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鸡兔同笼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探索乐园第 9596 页内容。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最早出现在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 ,教材在本单元安排鸡兔同笼问题,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数学方法的一般性和多样性,同时让学生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学习我国传统的数学文化。学情分析虽说鸡兔同笼问题思维难度较大,一般学生一下子难以理解,但是我们学生以前接触过类似的问题,比如: “小明参加智力竞赛,共 20 道题,答对一题得 5分,打错一题扣 3 分,小明得 76 分,小明答对了几道题?”当时,做这类题时用的就是假设法, 还有可能一些
2、学生在课外书中或在奥数班里已经学习了相关内容,所以,这节课对学生来说,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我感觉,列方程解方程比假设法更有一定难度。应该提前让学生预习相关内容,为课堂做好准备。教学目标1、通过猜测、列表、假设、列方程等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2、掌握用不同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3、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体会用假设法和方程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教学难点会列方程并能正确解方程。教学准备1、课件2、提前预习,采用小组教学,安排小老师讲解。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直观,开门见山)1、课件出示鸡图片,再出示兔子图片。如果我们把鸡和兔关在同一个
3、笼子里,就叫板书课题:鸡兔同笼。2、看到这四个字,你有没有想到什么或想说点什么?(看到这个题目,就想起了我小时候一个场景,夏天,晚饭后,一群孩子围着一个大人,嚷嚷着要听故事,于是,那个大人很神秘的出了一道关于鸡和兔的问题,还说谁要是能算出来,他就讲故事。其实,那时候我就没太听懂题目,就是羡慕和敬仰,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我对数学产生了兴趣。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讨鸡兔同笼问题,学会了回家也给家长“显摆显摆”二、出示学习目标,读学习目标。三、探究新知(一) 、学习列表法1、课件出示:共有 2 个头,6 条腿,鸡兔各几只?2、课件出示:共有 3 个头,8 条腿,鸡兔各几只?3、如果更多呢?怎么猜会又快
4、又准?(按照一定的顺序)4、课件出示例题:鸡兔同笼,共有 22 个头,70 条腿,鸡和兔各有多少只?5、学生抢答,完成表格。 (课件演示完成)6、小结:你们的思维太敏捷了,我都有些跟不上。你们觉得用列表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怎么样?(麻烦,而且数目越大越麻烦。 )(二) 、学习假设法和方程法1、除了刚才的列表法,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去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假设法或方程法,如果学生说不出来,老师可以点拨。 )2、学生自主尝试(方法不限)3、教师巡视指导,发现有代表性的方法,让学生写到黑板上(黑板上写不下,也可以实物展示)4、小老师讲解假设法。 (2 种)(1)假设全是鸡222=44(条)70-44=2
5、6(条)4-2=2(条)兔的只数:262=13(只)鸡的只数:22-13=9(只)(2)假设全是兔224=88(条)88-70=18(条)4-2=2(条)鸡的只数:182=9(只)兔的只数:22-9=13(只)5、小老师讲解方程法(2 种)(1)解:设兔有只,那么鸡就有(22-)只。4+2(22-)=704+44-2=702+44=702=26=13鸡的只数:22-13=9(只)答:鸡有 9 只,兔有 13 只。(2)解:设鸡有只,那么兔有(22-)只。2+4(22-)=702+88-4=702+88=70+488=70+22=18=9兔的只数:22-9=13(只)答:鸡有 9 只,兔有 13
6、 只。6、小结:真的太厉害了,尤其是这几位小老师!此处应该有掌声。以后,再解决这类问题时,你会选择哪种方法?还有,列方程时设谁为比较好解?四、巩固应用1、这节课我们学的是鸡兔同笼问题,但这类题并不都是鸡和兔。有这样一道题,可以用你喜欢的、简单的方法去解决。(课件出示:池塘里有龟和鸭共 23 只,它们的腿共有 60 条,龟和鸭各有多少只?)2、学生自主尝试3、小组交流(交流算法和结果)4、小结:共同纠正不足之处。五、全课总结这节课,收获大吗?都有哪些收获?能拿出去“显摆”吗?六、知识延伸你知道吗?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 最早出现在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原题是这样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在古代,像这样的数学趣题很多,有兴趣的同学在课下可以上网搜一搜,说不定从此你会爱上数学,未来的数学家也许就在你们当中。六、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