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姓名单位联系方式 设计者李鑫北京市顺义区板桥中心小学18810654021 实施者李鑫北京市顺义区板桥中心小学18810654021 指导者董建军北京市顺义区板桥中心小学13522769176 课件制作者李鑫北京市顺义区板桥中心小学18810654021 其他参与者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 是否属于 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否 学科数学学段: 低段年级一年级 相关 领域 数与代数 教材书名: 义务教育教科书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出版日期:2014 年 7月 2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 ”本课研究 的就是结合具体情
2、境,体会乘法的意义。 核心概念“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 系” 。乘法意义的学习为学生在今后解决实际问题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 价值。 ”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体会 数学的特点,理解加法和乘法之间的联系并从中体会到乘法的简便性。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创设生动有 趣的学习情境,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教学,鼓励算法多样化,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关注 学生的学习过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此实现学生学习方式上的转变
3、,提高学生终身 学习的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独立自主地学 习数学知识,又能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在初步形成“乘法”的概念前,让学 生通过“列加法算式”体悟遇到这种情况用加法真的很麻烦,学生有了这种体悟后, 引导他们去想更好办法,就有了很大激情、动力。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深入探 究, 这样学生学习热情高涨, 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中, 真正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乘法的初步认识”内容的编排分两个层次:第一,以学生活动情境提 供相同加数相加的式题,进而引出乘法运算。第二,沟通同数相加和乘
4、法的关系,说明 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教材创设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从让学生认识相同加数相加 开始,再通过用小棒摆图形的操作、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逐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掌握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乘法”产生亲切感。 学情分析: “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学习内容,是学生刚刚接触的学习内容,对于 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言, 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 因此, 只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 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才能逐步形成“乘法”的概念。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整节课的教 学,都能紧紧围绕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借助直观、展示过程、启迪思维”这一教学模 3 式进行课堂教学。在学生初步
5、形成“乘法”的概念,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 , 我带学生在实际中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知道:只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时才能用乘法,并从中获知: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产生对数学的亲切之感。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1、体会乘法是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简便形式,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 的联系和区别。 2、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渗透符号意识和用直观模型表征乘法的 能力。 3、学生在利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难点:理解同数相加与乘法的关系 教学过程(文
6、字描述) 教学环节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教师活动 预设预设 学生行为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4 一、联系生活,情境引入 二、深入探究,渗透乘法意 义 1、师生谈话,通过谈话引 出游乐场,并出示情境 图。 师:同学们,今天的听课 的老师比较多,希望大家 不要紧张,咱们一起鼓鼓 掌为自己加油打气! (生鼓 掌没有节奏)同学们,有 节奏的掌声会给大家更多 的信心,请同学们认真听 老师的掌声,根据节拍的 规律一起鼓鼓掌吧。 师:今天带给大家的主人 公是一名叫做小丽的女 生,小丽特别喜欢观察生 活中的事物,特别爱提问 题。这不,儿童节那天跟 妈妈一起来到了游乐园。 1、明确几个几,渗透乘法 意义 师:小
7、丽看到便利店门口 摆了很多的气球,思考了 这样一个问题:每一束有 多少只气球,一共有多少 个气球呢?你们能帮她解 决这个问题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 式 5+5+5=15 教师根据学生说的算式进 行板书,故意出现写错加 数个数的错误。 师:你说的有点快,老师 听起来很容易出错误,你 有什么好办法,能让老师 一听就不会写错呢? (是 3 个 5 相加) 师:图中是有 3 个 5 吗? (通过数、圈、写的方式 引导学生验证) 师:再来看看算式,老师 写的是 3 个 5 相加吗? 学生很高兴 的为自己鼓 掌,并且能 够认真听老 师鼓掌的节 奏,模仿老 师的节奏鼓 掌。 学生积极回 答问题。 带着
8、学生一 起数、圈、 写课件上的 题目。 让学生从声音 上去辨别几个 几的数量问 题。 将学生的思维 引导到每一束 上,从而能够 得到相同加数 的加法算式。 为他们接下来 观察比较做铺 垫。 结合生活情景 和算式体会相 同加数相加的 特点,学会概 括相同加数相 加 的 表 达 方 式,初步渗透 乘法意义。 5 2、尝试体验,巩固新知 (继续处理课件上其 余的插图) 师:接着小丽又来到了小 飞机的前面,看着上面的 小朋友玩的很开心,她又 有了新的发现:每架小飞 机上都做了小朋友, 坐了 5 架小飞机,一共有多少小 朋友呢?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 式: 飞机图: 3+3+3+3+3=15 (强 调
9、 5 个 3 相加) 师:回答完问题的小丽开 心的坐完了小飞机,紧接 着她又来到了过山车的面 前,爱提问题的小丽又有 问题啦,坐过山车的小朋 友一共有多少名呢? 过山车图 2+2+2+2+2+2+2 (强调 7 个 2 相加) 师:得到奖励的小丽开开 心心的坐完了过山车,但 是接下来小丽看到的现 象,着实把她难倒了,我 们大家快去帮帮她吧!一 辆小火车上有6名小朋友, 有这样的四辆火车,一共 有多少小朋友?如果增加 一节车厢呢?再增加一节 呢?如果增加到 20 节车 厢,这时候的算式又该怎 么列呢?同学们拿起笔试 着写一写。 3、明确乘法意义,学习乘 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师:20 个 6 相加
10、,这样的 加法算式写起来实在是太 长了,那如何才能把这么 长的算式简单的写出来 呢?那么就要用到我们今 天新学习的知识乘 学 生 动 脑 筋,教师启 发学 生 运 用简便方法 代替加法运 算。 让学生感觉一 直用的加法也 有 复 杂 的 时 候,从而引出 新知识乘 法。 6 法。 师:同数连加,除了用加 法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 (板书:乘法) 7 个 2 相加 用乘法表示可以写成 7 2=14, “”是乘号。 师:乘法算式 72=14 读 作“7 乘 2 等于 14” 。也可 以写成 27=14, 大家观察 观察算式中的 2 和 7 分别 代表的是什么?你可以试 着说一说这个乘法算式表 示的
11、含义吗? 4、改写算式,巩固乘法意 义 师:你能试着把这几个相 同加数相加的算式改写成 乘法算式吗? 5、通过对比,体会乘法的 简洁 师:同学们看一看黑板上 的这些算式,求一共有多 少气球,就是把这些数用 加法计算出来,我们又知 道了 7 个 2 就是把 2、 2、 2、 2、2、2、2 合起来,3 个 5 就是把 5、5、5 合起来,5 个 3 就是把 3、3、3、3、3 合起来,所以都可以用加 法来计算,既然加法的本 领这么大,那为什么还要 用乘法呢? 师:今天我们解决问题的 过程中又学习了一种新的 方法乘法,知道了求 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还可以 用乘法计算,还认识了乘 号。 6、介绍乘号的小
12、知识 师:观察乘号和我们之前 学习的加号有什么不同? 师:英国数学家奥特雷德 认为乘法是增加的意思, 再次体会乘法 的简洁性。 7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是一种特殊的加法,但又 和加法不一样,于是他把 加号斜过来写,便得到了 乘号。 7、小游戏 师:学习了这么久,老师 想跟大家一起玩个游戏, 请大家认真听我用手拍出 的节拍,你能不能用乘法 算式表示出来? 师:请大家完成学习单上 面的练习题。 师:同学们,希望大家在 平时的生活中认真观察, 看看哪里有咱们今天学习 的与乘法相关的知识。 学生积极参 与,气氛非 常活跃。 板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 5+5+553 或 35 3+3+3+3+3
13、53 或 35 2+2+2+2+2+2+272 或 27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 教师评价教师评价: (基本技能)(基本技能)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贯穿课堂之中,主要包括:1、及时口头评价;2、学生学习态 度的评价;3、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这三大类。 评价量规 评价量规是一个有效的教学工具,是连接教学与评价之间的一个重要桥梁。 8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价内容评价标准 情感态度 学习兴趣 能积极主动地独立思考,探索规律。10 分 能关注老师和同学,但兴趣不稳定。8 分 学习态度 能独立思考,根据提示自主学习。10 分 能较认真地参与,在同伴帮助下完成任务。8 分 自我效能 有信心,认为自己能完成学习
14、任务。10 分 不敢回答问题,怕自己出错。8 分 学习技能 学习基础能理解熟练的计算 20 以内的加法。10 分 迁移能力 能发现表格中的规律,并借助学具说明道理。10 分 根据发现的规律,进行合情推理。10 分 合作分享 倾听习惯 能持续认真倾听老师讲解和同学的发言。10 分 基本能认真听老师讲解和同学发言。8 分 合作能力 能积极主动和同桌交流想法,帮助他人。10 分 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但不主动。8 分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 字数) 本节课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要使学生亲身经历 乘 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培
15、养团结合作精神,并在合作探索乘法算式 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认识乘号,知道乘法算式的读法;最后让学生在自 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整节课教学设计比较完整,结构紧凑,基本上完成了教学任务,但还有不足之处: 1、在组织学生自主探究的时候,放得不够。如强调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的不同意义时, 虽然应该多让学生自己体会和表述两个数表达的意义, 而不是教师自始至终引领学生接 话,使这两个关键词内化为学生的深刻理解。这样,无论是从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还是直接列出乘法算式,都能真正明白乘法的意义。2、细节处理不够细腻。比如乘 法算式中前后两个数相同时其意义的区分没有作重点强调;解决主题图中的问题,对大 多数学生列式情况的关注度不够。3、学生参与的范围不够广,个别学生游离于教学 活动之外,组织教学时应对全体学生进行广泛关注。总之,本堂课的教学在自身实践和 领导与同事们的共同探讨中,发现了一些不足,值得在今后的教学中深思和改进,我也 会继续努力提高授课水平,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争取在数学教学上取得更有实质性的进 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