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教案a2928.doc--点击预览
- 观察物体.ppt--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附件 1: 【2015 年东莞市小学数学教研会】 参参 评评 教教 学学 设设 计计 题目: 观察物体(一) 姓 名: 黄艳芳 单 位:东莞市企石镇江南小学 联系电话:13763210887 观察物体观察物体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 68 页页例 1。 【设计理念设计理念】 这节课通过让学生观察熊猫布偶,初步学会观察的一般方法,并通过观察 初步认识到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可能不同的。能辨 认从某个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 位置,在实物与相应视图之间建立正确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看主 题图,再亲身进行观察,初步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视图可能是不一样的, 从而引出课题。接着,通过让学生拍照,有效突破判断从左、右两个方位看到 的视图这一难点。再通过安排学生分组活动,让学生从前后左右观察熊猫布偶, 积累活动经验,初步建立表象。最后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有趣的练习,学生由 于之前的观察活动,由易到难地学会了观察物体的方法,形成了正确的认识, 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这一课时是空间和图形领域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从不同方位观察简单的 物体.初步把立体图形与其视图联系起来 .教材以学生观察熊猫玩偶这一学生熟 悉的事例入手,让学生体会到不同位置对同一物体进行观察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体会不同结果和不同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学好这节课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有这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这一节课之前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了,他们已经有 了较多的感知经验,只是这些经验太感性,太零散,需要进一步抽象化,形成 正确的认知表象。所以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原有认知出发,引导学生掌 握观察物体的方法。让学生把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形状辨认准确,发展学 生的空间观念。因为本课的内容主要是学生在观察、操作、小组活动、讨论等 环节中进行,所以学生的兴趣浓厚,积极性高。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再通 过变换角度的观察,学生从感性上有了真正的体验,学起来比较轻松,但对判 断所观察的物体形状还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 的简单的物体的形状。 2. 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是学生初步掌握全面、正确地观察物体的基 本方法。 3. 使学生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初步形成全面看待事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可能不同 的 。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课件、熊猫布偶、熊猫布偶的卡片等。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一、创设情境 激趣感知激趣感知 师:同学们,昨天在 1 班的美术课上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下面我们一起去看 看吧。 (播放动画画杨桃 ) 课件出示不同角度拍下的杨桃图片: 师:为什么大家都在画同一个杨桃,而画出来的形状会不一样呢? 生:因为他们观察的位置不同,所以画出来的杨桃形状也不一样。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学习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设计意图:从有趣的动画片入手,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设计意图:从有趣的动画片入手,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带着愉快带着愉快 的心情进入新知的学习,而且为新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起点。的心情进入新知的学习,而且为新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起点。还能利用动画直还能利用动画直 观地演示,让学生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物体的形状会不同的。观地演示,让学生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物体的形状会不同的。 ) 二、激发兴趣,合作求知二、激发兴趣,合作求知 (一)学习例 1 1师:今天的数学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朋友, (出示熊猫布偶) ,大家喜 欢吗?对,熊猫是我们国家的国宝,大家要好好爱护它。老师也给每一组准备 了一只熊猫布偶,下面请四人小组跟熊猫布偶打声招呼吧。 2出示主题图 这四个小朋友在观察熊猫布偶。 他们分别是谁呢?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板书: 小明 小亮 小红 小芳 师:下面这些图分别是谁看的。 学生自主探索,并汇报是谁看到的?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张贴相应的图片。 小明 小亮 小红 小芳 重点辨析小亮和小红看到的图片,找出关键的标志。 师:请同学们观察小亮和小红看到的图片,这两张图片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你们是怎样区别这两张图片的? 通过学生的发扬并进行小结:提醒学生观察熊猫布偶耳朵上的蝴蝶结,以及熊 猫脸、手、脚的朝向来辨认。 师:为什么大家都在观察同一个熊猫布偶,而看到的会不一样呢? 因为他们观察的位置不同,所有看到的形状不同。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熊猫玩偶为直观背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以学生熟悉的熊猫玩偶为直观背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 思考、交流,学生的思维在情境活动中激发,在想象活动中激活,在推理活动思考、交流,学生的思维在情境活动中激发,在想象活动中激活,在推理活动 中建构,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表象,为下一环节的运用做好充分的准备。)中建构,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表象,为下一环节的运用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本位观察: 师:下面请同学们在自己的位置上对熊猫布偶进行观察同时出示观察要求: 1在自己的位置上进行观察,观察的时候,目光要正对着熊猫布偶。 2你看到的熊猫布偶是什么样子的?和图中哪个小朋友看到的是一样的? 活动一:学生进行本位观察,并汇报看到的和图中哪个小朋友看到的是一样的? (设计意图:通过本位观察,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的过程,学会观察的基本方 法,初步感受因为观察的位置不同,所有看到的熊猫布偶形状不同。 ) (三)换位观察 师:如果我们想更加全面地观察这只熊猫布偶,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生:到不同的位置上进行观察。 师:那么,现在请同学们离开自己的位置,到另外的三个位置进行观察,并为 熊猫布偶“咔嚓”拍一张照片。 生活动,到不同位置观察拍照。如下图: 师:你们在四个位置上拍下的“照片”是一样的吗?为什么呢? 感受:因为观察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熊猫的形状不一样。 互动 1:师任意说主题图上的一个名字,让学生举起相应的图片。 互动 2:师任意举起一张图片,学生能说出相应的名字。 师进行小结:同学们在观察物体的时候一定要全面的进行观察,不能只看到物 体一部分就早早的下结论,所以我们观察物体要全面有序。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换位对熊猫布偶进行了全面地观察,再一次感受到(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换位对熊猫布偶进行了全面地观察,再一次感受到 因为观察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熊猫布偶的形状也不同。同时也让学生知道因为观察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熊猫布偶的形状也不同。同时也让学生知道 在观察物体的时候,不能只看在观察物体的时候,不能只看到物体一部分就早早的下结论到物体一部分就早早的下结论,所以我们观察物体所以我们观察物体 要全面有序。要全面有序。 ) (三)播放视频,全面感受 师播放视频,根据镜头的变换,图片的转换,学生能直接喊出相应的名字。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的播放,让学生能全面地观察熊猫布偶,再一次感(设计意图:通过视频的播放,让学生能全面地观察熊猫布偶,再一次感 受到因为观察位置的不同,所以看到的熊猫布偶也是不一样的。同时,我们要受到因为观察位置的不同,所以看到的熊猫布偶也是不一样的。同时,我们要 想认识一个物体就要全面观察,不能只看到一部分就早早的下结论,所以我们想认识一个物体就要全面观察,不能只看到一部分就早早的下结论,所以我们 观察物体要全面有序。观察物体要全面有序。 ) 三、趣味练习,巩固新知三、趣味练习,巩固新知 1数学书第 68 页做一做 下面的图片分别是谁看到的? 在练习的时候,我们可以先找出跟我们位置一样的小朋友,她看到就跟我们看 到的是一样的。接着再找出相反位置的小朋友,最后就是站在车头和车尾位置 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方法完成题目。 学生完成后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2数学书第 70 页第 2 题。 3填一填。 (设计意图:这样的练习具有趣味性和梯度性,同时这样的设计,把学生(设计意图:这样的练习具有趣味性和梯度性,同时这样的设计,把学生 的认知的认知“因为观察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的形状不一样因为观察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的形状不一样”上升到上升到“根据图片根据图片 的不同,确定观察者的位置的不同,确定观察者的位置”这一层次。让学生通过学习和练习,经历观察物这一层次。让学生通过学习和练习,经历观察物 体的过程,获得观察物体的经验,并能作出进一步的解释,从而对知识进行了体的过程,获得观察物体的经验,并能作出进一步的解释,从而对知识进行了 进一步的掌握。进一步的掌握。 ) 四、课后延伸,全课总结四、课后延伸,全课总结 播放短片,航拍东莞。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下欣赏我们的家乡-美丽的东 莞。 师:同学们,我们的家乡美丽吗?其实在我们的身边从不缺乏美好的事物,缺 乏的是一双寻找美好的眼睛,希望你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有一双发现美好的 眼睛,然后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爱上我们的生活,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从课内走到课外,通过观看短片,感受我们家乡(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从课内走到课外,通过观看短片,感受我们家乡 的美丽,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为这节课划伤一个完满的句号。的美丽,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为这节课划伤一个完满的句号。 )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观察的位置不同: 小明 小亮 小红 小芳 看到的形状不同: 下面右边的这些图 分别是谁看到的? 连一连 小猴看到的是图(小猴看到的是图( );); 小猫看到的是图(小猫看到的是图( );); 小小鸟鸟看到的是图(看到的是图( )。 填一填填一填 观察下图,从观察下图,从前面前面看到的是(看到的是( ),), 从从右边右边看到的是(看到的是( ),), 从从上面上面看到的是(看到的是( )。)。 拓展延伸拓展延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