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与练高中数学1·②·必修第一册·BS版第三章 习题课 轨迹问题.docx

上传人(卖家):四川天地人教育 文档编号:1716094 上传时间:2021-09-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3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讲与练高中数学1·②·必修第一册·BS版第三章 习题课 轨迹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讲与练高中数学1·②·必修第一册·BS版第三章 习题课 轨迹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讲与练高中数学1·②·必修第一册·BS版第三章 习题课 轨迹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习题课习题课轨迹问题轨迹问题 学习目标1.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和利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的基本方法.2.能熟练地 运用直接法、定义法、代入法等方法求曲线的轨迹方程 导语 生活中我们处处可见轨迹的影子 例如:人生的轨迹,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轨迹,美丽的流星划过夜空留下的轨迹 一、定义法求轨迹方程 问题 1回顾圆、椭圆的定义,圆、椭圆上的点分别满足什么条件? 提示圆上的点满足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 椭圆上的点满足到两定点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 例 1一动圆过定点 A(2,0),且与定圆 x24xy2320 内切,求动圆圆心 M 的轨迹方程 解将定圆的方程化为标准形式为(x2)2y262,这时,已知圆的圆心坐

2、标为 B(2,0),半 径为 6,如图, 设动圆圆心 M 的坐标为(x,y), 由于动圆与已知圆相内切,设切点为 C. 已知圆(大圆)半径与动圆(小圆)半径之差等于两圆心的距离, 即|BC|MC|BM|,而|BC|6, |BM|CM|6, 又|CM|AM|,|BM|AM|6, 根据椭圆的定义知 M 的轨迹是以点 B(2,0)和点 A(2,0)为焦点, 线段 AB 的中点 O(0,0)为中心 的椭圆 a3,c2,b a2c2 5, 所求圆心的轨迹方程为x 2 9 y 2 5 1. 反思感悟观察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的直观性质得到动点轨迹的几何属性,由曲线的定 义直接得到动点轨迹的方程注意要检验是

3、否有要删除的点 跟踪训练 1已知ABC 的顶点 A,B 的坐标分别为(4,0),(4,0),C 为动点,且满足 sin Bsin A5 4sin C,求点 C 的轨迹 解由 sin Bsin A5 4sin C, 可知 ba5 4c10(a,b,c 分别为角 A,B,C 的对边), 即|AC|BC|10,满足椭圆的定义 令椭圆方程为 x2 a2 y2 b21, 则 a5,c4b3, 则轨迹方程为x 2 25 y2 9 1(x5),图形为椭圆(不含左、右顶点) 二、相关点代入法求轨迹方程 例 2点 B 是椭圆x 2 a2 y2 b21 上的动点,A(2a,0)为定点,求线段 AB 的中点 M 的

4、轨迹方程 解设动点 M 的坐标为(x,y),B 点坐标为(x0,y0),则由 M 为线段 AB 的中点,可得 x02a 2 x, y00 2 y x02x2a, y02y, 即点 B 的坐标可表示为(2x2a,2y) 又点 B(x0,y0)在椭圆x 2 a2 y2 b21 上, x 2 0 a2 y20 b21,从而有 2x2a2 a2 2y 2 b2 1. 整理得动点 M 的轨迹方程为4xa 2 a2 4y 2 b2 1. 反思感悟相关点代入法求轨迹方程的一般步骤 (1)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所求动点的坐标为(x,y),其相关动点的坐标为(x0,y0) (2)找出(x,y)与(x0,y0)之

5、间的等量关系,用 x,y 表示 x0,y0. (3)将 x0,y0代入其所在的曲线方程 (4)化简方程得所求方程 跟踪训练 2已知 P(4,4),Q 是椭圆 x22y216 上的动点,M 是线段 PQ 上的点,且 满足PM 1 3MQ ,则动点 M 的轨迹方程是() A(x3)22(y3)21B(x3)22(y3)21 C(x1)22(y1)29D(x1)22(y1)29 答案B 解析设动点 M(x,y),Q(m,n), PM 1 3MQ , x41 3mx, y41 3ny, 化简得 m4x3, n4y3. 又 Q(m,n)在椭圆 x22y216 上, 故 16(x3)232(y3)216,

6、 即(x3)22(y3)21. 三、直接法求轨迹方程 问题 2直接法求轨迹方程的步骤有哪些? 提示建系、设点列式、化简检验 例 3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动点 M 到定点( 3, 0)的距离与它到定直线 l: x4 3 3 的 距离之比为常数 3 2 . (1)求动点 M 的轨迹的方程; (2)设点 A 1,1 2 ,若 P 是(1)中轨迹上的动点,求线段 PA 的中点 B 的轨迹方程 解(1)设动点 M(x,y), 由已知可得 x 32y2 3 2 |x4 3 3 |, 即 x22 3x3y23 4 x28 3 3 x16 3 , 化简得x 2 4 y21, 即所求动点 M 的轨迹的方程为

7、x 2 4 y21. (2)设点 B(x,y),点 P(x0,y0), 由 xx01 2 , y y01 2 2 , 得 x02x1, y02y1 2, 由点 P 在轨迹上,得2x1 2 4 2y1 2 21, 整理得 x1 2 24 y1 4 21, 线段 PA 的中点 B 的轨迹方程是 x1 2 24 y1 4 21. 反思感悟求轨迹方程时,没有坐标系时要先建立坐标系,设轨迹上任一点的坐标为(x,y), 轨迹方程就是 x,y 之间的等式,关键是找到等量关系,然后用 x,y 表示 跟踪训练 3已知平面上两定点 M(0,2),N(0,2),P 为一动点,满足MP MN |PN |MN |. 求

8、动点 P 的轨迹 C 的方程 解设 P(x,y) 由已知MP (x,y2),MN (0,4),PN (x,2y), 得MP MN 4y8,|PN |MN |4 x2y22, MP MN |PN |MN |, 4y84 x2y22,整理得 x28y. 即动点 P 的轨迹 C 的方程为 x28y. 1知识清单: (1)定义法求轨迹方程 (2)相关点代入法求轨迹方程 (3)直接法求轨迹方程 2方法归纳:数形结合 3常见误区:在求动点的轨迹方程时,易忽略检查是否有要删除(增加)的点 1在ABC 中,B(2,0),C(2,0),|AB|AC|6,则顶点 A 的轨迹方程是() A.x 2 9 y 2 5

9、1(x3)B.x 2 9 y 2 5 1(x2) C.x 2 9 y 2 4 1(x3)D.x 2 9 y 2 4 1(x2) 答案A 解析在ABC 中,B(2,0),C(2,0),|AB|AC|6|BC|4, 则顶点 A 的轨迹满足椭圆的定义,a3,c2,b 5, 所以顶点 A 的轨迹方程是x 2 9 y 2 5 1(x3) 2在圆 x2y24 上任取一点 P,过点 P 作 x 轴的垂线段 PD,D 为垂足,DM 3 2 DP .当点 P 在圆上运动时,点 M 的轨迹方程是_ 答案 x2 4 y 2 3 1 解析设点 M 的坐标为(x,y),点 P 的坐标为(x0,y0), 则点 D 的坐标

10、为(x0,0), DM 3 2 DP , xx0, y 3 2 y0, x0 x, y0 2 3y, 点 P 在 x2y24 上, x20y204, x2 2 3y 24, 点 M 的轨迹方程是x 2 4 y 2 3 1. 3到 A(2,3)和 B(4,1)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方程是_ 答案xy10 解析由点 P 满足|PA|PB|,可知点 P 的轨迹为点 A(2,3)和 B(4,1)的垂直平分线 由中点坐标公式得 AB 的中点为(3,2),kAB13 42 1, 其垂直平分线的斜率为1. 点 P 的轨迹方程是 y2(x3), 即 xy10. 4已知点 A(1,0),B(1,0)曲线 C 上任

11、意一点 P 满足 PA 2PB24(|PA|PB|)0.则曲线 C 的轨迹是_ 答案椭圆 解析由 PA 2PB24(|PA|PB|)0, 得|PA |PB|4,且 4|AB|. 故曲线 C 的轨迹是椭圆 课时课时对点对点练练 1平面内一点 M 到两定点 F1(0,3),F2(0,3)的距离之和为 10,则 M 的轨迹方程是() A.x 2 25 y2 161 B.y 2 25 x2 161 C.y 2 25 x2 161 D.x 2 25 y2 161 答案B 解析平面内一点 M 到两定点 F1(0,3),F2(0,3)的距离之和为 106, 所以 M 的轨迹满足椭圆的定义,是椭圆,且 a5,

12、c3,则 b4, 椭圆的焦点在 y 轴上,所以椭圆的方程为y 2 25 x2 161. 2已知ABC 的周长为 12,B(0,2),C(0,2),则顶点 A 的轨迹方程为() A.x 2 12 y2 161(x0) B.x 2 12 y2 161(y0) C.x 2 16 y2 121(x0) D.x 2 16 y2 121(y0) 答案A 解析ABC 的周长为 12,顶点 B(0,2),C(0,2), |BC|4,|AB|AC|1248, 点 A 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等于定值, 又 84, 点 A 的轨迹是椭圆,且 a4,c2, b212, 椭圆的方程为x 2 12 y2 161(x0) 3

13、已知点 F1(1,0),F2(1,0),动点 A 到 F1的距离是 2 3,线段 AF2的垂直平分线交 AF1于 点 P,则点 P 的轨迹方程是() A.x 2 9 y 2 4 1B.x 2 12 y2 8 1 C.x 2 3 y 2 2 1D.x 2 12 y2 101 答案C 解析依题意有|AP|PF2|,|AF1|AP|PF1|PF1|PF2|2 3|F1F2|2, 点 P 的轨迹是以 F1(1,0),F2(1,0)为焦点的椭圆 2a2 3,2c2, a 3,b 2, 故所求点 P 的轨迹方程是x 2 3 y 2 2 1. 4已知椭圆x 2 a2 y2 b21(ab0),M 为椭圆上一动

14、点,F 1为椭圆的左焦点,则线段 MF1的中点 P 的轨迹是() A圆B椭圆 C线段D直线 答案B 解析设椭圆的右焦点为 F2, 由题意,知|PO|1 2|MF 2|,|PF1|1 2|MF 1|, 又|MF1|MF2|2a, 所以|PO|PF1|a|F1O|c, 故由椭圆的定义,可知点 P 的轨迹是椭圆 5设 A1,A2是椭圆x 2 9 y 2 4 1 的长轴的两个端点,P1,P2是椭圆上垂直于 A1A2的弦的端点, 则直线 A1P1与 A2P2交点的轨迹方程为() A.x 2 9 y 2 4 1B.y 2 9 x 2 4 1 C.x 2 9 y 2 4 1D.y 2 9 x 2 4 1 答

15、案C 解析设交点为 P(x,y),A1(3,0),A2(3,0),P1(x0,y0),P2(x0,y0), A1,P1,P 共线, y0 x03 y x3, A2,P2,P 共线, y0 x03 y x3. 得 y20 x209 y2 x29, P1(x0,y0)在椭圆x 2 9 y 2 4 1 上, x 2 0 9 y 2 0 4 1, y204 1x 2 0 9 , 将 y 2 0代入得 y2 x29 4 1x 2 0 9 x209 4 9, P 的轨迹方程为x 2 9 y 2 4 1. 6动圆 M 与圆 M1:(x1)2y21 外切,与圆 M2:(x1)2y225 内切,则动圆圆心 M

16、的 轨迹方程是() A.x 2 8 y 2 9 1B.x 2 9 y 2 8 1 C.x 2 9 y21Dx2y 2 9 1 答案B 解析设动圆的圆心为 M(x,y),半径为 R, 动圆与圆 M1:(x1)2y21 外切,与圆 M2:(x1)2y225 内切, |MM1|MM2|1R5R6, |MM1|MM2|M1M2|2, 该动圆圆心 M 的轨迹是以原点为中心,焦点在 x 轴上的椭圆,且 2a6,c1, 解得 a3,根据 a,b,c 的关系求得 b28, 椭圆的方程为x 2 9 y 2 8 1.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 A(2,0),B(2,0),P 是平面内一动点,直线 PA,PB

17、的斜率 之积为3 4.则动点 P 的轨迹 C 的方程为_ 答案 x2 4 y 2 3 1(x2) 解析设点 P 的坐标为(x,y)(x2), 依题意,有 y x2 y x2 3 4, 化简并整理,得x 2 4 y 2 3 1(x2) 动点 P 的轨迹 C 的方程是x 2 4 y 2 3 1(x2) 8若动点 P(x,y)到点(1,0)的距离与到定直线 x3 的距离之比是 3 3 ,则动点 P 的轨迹方程 是_ 答案 x2 3 y 2 2 1 解析设点 P 的坐标为(x,y), 则由题意得 |x3| x12y2 3, 整理得 2x23y26,即x 2 3 y 2 2 1, 所以动点 P 的轨迹方

18、程是x 2 3 y 2 2 1. 9.如图所示,RtABC 的顶点坐标 A(2,0),直角顶点 B(0,2 2),顶点 C 在 x 轴上,点 P 为线段 OA 的中点 (1)求边 BC 所在直线的方程; (2)M 为 RtABC 外接圆的圆心,求圆 M 的方程; (3)若动圆 N 过点 P 且与圆 M 内切,求动圆 N 的圆心 N 的轨迹方程 解(1)kAB 2,ABBC, kCB 2 2 . 边 BC 所在直线的方程为 y 2 2 x2 2,即 x 2y40. (2)边 BC 所在直线的方程为 x 2y40, 令 y0,得 C(4,0) 圆心 M(1,0) 又|AM|3, 圆 M 的方程为(

19、x1)2y29. (3)P(1,0),M(1,0),且圆 N 过点 P(1,0), PN 是该圆的半径 又动圆 N 与圆 M 内切, |MN|3|PN|, 即|MN|PN|32. 点 N 的轨迹是以 M,P 为焦点,长轴长为 3 的椭圆 a3 2,c1,b a 2c2 5 4 5 2 . 圆心 N 的轨迹方程为 4 9x 24 5y 21. 10已知中心在坐标原点的椭圆,经过点 A(2,3),且点 F(2,0)为其右焦点 (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2)若 P 是(1)中所求椭圆上的动点,求 PF 的中点 Q 的轨迹方程 解(1)依题意,可设椭圆 C 的方程为x 2 a2 y2 b21(ab0

20、), 若点 F(2,0)为其右焦点, 则其左焦点为 F(2,0), 从而有 c2, 2a|AF|AF|358, 解得 c2, a4, 又 a2b2c2, b212, 故椭圆 C 的方程为x 2 16 y2 121. (2)设 P(x0,y0),Q(x,y), Q 为 PF 的中点, xx02 2 , yy0 2 x02x2, y02y, 又 P 是x 2 16 y2 121 上的动点, 2x2 2 16 4y 2 12 1, 即 Q 点的轨迹方程是x1 2 4 y 2 3 1. 11已知在ABC 中,点 A(2,0),点 B(2,0),若 tanCABtanCBA2,则点 C 的轨迹方 程为(

21、) A.x 2 4 y 2 8 1B.x 2 4 y 2 8 1(x2) C.x 2 4 y 2 8 1D.x 2 8 y 2 4 1(x2) 答案B 解析设 C(x,y), 则 kCA y x2,k CB y x2, 由 tanCABtanCBA2, 得 y x2 y x2 2, 即x 2 4 y 2 8 1, 当 x2 时,C 与 A 或 B 重合,不符合题意 所以点 C 的轨迹方程为x 2 4 y 2 8 1(x2) 12设圆(x1)2y225 的圆心为 C,A(1,0)是圆内一定点,Q 为圆周上任一点,线段 AQ 的 垂直平分线与 CQ 的连线交于点 M,则 M 的轨迹方程为() A.

22、4x 2 21 4y 2 25 1B.4x 2 21 4y 2 25 1 C.4x 2 25 4y 2 21 1D.4x 2 25 4y 2 21 1 答案D 解析圆心 C(1,0),半径为 5,设点 M(x,y), AQ 的垂直平分线交 CQ 于 M, |MA|MQ|, 又|MQ|MC|5|AC|2, 即|MA|MC|AC|, 由椭圆的定义可得点 M 的轨迹是以 A,C 为焦点的椭圆,且 2a5,c1, b 21 2 , 故椭圆方程为4x 2 25 4y 2 21 1. 13设线段 AB 的两个端点 A,B 分别在 x 轴、y 轴上滑动,且|AB|5,OM 3 5OA 2 5OB ,则 点

23、M 的轨迹方程为() A.x 2 9 y 2 4 1B.y 2 9 x 2 4 1 C.x 2 25 y2 9 1D.y 2 25 x2 9 1 答案A 解析设 M(x,y),A(x0,0),B(0,y0), 由OM 3 5OA 2 5OB , 可得(x,y)3 5(x 0,0)2 5(0,y 0), 则 x3 5x 0, y2 5y 0, 解得 x05 3x, y05 2y, 因为|AB|5, 所以 5 3x 2 5 2y 225, 即x 2 9 y 2 4 1. 14P 是椭圆x 2 a2 y2 b21 上的任意一点,F 1,F2是它的两个焦点,O 为坐标原点,有一动点 Q 满足OQ PF

24、1 PF2 ,则动点 Q 的轨迹方程是_ 答案 x2 4a2 y2 4b21 解析设 Q(x,y), OQ PF1 PF2 , OP 1 2OQ x 2, y 2 , P 是椭圆x 2 a2 y2 b21 上的任意一点, x2 4 a2 y2 4 b2 1, x2 4a2 y2 4b21. 15.如图,AB 是平面的斜线段,A 为斜足,若点 P 在平面内运动,使得ABP 的面积为定 值,则动点 P 的轨迹是() A圆B一条直线 C椭圆D两条平行直线 答案C 解析因为三角形的面积为定值,以 AB 为底,则底边长一定,从而可得 P 到直线 AB 的距 离为定值,分析可得,点 P 在以 AB 为轴线

25、的圆柱面与平面的交线上,且与圆柱的轴线斜 交,由平面与圆柱面的截面的性质判断,可得 P 的轨迹为椭圆 16设圆 x2y22x150 的圆心为 A,直线 l 过点 B(1,0)且与 x 轴不重合,l 交圆 A 于 C, D 两点,过 B 作 AC 的平行线交 AD 于点 E.证明|EA|EB|为定值,并写出点 E 的轨迹方程 解圆 A 的方程整理可得(x1)2y216,点 A 的坐标为(1,0),如图所示, 因为|AD|AC|, 所以ACDADC. 因为 EBAC, 所以EBDACD, 故EBDACDADC. 所以|EB|ED|, 故|EA|EB|EA|ED|AD|. 又圆 A 的标准方程为(x1)2y216,从而|AD|4, 所以|EA|EB|4. 由题设得 A(1,0),B(1,0)|AB|2, 由椭圆定义可得点 E 的轨迹是以 A,B 为焦点的椭圆,且 2a4,c1, 所以 a24,b23, 所以点 E 的轨迹方程为x 2 4 y 2 3 1(y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数学 > 其他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讲与练高中数学1·②·必修第一册·BS版第三章 习题课 轨迹问题.docx)为本站会员(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