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雁门太守行雁门太守行 【教学目标】 1、巩固欣赏古代诗词的方法,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2、反复诵读,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3、领悟作者寄托的爱国情怀,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字、词、句赏析诗词,体会炼词炼字之妙境。 【教学难点】 渗透想象赏析感悟诗歌的方法,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一、激趣导入: 1、讲述李贺以诗求见韩愈的故事。(我感受)(情趣激学) 元和二年深秋的一天,当时的小青年李贺带着一首诗去求韩愈。当时,韩愈 刚把客人送走,非常疲倦,准备休息。当他的门人把这首诗送给他时,他一边脱 着衣服,一边很随意地看了送过来的诗歌。
2、可是,当他看到开头两句诗时,便大 为震惊,连忙请李贺进来详谈。而这仅以开头两句就打动韩愈的诗,就是我们今 天所要学习的雁门太守行。 2、板书:课题作者 二、二、了解文常了解文常: 师:通过课前预习,你对作者及文体、写作背景了解多少? (指名学生回答,师投影补充)(我展示)(基础目标) 1、简介作者 李贺(790816): 字长吉, 唐皇室远支。 家居福昌之昌谷, 后人因称李昌谷。 早有诗名, 但因父讳而无法应试进举。 因仕途失意, 他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 27 岁病逝。今存诗 240 余首,他的诗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以奇特的想 象,浓艳的色彩,瑰丽奇峭的语言,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
3、形成了他幽冷 浓艳、 虚幻荒诞的独特风格, 在中唐诗坛上独树一帜, 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人称“奇才”“鬼才”,被人称为“诗鬼”。 2、了解文体 “ 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旧题。 “行”,古乐府的一种体裁。 3、写作背景 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叛乱此伏彼起,并且发生过多次战争。如史载,元 和四年(809),王承宗的叛军攻打易州和定州,爱国将领李光颜曾率兵驰救。 元和九年,他身先士卒,突出、冲击吴元济叛军的包围,杀得敌人人仰马翻,狼 狈逃窜。从有关雁门太守行这首诗的一些传说和材料记载推测,可能是写平 定藩镇叛乱的战争。诗中所述之事,已难以确考。这不是某一次具体战争,写意 而非写实。 三、三、朗读想
4、象 ,理解大意 师:好诗不厌千回读, 请大家自由朗读这首诗. 朗读要求: 读准字音 读准节奏 读懂诗歌大意 温馨提示:你眼前会出现什么画面? 师:1、指名学生读 点评 领读 2、读了这首诗,你眼前浮现过什么画面?(我探究)(设疑导学) 师:想象就是如此神奇,它能让你透过文字看到画面。你能通过这些画面理 解诗歌大意吗? (生交流汇报) (我展示)(基础目标) 板书:黑云压城(兵临城下)、甲光向日(严阵以待)、半卷红旗(夜袭敌营) 四、吟读想象,感悟形象 师:诗歌的学习,不同形式的读和多样化的想象是走进诗人内心的两把金钥 匙。下面我们来根据要求吟读诗句。 吟读要求:抑扬顿挫读出韵味 读出情味 温馨
5、提示:你仿佛看到将士们在干什么? 师:1、自由读配乐生读点评你们最想听谁的吟读呢? 范读 生读 2、吟读中,你仿佛看到将士们在干什么?(我探究)(设疑导学) (生交流汇报) (我展示)(基础目标) 根据学生的回答 总结方法:再现情境描绘画面 揣摩心理 揣摩语气 师:同学们此时心中回荡的是一股什么样的情感? 师 (板书)激昂悲壮。 五五、品读,感悟主旨情感品读,感悟主旨情感:(我探究)(设疑导学)(小组推学) 1 提问: 这里的“玉龙为君死”, 你能体会到什么?能从文中找到依据吗? (小组交流、讨论) 2小组代表汇报时,明确:(我展示)(基础目标) 死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 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6、。 (板书: 视死如归) 黑云运用比喻,写出敌军强大,随时可能牺牲。 城欲摧随时城破兵败身启。(夸张) 甲光将士披挂上阵,准备战斗,做好献身的准备。 角声满天军情紧张,战斗随时打响,暗示战争之残酷。 易水用典,像荆轲刺秦王一样,不打算生还。 霜重鼓寒环境描写,北地的秋夜,风疾霜浓,但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 前。 报君用典,用死来报答君王的信任和重用。 秋色、燕脂、夜紫营造苍凉、悲壮的氛围,暗示战事紧张、残酷,随时可 能阵亡。 3指导感情朗读。(我展示)(基础目标) 1-2 句“紧张 壮烈”3-6 句“凝重 悲壮”7-8 句“坚定 豪迈” 六六、赏读赏读, ,领会领会写作写作特色:特色: 1引导
7、:战争历来是残酷的,在很多的诗词歌赋中都有对战争场景的描写, 尤其是边塞诗。请同学们看看这些诗人是如何描绘战争场景的? (我感受) (设疑导学) 投影: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北朝民歌木兰诗 2简单交流后,提问:李贺在本诗中又是如何描绘战争风云的呢? (我探究)(小组推学) 3在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在书上圈画出“黑云”“金鳞”“燕脂”“夜 紫”“红旗”“霜重”“黄金”“玉龙”等词。 (我展示)(挑战目标) 4 总结: 诗人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描绘悲壮的战争风云, 构成了奇特的意境。 这也是李贺
8、诗歌的风格,务求新奇,被人称为“奇才”“鬼才”。 5.齐读全诗 七七、拓展、拓展延伸延伸: 1、解释“亮剑”精神:(我感受)(情趣激学) 播放 亮剑 中骑兵连连长孙得胜阵亡片段, 用场面、 音乐的悲壮感染学生, 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军人的亮剑精神。 教师补充文字叙述:即使独臂一人,仍高呼:进攻,即使战死沙场,仍受敌 人敬重,而任何一个观众也都由衷赞叹:虽败犹荣,虽死犹生。我们铭记的不应 是他的死亡,应是他独臂高举的战刀,他擎起的是古今颂扬的中国军魂,是亮剑 精神。 2、师生再读雁门太守行,背诵全诗。 思考,在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什么? (我实践)(精炼强学) 学生讨论。 交流总结:身处死地 战心不屈亮剑出鞘 直指敌锋 (我展示)(挑战目标) 3、联系自我 无论是李贺笔下的将士,还是亮剑中的中国军人,都充满了“明知 不可为而为之” 的壮烈与不悔, 在你的人生路上, 肯定会遇到许多难做难为之事, 这时,何不扬眉剑出鞘,发挥你的亮剑精神? 4、师生共同背诵本诗,结束本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