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识线段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 5960 页。 教学教学目标目标 1初步认识线段,理解概括线段的特点,学会画线段。 2在观察操作、体验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教学重难点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线段的特征。 难点:清晰地建立起线段的表象。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1.游戏“比眼力”,引出实践操作,比较两根毛线的长短。 2.谈话: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线段。 二、认识线段,探索特征。 1.感受线段的“直” 请一位同学
2、上台指一指,从哪儿到哪儿可以看成线段? 同桌间互相拉一条线段,并指一指。 挑选所拉线段方向不同的三组,追问:都是线段吗? 归纳:线段的方向不同,但都是线段。 出示:两手一松,一条毛线弯了。问:现在还是线段吗?追问:为什么? 出示:把毛线再次拉直,又变成了一条线段。 小结:线段是直直的。(板书:是直直的。) 移动手的位置,提问:这里看到线段了吗?谁上来指一指,从哪儿到哪儿可以看成线 段? 2.抽象线段的“形” 认识端点。 说明:在数学上,为了方便统一,一般用短竖线表示捏住的地方,这个叫做端点。 追问:数一数,线段有几个端点? 板书:2 个端点。 认识线段的表示方法。 辩认线段。 三、回归生活,寻
3、找线段 谈话:其实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线段。像数学书的这条边可以看成线段,端点在哪里 呢?那你们也来找找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边也可以看成线段? 指名学生汇报找到的生活中的线段并指一指。 欣赏生活中的线段。 四、创造线段,强化特征 1.折线段。 谈话:这是一张正方形纸,你找到了几条线段?你还能变出线段吗? 出示活动单: (1)折一折,折出长短不同的线段。 (2)比一比,和小组内的同学比比谁折的线段长? 全班展示。 小结:线段是有长有短的。(板书:有长有短) 2.画线段。 谈话:小朋友认识了线段,还会找线段、折线段,想不想自己动手画一条线段? 展示学生作品,互相评价。 了解线段的三种不同画法。 五
4、、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整体练习 2、3 两题。 1.数一数。 引导: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明确:几边形就是有几条线段围成的。 追问:六边形由几条线段围成的?8 边形呢?由 10 条线段围的是()边形。 2.连一连。 引导:这里有两个点,你连了几条线段?变成了三个点,能连几条线段?连成了什么图 形? 提问:看来这些都难不倒你们,现在加大难度。四个点呢? 学生尝试。 采访学生:你连了几条? 交流:看来有的小朋友连的时候好像漏掉了,那谁有好方法,连的时候不要遗漏呢? 3.观看微课,学习巧妙方法:由外向内、按点的顺序画两种方法。 4.学以致用,用上巧方法,尝试连接五个点。 六、回顾反思,总结全课。 谈话: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叫线段,你有什么新收获呢?还有疑 问吗?今天得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附: 课堂练习单 姓名班级 试一试:画出一条线段。 练一练: 1.每个图形各由几条线段围成? 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 ()条()条()条 2.连一连。用直尺把下面的两点连成一条线段。 (1) 连接两点可以 画几条线段? (2)在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 3.挑战自我。 在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能画几条? 4.拓展延伸。 在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能画几条? 能画几条线段? 画出的是什么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