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第第 2 2 课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原始的农耕生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 情况, 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 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 本课教学用具是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方法是启发式的谈话法,设计探究问 题与学生质疑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 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 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 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 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河姆渡
2、、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教学难点是对比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异同点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 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 教学设计 1 导入新课 课本引用第一颗原始古人类的采集和渔猎得来的食物吃完了怎办?能把食物 固定下来稳住食物来源吗?然后学生带着问题导入新课,进入学习状态。 2探究过程 (1)教师出示探究问题: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仅靠在野外“采 集”食物为生有哪些不便之处?(受季节变化和天灾影响大,食物来源不充足, 需要不断迁徒,等等) ,然后引出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怎么办的问题
3、,从而得出 开始农耕生活是原始人类改善生存状态的关键的认识。 (2)学生阅读教科书上的引文,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 比较河姆渡的原始居民建造的干栏式住房、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复原图, 并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这两种房屋建筑有什么不同? (3)展示历史图片:观察在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成就中,有哪些农耕 2 经济现象?各种因素的内在联系如何:原始农业中的生产工具与产量的关系,原 始农业与渔猎的关系,原始农业与饲养业、手工制陶和纺织的关系,生产、生活 与原始艺术和早期文字的关系,原始陶器和纺织与定居生活的关系等。 (4)利用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 ,学生指出河姆渡、
4、半坡、大汶口的 具体地点后,启发学生观察、分析该时代文化遗址分布的情况,寻找分布特点。 (5) 在了解了大汶口原始居民农耕生产的内容后,让学生阅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小字,然后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讨论大汶口晚期的墓葬里,为什么有了随 葬品?应怎样看这一现象? (四)巩固小结 1出示话题:我国的原始居民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你愿意生活在那个时代吗? 为什么?(根据老师展示的历史实物图片,学生发挥想象力,任意选择一种居民 设计、表演他们一天的生活) 2、 小制作:看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设计出一个经济实用的表格,对所学知识 进行归类,明确农耕经济中的劳动分工。 (五)推荐作业 1、制作与本课农耕经济有关的自由阅读卡,可以是神化传说、历史故事,诗歌, 也可以是农耕小知识。 2、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到农村感受一下农民耕作的苦与乐。 附:板书设计:组织学生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