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估算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估算一一学情分析:学情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已学过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分式方程的概念,经历过由具体问题抽象出方程的过程,多次学习了关于方程(或方程组)的求解的过程,因此具备了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技能,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概念容易理解。同时,在八年级实数这一章学习了无理数的估算,初步掌握了估算的方法,形成了估算的意识。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分式方程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已经初步感受到了方程的模型作用,并积累了一些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同时,无理数的估算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了估算的活动经验的基础,但由于前面所学的方
2、程都能很容易的解出精确解,在这节课后的连续三节课中,也将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三种不同的解精确解的方法, 这三种方法和估算相比更轻松方便,从而有些学生会不重视估算的意识和方法。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二二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经历估计一元二次方程解的过程,增进对方程解的认识,进一步培养估算意识,发展数感。2 渗透“逼近”思想。三三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 经历方程的解的探索过程,增进对方程解的认识。2 用“两边夹逼”法估算方程的解,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四四学时难点:学时难点: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的估算。
3、五五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第一环节:情景引入第一环节:情景引入活动内容:活动内容:1.有 349 名同学一起去九号宇宙,现有 7 辆车,每车 56 个座位,问够不够坐?2某家电销售商城电冰箱的销售价为每台 2100 元,空调的销售价为每台 1750元, 每台电冰箱的进价比每台空调的进价多 400 元,商城用 80000 元购进电冰箱的数量用 64000 元购进空调的数量相等。求每台电冰箱与空调的进价分别是多少?仔细观察上题的答卷,发现这位同学先得到了错误答案:冰箱进价 20000 元,空调进价 16000 元,然后又改为正确结果 2000 元和 1600 元,如果是你,你能发现自己的错误吗?如何
4、发现的?3 通过以上两个实际问题,你能体会到估算有什么好处吗?师生活动:师生活动:对于第 1 题,学生可这样估算:每车 50 人,7 辆车可坐 350 人,比实际 349 名同学人数多,所以够坐。对于第 2 题,学生可发现答卷中最初算出的电冰箱进价 20000 元及空调进价 16000 元比题目中给出的电冰箱销售价 2100 元及空调销售价 1750 元大得多,不符合实际,所以可及时发现错误。第 2 题实际上就是估算了答案的取值范围,若算出的答案不在这个范围,则说明答案错误。活动目的活动目的: 上述两个问题都来源于学生身边刚刚发生的实际问题, 通过提问学生用估算的方法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第 1
5、 个问题使学生体会到估算能更方便更快捷地解决实际问题,第 2 个问题使学生体会到估算能及时地让我们发现计算的偏差,防止错误的产生,从而认识到估算是生活的必备技巧,是数学学习的必要技能, 学习估算是很有必要的,从而引入今天的课题-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估算。第二环节:探求新知第二环节:探求新知活动内容活动内容 1 1、幼儿园活动教室矩形地面的长为 8 米,宽为 5 米,现准备在地面的正中间铺设一块面积为 18m2的地毯,四周未铺地毯的条形区域的宽度都相同 ,你能求出这个宽度吗?在前一节课中, 我们已经设所求的宽度为x(m), 得到了方程:(82 )(52 )18xx(1)x可能小于 0 吗?可能大于
6、 4 吗?可能大于 25 吗?说说你的理由。(2)你能确定x的大致范围吗?(3)完成下表:x0.511.52(82 )(52 )xx(4)在02.5x范围里,会不会存在另一个方程的解呢?(5)若由上面的表格没有得到方程的解,我们接下来如何做呢?师生活动:师生活动:第(1)小问学生结合实际容易得到x不可能小于 0,不可能大于 4,不可能大于 25。第(2)小问学生在第一问的基础上容易得到02.5x。此时,x的范围已缩小到02.5x,如何在这个范围里求出宽度呢?在此让学生充分考虑后,学生可得到在这一范围内取值,从而出示第(3)问,完成第(3)问中的表格,估算出方程的解。第(4)问提出后,学生观察表
7、格所呈现的规律,发现随着 x 的增大,(82 )(52 )xx逐渐减小,所以在此范围里不存在另一个方程的解。第(5)小问提出后,因为有了前几问的层层深入,学生不难回答出,根据表格,继续缩小x的范围,在新的更小的范围里继续取值,从而一步步逼近精确值。活动目的活动目的:通过问题设置,让学生体会估算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过程,即确定大致范围、列表代值计算、两边夹逼,找到更精确的解。本环节设计的问题层层深入,重点是引导学生逐步缩小解的范围,感受到“两边夹逼”的思想是近似计算的重要思想。另外,在第(3)小问中,继续巩固方程解的定义,使学生能够由表格得到方程的解;在第(4)小问中,使学生考虑问题能更加全面,以
8、免漏解。对于此道题,由于方程的解是整数解,学生能很快通过列表计算直接找到方程的解, 这就使学生从这种求解的方法中体验到了方便和巧妙,从而可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分析问题、乐于探索研究的学习品质活动内容活动内容 2 2、如图,一个长为 10m 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 8m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 1m,那么梯子的底端滑动多少米?上节课我们通过设未知数得到满足条件的方程,即梯子底端滑动的距离 x(m)满足方程2221076x,把这个方程化为一般形式为01512xx2(1) 你能估算出x的整数部分吗?(2) 你能继续估算出x的十分位吗?师生活动师生活动: 通过活
9、动内容 1, 学生已经总结出估算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一般步骤,初步体会到估算的方法,所以第(1)问不再以问题串的形式一步步引导学生思维, 而是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问题。 通过小组活动, 学生可充分讨论, 取长补短,先得到x的大致范围,再列表得结果。如:梯子滑动的距离 x0 是显而易见的,在上图中,求得 ED=6m,而 EC10m,因此 CD4m。所以 x 的取值范围是 0 x4。(在估算大致范围时,因为同学们考虑的细致程度不同,所以得到的范围大小不同,但只要正确,都应肯定) 。学生列出表格:x123x2+12x-15-21330学生由表格可以看出当x=1 时,x2+12x-150,所以 1x2,解
10、的整数部分是 1.并且学生通过实践,可体会到如果只求整数部分,在取值时,只需取整数带入求值。对于第(2)个问题,继续小组合作,在 1x2 范围内继续逼近,去找更精确的解。再由小组代表上台讲解探索过程,其他小组可补充不同方法。通过合作交流,学生会出现以下两种较好的取值逼近的方法。第一种如下:x11.11.21.52x2+12x-15-2-0.590.8452513学生首先在初始范围的中间取值 1.5,带入求值后发现x的值应在 1 到 1.5之间,将范围缩小了一半,再在 1 到 1.5 之间取 1.2,带入求值后发现x的值应在 1 到 1.2.之间,继续再取 1.1,带入求值后确定十分为应是 1。
11、教师在此肯定此种取值逼近的方法,这种方法能更快的缩小范围。第二种如下:x11.11.22x2+12x-15-2-0.590.8413学生观察发现,当x取 1 时,x2+12x-15=-2;当x取 2 时,x2+12x-15=13,-2 与 13 相比,-2 离方程右边的 0 更近,所以学生此时从 1.1,1.2 开始取值,从而很快地找到的x的更小范围,进而确定十分位应是 1。教师在此肯定此种做法,鼓励大家以后在代值时,灵活运用两种方法取值。活动目的活动目的:通过小组合作解决第(1)问且上台讲解第(2)问,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估算的方法、步骤,再次体会“两边夹逼”的思想。另外,此题
12、与活动内容 1 中的题虽然都是估算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但有不同,活动内容1 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可很快求出准确解,但此题的解是一个无理数,学生自然无法求出其精确解,对于这个难点的设置,就是为了让学生通过思考、实践,一步步缩小范围,找到需要的精确度的值,更好地体会逼近的思想。同时,此题需要学生自己给x取值,通过实践及交流,学生可以体会到如何取值能更快地找到更小的解的范围。在计算过程中提倡学生使用计算器,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第三环节:小试牛刀,练习与提高第三环节:小试牛刀,练习与提高活动内容:活动内容:有一根长为 4.2 米的木料,做成如图所示的矩形窗框,当窗框的一边 AB 的长为多
13、少米时,这个窗户的面积约为 0.9 米2?(不考虑木料加工时的损耗和木框所占的面积)师生活动:师生活动:此处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进行独立练习,并由学生代表上台投影讲解, 在讲解时教师通过进一步提问,让所有同学明晰每一步的重点以及需注意的问题。活动目的活动目的: 为了检测学生对本课教学目标的达到的情况,进一步加强知识的应用训练,我给出了上面的这个题目,由学生独立完成。此题仍是实际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估算对实际问题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产生求解的欲望。另外通过独立完成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此题与前两道题不同之处是,此题有两ABCD个解,进一步提醒学生全面考虑问题,不要漏解。第四环节:课堂小结第四环节:课堂小结活动内容:活动内容:通过本堂课你有哪些收获?谈谈你的感想。师生活动:师生互相交流总结探索估算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基本思路和关键,以及在求解(或近似解)时应注意的问题。活动目的活动目的:通过让学生分享收获,培养学生回顾思考、归纳概括的能力,也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可以互相学习, 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发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完成的程度; 通过教师的归纳提升, 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 方法等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第五节:布置作业第五节:布置作业1 习题 2.2 第 1 题、第 2 题、第 3 题.2 课本 p34-35 读一读(用二分法确定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