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册综合专题复习.docx

上传人(卖家):alice 文档编号:1765097 上传时间:2021-09-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2.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册综合专题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册综合专题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册综合专题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册综合专题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册综合专题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中央集权)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中央集权) 制度时代内容与意义 夏聚族而居,直接与间接统治相结合。 内外服商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 部族。 分封制西周封建亲戚,以蕃屏周,扩大了周的统治范围,周王确立了天下共 主的地位。但最高政治集团尚未形成权力高度集中。 郡县制春秋、 战国、 秦 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郡县制。秦朝时郡县制推广全国。 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实现了中央对地方垂直管理,加强了 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 志;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郡国并行西汉文景源于“惩亡秦孤立之败”,削弱了中

2、央集权。 推恩令西汉武帝主父偃提出,汉武帝实行,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巩固了中央集 权。 刺史西汉武帝分州设刺史,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 监察。 军阀割据东汉末年本质是豪强地主势力发展的结果。黄巾起义后地方长官趁机拥兵 自重。 节度使唐玄宗源于加强边防的需要,造成外重内轻的局面。导致了安史之乱和 唐后藩镇割据局面。 分 化 事 权 四 监 司 宋(路级) 安抚司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 帅司漕司宪司仓司 治安边防财政司法平抑物价 通判宋(州级) 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相互制约。 保甲法宋王安石兵农合一。 猛安谋克金兵农合一。 行中书省 (简称行省) 元行政区划的划分打破自然

3、的山川疆界,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 行省制具有双重性,既是朝廷的派出机构,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 机构。既有利于中央集权,又给地方留出了部分权力。行省权力 大而不专,较成功地解决了地方势力坐大的问题,加强了中央集 权行省领导体制是一署多员与长官节制的结合。行省辖区广 阔,军政权力集中,行政效率较高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 制度的重大变革,对后世政治制度产生重要影响。 三司明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 政治司法、监察军事 2 2、中国古代封建王朝边疆治理(中央集权)、中国古代封建王朝边疆治理(中央集权) 时期措施 秦北筑长城击匈奴,南修灵渠平

4、百越,征西南夷。 汉初与匈奴和亲。 武帝卫青、霍去病击匈奴。设河西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 西晋胡人内迁与五胡乱华 南朝江南地区开发。北方人口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劳动力资源、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技 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气候适宜。南方政局稳定,社会安定。 北朝民族交融,文化交流。 隋万国来朝,三征高丽 唐(1)方式:战争、设置机构(都护府/羁縻府州)、册封、会盟、和亲 (2)特点:政策开明,措施灵活,方式多样,规模空前从交往到交融,从经贸 往来到心理认同。 宋宋辽澶渊之盟;宋金绍兴和议 元四等人制;西藏:宣政院北方: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东南:澎湖巡检司。 元朝疆域辽阔,而且对边疆地区实施了长

5、时间和比较稳定的统治,是前代大一统王 朝没有做到的,促进了民族交融,文化交流。边疆管理也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 向。 明东北 女真 西北 蒙古、鞑靼 西南 西藏 东南 沿海地区 奴儿 干都 司 修筑长城,鞑靼 首领俺答汗接受 明朝册封 明廷封授给当地的僧俗首领法王、王等 称号,并设立了宣慰司、元帅府等机构, 委用藏族上层人士任职。 郑和下西洋、 海禁、戚继光 抗倭 清东北 沙俄 西北 蒙古、新疆: 西南 西藏、民族聚居区 东南 台湾 雅克 萨反 击、 1689 尼 布楚 条约 蒙古:1757 年 平定准噶尔部, 设立盟、旗。 新疆: 平定大、 小 和 卓 兄 弟 叛 乱,1762 年委派 伊犁

6、将军总领军 政事务。 对西藏: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 喇嘛,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 德尼;1727 年派遣驻藏大臣代表朝廷和 达赖班禅处理西藏政务;1793 年颁布 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以法律 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 辖权;中央设立理藩院,掌管蒙古族、 藏族等民族事务。 对西南民族聚居区:改土归流,逐步 取消土司世袭制度。 1662 年,郑成 功驱逐荷兰殖 民者,收复台 湾。 1684 年,清朝 在台湾设府, 隶属福建省。 3 3、中国古代中央权力机构变化(专制主义)、中国古代中央权力机构变化(专制主义) 中央权力变化时期内容与意义 夏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

7、构与职官。 商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商王之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 宗法制西周与分封制相互补充。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 的冲突与矛盾。是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的制 度,核心是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皇帝制度秦皇位世袭、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三公九卿 (简称公卿制) 秦丞相掌行政;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掌检查,担任副丞相。 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分工明确,行政效率高。丞相位高权重。 是新的较完备的官僚体制,加强了皇权。 中外朝汉武帝加强皇权,削弱相权,尚书令的作用开始提升。 事归台阁光武帝加强皇权,增强尚书台的作用。 宦官专权、 外戚干政 东汉本质是封建君主专制的变种。导致东汉

8、后期政治黑暗腐败。正直 的官员进行“清议”,被诬陷为“党人”,遭受“党锢之祸”。 士族统治魏 晋 南 北朝 表现为士族与皇权的共治。本质是封建君主专制的变种。 士族统治三大保证是:九品中正制;封建庄园式经济;垄断文化 从而垄断政治。 三省六部隋唐中书省-起草政令;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执行 是成熟的中央行政体系,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 朝产生了深远影响。分工明确,提高效率。相权三分,加强皇权。 节制君权,减少失误。 分化事权宋中书门下掌行政权,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三司掌财政。分 割宰相的行政权;枢密院掌军政,枢密院与禁军管理机构“三 衙”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不统兵,后者统兵但

9、无权调兵。 南北面官辽又称“蕃汉分治”。特点:因俗而治。 四时捺钵辽保持草原习俗,每年随季节转换定期迁徙。迁徙中的行营成为国 家政治中心。 废丞相、 建内阁 明明太祖废宰相,设殿阁大学士。明成祖安排文渊阁值班,设内阁。 明宣宗设置“票拟”、“批红”。(内阁是秘书机构) 奏折制度清特点:迅速,机密。作用: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 提高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军机处清雍正原因:雍正七年(1729 年)因用兵西北而设立。 特点:简、勤、密、速。 4 4、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1)先秦:“世卿世禄制”(世袭制)。(2)秦国(含秦朝):军功授爵。 (3)汉朝:察举制

10、(汉文帝时要求举贤良方正,汉武帝时要求举孝廉)。 (4)曹魏时期:九品中正制(继承了两汉乡里评议人物的传统,又将评议权收归中央,在一 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后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5)隋唐时期:科举制(隋炀帝设进士科,唐太宗设明经科,武则天设武举殿试)(评价: 以才能为标准,以考试为方式,是公平公正的选官制度。积极:选拔了人才,扩大了统治 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和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古代教育的发 展,有益于社会形成重学的风尚。促进儒学的发展和文学的繁荣。被西方国家借鉴,对 西方文官制度形成产生积极影响。) 5 5、中国古代改革、中国古代改革 A A、商鞅变法:

11、、商鞅变法:(1)内容:政治: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奖励军功, 实行军功爵制,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经济:“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实行重农抑 商。司法: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民政: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 实行编户齐民。 (2)评价: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 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B B、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吏治腐败;民族矛盾;土地兼并;恶习陋俗。 (2)内容:强制迁都洛阳;整顿吏治;使用汉族官制。设置鲜卑贵族为一等高门,鼓励与汉 族士族通婚。实行均田

12、制。改名、易服、说汉语;尊崇儒家文化、汉族礼仪。 (3)影响:鲜卑统治阶级由上而下进行的汉化运动。加速了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大大缓 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社会繁荣;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 势,促进了文化发展;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全面推行汉化, 使鲜卑族丧失作为一个民族的独立性、主体性;鲜卑族失去尚武的民族精神,鲜卑贵族附庸 风雅,迅速腐化;改革冷落了鲜卑军事贵族,导致了军镇起义,北魏走向分裂灭亡。 C C、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1)目的:民不加赋而国用饶。 (2)措施:官府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青苗法)、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等手段(均输

13、法、市 易法),力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借此逐渐恢复 “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保甲法)。【经济:青苗法、募役法(又称免役法)、 均输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军事: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军器监。文 化:改革科举(废明经诸科,改革进士科,设明法科)、整顿太学】 (3)评价:积极: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了大笔收入,但强兵的效果并不明显,在一定程度 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局限性:在不触 动封建土地私有制(地主所有)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 改革,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统治危机。

14、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统治集团 内部的分裂日益严重,北宋逐渐走向衰亡。 6 6、中国土地与赋税制度、中国土地与赋税制度 制度时期内容与意义 井田制商周奴隶制土地国有制。 耕种方式:石器耕锄、千耦其耘。 废 井 田 开 阡陌 春秋战国封建制土地私有制(地主私有、农民私有)。 耕作方式:小农经济、铁犁牛耕、精耕细作、男耕女织。 庄园经济汉魏晋封建制土地大地主私有。 均田制北魏、唐初封建制土地国有制。 租调制魏晋、北魏、 唐初 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唐初实 行租庸调制,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 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 政府赋税

15、收入也有了 保障。 两税法唐 中 期 ( 德 宗) :背景:唐朝后期,由于土地兼并严重,政府手里无地可分, 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国家财政收入减少。 内容: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 取消租庸调和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影响: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改 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 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 人身控制。 天 朝 田 亩 制度 太 平 天 国 运 动 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反映农民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 想。 民生主义旧三民主义平均地权。 民生主义新三民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 土地革命192

16、7-19371927 八七会议决定。打土豪分田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有利于打破国民党对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封锁,巩固苏维埃政 权。 土地改革1947-19521947 西柏坡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中国土地法大纲,废除 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制度。 1950 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农民从封建土 地制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 农 业 生 产 合作社 1953-1956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 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 人 民 公 社 化 运动 1958-1978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挫伤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 家 庭 联 产 承 包责任制 197

17、8-1983 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近 8%,农民收入明显增加。 7 7、中国科技文化成就、中国科技文化成就 成就时期、人物内容与意义 北京人、元谋人旧石器时代 仰韶文化、大汶口文 化、河姆渡文化、龙 山文化、红山文化、 良渚文化 新石器时代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了权 贵阶层,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 二里头文化遗址夏可能是夏文化遗存。 甲骨文、青铜器商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青铜器、金文周劳动人民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 司南战国指南针雏形 史记西汉司马迁首创纪传体通史。 汉书东汉班固第一步纪传体断代史。 汉赋汉铺陈排比,辞藻华丽 乐府诗汉采集民歌修改而成,反映当时社会真

18、实情况 黄帝内经战国至西汉奠定中医理论基础 神农本草经东汉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九章算术两汉之交数学 改进造纸术东汉蔡伦促进了文化传播和发展。 周髀算经西汉天文学、数学 地动仪、灵宪东汉张衡天文学 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医圣 麻沸散东汉华佗外科手术麻醉药 氾胜之书西汉氾胜之农学 四民月令东汉崔寔 sh农学 佛教传入两汉之交东汉初年,汉明帝派使臣前往西域求佛法。 建安文学东汉末年代表作家主要是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建安 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和蔡琰等。 建安作家用自己的笔直抒胸襟, 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雄 心壮志,掀起了我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高潮。 田园

19、诗东晋陶渊明 南朝骈文南朝常用四字句、六字句,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 南朝民歌南朝语言清新自然 北朝民歌北朝语言质朴,风格粗犷豪迈 唐诗唐浪漫主义、现实主义 行书、草书东晋王羲之书圣 楷书唐颜真卿、柳公权 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东晋顾恺之专职画家,提出以形写神 绘画唐吴道子画圣 石刻魏晋至隋唐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 圆周率南朝祖冲之 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中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禹贡地域图西晋裴秀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 赵州桥隋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雕版印刷术唐朝 火药唐唐中期已有配方,唐末用于战争。 测算地球子午线唐僧一行天文学 千金方唐孙思邈医学 唐本草唐高宗时期世界上最

20、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宋词宋豪放派、婉约派 元曲元包含散曲和元杂剧。 宋元书法绘画宋元追求个性,不拘法度,注重意境 指南针宋用于航海 火药宋大量制造并用于战争。 印刷术宋雕版印刷术普及。毕升发明活字印刷。 梦溪笔谈北宋沈括科技 授时历元郭守敬历法、天文学 农书元王祯农学 水浒传 三国演义 元末明初施耐庵、罗贯中。我国最早的两部长篇白话小说,开创 了章回体的写作体裁。 西游记明吴承恩神话小说 儒林外史清吴敬梓讽刺小说 红楼梦清曹雪芹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 戏曲明清内容长篇化, 情节曲折复杂。 江苏昆山一带的昆曲流行。 道光年间,徽班进京,融合徽汉二调,博采众长,形成 京剧。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医药

21、学 农政全书明徐光启农学 天工开物明宋应星工艺学 徐霞客游记明徐弘祖地理和地质学名著 8 8、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列强侵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列强侵华 时间事件结束结果 1840鸦片战争 (开始沦为) 1842南京条约 1843虎门条约 1844望厦条约 1844黄埔条约 割香港岛、 赔款 2100 万银元、 协定关税、 五口通商;片面最惠国待遇、领事裁判 权 1856第 二 次 鸦 片 战争 1858天津条约 1860北京条约 割地、赔款、内河航行、鸦片贸易合法 化 1864-1884新疆危机1864 阿古柏、 俄国入侵 新疆。 1875-1878 左宗棠收复新疆,1884 新疆 建省。 18

22、84中法战争1884 马尾海战 1885 镇南关大捷 1885中法越南条款 承认法国占领越南。1885 台湾建省。 1894甲 午 中 日 战 争 1895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 承认朝鲜独立、割地、赔款、增开口岸、 允许在华设厂(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 1900八 国 联 军 侵 华 1901辛丑条约 (完全沦为) 惩办大臣、赔款、东郊民巷划为使馆界、 拆除炮台、严禁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 性 组 织 ( 清 政 府 完 全 沦 为 洋 人 的 朝 廷) 9 9、旧民主主义革命斗争、旧民主主义革命斗争 事件时间领导影响 太平天 国运动 1851- 1864 农民阶级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引起

23、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湘 淮系官僚集团的崛起,中央权力下移,对此后历史的发展产 生了重大影响。 洋务运 动 1860s -1895 地 主 阶 级 洋务派 提出自强求富,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刺激了民族资本 主义产生。主张中体西用,本质是维护封建统治。 戊戌变 法 1898资 产 阶 级 维新派 对于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起了积 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 义和团 运动 1898- 1900 农民阶级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它所展现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 牺牲精神,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企图;存在明显的盲 目排外行为;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清末新

24、政1901- 1912 清政府维护清王朝统治。 辛亥革 命 1911资 产 阶 级 革命派 成果: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 年 3 月 11 日):目的 防止袁世凯专权;内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 责任内阁制;性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 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 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经济:打击了 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思 想: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风俗 文化:促使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 变化,冲破了封建主义的藩篱。

25、 辛亥革命的局限: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 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缺乏科学的革命纲 领;不敢放手发动广大民众;缺乏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 导。 新文化 运动 1914- 1921 资 产 阶 级 激进派 宣传了民主、科学,推动了文学革命。推动思想文化革新, 有着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 护国战争1915资 产 阶 级 革命派 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护法运动1917资 产 阶 级 革命派 南北如一丘之貉 1010、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 五 四 运 动 1919学 生 、 工人 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 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26、,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 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 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 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 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 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 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 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五四运动,孕育了以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的五四精神,其核 心是爱国主义精神。 中 共 组 织 工 人 运动 1921-1924共产党

27、京汉铁路大罢工 国 民 大 革命 1924-1927国民 党 , 共 产党 目标:“打倒列强,除军阀”高潮:1926 年,国共合作开 始北伐北伐影响: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动摇了帝 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推动了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 国 共 对峙 1927-1937共产党1927.8.1 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 1927.8.7 汉口八七会议,总结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纠正了 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 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毛泽东提出 “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 1927.9 秋收起义 攻打长沙湘赣失败,转战井冈山,开展游 击战争,进行土地

28、革命。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 市,武装夺取政权。 1931.11 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1930.10 开始反围剿。 1934.10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开始长征。 1935.1 遵义会议伟大转折。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 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红军、中 国革命。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1936.10 三军会师,长征结束。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 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鼓舞广大人民群众,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 局面。 抗 日 战争 1931-1945国民 党 , 共 产党 1931.9.18柳条湖事件/

29、奉天事变日本炸毁铁路,突袭北 大营。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1932.1.28一二八淞沪抗战日本进攻上海中国守军全 国人民积极支援 1932.3伪满洲国成立日本建立伪满洲国,推行奴化教育 1932.4李顿调查团报告书列强共同控制东北 1933日军进犯长城一线东北人民革命军艰苦抗日 1933.5塘沽协定日本控制热河地区 1935.6秦土协定日本控制河北地区 1935.7何梅协定日本控制察哈尔地区 1935华北自治察哈尔 山东 河北 绥远 山西 五省自治 加剧了民族矛盾 1935.8.1八一宣言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 号 召 停 止 内战,一致抗日 1935.12.9一二九运动 北平学生游行示威宣 传

30、抗 日 救 国 主张,民族新觉醒 1935.12 瓦窑堡会议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确 定 了 建 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1936东北抗日联军杨靖宇、赵尚志等爱国将领 1936.12.12 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兵谏。蒋介石被迫抗 日。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初步形成 1937.7.7 卢沟桥事变 日军炮轰宛平城、卢沟桥 中 国 全 面 抗战的开端 1937.7.17蒋介石庐山讲话 听取各方人士抗日救国意见 1937.8洛川会议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中共全面抗战路线 形成 1937.9国共合作抗战宣言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红军 改编。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937.8-11淞沪会战

31、粉碎日军三个月亡华的企图 1939.9-11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首个大捷,八路军)、 忻口会战(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战役) 1938.1-5 徐州会战台儿庄大捷(正面战场最大胜利) 1938.6-10武汉会战规模最大一次战役抗 战 进 入 相 持 阶段 1941.12 第三次长沙会战鼓舞了反法西斯战争 1940百团大战破袭华北交通线 打破日军囚笼政策 1940根据地实行三三制规定在政权机关人员配备上,共 产党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 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中国共产党不仅把小资产阶级,而且 把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也争取到抗日政权中间来。 1941.1国民党制造皖南事

32、变 围剿新四军 1942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 形成 1943.11 开罗宣言对日作战及战后处分日本 1945.8-9 日本投降8.15 日本投降,9.2 签字,10.25 台 湾光复(1)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 立;全民族的抗战。(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 柱的作用。 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配合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 正义的反侵略战争(2)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是近代以来 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对维护世界和平 的伟大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 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开辟 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

33、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 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解 放 战 争 1946-1949共产党1945.8-10 重庆谈判双十协定 1946.6 国民党围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1947.3 国民党发动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 粉碎对陕北解放区重点进攻: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沙家 店、青化砭战役胜利。 粉碎对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孟良崮战役。 1947.6 挺进大别山 1948.9-11 辽沈战役 1948.11-1 平津战役 1948.11-1 淮海战役 1949.4 渡江战役。 渡江战役胜利的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初步胜利,中国 人民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

34、命具体实践 相结合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 会的发展方向;20 世纪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的伟大事件之一 (改变了世界格局,壮大了和平民主力量)。 国民党垮台的原因: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不能解决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不能应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要求。 1111、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1)产生(19C60S70S)原因: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企业的诱导,自然经济瓦解。 (2)初步发展(19C 末,甲午战争后):原因: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设立 商部,奖励工商;社会上兴起一股实

35、业救国的热潮;掀起收回利权运动,引发振兴实业的又 一个高潮。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3)迅速发展(短暂春天 1912-1919)原因:中华民国建立,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 障碍,为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条件;政府鼓励民间兴办实业;群众性反帝爱 国斗争的推动。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 (4)显著发展(1927-1936)原因: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的热情有所提高;中国人民的 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开展,抵制洋货、提倡国货;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1935 年)。 (5)日益萎缩(1937-1945)原因:日军侵华对经济的破坏;国民政府支持的官僚资

36、本迅速 膨胀,对民族资本主义进行压迫。 (6)陷入绝境(1946-1949)原因:恶性通货膨胀;国民党与美国签订新的不平等条约,导 致美国商品倾销;内战的影响。 (7)获得新生(1949-1956)原因:新中国经济恢复建设;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1212、近代以来中共重要会议、近代以来中共重要会议 时间会议内容与意义 1921.7上海法租界、 浙江嘉兴 南湖,中共一大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2.7中共二大提出了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 1923.6中共三大通过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决定开展党内合作。 1927.8八七会议总结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 义错误,确定实行土地

37、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 总方针。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1929.12古田会议重申了中国共产党对红军实行绝对领导的原则,确立了 “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1935.1遵义会议伟大转折。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 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 中国革命。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1935.12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1936.12西安事变谈判和平解决,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初步形成。 1937.8洛川会议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中共全面抗战路线形成 1945.6中共七大论联合政府,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 1945.8重庆谈判

38、双十协定 1947.7西柏坡全国土地会议中国土地法大纲,推动解放区土地改革 1949.9西柏坡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了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基本方 针,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提 出了革命胜利后党在各方面的基本政策。“务必使同 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 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1949.4北平谈判国民党拒绝和平 1949.9北平一届政协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54.9一届全国人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 治制度。(54 宪法) 1954.9日内瓦会议解决印度支那问题。 期间正式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

39、5.4亚非会议/万隆会议求同存异 1956.4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 会议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956.9中共八大正确分析基本矛盾,成功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1958.5八大二次会议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 1964.12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 议 建设“四个现代化” 1971.10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8.12十一届三中全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错误口号,作出把党和国 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 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 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81.6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82五届全国人大五次

40、会 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82 宪法) 1982中共十二大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7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992南方谈话、十四大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7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 2000十五届五中全会走出去战略 2002中共十六大三个代表写入党章 2005十届人大三次会议反分裂国家法 2007中共十七大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2017中共十九大习中特写入党章 2018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 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习中特写入宪法。 1313、建国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建国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 A A、过渡时期、过渡时期 1

41、949-19531949-1953 国内军事:面对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土匪武装。开展剿匪镇反,肃清土匪和一切反革命武装。 维护了政权稳定。 国内经济: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全国经济崩溃。开展土地改革,银元之战(行 政手段),米棉之战(经济手段)。解放了生产力,稳定了物价,国民经济全面恢复。 国际军事:面临美国军事封锁,朝鲜边防安全问题。进行抗美援朝作战。维护了国家安 全,提高了国际地位,鼓舞了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 国际外交面临外交孤立。制定三大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提出五项基本原则、求同存 异方针。顺利完成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提高了国际地位。支援了世界和平、民主力量。 社

42、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一部 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 作和政治协商制度(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建立:1953 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逐 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成果:到 1956 年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 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 B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956-19661956-1966 成功探

43、索:(1)中共八大(1956 年)主要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 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 成先进的工业国。(2)八字方针(1960 年)“调整、巩固、充实、提高”(3)1962 年七千 人大会(4)1964 年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 探索失误:(1)表现:1958 年,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的总路线,掀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评价: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 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但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导 致出现 1959 至 1961 年的严重

44、经济困难。 50-70 年代建设成就(一)工业:(1)逐步建成了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 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 济体系。(2)大规模的三线建设不仅增强了国防力量,而且改善了工业布局。(二)科技和 国防:成功地爆炸了原子弹(1964)、氢弹(1967),试制并成功发射了中远程导弹(1966) 和人造卫星(1970)。(三)70 年代外交:971 年,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972 年, 中美两国结束了长期敌对状态,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1979 年中美建交。 C C、新时期我国国际影响力新时期我国国际影响力扩大的表

45、现(措施):推动建设互相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 新型国际关系;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 D、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取得一系列成就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取得一系列成就的原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根本原因);中国 共产党的领导;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勤付出。成就:2010 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高铁、高速 公路里程居世界第一;载人航天技术;超级计算机;蛟龙号深潜器;探月工程;5g 技术 1414、思想理论、思想理论 思想派别时代内涵 孔子春秋仁、德政、克己复礼 老子春秋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百家争鸣战国(1)背景:铁犁牛耕促使经济发展士阶层崛起,地主阶级登上历 史舞台各

46、国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私 学推广,学在官府转移到学在民间。士人周游列国,颇受重用。他 们的活跃推动了学术文化的繁荣。 (2)代表:儒家:孟子人性善,提倡“仁政”。荀子人性恶,主张 隆礼重法。道家:庄子崇尚逍遥自由。阴阳家:邹衍五行 “相生 相胜理论。墨家:墨子节俭,兼爱,非攻,尚贤。法家:韩非子 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 (3)影响: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 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 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成为后世中 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 黄老无为汉初黄老无为,与民休

47、息 董仲舒新 儒学 汉武 帝 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感应;天人合一;三纲五常; 君权神授。此后,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佛教两汉 之交 东汉初年,汉明帝遣使求佛法。 玄学魏晋政治无为,作风自然,崇尚清谈 三教合归儒隋唐 韩愈唐儒学复兴。 儒学复兴 运动 北宋(1)内容与目的:挖掘经书的思想内涵,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发 挥儒学在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树立基本价值观方面作用 (2)程朱理学主张:理学比较注重抽象思维,是一套包括宇宙观、 人生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理论体系。认为“理”是自然界和社会 的根本原则,也称“天理”。人生的目标是“存天理,灭人欲”, 即通过道德修养克服

48、过度的欲望,最终实现对“天理”的充分体验, 从而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提出“格物致知”,只有深刻探究 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达到普遍天理的认识。北宋:程颐程 颢。南宋:朱熹 儒学新变明末(1)明:陆王心学(南宋陆九渊、明王守仁):提出以“致良知” 化清初为核心的理论。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强调知行合一。 (2)明:李贽: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否定传统伦理道德 标准。 (3)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政治上: 反对君主专制经济上:工商皆本学术思想上:“经世致用” 开眼看世 界 晚清地主阶级开明派 林则徐:四洲志。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徐继畬:瀛寰

49、志略 太平天国 运动 晚清农民阶级天朝田亩制度 洪仁玕资政新篇首个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洋务运动晚清地主阶级洋务派 自强、求富;师夷长技以自强;中体西用。 戊戌变法晚清资产阶级维新派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托古变法”。 梁启超变法通议 旧三民主 义 清末资产阶级革命派 民族: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创立民国。民生:平均地权 尊孔复古北洋 初年 袁世凯复辟帝制 新文化运 动 北洋 中期 民主、科学、文学革命。解放人民思想。 五四运动后宣传马克思主义 新三民主义北洋 末期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民族: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 对帝国主义侵略 ,中国境内

50、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国民一律平等,民权为一 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 由及权利。 民生: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毛泽东思 想 国共 对峙 -建 国前 革命道路: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革命论。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 毛泽东思 想 建国 三十 年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论十大关系关于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邓小平理 论 新时 期 改革开放、一国两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八十年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九十年代) 三个代表新时代表先进生产力,代表先进文化,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册综合专题复习.docx)为本站会员(alice)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