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8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案、教学设计-省级公开课-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配套课件编号:b026b).docx

上传人(卖家):小黑 文档编号:1769498 上传时间:2021-10-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3.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文-8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案、教学设计-省级公开课-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配套课件编号:b026b).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课文-8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案、教学设计-省级公开课-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配套课件编号:b026b).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课文-8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案、教学设计-省级公开课-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配套课件编号:b026b).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课文-8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案、教学设计-省级公开课-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配套课件编号:b026b).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课文-8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案、教学设计-省级公开课-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配套课件编号:b026b).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1 - 登鹳雀楼登鹳雀楼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它属于第四单元的首篇课文古诗两首。本课 所在的第四单元,围绕家乡这一主题,以两首古诗、三篇课文,从不同角度表现了祖国的辽 阔和美丽,激发学生认识家乡、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 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行营造了景色辽阔、气势雄浑的意境,后两行寓理于诗,写了诗人积 极向上的精神,描绘出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会认 5 个字,会写 2 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想象诗句画面。 3.体会“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4.用思维导图记古诗。 教学

2、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 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 想象诗歌画面,体会“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讲授、自主探索,同桌交流、读书指导。 教学辅助手段教学辅助手段 多媒体(图片、音频、视频)、贴画。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一、一、地理与历史,激趣引课题地理与历史,激趣引课题 1. PPT 出示卡通地图,引出作者。 师:孩子们,这个单元可好玩了,它会带着我们去看很多很多的风景,想跟 着老师一起去旅游吗?好,出发了。第一站(山西) 师:山西有什么美景呀? 师:我国唐朝,也就是 1200 年前,有一名很厉害的大诗

3、人,名叫王之涣 (播放介绍王之涣的卡通视频) 2. 介绍鹳雀楼,指导读诗名。 师:是哪首诗让他笑傲诗坛呀? 生:登鹳雀楼 课堂中的 语文教学不仅 仅只是课堂的 内容,还应适 当扩充, 地理、 历史与语文的 融合,很好的 激发了学生了 解国家大好河 山的兴趣,很 好的铺垫热爱 祖国的情怀。 卡 通 视 频,以幽默风 趣的形式讲述 了诗人王之涣 与中国四大名 楼,基于课本 - 2 - 师:老师发现有同学读成 登鹳/雀楼,谁来纠正? 生:登/鹳雀楼 到底是不是这么读呢?看完一个小视频来告诉我。 师:刚刚的女孩子读的对不对呀? 生:对。 师:谁能解释一下为什么这么读?(预设:鹳雀楼是名词,登是动词)

4、师:你观察的真仔细。全班再试读一遍。 师:这座就是鹳雀楼,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风景。为什么叫鹳雀楼呢?首先 请观察一下“鹳雀”这两个字有什么相似之处?(隹) 师 L 它和什么有关?(预设:鸟) 师:(出示鹳雀图片) 相传这座楼经常有鹳雀在上面休息,所以就叫它“鹳雀楼” 二、二、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1. 自由读古诗,不会的字多读几遍。要求:用手指着读。 师:王之涣到底写了什么内容?让这座楼变得如此有名?接下来,让我们一 起走进这首诗。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不会的字多读几遍,把诗句读顺。 2. 带拼音,请同学读。 师:读的真流利,字音也读准了,为你点赞,还有谁愿意试试? 师:请

5、个别读,分组读。 3. 去拼音,同桌互读。 师:难度升级,老师把拼音去掉,你们还会读吗?请读给同桌听。 4. 生字抽离,重复读 依山尽、黄河、欲穷、一层楼(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全班读) 师:读准了诗句,如果把这些词抽出来,你们还认识吗? 三、归纳共同点,书写三、归纳共同点,书写“尽、层尽、层” 1.归纳共同结构易错字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火眼金睛找找,这里面有两个字,容易记错,但有共 同点。你们知道是哪两个吗?(“尽、层”半包围,注意捺要舒展,半藏半 露) - 3 - 3. 师范写,生书空 4. 指导书写 5.解析字义,拓展类似词 师:“尽”有到头的意思,比如说:穷尽、山穷水尽 “层”有重叠的

6、意思,比如:层叠、层林叠翠 (全班读,男女比拼,指名读) 三、三、再读古诗,韵律入情再读古诗,韵律入情 过渡:每个汉字都有自己的结构,每首古诗也有自己的节奏和韵律,王老师 帮你们画出了整首诗的节奏,同学们试试能不能读出诗句的美感。 1.花式朗读(自由读,指名读) 2.老师领读,指导节奏(故易读的感情不是那么充沛) 师:老师带大家一起读,一起感受这首诗的韵律。 师:老师觉得自己读的还不够有感情,谁能读的更有感情? 3. 请个别读,全班读 4. 带动作读(个别试,师生共演) 师小结:同学们之后在读故事就可以加上动作了。 过渡:读得太棒了!光是用耳朵听,王老师就感受到了这首诗的韵律之美。 可这首诗若

7、只是韵律美,还不至于流传千古,它这么有名还在于它的画面。 四、四、抓关键词,画面入境,思维导图帮记忆抓关键词,画面入境,思维导图帮记忆 师:都说一句诗就是一幅画,读一读,你看到了哪些景物? 1. 生说景物 白日、山、黄河是的,来瞧瞧: 2. 逐句分析 白日依山尽 从这句我们仿佛看到了“白日、群山”,什么是“白日”?PPT 显示“旭日” “落日”图片,让学生选择。体会诗中“白日”就是“落日”。 师:为什么选择第二幅图呢?(预设:“依”这个关键字) 师:你能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 师:因为太阳是缓缓地、慢慢地靠着山上落下,所以这个“依”也要读的? (慢一点、轻一点)谁能把“依山尽”读出这种感觉?全班

8、试一次。 “穷尽” “山穷水尽” “层叠”“层 林叠翠”这几 个词是课后要 求学生掌握的 词语。我将这 些词与故事中 的字义连接起 来,既方便归 纳,又方便记 忆。 如何将古 诗词句代入到 学 生 自 身 ? “抓节奏”“家 感情”“做动 作”,这些方 法简单易懂, 即使脱离了本 课,拿出去依 旧可以使用。 诗歌非常 具有画面感。 如何感受?就 要学生学会抓 关键词,找重 点信息。仔细 品读感悟。 - 4 - 师:请孩子们想象一下,太阳缓缓落下(板书思维导图) 黄河入海流 让我们的目光往下移,这次我们看到了什么画面?(黄河) 师:黄河是怎样流的?(生:奔腾)真壮观!你能读出壮观的感觉吗? 师:

9、谁还能读得更壮观一些?真是波澜壮阔啊! 师:看到这样的美景,你们的心情怎么样?(激动、开心、兴奋) 师:想不想再看看更好的风景?(想) 师:那要怎么办呢?(爬高一点)你跟我们的大诗人王之涣一样聪明!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此时,王之涣站在鹳雀楼看到如此壮观的美景,他想道: 生:(图片)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师:“欲”是什么意思呀?(想) 师:诗人想做什么?(看更多的风景) 师:这幅图是什么?(我们班)现在的目光是只能看到这些对吗? 如果你想看的更远要怎么办?(再上一层楼) 有句俗话说得好:站得高,看得远。 五、五、整合诗句,入情背诵整合诗句,入情背诵 1.师生共复述,完成思维导图 师:真是

10、太美了。刚刚我们在楼上看到了?想到了?完成思维导图 2.想象与古诗相结合 师:请闭眼感受,加入我们穿越了。让时光穿梭到 1200 年前,这个时候,你 看到一位诗人,他是?(王之涣)他表情有些不愉快,于是他决定去看看风 景,于是他走到了? 生:鹳雀楼 师:请睁眼,终于,他登上了鹳雀楼,看到了傍晚的太阳挨着群山慢慢地落 下,直至消失,奔腾的黄河流向了大海,他不禁说道: 生: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师:正在这时,他想看到更美更壮阔的风景,于是他想到: 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师:想到这里,他瞬间心胸也变得开阔起来,心中的郁闷与不快也随着黄河 如何读出 壮观的感觉? 我采取了层层 铺垫的方式。

11、 首先找画面, 感受黄河的流 动方式,归纳 词语,说出直 观感受,并带 入 作 者 的 思 考,与诗人跨 时空感受“站 得高 看得远” 。 古诗离我 们 的 时 代 很 远,小孩子对 于朝代的概念 不是很强,但 他们对数字敏 感 , 当 说 出 1200 年前,他 们 的 兴 致 更 高,将抽象具 体化后,也愿 意一起想象, 让当时的画面 重现。脑海有 一个故事的概 念。 - 5 - 奔涌而去。 3. 借助思维导图,背诵古诗 师:谁能借助思维导图背出整首诗? 师:能不能再加上感情? 师:如果能表情加动作就更好了。 师:师生共背诵。这个方法,课后也可以用到,在读其他诗可以像老师一样 画个思维导图

12、,如果添些内容,加上色彩,就更完美了。 六、六、掌握道理掌握道理 这一首诗让鹳雀楼成了名楼,也让王之涣成了著名的诗人,就是因为有 一句写的格外出色,让读诗人心胸开阔,豁然开朗,得知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大家猜猜是哪一句? 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师:是的。这句话可不仅仅可以用在登楼看风景,也可以用在学习上激励自 己呢。比如说:当你想取得更大成就的时候,你可以用“欲穷千里目,更上 一层楼”激励自己。当你遇到困难,难以作出决定的时候,你可以用“欲穷 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鼓励自己。当然它也可以用来批判那些“坐井观天” “鼠目寸光”的人。(卡通图片) 七、七、介绍四大名楼介绍四大名楼 古往今来,赞

13、叹亭台楼阁的诗词比比皆是,不胜枚举,而其中闻名于世 的当属中国的四大名楼:山西的鹳雀楼、江西的滕王阁、湖北的黄鹤楼、湖 南的岳阳楼。而今天我们了解的“鹳雀楼”,是四大名楼之首。那其他三大 名楼还有什么故事,又有什么千古佳话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份喜欢和兴趣, 在课后多阅读其他的经典好诗吧。 诗歌非常 具有画面感, 用思维导图的 方 式 背 诵 古 诗,能够将思 维具象化,从 而 加 强 记 忆 力。枯燥转为 生动,使得故 事 完 成 的 串 联,形成一幅 幅 生 动 的 画 面,仿佛身临 其境,不但记 得快,更记得 牢,更能理解 古诗的神韵。 以“鹳雀 楼”开头,以 四 大 名 楼 收 尾,既有首尾 呼应之感,更 能让学生产生 对古代楼阁的 好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语文 > 部编版(统编版) > 二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课文-8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案、教学设计-省级公开课-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配套课件编号:b026b).docx)为本站会员(小黑)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