗址便与古蜀文明的 起源密不可分。考古学家俞伟超先生认为:“早期蜀文化和早期巴文化是分别位于成都平 原至川东及三峡一带的两支青铜文化,其文化面貌有很多相似之处,因而又共同构成了一 个独特的大文化圈。自夏时期起,这个文化圈内开始渗入一些二里头文化的因素,而至商 第 13 页 共 31 页 时期,又大量接受了二里头和殷墟文化的影响。这就是早期蜀文化和早期巴文化在我国考 古学文化总谱系中的位置变得非常重要。最早的

27、宝墩文化距今约 4500 年左右,可谓历史悠 久,其积淀亦因之深厚。” ()恩格斯曾说,“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以此论断反观三星堆遗址,其 文明特征极为显著。从陶器上看,三星堆早期的陶盂与二里头早期的陶盂,除了陶质和大 小以外,几无区别;三星堆的“将军盔”,也与河南安阳殷墟的同类器物非常近似。从青 铜器上看,三星堆的铜尊、铜罍明显受到了殷商青铜礼器的影响,可知在与彼时中原文化 的交流融汇中,古蜀文明得到了较大发展。 18下列填人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华文明的历史高度通过三星堆遗址得到了体现。 B三星堆遗址彰显着中华文明的历史高度。 C中华文明的文明高度通过三星堆遗址得

28、到了彰显。 D三星堆遗址彰显着中华文明的文明高度。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B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C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第 14 页 共 31 页 18D【解析】括号内的句子应该和前一段的段首句句式一致,形成照应,排除 AC 两项。 根据第二段的主体内容可知,本段主要讨论的是三星堆遗址的文明特征,体现了三星堆遗 址的文明高度,所以用“文明高度”概括本段内容比“历史高度”更恰当,排除 B 项。 19B【解析】本题考查学

29、生理解分析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画波浪线句子与 B 项均为比喻。画波浪线句子本体是“中华文明” ,喻体是“大树” 。 A.夸张,对偶, “万里”夸张,极言距离之远; “万里”对“百年” 、 “悲秋”对“多病” 、 “常 作客”对“独登台” 。 B.比喻,本体是“琵琶声” ,喻体是“银瓶乍破”声、 “铁骑突出刀枪鸣”的战乱之声。 C.无修辞,借举止抒情。 D.借代,反问,借“汗青”代指“史书” , “人生自古谁无死”是反问。 20早期蜀文化和早期巴文化在我国考古学文化总谱系中的位置变得非常重要。最早的宝 墩文化距今约 4500 年,可谓历史悠久,其积淀亦因之深厚。 【解析】原句有两处语病:一处

30、是句式杂糅, “这就是早期蜀文化和早期巴文化在我国考古 学文化总谱系中的位置变得非常重要”是“这就是早期蜀文化和早期巴文化在我国考古学 文化总谱系中的位置”和“早期蜀文化和早期巴文化在我国考古学文化总谱系中的位置变 得非常重要”的杂糅,任意保留一种句式即可;第二处是成分赘余, “最早的宝墩文化距今 约 4500 年左右”重复赘余,去掉“约”或者“左右”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白娘子是妖,又是仙,但成妖成仙她都不心甘。她的理想最平凡也最灿烂:只愿做一 个普普通通的人。 第 15 页 共 31 页 中国传统思想历来有分割两界的习惯性功能。一个浑沌的人世间,利刃一划,或者成 为圣、贤、

31、忠、善、德、仁,或者成为奸、恶、邪、丑、逆、凶,前者举入天府,后者沦 于地狱。有趣的是,这两者的转化又极为便利。白娘娘做妖魔做神仙都非常容易,麻烦的 是,她偏偏看到在天府与地狱之间,还有一快平实的大地;,还有一种寻常的动 物:人。她的全部灾难,便由此而生。 普通的、自然的、只具备人的意义而不加外饰的人,算得了什么呢?厚厚一堆二十五 史并没有为它留出多少笔墨。于是,法海逼白娘娘回归于妖,天庭劝白娘娘上升为仙,而 她却拼着生命大声呼喊:人!人!人! 她找上了许仙,许仙的木讷和萎顿无法与她的情感强度相对称,她深感失望。可怜的 白娘娘,在妖界仙界呼唤人而不能见容,在人间呼唤人也得不到回应。但是,她是决

32、不会 舍弃许仙的,是他,使她想做一个普通人的欲求变成了现实。她甘愿为了他去万里迢迢盗 仙草,甘愿为了他在水漫金山时殊死拼搏,一切都是为了卫护住她刚刚抓住一半的那个 “人”字。 在我看来,白娘娘最大的伤心处正在这里,而不是最后被镇于雷峰塔下。她无惧于死, 更何惧于镇?她莫大的遗憾,是最终。雷峰塔只是一个归结性的造型,成为一 个民族精神界的怆然象征。 18. 下面对文中语句所用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一个浑沌的人世间,利刃一划,或者成为圣、贤、忠、善、德、仁,或者成为奸、恶、 邪、丑、逆、凶,前者举入天府,后者沦于地狱。”(比喻、排比) B. “普通的、自然的、只具备人的意义而不加外饰

33、的人,算得了什么呢?厚厚一堆二十五 史并没有为它留出多少笔墨。”(反问、借代) C. “她甘愿为了他去万里迢迢盗仙草,甘愿为了他在水漫金山时殊死拼搏,一切都是为了 卫护住她刚刚抓住一半的那个“人”字。”(对偶、拟人) D. “她无惧于死,更何惧于镇?雷峰塔只是一个归结性的造型,成为一个民族精神界 的怆然象征。”(设问、比喻) 19.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 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他们让白娘娘做妖做仙,她却只想做人。”从语义 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第 16 页 共 31 页

34、【答案】18. B19. 在妖魔和神仙之间没能成为一个普通人 20. 原文将他们让白娘娘做妖做仙、她一心要做人的情形交代更清楚,两者对比更鲜明。 原文用生动描写和反复手法表现白娘娘做人的渴望追求,更形象可感,表达感情更强烈。 原文更有文采,表达风格与前后文更为协调一致。 【解析】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修辞是为了修饰文字词句而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 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 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要对这些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牢记于心。 A 项,判断错误,没有排比的修辞手法; B 项,判断正确,“普通的算

35、得了什么呢?”是反问,“二十五史”和“笔墨”都是借 代。 C 项,判断错误,没有对偶和拟人; D 项,判断错误,“她无惧于死,更何惧于镇?”不是设问,是反问,没有比喻。 故选 B。 【19 题详解】 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准确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 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 第空,从上文“她偏偏看到在天府与地狱之间,还有一快平实的大地”可知,下面指向 的是“人世间”,从下文“还有一种寻常的动物:人”可知,人是不同于天府的神仙与天 域

36、妖魔。分析可知,空格处可以填写“在妖魔和神仙之间”。 第空,从上文来看,法海逼迫白娘娘成妖,天庭逼迫她成仙,她却要成为人。她无惧于 死,更何惧于镇?然而,最终,“没能成为一名普通的人”,这是“她莫大的遗憾”。分 析可知,此处空格应填写“没能成为一个普通人”。 【20 题详解】 此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的题目主要是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常见的修辞是比 喻、拟人、夸张、排比等,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动静、虚实和视听结合等,答题 时先辨析手法,然后结合文句进行解释,最后明确效果。 第 17 页 共 31 页 划线句子“法海逼白娘娘回归于妖,天庭劝白娘娘上升为仙,而她却拼着生命大声呼喊: 人

37、! 人! 人! ”句中指出让白娘娘做妖的是法海, 让她成仙的是天庭, 而她却拼命要做“人”, 这样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更强烈的感情。句中运用了动词“拼命”表明白娘娘要 做人的决心,句中“人!人!人!”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感情更强烈。句子前两句 句式相同,风格一致,后两句生动形象,整个句子与前后文协调一致,富有文采。而修改 后的句子缺乏文采,表达的情感也不够强烈。 【点睛】补写句子的方法 第一步:把握文段语脉,定位句子关系。先初读语段,搞清整个语段或前后句之间的内在 逻辑联系,特别要注意关联词语,注意规律总结。明确补写的句子是总领下文的总起句, 还是承上启下的展开句,还是对内容做出总结

38、的总结句。 第二步:根据上下语境,注意合理推导。考生要根据上下文提供的条件或者语境进行分析 比照,从而合理地推断出所补写的内容。补写时需考虑陈述对象和话题的统一性,表述句 式的合理性等。 第三步:检验补后内容,确保语意连贯。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 贯、有无语病、是否简洁等。要防止草率审题,盲目机械地答题,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 错。最好在写好后代入原文读一读,看看是否真的连贯、贴切、严密。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春季,对于乡村来说,是产生烂漫的时刻。那些桃花、杏花之类的花树,争相绽放, 夺走了众人惊喜的眼球。然而,乌桕树并没有在意别人欣赏的目光,只

39、是在那枯树一样的 枝头上,悄无声息地发芽、生叶、成长。这个时候,我们会在树下荡秋千,在树上掏鸟蛋。 夏天,_,一声、两声、三声不长时间,蝉们就会接连喊出“热了,热了” 村子东头竹林的路口和池塘边各有一棵上百年的乌桕树,热天里,那里是纳凉的好去处。 浅秋时,乌桕树会先把叶子由深绿变为浅黄,那色泽就像秋光中的银杏叶一样耀眼, 远远地看去,有童话般的效果。每日清晨,薄雾中的乌桕叶会与炊烟一起醒来,随之,伸 一伸懒腰,抖一抖精神。接着,就去享受秋日里那暖暖的朝阳和人们艳羡的目光。熟秋里, _,有浅红的、橘红的、玫瑰红的,让自己的梦境更加绚丽。当繁华落尽,色彩逝去 之后,一树的木籽便悄然立在乌桕树的树头

40、。那些木籽像繁星一样,银光闪闪,给深秋里 的乡村平添了些许的魅力。其情景使诗人黄镇成有了“野碓喧春水,山桥枕浅沙。前村乌 第 18 页 共 31 页 桕熟,疑是早梅花”的感觉。 18. 下列句中引号的用法和文中划横线句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他的风筝各式各样:有最简单的“瓦片儿”,也有长达丈余的蜈蚣。 B. 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穿透”黑夜,“听”到没有声音的物体呢? C. 是您,和我们一起参加“雏鹰假日小队”活动。 D. 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就通电全国,大声疾呼:“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 华民族危急!”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众人惊喜的眼球被那些争相绽放的桃花

41、、杏花之类 的花树吸引。”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0.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 【答案】18. D19. 原句的主语是花树,与前后文衔接更紧密,也更能突出这些花树的 状态;原句为散句,与原语段的整体风格一致。 20. 是由蝉喊出来的乌桕树把浅黄变成红色 【解析】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文中画线句“热了,热了”中的引号表示引用。 A 项,“瓦片儿”指简单的风筝样式,引号表示特定含义。 B 项,“穿透”“听”表示特定含义。 C 项,“雏鹰假日小队”中引号指特

42、定称谓。 D 项,“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的引号表示引用。 故选 D。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文章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 此题需要对比两个句子的差别,可从句式、句子前后的连贯性、句子侧重点等不同角度进 第 19 页 共 31 页 行思考。从语句连贯性的角度看,改写后的句子,“众人惊喜的眼球被吸引”的被字 句改变了原句的主语,原句前文是“是产生烂漫的时刻”,后文是“乌桕树”,因此 原句以“花树”为主语,前后衔接更紧密,更能突出“产生烂漫”。从句式的角度看,原 文语段多使用散句,而改写后的句子用整句,破坏了整体的语言风格。因此,原文的表达 效果更好。 【20 题详解】 本题考查

43、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 第处,根据横线后“一声、两声、三声”可推知,此处应填与蝉有关的内容,再根据“不 长时间,蝉们就会接连喊出”可推知此处应填“蝉喊出来的”之类的内容。所以此处应填 写:是由蝉喊出来的。 第处,根据前文“浅秋时,乌桕树会先把叶子由深绿变为浅黄”和横线前的“熟秋里”, 可知此处应填写与“熟秋里”乌桕树叶子的颜色变化相关的内容;根据横线后“有浅红的、 橘红的、玫瑰红的”,可知此处应填写“乌桕树由浅黄变成红色”之类的内容。所以此处 应填写:乌桕树把浅黄变成红色。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终于,我被领到一块牌子前,上面写着三个大字梅雨潭。哦,那个久藏在 心底的绿! 就着山

44、势,左弯右绕,沿高高的石阶攀登,窄窄的山隙挤过来。眼前出现岔路口,两 路都有人,只管跟定前面的步履。最后跟进一个洞里,洞里黑黑的。后进的人告诉我,此 洞有三个通道,一个顺高处的裂缝爬上去可到山顶;一个直通深潭的暗道;右边的一个, 可于明处走到终点。 转过来,上一高台,一池碧绿就在眼前!近一个世纪了,梅雨潭在这里等着, 似乎不曾改变,真的是绿得深沉,绿得纯粹。 一圈人围着,看着,都噤了声,就同梅雨潭静静地待在一起,化在一起。回过神来往 上走,看到石穹门,那是一幅画框,将潭进千古的美谈。又看到梅雨亭,这座明代 建筑,八方来风,传来的都是关于梅雨潭的故事。 为什么叫梅雨潭?“常若梅天细雨,故名梅雨潭

45、。”这是清代潘耒的解释;“溅着的 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这是朱自清的 释。若看了通元洞那里刻的“四时梅雨”,你就明白,这梅雨潭,是诗的化身。 第 20 页 共 31 页 渐渐的,眼前便虚幻起来,落下来的水成了慢镜头,它落在潭里,一滴,又一滴,凉 凉的,直落到心里去。镜头上摇,层层叠叠的石崖上,瀑水溅花,溅成了岚烟雾霭,带有 一股清香,氤氲升腾。 18.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 我在珠海的公司干得挺顺心。老板对我不错,工资也挺高,每月三千多呢!我能抽 支烟吗? B. 亚洲大陆有世界上最高的山系喜马拉雅山,有目前地球上

46、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 峰。 C. “班长他牺”,小马话没说完就大哭起来。 D. “顺山倒”,林子里传出我们伐木连小伙子的喊声。 19. 选出文段对应词语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A居然就框竟然 B赫然还收竟然 C居然就收全然 D赫然还框全然 A. AB. BC. CD. D 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它一滴又一滴,凉凉的,落在潭里,也落到我的 心里。”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答案】18. B19. D 20. “一滴,又一滴”,突出水滴之慢,照应前面的“慢镜头”;改后句将二句连缀在 一起,与“慢镜头”不甚相符。原句突出了作者对落水慢慢感受的过程,而改后句感

47、受 的过程不具体。 【解析】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的能力。 此题重点考的是破折号的使用。原文中“写着三个大字梅雨潭”中的破折号起到解释 说明的作用。 第 21 页 共 31 页 A 项,破折号起到转换话题的作用。 B 项,破折号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 C 项,破折号起到语意的中断的作用。 D 项,破折号起到声音的延长的作用。 故选 B。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第一空,居然:副词。竟然,表示出乎预料。赫然: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的事物突然 出现。语境强调的是作者看到牌子上写着“梅雨潭”这三个大字很醒目,所以此处应选用 “赫然”。 第二空,根据语境中

48、“在这里等着,似乎不曾改变”分析可知此处是说近一个世纪了,梅 雨潭一直在等着。而“就”表示在很短的时间以内,表示事情发生得早或结束得早,表示 前后事情紧接着,表示在某种条件或情况下自然怎么样,表示对比起来数目大,次数多, 能力强等意思都不合乎语境。故此处选用“还”。 第三空,“框”:动词,在文字图片的周围划线。“收”:把外面的事物拿到里面;把摊 开的或分散的事物聚拢。结合语境说的“那是一幅画框”分析,此处应选用“框”。 第四空,竟然:表示出乎意料,副词。全然:完全,都;完备,完美。语境说的是这梅雨 潭完全是诗的化身。这里并没有出乎意料的意思。故选用“全然”。 故选 D。 【20 题详解】 本题

49、考查语言运用的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比较这两个句子发现,原句是“它落在潭里,一滴,又一滴,凉凉的,直落到心里去。” 改句把“一滴,又一滴”改成了“一滴又一滴”。原句中表达为“一滴,又一滴”是为了 突出水滴之慢,又与前面的“慢镜头”照应。而改句去掉了句中的逗号,将二句连缀在一 起,水滴的节奏感加快了,这样的表达就与前文的“慢镜头”不甚相符。原句“落在潭 里直落到心里去”被改成了“落在潭里,也落到我的心里”,相比较而言,原句拆开 来说,中间又加入“一滴,又一滴,凉凉的”,是为了突出了作者对落水慢慢感受的过程, 而改句把“落在潭里,也落到我的心里”连在一起表达,作者对落水慢慢感受的过程就显 得不

50、具体。所以,还是原句的表达好。 【点睛】解答语言运用的准确、鲜明、生动题,首先要阅读这两个句子,找到两者的不同 点,从句子间关系、句式的使用、以及表达效果等方面分析原文表达效果更好的原因。回 答时,回答时,首先要回答“原句好”或者“改句不好”,然后指出原句与改句哪些地方 第 22 页 共 31 页 不同,最后分析出原句好在哪里,并指出改写的句子在表达效果上不如原句的地方,最后 得出结论是“原句好”或“改句不好”。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天,朋友到我家中做客,我择柿子椒的时候,突然钻出一条青虫,胖如蚕豆,背上 还长着簇簇黑刺。我下意识地将半个柿子椒像着了火的手榴弹扔出老远。后来才想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高考专区 > 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 专项练习题精选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