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作文与阅读-郁达夫:仙霞纪险 地处七省通衢、远看雄奇伟大,近观遮天蔽日、奇石怪林的仙霞岭在郁达夫的笔下徐徐 揭开面纱,流泉涡旋的深坑万丈,飞鸟不到的绝壁千寻,处处显示着这座山岭的险峻,亦满 足了作者寻“险”的心愿。但仙霞岭“险”的不仅仅是绝壁怪石,更是十室九空、民生凋敝的社 会现象。作者按照寻险、得险、惧险、离险这一思路进行“纪险”,故在阅读时需要关注“险” 这一线索。 披文入情 仙霞纪险 仙霞:地名;险:一字串起全文,“纪险”:可知本文围绕“险”字来展开,以体现仙霞的 险峻为中心,故可判断出此文属于游记类散文。需按照游记散文的方式进行分析。 一路上迎送着的有不断的青山, 更超过几条水色蓝
2、碧的江身, 经一大平原, 过双塔地, 到一区四山围抱的江城,就是江山县了。(依次记录到江山县的所见:青山、碧江,既合乎 游记类散文的写作特点,又体现了江山县如其名:有江有山。)江山县南越仙霞关,直通闽 粤,西去玉山,便是江西;所谓七省通衢,江山实在是第一个紧要的边境。(特殊的地理位 置注定了特殊年代江山县的处境,为后文十室九空的现象埋下伏笔。)世乱年荒,这江山县 人民的提心吊胆,打草惊蛇的状况,也可以想见的了;我们南来,也不过想见识见识仙霞关 的险峻(呼应题目),至于采风访俗,玩水游山,在这一个年头,却是不许轻易去尝试的雅 事,所以到江山的第二日一早,我们就急急地雇了一辆汽车,驰往仙霞关去。(
3、表达了作者 遗憾、叹惋之情,为后文仙霞岭十室九空的情况做铺垫。) 本段为全文的总起段,开篇开门见山的点明欲到仙霞关去见识其险峻,点明标题。 仙霞岭的面貌,实在是雄奇伟大得很!老远看来就是那么高那么大的一排百里来长的 仙霞山脉,近来一看,更觉得是不见天日了。东西南的三面,湾里有湾,山上有山;奇峰怪 石,老树长藤,不计其数;而最曲折不尽,令人方向都分辨不出来的,是新从关外二十八都 筑起,沿两支深山中的大水而行的那条通江山的汽车公路。(本段采用了由远及近,由面及 点的写法,先由远观的仙霞山脉到近赏的山上的奇峰怪石,老树长藤,最后引出了通往江山 的汽车公路,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 本段属于过渡段,有承
4、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中的“驰往仙霞关去”,引起下文中的“新 辟的汽车公路沿线的景观”。 五步一转弯,三步一上岭,一面是流泉涡旋的深坑万丈,一面又是鸟飞不到的绝壁千 寻。转一个弯,变一番景色,上一个岭,辟一个天地,上上下下,去去回回,我们在仙霞山 中,龙溪岸上,自北去南,因为要绕过仙霞关去,汽车足足走了有一个多钟头的山路。山的 高,水的深,与弯的多,路的险,不折不扣地说将出来,比杭州的九溪十八涧,起码总要超 过三百多倍。(作者运用对比、夸张的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仙霞岭公路之险,同时亦突 出了仙霞岭的险峻。)要看山水的曲折,要试车路的崎岖,要将性命和命运去拼拼,想尝一 尝生死关头、千钧一发的冒
5、险异味的人,仙霞岭不可不到,尤其是从仙霞关北麓绕路出关, 上关南二十八都去的这一条新辟的汽车公路,不可不去一走。车到关南,行经小竿岭的那个 隘口,近瞰二十八都谷底里的人家,远望浦城枫岭诸峰的青影的时候,我真感到了一种一则 以喜一则以惧的说不出的心理;喜的是关后许多险隘,已经被我走过了,惧的是直望山脚的 目的地二十八都,虽然是只离开了一程抛石的空间,但山坡陡削,直冲下去,总也还有二三 千尺的高度。这时候回头来看看仙霞关,一条石级铺得象蛇腹似的鸟道,却早已高高隐没在 云雾与树木的中间了。 本段通过正面描写仙霞岭的景物和作者的心理活动,进一步突出了仙霞岭的险峻无比, 也照应了标题中的“纪险”。 从小
6、竿岭的隘口下去,盘旋回绕,再走了三四十分钟,到仙霞关外第一口的二十八都去 一看,忽然间大家的身上又起了一层鸡皮的细粒。太阳分明是高照在那里,天色当然是苍苍 的,高大的人家的住屋,也一层一层的排列着在,但是人哩,活的生动着的人哩,人都到哪 里去了呢? 本段由景让人心惊转向了“人”让我们不寒而栗, 作者的写作思路由景物描写转向了对人、 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描写,揭示了仙霞岭更深层次的“险”。进一步引出下文内容。 许许多多的很整齐的人家,窗户都是掩着的,门却是半开半闭,或者空空洞洞同死鲈 鱼的嘴似的张开在那里。踏进去一看,地下只散乱铺着有许多稻草。脚步声在空屋里反射出 来的那一种响声,自己听了也要害怕。
7、忽而索落落屋角的黑暗处稻草一动,偶而也会立起一 个人来,但只光着眼睛,向你上下一打量,他就悄悄的避开了。你若追上去问他一句话呢, 他只很勉强地站立下来,对你又是光着眼睛的一番打量,摇摇头,露一脸阴风惨惨的苦笑, 就又走了,回话是一句也不说的。(用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形象生动的写出了仙 霞岭百姓在乱世中的凄苦和悲惨,照应了文章的第一段。) 本段生动形象的描写了当时十室九空的社会现象,照应了上文中“世乱年荒,这江山县人 民的提心吊胆,打草惊蛇的状况,也可以想见的了”,突出了仙霞岭上社会状况之“险”。 我们照这样的搜寻空屋,搜寻了好几处,才找到了一所基干队驻扎在那里的处所。守 卫的兵士,对我
8、们起初当然也是很含有疑惧的一番打量,听了我们的许多说明之后,他才开 口说:“昨晚上又有谣言。居民是自从去年九月以来,早就搬走了。在这里要吃一顿饭,是 很不容易。因为豆腐青菜都没有人做。”说了,就请我们上大厅去歇息。我们看到这一种情 况,听到了那一番话,食欲早就被恐怖打倒了,所以道了一声队长万福,跳上车子,转身就 走。 作者在首段中说“可以想见”,暗示作者对江山县民不聊生的境况有所准备,但现实 却远远的超过了他的料想,通过他们的逃跑般的离开,更加体现出国不安,民不宁的状况, 暗含着作者内心沉重的哀叹、悲悯和无奈。 重回到小竿岭的那个隘口,已经入了安全地带,我们的胆子也大起来了,就在龙溪边 上,
9、一处叫作大坞的溪桥旁边下了车,打算爬上山去, 亲眼看一看那座也可以说是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的仙霞关口。 再次突出仙霞关特殊的地理位置,突出其“险”。 据书的记载,仙霞岭高三百六十级,凡二十四曲有五关,数十峰等等。我们因为是从 半腰里上去的,所以所走的只是关门所在的那一段。 仙霞关,前前后后,有四个关门。第二关的边上,将近顶边的地方,有一座新筑的碉 楼在那里,据陪我们去游的胡站长说,江山近旁,共有碉楼四十余处,是新近才筑起来的, 但汽车路一开,这些碉楼,这座雄关,将来怕都要普通成虚有其名的古迹了。 新建的碉楼,是当时战事激烈的写照。“虚有其名的古迹”,暗含着作者对其作用的否定。 仙霞关内的岭顶,
10、有一座仙霞亭。北面出关下岭里许,是一个关帝庙。在关帝庙里喝 了一碗茶,买了些有名的仙霞关的绿茶茶叶,晚霞已经围住了山腰,我们的手上脸上都感觉 得有点潮润起来了,大家就不约而同的叫了出来:“啊!原来这里就是仙霞!不到此地,可 真不晓得这关名之妙喂!”(仙霞岭得名的缘由)下岭过溪,坐上车子,再探头出来看了一 眼曾经我们走过的山岭,这座东南的雄镇,却早已羞羞怯怯,躲入到一片白茫茫的仙霞怀里 去了。(由进入江山县到游览仙霞岭的所见再到离开仙霞岭,文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是 一篇典范的游记类散文。) 全文围绕“险”这一字,由最初的寻求仙霞岭自然景物之“险”到见到其“险”,再逐渐深入 到令人恐惧的社会现象
11、之“险”,层层深入,既在写风景带给自己惊险的感觉,亦在揭露社会 动荡,百姓艰辛生存之“险”。而造成社会动荡、百姓艰难的原因是当时日本侵华,东北地区 沦陷,国民党提出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对苏区发动数次围剿。此时,国破家亡、民不聊生, 满目疮痍,故而作者面对仙霞所见之景,不由慨叹万分。全文思想深刻,层次清晰。 作者:郁达夫 【注】摘编自郁达夫文集第三卷,原载 1933 年 12 月 13 日、14 日申报自由谈 文章珠玑 在关帝庙里喝了一碗茶,买了些有名的仙霞关的绿茶茶叶,晚霞已经围住了山腰,我们 的手上脸上都感觉得有点潮润起来了,大家就不约而同的叫了出来:“啊!原来这里就是仙 霞!不到此地,可真不晓得这关名之妙喂!”下岭过溪,坐上车子,再探头出来看了一眼曾 经我们走过的山岭, 这座东南的雄镇, 却早已羞羞怯怯,躲入到一片白茫茫的仙霞怀里去了。 思考探究 1.结合全文分析本文的线索。(4 分) 2.作者以“仙霞岭纪险”为题,结合全文分析仙霞岭的“险”体现在哪些方面?(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