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 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1920457 上传时间:2021-11-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6.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 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 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 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 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 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1 页 共 17 页2022 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 专项练习题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在实际生活中, 人与事都存在于具体的时间和空间之中, 因此学者观察研究社会人生不能摆脱客观时空的限制,必须依据实事求是原则,清晰了解何时何地何人何事,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文学创作来源于社会生活,一方面要立足社会发展的基本逻辑和人生经验,另一方面又可以甚至需要超越客观事实,用合理的想象和虚构来打动人心、表现生活。 三国演义描写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期魏、蜀、吴三个政治集团百年斗争兴衰史,虽然全书大体轮廓、基本线索、主要人物及重大事件等,与三国志等历史典籍记载相一致,但也有不少地方纯属想象

2、虚构。文学创作的想象虚构举不胜举,在神话、童话、科幻等浪漫主义创作中更是异彩纷呈。 在现实生活中, 捕风捉影、 异想天开、 空穴来风等常常是被谴责被否定之事,可在文学创作中只要运用合理往往能成为生花妙笔。凭个人爱憎或感情冲动看待和处理事情, 在现实中多半被认为是一个人不成熟、 不理智的表现。而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文学创作,其思维过程则常常伴随情感活动,如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所说: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不过,文学情感与一般情感不同,它多半不是嬉笑怒骂的直接宣泄和表白, 而是借助艺术形象予以呈现和传达。 曹植遭遇哥哥曹丕的刁难和迫害,命他七步之内赋诗一首,写不出来“则行大法”。若曹植直呼“

3、你我本兄弟,相害何太急”,那就是一般情感的倾诉,就不入诗和文学的殿堂,最多只是在文学的外围转悠。 可他吟出“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这首七步诗 ,用豆秸煮豆的形象来比喻兄弟之间骨肉相残,就有打动人心的艺术力量。文学创作的奥秘,要点就在赋予形象以情感。豆如何能“泣”?如何能发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悲愤之声?文学家与一般人在天赋或曰天性上的差异, 大半就在于能否对万事万物 “感情用事” ,能否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体察万物,与描写对象在情感上同频共振。文学的主要特征是以形象反映生活。由于形象总是具体的、个别的、感性的,如何使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超越个体感性的存在

4、, 包含更加丰富的内涵并具有更大的普遍意义, 历来是优秀文学家孜孜以求的目标。文学创作不能像社科研究那样,以扩大调研、统计的数量与规模来保证归纳定性的可靠性及其价值, 而只能通过赋予具体形象更加鲜明的特征和更为深厚的意蕴,来增加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和代表性。陈忠实白鹿原所刻画的,不过是陕西关中平原上的一个小村庄白鹿村, 以及这个村里白嘉轩和鹿子霖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但白鹿原的意义,或者说作品所给予我们的感受和启示远不止于此。它是以“小村庄”来映照“大社会”,以“小村庄”的岁月皱褶来表现“大社会”的时代刻痕,用陈忠实自己的话来说,“是以写家族史来反映中国近现代社会变迁发展”。亦如评论家雷达所

5、言,白鹿原“铺开了一轴恢弘的、动态的、纵深感很强的关于我们民族灵魂的现实主义画卷”。第 2 页 共 17 页(摘编自钱念孙好作品如电流,贯通文学世界与现实生活)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学者和文学家观察研究社会的方式全然不同,前者力求真实可信,后者重视合理虚构和想象。B文学创作以形象思维为主,思维过程中常常会伴随与现实人类一般情感不同的文学情感。C文学家与一般人在天赋或曰天性上的差异具体表现多在是否能够与描写对象产生情感共鸣。D文学家要增加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就要赋予具体形象更加鲜明的特征和更为深以的意蕴。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6、 分)()A文章有三段,为并列式结构,观点齐头并进,从三个维度论述作家再造生活的途径。B文章引用文心雕龙的内容来论证文学创作的思维过程常常伴随情感活动,增加文章厚度。C李白望庐山瀑布虽然只写一地景色,但仿佛写尽天下瀑布,这可作为第二段的论据。D第三段比较了文学创作和社科研究的区别,论证作家以形象反映生活时以小见大的方法特征。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三国演义的很多内容与三国志相同,但其精彩情节都靠虚构,说明文学创作中虚构的重要。B七步诗采用拟人化手法,用形象化的方式呈现和传达情感,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C 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是文学家综合自己的体验, 创作出的与现实生活完全

7、不同的形象。D白鹿原中的“小村庄”是小说描写的地方,而“大社会”指时代变革在白鹿原的具体表现。【参考答案】1.A2.C3.B第 3 页 共 17 页二、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大国气质指的是一个大国基于其文化传统和长期的行为特征而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个性、风范和气度。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他的气质是怎样的呢?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在世界上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中国是所有国家中有最长的连续历史的国家。而且,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与其他文明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是: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就是一场不曾停息的长跑;而其他的文明,有的消失了,比较好的也只是接力赛。欧洲文明的发展就像是接力赛,第

8、一棒是希腊文明,第二棒是罗马文明,第三棒是中世纪基督教文明,接着是近现代欧洲文明。可以说,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的历史底蕴之深厚,是其他大国不能比拟的。这也使中国的大国气质更稳定、更具有持续性。中国的大国气质包含着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极其丰富,中国哲学非常关注变易发展、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物极必反、整体联系、生化日新等问题。中庸是中国传统中最典型的思维方式。“中庸”最早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来的范畴。论语中说:“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执两用中,不走极端;二是无过无不及,避免偏执,追求平和;三是得时勿失,时不我待,追求时中;四是允执其中,保持平衡;五

9、是有原则地折中。中庸的思维方式至今对中国人都有重要影响。有序性与整体性密切联系是中国哲学思维的基本特性之一。顺序而生、循序而动是天人共有的规律,只有因循于此,才能有天地万物的和谐生成。所以,有序性的发展趋向是与和谐性的价值理想相协调的。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是塑造其大国气质的重要因素。中国的大国气质隐含着中国人鲜明的行为方式。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它植根在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中国人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义,志以天下为芬”;强调“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强

10、调“失信不立”“一诺千金”;强调“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强调“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等等。这对中国的大国气质形成都有重要影响,并体现在中国的大国气质中。从总体上看,中国所表现出来的大国气质是:以和为贵而不愿树敌,求稳而非激进,顺势而变而非逆势而行。(摘编自熊光清中国大国气质的基本禀赋)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一个大国的气质必然有其悠久的历史传统, 有其相对稳定的个性、 风范和气度。第 4 页 共 17 页B中国是所有国家中历史最长的国家,因此,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着深厚的历史底蕴。C中

11、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和传统中庸的思维方式联系紧密,是塑造中国大国气质的重要因素。D从中国人独特的行为方式中催生出独特的价值体系,这对中国的大国气质形成具有重要影响。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由“大国气质”这一概念说起,从而引出后文对“中国的大国气质”的分析论述。B文章用比喻、对比的论证方法,阐述了其他大国不能比拟的中国大国气质的独特性。C文章分别从历史底蕴、思维特点、行为方式等三个方面逐层深入地论述了中心论点。D文章善用引证,大量的经典名言警句,为作者论证其观点提供了充实而有力的论据。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一个大国没有其文化传统和长期的行为特征

12、,那么它就谈不上有什么大国气质。B如果没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就无法形成中国的大国气质,更谈不上形成持续稳定的大国气质。C只有遵循顺序而生、循序而动这一天人共有的规律,才能有天地万物的和谐生成。D中国所表现出来的“以和为贵”的大国气质,源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行为方式。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C2C3D【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第 5 页 共 17 页A 项,“必然有其悠久的历史传统”说法绝对。一个大国的气质基于其文化传统,但并非所有大国都有“悠久的历史传统”。B 项,“中国是所有国家中历史最长的国家”错误。原文第二段说的是“中国是所有国家中有最长的连续历史的国家”。D

13、项,因果颠倒,应是“中华文明的独特的价值体系影响中国人的行为方式”。故选 C。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 项,“逐层深入”错。正确的是:文章分别从历史底蕴、思维特点,行为方式等三个方面并列式地论述了中心论点。故选 C。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D 项,“以和为贵”“自强不息”都是中国人行为方式的表现,它们都影响到中国的大国气质,但直接说“以和为贵的大国气质”,属于以偏概全。正确表述应是:中国所表现出来的“以和为贵”的大国气质,源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价值体系。三、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时代。“我是

14、真的希望工匠精神可以变成我的墓志铭。”不久前,一位生产智能电器的企业家如是感慨。企业对高精尖、炫彩酷的不懈追求,同工匠精神不谋而合。只有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琢技艺、打造产品,企业才有金字招牌,产品才能经受住用户最挑剔眼光的检验。说文里记载:“匠,木工也。”今天的“匠”,已成为心思巧妙、技术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职业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人与人却从来都有职业品质、专业精神的差别。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深厚人文素养的国家。“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正是这样的极致追求,将我们带往一个更为不凡的世界。一盏孤灯

15、一刻刀,一柄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 扩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域。 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第 6 页 共 17 页原色,倡导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有人说

16、:“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定。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着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气质,我们的时代将以怎样的面貌被历史书写,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表现。工匠精神是手艺人的安身之本,亦是我们的

17、生命尊严所在;是企业的金色名片,亦是社会品格、国家形象的荣耀写照。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为旨归,却足以为成功铺就通天大道。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职业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所以人的职业品质和专业精神也没太多不同。B虽然工匠同世界脱节,但他们同样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域。C坚守工匠精神就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D工匠精神是手艺人的安身之本,是我们生命的尊严;也是社会品格和国家形象的写照。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段借一位生产智能电器的企业家的感慨,引出这篇新闻评论的话题:时代品质和工匠精神

18、。B文章第段阐明工匠精神的本质是一种职业素养和职业品质,工匠精神对于企业和国家发展都有重要作用。C文章第段主要是辩证分析,在反驳错误认识中对比立论深化认识,阐明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和意义。D文章第段运用比喻的手法,层层深入地论述工匠精神的内涵与意义,增强了语气,使表达更加有力。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第 7 页 共 17 页A“匠”随着时代发展具有了新的含义,演变为心思巧妙、技艺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而这种精神改变着世界。B坚守工匠精神有着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倡导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的意义。C发扬工匠精神有着积极的时代意义,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但

19、我们应以成功为旨归,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D工匠精神的概念并不局限于人,有工匠精神的个体可以是人、企业,也可以是国家、民族,甚至是一个时代。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D2D3C【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A.“所以人的职业品质和专业精神也没太多不同”错误。原文的表述是“职业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人与人却从来都有职业品质、专业精神的差别”,人的职业品质和专业精神是有差别的,且“职业的高低贵贱”与“职业品质和专业精神”没有因果关系。B.“虽然工匠同世界脱节”错误。“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 “工匠同世界脱节”是有的人的看法,

20、不是客观事实。C.“坚守工匠精神就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错误。原文的表述是“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选项把“并不是”变为“就是”,否定原文的观点。故选 D。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D.“文章第段运用比喻的手法”错误。由“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定”可知,运用三组“没有怎

21、能有”的句式,构成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故选 D。3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第 8 页 共 17 页C.“我们应以成功为旨归”错误。原文的表述是“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为旨归,却足以为成功铺就通天大道”。故选 C。四、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本事大”往往是“英雄”的第一概念,最直接的表现是“武功或者法术高强”。但是英雄并不是一个技能概念,而是一个行为概念学会七十二变之后的孙悟空并不能立即成为英雄,直到他用七十二变的能力降妖除魔后才成为了英雄。1982 年,24岁的大学生张华,为了救一位 69 岁坠入粪池的工人献出生命后引发全国大讨论。那个年代,大学生有多金贵众人皆知

22、,于是“金子换石头,值不值”的论题就显得扎眼。“值不值得”的论调是一个逻辑偷换:把行为偷换为技能。因为在这场交换中,他们把“人”视作了可以估价交换的商品,在这场交换中,“人”的价值只表现为自身的技能,而完全罔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值不值得”论调者往往认为只有东方的集体主义文化才强调“英雄”,而西方强调个人利益至上,“保护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这样的功利主义认知是“真正先进的文明”,因此对每一次个人的牺牲都持怀疑态度。一段时间以来,舆论对历史上很多舍己为人英雄行为的“质疑”,都有这个套路的影子。且不说功利主义思想出现后,西方学术界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其在社会学意义上的批评,我们来看两个更贴近生活的

23、例子:一是原汁原味的美国网络游戏魔兽世界中,有一个援助平民村落的任务。完成任务后,玩家会得到这样的评价:“真正的英雄不在于对战斗技能的熟稔,而是尽力去满足他人的意愿。今天,你证明了自己的英雄之心。”这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英雄精神何其相似!第二个例子更为实际:震惊世界的美国佛罗里达枪击案中,出了一个少年英雄15 岁的美籍华人王孟杰。他在可以逃走的情况下为了给同学争取逃离时间留下来抵住了大门,多处中弹而牺牲。未成年人面对险境没有选择“保护好自己”,这似乎与部分人口中的“西方价值观”有背离,但美国人却给予了在他的棺木上覆盖星条旗的最高英雄待遇。这说明,在“英雄”的定义和价值上,东西方

24、文明并没有评价上的矛盾,舍己为人是全人类社会所推崇的美德,几千年来从未变过。“英雄”不是待价而沽的商品,而是超越物质存在的精神黏合剂。所有的英雄,都具有强烈的利他主义色彩,都代表着主流价值观,用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来衡量英雄的成色是可笑而鄙猥的。现代商业社会越来越发达, 由此带来的个人主义思绪越来越浓重, 人与人之间越来越成为 “陌生人” ,这是客观的社会现象。但也正是在这样的社会现象下,对社会的责任、对他人的关怀显得越来越重要,因为这是把日益被物质生活割裂的人格重新黏合起来的最好办法,而英雄行为和英雄精神,正是对社会的责任、对他人的关怀的高级表现形式。无论历第 9 页 共 17 页史和现代,对

25、英雄的共同纪念和推崇都是民族和国家认同的基础之一,每个有意维持稳定和发展的国家,都将这种行为和精神视为珍宝。当然,我们也需要强调,对英雄精神的学习并不能完全等同于对英雄行为的机械学习。在能力达不到英雄级别的情况下,要量力而行。这也是我们近几年屡屡强调要“见义勇为”,更要“见义智为”的原因。但见义智为不是见义勇为的反面,不是见义不为,不能混淆或者有意偷换。并不是每个人都必须是英雄, 但是每个人都应该以英雄精神来培养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感,这不光是个人修养的提升, 更是因为普遍的利他主义取向最终会让社会中的自己受益。(摘编自李军以英雄精神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26、是()A衡量英雄的标准可能并不唯一,但“武功或者法术高强”肯定不是一个重要标准。B张华救人所引发的讨论,实质是部分人把人的自身价值简单地理解为自身的技能。C舆论对历史上很多英雄行为的“质疑”导致现实中一些人对英雄出现了认知偏差。D未成年人面对险境没有选择“保护好自己”的做法其实与西方的价值观念并不违背。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通过正反对比,文章论述了在“英雄”的定义和价值上,东西方文明的评价相同。B文章在论述学习英雄精神时通过概念辨析提出了正确的英雄学习观,富有辩证性。C文章先从英雄的概念入手展开论述,接着阐述现实生活中英雄存在的价值和意义。D文章在论证上注重例证的使用

27、,使文章彰显出了材料丰富、内容充实的鲜明特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值不值得”论调者的错误主要体现在逻辑认知层面,而非体现在价值观念层面。B 只有维持稳定和不断发展的民族与国家才会真正把英雄行为和英雄精神视为珍宝。C “见义勇为”还只是对英雄行为的机械学习,由此,我们更要强调“见义智为” 。D正确认识“英雄”的定义和价值,崇敬英雄,弘扬英雄精神,对个人也大有裨益。第 10 页 共 17 页1C2A3D【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导致”错误,“现实中一些人对英雄出现了认知偏差”的原因并不是“舆论对历史上很多英雄行为的质疑”,原文只是说

28、“舆论对历史上很多舍己为人英雄行为的质疑”有这“值不值得的论调”的影子。故选 C。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通过正反对比”错误,由原文“在英雄的定义和价值上,东西方文明并没有评价上的矛盾”可知,文章在论述东西方文明对英雄的定义和价值时并没有进行正反对比。故选 A。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非体现在价值观念层面”错误,从“值不值得论调者往往认为只有东方的集体主义文化才强调英雄,而西方强调个人利益至上,保护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这样的功利主义认知是“真正先进的文明,因此对每一次个人的牺牲都持怀疑态度。一段时间以来,舆论对历史上很多舍己为人英雄行

29、为的质疑,都有这个套路的影子”可知,“值不值得”的讨论,在逻辑上和价值观上,都是站不住脚的,背离了英雄精神。B.原文只能表明“把英雄行为和英雄精神视为珍宝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维持稳定和发展的需要”,无法推出“只有维持稳定和不断发展的民族与国家才会真正把英雄行为和英雄精神视为珍宝”这样的结论,原文是说“在英雄的定义和价值上,东西方文明并没有评价上的矛盾,舍己为人是全人类社会所推崇的美德,几千年来从未变过”。C.“见义勇为还只是对英雄行为的机械学习”理解错误。从文章倒数第二段“当然,我们也需要强调,对英雄精神的学习并不能完全等同于对英雄行为的机械学习”可知,我们可以分析出“见义勇为”并不能与“英雄行为

30、的机械学习”等同。前提错误,结论自然错误。故选 D。第 11 页 共 17 页结合“它还会存在于已接种者的粪便里,可以在卫生条件较差、水质不洁净的环境中传递给未接种者,在其中一些人体内也激起保护性的免疫应答,这就是所谓的被动免疫”可知,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可以传递给未接种者,实现被动免疫。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脊髓灰质炎通过受污染的水传播,这种会致人瘫痪,有时还会致人死亡的疾病,在上世纪 30 年代中期让人们惊恐不已。每年夏天,脊髓灰质炎发病人数都会激增,所以母亲都不让孩子去公共游泳池。就连最有特权的人也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病毒学家科普罗夫斯基决心要首先发明脊髓灰质炎活疫苗。 活疫

31、苗含有经过减毒的野生病毒,它会在接种者体内造成轻度感染,进而产生抗体,但不会让接种者患病。相反,灭活疫苗中用于引起免疫应答的病毒经过化学或物理过程已经被杀死了。然而,生于纽约的索尔克,他将胜过科普罗夫斯基,贏得率先发明脊髓灰质炎疫苗的荣誉。索尔克的疫苗中含有野生的、被甲醛杀死的脊髓灰质炎病毒。注射到人体内的疫苗,会像活病毒那样诱使免疫系统识别并作出反应,在血液中产生抗体。但是,科普罗夫斯基等许多其他病毒学家从一开始就坚信,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比灭活疫苗更优越。索尔克的疫苗需要多次注射,后面还需要加强注射,即使这样,似乎也不能阻止免疫力随时间推移而减弱。此外,索尔克的疫苗是肌内注射的,不能在咽喉

32、或消化道壁脊髓灰质炎病毒进入人体的主要入口产生足够强的抗体。野生脊髓灰质炎病毒借由受到污染的水或食物,通过口进入人体,随后在消化道内增殖,又通过粪便排出体外。在没有疫苗的时代,这种感染在大多数人身上的表现都很温和,许多人感染了都不知道。只有在脊髓灰质炎病毒从消化道侵入血液,移动到脊髓和脑时,感染者才会瘫痪,甚至死亡。许多病毒学家相信,用饮料或糖丸接种的活疫苗可以模仿人感染的自然路径,在消化道壁和血液里产生足够强的抗体,从而带来终身免疫。口服疫苗还更便宜。同时,也更容易接种,它不需要请受过专业训练的医护人员来注射。而且,它还会存在于已接种者的粪便里,可以在卫生条件较差、水质不洁净的环境中传递给未

33、接种者,在其中一些人体内也激起保护性的免疫应答,这就是所谓的被动免疫。相应的危险在于,粪便中的活疫苗病毒可能会随时间推移而突变,重新变成感染性病毒,从而传播脊髓灰质炎,而非保护人们。制备活疫苗要实现微妙的平衡。科学家需要充分弱化病毒,阻止其致病,但是又不能过于弱化,让它无法造成轻微的感染来激起保护性免疫应答。科普罗夫斯基不遗余力地要赢得这场竞赛,率先研发出最好的活疫苗。他从一位患脊髓灰质炎的 29 岁男性身上提取了血清和脑脊髓液,直接注射到小鼠脑中。在一只小鼠患上脊髓灰质炎后,他将它的脑和脊髓磨碎,注射给另外一组小鼠,以此类推注射了数组小鼠。接着,他从这些小鼠身上提取出病毒,依序注射到几组棉鼠

34、脑中同样是将受感染的脑和脊髓注射给每组新的棉鼠。以几代啮齿动物对病毒进行继代第 12 页 共 17 页移种法培养,这种做法背后的观念是,随着病毒在不同物种间致病且适应,它在人体内致病的能力就会减弱,对于研制活疫苗而言,这个减毒过程至关重要。1948 年的一个冬夜, 科普罗夫斯基吞服下自己研制的实验性脊髓灰质炎疫苗一种含有脂肪的、黏稠的灰色糊状物,用他在组织捣碎机中粉碎的棉鼠的脑和脊髓制成。这种疫苗里含有野生的,但是已经减毒的脊髓灰质炎病毒。(摘编自梅雷迪丝瓦德曼疫苗竞赛,罗爽译)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索尔克的疫苗含有被杀死的病毒,它们产生抗体的原理与减活病毒疫苗进

35、入人体产生抗体的原理不同。B索尔克的灭活疫苗通过肌内注射进入人体,而活疫苗则可以模仿人感染的自然路径进入人体,更加安全。C脊髓灰质炎病毒经受污染的水传播,这为减毒活疫苗经污水传给未接种者,实现被动免疫创造了可能。D科学家既要保证接种者产生抗体,又不能让接种者患病,因此他们选用小鼠进行病毒继代移种法培养。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在介绍疫苗研发知识时讲述了两位病毒学家竞争研发疫苗的故事,这使文章通俗易懂,增强吸引力。B为帮助读者清晰地了解减毒疫苗弊大于利的特点,文章详细介绍了科普罗夫斯基研制活疫苗的减毒过程。C文章使用作比较的方法,说明疫苗的原理与区别,其中活疫苗

36、含有活的病毒,只有实现微妙平衡才会有效。D文章讲述科普罗夫斯基吞服实验性脊髓灰质炎疫苗的细节,意在让读者了解科学家献身科学的可贵精神。3为什么“科普罗夫斯基等许多其他病毒学家从一开始就坚信,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比灭活疫苗更优越”?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答案1C2B3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能产生足够强的抗体,从而带来终身免疫;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更便宜;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更容易接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可以传递给未接种者,实现被动免疫。【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第 13 页 共 17 页A.“它们产生抗体的原理与减活病毒疫苗进入人体产生抗体的原理不同”理解错误

37、,根据原文,索尔克的疫苗“注射到人体内”,“会像活病毒那样诱使免疫系统识别并做出反应,在血液中产生抗体”,表明原理相同。B.“活疫苗则可以模仿人感染的自然路径进入人体,更加安全”分析错误,原文并没有直接比较两种疫苗使用时谁更安全,后面还指出减毒活疫苗在使用过程中其实存在间接危险。D.强加因果,“他们选用小鼠进行病毒继代移种法培养”的原因是活疫苗研发中减毒过程的需要。故选 C。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能力。B.“弊大于利”曲解原文,原文并未体现“弊大于利”,而是为了说明“科普罗夫斯基不遗余力地要赢得这场竞赛,率先研发出最好的活疫苗”,从而详细介绍了其研制活疫苗的减毒过程。故选

38、B。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本题答题语境主要在第五段。结合第五段“用饮料或糖丸接种的活疫苗可以模仿人感染的自然路径,在消化道壁和血液里产生足够强的抗体,从而带来终身免疫”可知,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能产生足够强的抗体,从而带来终身免疫;结合第五段“口服疫苗还更便宜”可知,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更便宜;结合第五段“同时,也更容易接种,它不需要请受过专业训练的医护人员来注射”可知,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更容易接种;六、阅读下文,完成下题。六、阅读下文,完成下题。导演的限制与自由导演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是近代戏剧史上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主流派认为,剧本是舞台艺术的基础,导演

39、则是剧本的诠释者和体现者。导演创作,可以发展或充实剧本,但却不能违背原作的立意与风格。 从俄国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到美国的贝拉斯科、 中国的焦菊隐等,都持这种观点。也有人认为,导演是现代戏剧的核心,他可以随意篡改或解构剧本,甚至干脆不要剧本,正如他有权设计布景,有权摆布演员,有权使用音响灯光一样。一些先锋派导演或理论第 14 页 共 17 页家多持这种观点。如果把这种“导演中心”论限制在演出的范围内,还是有道理的,作为某种创新实验,更是无可厚非,但要推行于全部戏剧活动,恐怕就行不通了。导演的职责是排戏。 作为整个创作群体的一员, 导演的基本职责是把剧本搬到舞台上去, 使文学形象转化为可视可听可感

40、的舞台形象。 而剧本, 特别是那些久经考验的经典剧目,往往包含着丰厚的文化内容,所以一个导演必须具备广博的社会、历史、人文知识,方能深入发掘原作的思想内涵,充分展现其独特的艺术风貌。其次,导演是演出的组织者。为了把各种艺术成分组织起来,融为一体,创造出和谐、统一的舞台形象,导演必须谙悉舞台艺术的方方面面,具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第三,导演还承担着培养演员的责任。演员是舞台艺术的中心,当然也是导演的主要表现手段。选好演员,往往戏就成功了一半。好的导演,在排戏当中,能以各种方式启发演员,激起演员的创作欲望,从而大大提高演员的艺术表现能力。现代剧坛上的许多优秀演员,都是在一些著名导演的培养下,迅速成

41、长起来的。导演与剧组关系图导演艺术是以剧本为基础, 以完整和谐的舞台艺术为表现形式的二度创作。 导演创作不仅受到剧本的制约,而且必须在舞台艺术和技术条件所能达到的范围内进行。可以说,导演是戏剧艺术里限制最多,也最富挑战性的工作,是名副其实的戴着脚镣跳舞。所以,艺术形态学的作者莫卡冈说,“导演是最少独立性的艺术,因为它是其他所有艺术的上层建筑,而它控制其他这些艺术,使它们互相迁就,最终创造出以它们的综合为基础的新的艺术。”有时候,因为演员、舞台或社会环境的限制,即使是名家执导,也会把一些优秀剧作给弄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欧阳予倩先生曾先后三次执导曹禺的日出,每次都不一样。第一次(1937 年 2

42、 月)是个业余剧团,因为找不到扮演翠喜的演员和做效果的人,不得不删去整个第三幕, 结果让专程赴上海观摩演出的曹禺很不高兴, 认为它没有体现出原作的立意来。4 个月后,欧阳予倩为中国旅行剧团导演日出,就保留了第三幕。为什么呢?因为该团是中国第一个职业话剧团,聚焦了不少人才,可供导演支使,为其二度创作提供了便利条件,演出大获成功。特别是扮演翠喜的青年演员王荔,获得观众的一致好评,欧阳山尊第 15 页 共 17 页总管舞美灯光效果, 做得也很有层次情调, 台口处那面背对观众的空架衣镜和全剧繁复的音响效果,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曹禺看后非常满意。演员、布景、效果等舞台艺术条件对导演的制约,由此可见

43、一斑。然而,从另一方面看,导演又是戏剧艺术里表现手段最多,自由度最大的工作。对剧本,他有选择和修改的权力,对演员,他有遴选和调教的职责,对舞台艺术的方方面面,他有根据整体构思和排演的需要,随时进行调整的自由。限制与自由都是相对的。譬如有些剧本,本身平平,乏善可陈,但是到了优秀导演手里,却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排出令观众耳目一新的好戏来。郭沫若的蔡文姬(1959),又是写自己,又是替曹操翻案,主题分裂,台词啰嗦,就连作家本人都说它“很不成熟”。但幸运的是遇到了焦菊隐这样的好导演。焦弱化了作者对曹操文治武功的阿谀奉承, 突出了蔡文姬的人生悲剧, 刻意追求舞台艺术的民族化,使之成为那个时代最富创意,也最

44、受欢迎的剧目之一。剧本是演出的基础但不等于演出,演员、舞美、灯光、音响都很重要,但分开了就难以为戏,把他们组合在一起的是导演,导演才是舞台演出的真正作者。(选自戏剧艺术十五讲,有删改)1第段中的“戴着脚镣跳舞”形象地描述了导演在戏剧艺术中处于_ 限制(制约)_和_自由_的矛盾状态。(2 分)2下列对本文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C C)(3 分)A剧本是“一剧之本”,剧本的诠释者和体现者是导演。B作者反对“剧本中心”论,而主张“导演中心”论。C导演在戏剧艺术中受限于剧本、舞台艺术和技术条件。D焦菊隐成功改编蔡文姬说明剧本对导演限制很小。(两项其实都是文中提到的某一学派的观点,并非本文作者观点。项

45、的例子在文中不是论证导演受限制的大小,而是论证导演的自由度)3下列对文中“导演与剧组关系图”各种关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B B)(3分)A导演是戏剧演出的组织者,直接管控监制。B舞美包括布景、道具、灯光和效果四要素。C舞美的质量由技术指导负责,与导演无关。D舞蹈是由导演做领舞和舞蹈演员共同完成。4 第段提到 “剧本, 特别是那些久经考验的经典剧目, 往往包含着丰厚的文化内容” ,请以高中教材中学过的剧目为例进行分析。(4 分)第 16 页 共 17 页窦娥冤(1 分)叙写了善良孝顺的窦娥蒙冤致死的故事(1 分),反映了封建社会草菅人命、是非颠倒的黑暗现实(1 分),寄托了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

46、的美好愿望(1 分)。评分说明:涉及教材中作品(1 分);作品的相关内容(1 分);反映的文化内涵(2 分) 。5第段论证了演员、布景、效果等舞台艺术条件对导演的制约作用,你认为论证是否充分?请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4 分)_答案示例一:论证并不充分(1 分)。欧阳予倩第二次导演日出的事例(1 分),只论证了演员对导演制约(1 分),而没有论证布景、效果等舞台艺术条件对导演的制约作用(1 分)。答案示例二:论证充分(1 分)本文通过欧阳予倩两次指导日出的事例(1 分),运用正反对比的手法,阐释演员对导演创作的制约。(1 分)评分说明:只答充分或不充分,不阐述理由的不给分。选择答论证充分的,最多

47、给 3 分七、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让人文之光照亮未来赵应云人文浸润科技,科技传播人文,科学与人文历来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共同构筑起人类文明的大厦。做新时代的追梦人,要有对科学精神的追求与崇尚,也要有人文情怀的涵养与修为。让人文之光照亮民族复兴之路。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除了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的硬实力,也离不开以国家凝聚力、民族创造力、文化感召力等为重要内容的软实力。一个国家的发展,不能让民族精神、国民素质缺位,而应兴民族之人文、启民众之精神,清华大礼堂有一块“人文日新”的牌匾,就是提醒人们要常怀人文之心,人文思想之光,可以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 民族观、 国家观、 文化

48、观, 增强我们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并对民族未来有更理性的把握,从而点燃实现梦想的激情与希望。特别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民族复兴,更要弘扬人文精神。让人文之光照亮社会进步之路, 一部人类文明史, 一方面记述着科学技术创造的无数奇迹,另一方面也烙印着人文社会科学不断演进的足迹,从“诸子百家”到“二十五史”,人文之烛照中华民族数千年,今天依旧给我们温暖和力量。“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说过,“一个理性的时代会在人类的进步发展中产生。在这个时代中,不仅是存在决定意识,而且人类的高尚思想追求将影响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精神,塑造民族品格,将直接影响社会进步的水平和文明的程度。让人文

49、之光照亮公众生活之路。古人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精神不但可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而且通过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可以带来认知社会的新视界和新境界。新时代需要造就知识丰富、情操高尚、意志坚定、素养深厚、人格健全的社第 17 页 共 17 页会主义建设者,而不是只有物质生活、缺乏精神生活的“单面人”。让人文精神照进现实,并照亮每个人的心灵世界,这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国家领导人深刻指出,“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人文精神是中华文化最醒目的标识之一。我们要深刻认识人文精神对个人对社会之“大用”,对国家对民族之“大用”,通过涵养人文精神,更激发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增强

50、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让人文之光照亮复兴征程、照亮民族未来。(选自 2021.5.18人民日报)1.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 分)2. 选文第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3. 请梳理选文的论证思路。(4 分)4. 结合选文,联系自身实际,谈谈如何提升人文素养,拒绝成为“单面人”。(3 分)答案:1、做新时代的追梦人,要有对科学精神的追求与崇尚,也要有人文情怀的涵养与修为。2、运用道理论证的方法,引用钱学森的名言论述了“加强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精神,塑造民族品格,将直接影响社会进步的水平和文明的程度”,进而论述了本段的分论点“让人文之光照亮社会进步之路”。3、文章首先阐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语文 > 中考专区 > 二轮专题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 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