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全册4份).rar

相关 举报
  •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全册4份)
    • 【新教材】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生物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 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doc--点击预览
    • 【新教材】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生物第2章 群落及其演替 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doc--点击预览
    • 【新教材】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生物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doc--点击预览
    • 【新教材】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生物第4章 人与环境 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第一第一节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的数量特征一、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全部个体的集合。一、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全部个体的集合。种群既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又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既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又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提提示示 一定的区域,是指连续的区域,中间不能有间隔(地理隔离),如两个湖泊,这是两个一定的区域,是指连续的区域,中间不能有间隔(地理隔离),如两个湖泊,这是两个区域。区域。二、种群的数量特征二、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因素是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组成通过影响种群的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组成通过影响种群的 出生率和死亡率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从而 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性别比例能够影响种群的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性别比例能够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间接影响种群密度。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逐个计数法和估算法。逐个计数法适用于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逐个计数法和估算法。逐个计数法适用于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估算法适用于逐个计数非常困难的种群。估算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有样方法和标记重捕群;估算法适用于逐个计数非常困难的种群。估算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有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法。1 1 “两看两看法法”选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选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2 2 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应注意的问题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应注意的问题(1(1) )一般不选丛生或蔓生的单子叶草本植物,而选择个体数目容易辨别的双子叶草本植物。一般不选丛生或蔓生的单子叶草本植物,而选择个体数目容易辨别的双子叶草本植物。(2(2 ) ) 样方法并非只适用于植物。对于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如昆虫卵、蚜虫、跳蝻等样方法并非只适用于植物。对于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如昆虫卵、蚜虫、跳蝻等 也可用样方法调查。也可用样方法调查。(3(3 ) ) 植物的大小不同,样方面积也应不同。如乔木的样方面积植物的大小不同,样方面积也应不同。如乔木的样方面积 为为 100100 m m 2 2 ,灌木,灌木 为为 1616 m m 2 2 ,草本,草本 植物植物为为 1 m1 m2 2。(4(4 ) ) 选取样方时,要注意随机取样。例如对于方形地块常用五点取样法,狭长地块常用等距取选取样方时,要注意随机取样。例如对于方形地块常用五点取样法,狭长地块常用等距取 标记重标记重捕法捕法样法。样法。(5(5 ) ) 样方法中的计数要准确: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若有正好在边界线上的,应遵样方法中的计数要准确: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若有正好在边界线上的,应遵 循循 “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右”的原则。的原则。3 3 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应注意的问题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应注意的问题(1(1 ) ) 标志重捕法中标记物要合适,不能过于醒目;不能影响被标记对象的正常生理活动;标记标志重捕法中标记物要合适,不能过于醒目;不能影响被标记对象的正常生理活动;标记 物不易脱落,能维持一定时间。物不易脱落,能维持一定时间。(2(2 ) ) 标志重捕法中两次捕捉期间种群数量要稳定:被调查个体在调查期间没有大量迁入和迁出、标志重捕法中两次捕捉期间种群数量要稳定:被调查个体在调查期间没有大量迁入和迁出、 出生和死亡的现象。出生和死亡的现象。(3)(3)计算公式:计算公式:第二第二节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种群数量的变化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数学模数学模型型: :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包括数学公式和曲线图两种表现形式。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包括数学公式和曲线图两种表现形式。提示:同数学公式相比,曲线图表示的数学模型能更直观地反映出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但曲提示:同数学公式相比,曲线图表示的数学模型能更直观地反映出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但曲线图表示的数学模型不够精确。线图表示的数学模型不够精确。二、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二、种群数量增长曲线1 1. .种群的种群的 J J 形增长形增长( 1 1 )条)条件件: :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理想条件下。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理想条件下。( 2 2 )数学模型)数学模型数学公数学公式式:N:Nt t=N=N0 0 . .t t( N N0 0表示该种群的起始数量表示该种群的起始数量, t t 表示时间表示时间, N Nt t表表示示 t t 年后该种群的数年后该种群的数量量, 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要要点点 ( 1 1 )种群的增长率种群的增长率 1 1 ,“J J”型型曲线增长率是曲线增长率是不变的不变的。( 2 2 ) 1 1 时时, ,种群密度种群密度增大增大;= =1 1 时时, ,种群密度种群密度稳定不变稳定不变; 1 1 时时, ,种群密度种群密度减小减小。曲线曲线图图: : ( 3 3 )特)特点点: :增长率大增长率大于于 1 1 并且不变,增长速率增加。并且不变,增长速率增加。种群数量以一定倍数连续增长。种群数量以一定倍数连续增长。名师指导名师指导: 种群种群的的“J J”形增长在理论上是存在的,一般在实验室条件下或当一个种群刚迁形增长在理论上是存在的,一般在实验室条件下或当一个种群刚迁入新环境时可能出现,但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几乎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资源和空间不可能是无入新环境时可能出现,但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几乎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资源和空间不可能是无限的。限的。2 2. .种群种群的的“S S 形增长形增长( 1 1 )产生原)产生原因因: :自然界的空间和资源总是有限的。自然界的空间和资源总是有限的。( 2 2 )环境容纳)环境容纳量量: :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称 K K 值。值。( 3 3 )数学模)数学模型型: : ( 4 4 )特)特点点: : 种群数量达到种群数量达到 K/2K/2 时,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达到时,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达到 K K 值后,将保持相对稳定。值后,将保持相对稳定。种群的数量呈种群的数量呈“S S”形增长,这是由于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多,对食物和空间的竞争趋于激烈,(形增长,这是由于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多,对食物和空间的竞争趋于激烈,(天敌数量增多天敌数量增多),),导致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导致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要点要点( 1 1 ) K K 值不是一成不变值不是一成不变的的: :K K 值会随环境改变而发生变化,当环境遭到破坏时值会随环境改变而发生变化,当环境遭到破坏时, K K 值可能值可能会下降;当环境条件状况改善时会下降;当环境条件状况改善时, K K 值可能会上升。值可能会上升。( 2 2 )在环境条件稳定)在环境条件稳定, K K 值一定的情况下,种群数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值一定的情况下,种群数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在在 K K 值附近上下值附近上下波动。波动。( 3 3 ) K K 值不是种群数量的最大值不是种群数量的最大值值: :种群数量所达到的最大值可能会超种群数量所达到的最大值可能会超过过 K K 值,但这个值存在值,但这个值存在的时间很短,因为环境条件已遭到破坏。的时间很短,因为环境条件已遭到破坏。( 4 4 )出生数与死亡数的差值最大的时候,种群增长最快,此时对应的种群数量)出生数与死亡数的差值最大的时候,种群增长最快,此时对应的种群数量为为 K/K/2 2 ;出生;出生数等于死亡数时,种群不再增长,种群达数等于死亡数时,种群不再增长,种群达到到 K K 值。值。( 5 5 ) K K 值值、 K/K/2 2 的应用的应用K/K/2 2 应用应用要要点点 “J J”形增长曲线形增长曲线和和“S S”形增长曲线综合形增长曲线综合(1(1) )图图中中 b b 曲线的形成过程中何时出现了环境阻力?曲线的形成过程中何时出现了环境阻力? 始终存在环境阻力。始终存在环境阻力。(2(2)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含义是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含义是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数量。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数量。三三 种群数量的波动种群数量的波动1 1. .影响因素影响因素( 1 1 )非生物因)非生物因素素: : 如水分、温度、阳光等因素在特殊情况下能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进而影响种群数量的如水分、温度、阳光等因素在特殊情况下能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进而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变化。( 2 2 )生物因)生物因素素: :主要是种群特征和种间关系的影响。主要是种群特征和种间关系的影响。2 2. .种群数量的变化形种群数量的变化形式式: :增长、下降、波动和稳定。增长、下降、波动和稳定。四、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四、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1 1. .计数方法:对一支试管中的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计数,可以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先将盖玻片计数方法:对一支试管中的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计数,可以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先将盖玻片放在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放在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的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余的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中央,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2 2计数方计数方法法: :血细胞计数板有两种规格,如图所示,对血细胞计数板有两种规格,如图所示,对于于 16 216 25 5 的规格而言,计四角的规格而言,计四角的的 4 4 个个中方格共中方格共计计 10100 0 个小方格中的个体数量;而对个小方格中的个体数量;而对于于 25 x125 x16 6 的规格而言,计四角和正中间的(的规格而言,计四角和正中间的(共共5 5 个)中方格共个)中方格共计计 8 80 0 个小方格中的个体数量。个小方格中的个体数量。3 3 ,计算方,计算方法法: :每个大方格的体积每个大方格的体积为为 0.1 mm0.1 mm ( 1010- -4 4m mL L ),),故故 1 mL1 mL. .培养液中细胞个培养液中细胞个数数= =(一个(一个中方格中的细胞总中方格中的细胞总数数/ /中方格中小方格个数中方格中小方格个数) x400 x 10 x400 x 104 4稀释倍数。稀释倍数。3 3.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增长曲线的总趋势是先增加增长曲线的总趋势是先增加( s s 型),后降低。原因是在开始时培养液中的营养充足、空间充型),后降低。原因是在开始时培养液中的营养充足、空间充裕、条件适宜,酵母菌大量繁殖,种群数量剧增;随着酵母菌种群数量的不断增多、营养消耗裕、条件适宜,酵母菌大量繁殖,种群数量剧增;随着酵母菌种群数量的不断增多、营养消耗、p pH H 变化等,生存条件恶化,酵母菌死亡率高于出生率,种群数量下降。变化等,生存条件恶化,酵母菌死亡率高于出生率,种群数量下降。4 4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 1 )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边线上的酵母菌,应只计数相邻两个边及其顶角的酵母)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边线上的酵母菌,应只计数相邻两个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菌。( 2 2 )从试管中吸取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数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从试管中吸取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数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均匀分布,减少误差。( 3 3 )若酵母菌过多,应将吸取的培养液进行定量稀释后再计数。)若酵母菌过多,应将吸取的培养液进行定量稀释后再计数。( 4 4 )本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因为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在时间上形成前后自身对照;)本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因为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在时间上形成前后自身对照;但需要设置重复实验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但需要设置重复实验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4 4. .“J J”形增长曲线形增长曲线和和“S S”形增长曲线综合形增长曲线综合( 1 1 )“S S”形增长曲线的开始部形增长曲线的开始部分分“J J”形增长曲线形增长曲线。“J J”形增长曲线自始至终都保持指形增长曲线自始至终都保持指数增长,数增长,而而“S S”形增长曲线自始至终都有环境阻力。形增长曲线自始至终都有环境阻力。( 2 2 )自然状态下,种群)自然状态下,种群呈呈“S S”形增长,理想条件下种群形增长,理想条件下种群呈呈“J J”形增长,两增长曲线的差异形增长,两增长曲线的差异是由环境阻力造成的。是由环境阻力造成的。第第 3 3 节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一、非生物因素:在自然界,种群的数量变化受到阳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且其一、非生物因素:在自然界,种群的数量变化受到阳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且其影响往往是综合性的。影响往往是综合性的。二、生物因素二、生物因素1 1. .种群内部生物因素随着种群的增长,种内竞争会加剧,从而使种群的增长受到限制。种群内部生物因素随着种群的增长,种内竞争会加剧,从而使种群的增长受到限制。2 2. .种群外部生物因素种群外部生物因素( 1 1 )食物)食物( 2 2 )捕食)捕食( 3 3 )种间竞争)种间竞争( 4 4 )寄生或传染病)寄生或传染病教材拓展教材拓展( 1 1 )密度制约因)密度制约因素素: :某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相关,如食物、天敌等生某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相关,如食物、天敌等生物因素。物因素。( 2 2 )非密度制约因)非密度制约因素素: :某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无关,如气温和干旱等某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无关,如气温和干旱等气候因素以及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气候因素以及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第一节第一节 群落的结构群落的结构群落:指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群落:指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一、群落的物种组成一、群落的物种组成; ;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也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也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1 1)物种丰富度)物种丰富度: :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称为物种丰富度。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称为物种丰富度。(2 2)优势种)优势种: :对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物种。对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物种。地位地位: :在群落中占据优势,决定群落内部的环境条件,影响其他种群的生存和生长。在群落中占据优势,决定群落内部的环境条件,影响其他种群的生存和生长。名师指导名师指导 :群落中的物种组成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原来不占优势的物种:群落中的物种组成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原来不占优势的物种可能逐渐变得有优势;原来占优势的物种也可能逐渐失去优势,甚至从群落中消失。可能逐渐变得有优势;原来占优势的物种也可能逐渐失去优势,甚至从群落中消失。二、种间关系二、种间关系原始合作: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时,双方都受益,但分开后,各自也能独立生活。如海葵原始合作: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时,双方都受益,但分开后,各自也能独立生活。如海葵与寄居蟹(互惠)与寄居蟹(互惠)互利共生:两种生物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互利共生:两种生物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如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地衣中的真菌与藻类如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地衣中的真菌与藻类寄生: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宿主)的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的物质中获取营养并通常对宿主产寄生: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宿主)的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的物质中获取营养并通常对宿主产生危害的现象。如马蛔虫和马;噬菌体与细菌;菟丝子与大豆。生危害的现象。如马蛔虫和马;噬菌体与细菌;菟丝子与大豆。种间竞争:两种或更多种生物共同利用同样的有限资源和空间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现象。草原上种间竞争:两种或更多种生物共同利用同样的有限资源和空间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现象。草原上的牛和羊;农田里农作物与杂草。的牛和羊;农田里农作物与杂草。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如羊吃草,狼吃羊。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如羊吃草,狼吃羊。 互利共生数量上呈现互利共生数量上呈现“同生共死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种间竞争数量上呈现的同步性变化;种间竞争数量上呈现“你死我活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捕食数量上呈的同步性变化;捕食数量上呈现现“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的不同步性变化。三、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三、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1.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1 1)群落分层的原因)群落分层的原因: :植物的分层主要与光照强度有关。在陆生群落中,决定植物地上分层的植物的分层主要与光照强度有关。在陆生群落中,决定植物地上分层的环境因素还有温度等条件,决定植物地下分层的环境因素则是水分、无机盐等。动物的分层主环境因素还有温度等条件,决定植物地下分层的环境因素则是水分、无机盐等。动物的分层主要与食物、栖息场所等有关。要与食物、栖息场所等有关。(2 2)群落分层的意义)群落分层的意义: :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植物分层为动物提供了多种多样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植物分层为动物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2.2.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常呈镶嵌分布。度也有差别,常呈镶嵌分布。名师指导名师指导(1 1)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是指群落的空间结构,同一种群的不同个体不能构成垂直结构和水)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是指群落的空间结构,同一种群的不同个体不能构成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平结构。(2 2)影响水生生物垂直分布的因素除光外,还有温度、氧气等。)影响水生生物垂直分布的因素除光外,还有温度、氧气等。(3 3)高山上不同海拔地带分布着不同的植物,各种植物在山坡上呈镶嵌分布,体现的是群落的)高山上不同海拔地带分布着不同的植物,各种植物在山坡上呈镶嵌分布,体现的是群落的水平结构。水平结构。四、群落的季节性和生态位四、群落的季节性和生态位1.1.群落的季节性:由于阳光、温度和水分等随季节而变化,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也会随之发生有群落的季节性:由于阳光、温度和水分等随季节而变化,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也会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如群落在春季和夏季的物种组成和空间结构不同、鸟类和动物的迁徙、动物的冬规律的变化。如群落在春季和夏季的物种组成和空间结构不同、鸟类和动物的迁徙、动物的冬眠和夏眠。眠和夏眠。2.2.生态位: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生态位: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是群落中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五、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五、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1.1.实验原理实验原理(1 1)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且身体微小,常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调查。)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且身体微小,常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调查。(2 2)常用的统计物种相对数量的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常用的统计物种相对数量的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2.2. 采集土壤小动物的方法采集土壤小动物的方法(1)(1)简易采集简易采集法法: :用解剖针拨找同时用放大镜观察,发现小动物后进行采集。用解剖针拨找同时用放大镜观察,发现小动物后进行采集。(2)(2)诱虫器诱虫器采集采集: :诱虫器中的电灯是发挥作用的主要装置,诱虫器利用土壤小动物具有趋暗、趋诱虫器中的电灯是发挥作用的主要装置,诱虫器利用土壤小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避光的习性,使土壤小动物远离光源、热源。湿、避高温、避光的习性,使土壤小动物远离光源、热源。(3)(3)吸虫器吸虫器采集采集: :吸虫器中的纱布作用是防止将土壤小动物吸走,将其收集在试管中。吸虫器中的纱布作用是防止将土壤小动物吸走,将其收集在试管中。说明说明: :采集到的小动物可放入采集到的小动物可放入 70%70%酒精酒精中,也可将活着的小动物放人试管中。中,也可将活着的小动物放人试管中。温馨提示:温馨提示: 种间关系主要包括原始合作(互惠)、互利共生、寄生、种间竞争、捕食等。种内关系包括种间关系主要包括原始合作(互惠)、互利共生、寄生、种间竞争、捕食等。种内关系包括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两种类型。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两种类型。寄生与捕食寄生与捕食: :寄生中宿主的结构仍是完整的;捕食中被捕食者的结构已不完整。寄生中宿主的结构仍是完整的;捕食中被捕食者的结构已不完整。第二节第二节 群落的主要类型群落的主要类型一、群落的主要类型一、群落的主要类型荒漠生物群落:分布在极度干旱区,荒漠中植被极度稀疏,物种少,群落结构非常简单。荒漠生物群落:分布在极度干旱区,荒漠中植被极度稀疏,物种少,群落结构非常简单。草原生物群落: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地区、不同年份或季节雨量不均匀的地区;草原上动植物的草原生物群落: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地区、不同年份或季节雨量不均匀的地区;草原上动植物的种类较少,群落结构相对简单。种类较少,群落结构相对简单。森林生物群落: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的地区森林生物群落: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的地区; ;森林里树木繁茂森林里树木繁茂, ,群落结构非常复杂且相对稳定。群落结构非常复杂且相对稳定。湿地生物群落:分布在沼泽、河流、湖泊等地,物种丰富,结构复杂。湿地生物群落:分布在沼泽、河流、湖泊等地,物种丰富,结构复杂。海洋生物群落:在海洋中,由海洋生物组成;生物的分布具有垂直分布。海洋生物群落:在海洋中,由海洋生物组成;生物的分布具有垂直分布。二、群落中生物的适应性二、群落中生物的适应性不同地区的水分、温度、光照等条件不同,生活在某一地区的物种能够形成群落,是因为它们不同地区的水分、温度、光照等条件不同,生活在某一地区的物种能够形成群落,是因为它们都能适应所处的环境;群落中不同种群之间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有都能适应所处的环境;群落中不同种群之间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有机整体,从而维持种群之间的协调和平衡。机整体,从而维持种群之间的协调和平衡。 第三节第三节 群落演替群落演替1.1.概念概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2.2.类型类型: :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1 1)初生演替)初生演替: :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的地方发生的演替。特点特点: :演替速度缓慢,趋向形成新群落,经历的阶段相对较多。演替速度缓慢,趋向形成新群落,经历的阶段相对较多。举例举例: :在沙丘、裸岩、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在沙丘、裸岩、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演替过程(裸岩上的演替为例)演替过程(裸岩上的演替为例)裸裸岩岩阶阶段段地地衣衣阶阶段段苔苔藓藓阶阶段段草草本本植植物物阶阶段段灌灌木木阶阶段段森森林林阶阶段段温馨提示温馨提示 在演替进程中,地衣通过在演替进程中,地衣通过分泌有机酸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土壤,并积累有机物,这,并积累有机物,这为为苔藓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条件。苔藓能取代地衣的原因是的生长提供了条件。苔藓能取代地衣的原因是由于其植株高于地衣能获得更多的阳光,由于其植株高于地衣能获得更多的阳光,处于优势地位,逐渐取代了地衣处于优势地位,逐渐取代了地衣。群落演替时,不同种群间是群落演替时,不同种群间是优势取代优势取代( (填填“取而代之取而代之”或或“优势取代优势取代”)”),在森林阶段,在森林阶段能能( (填填“能能”或或“不能不能”)”)找到地衣、苔藓等其他植物。找到地衣、苔藓等其他植物。草本植物阶段的群落是否存在垂直结构?草本植物阶段的群落是否存在垂直结构?存在存在。群落演替是一个漫长但并非永无休止的过程群落演替是一个漫长但并非永无休止的过程: :当群落演替到与环境处于平衡状态时,就以相对当群落演替到与环境处于平衡状态时,就以相对稳定的群落为发展的顶点。稳定的群落为发展的顶点。(2 2)次生演替)次生演替: :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特点特点: :演替速度较快,趋向于恢复原来的群落,经历的阶段相对较少演替速度较快,趋向于恢复原来的群落,经历的阶段相对较少举例举例: :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3.3.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4.4.群落演替的方向群落演替的方向(1 1)在适宜的自然条件下,群落的演替一般朝着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功能完善)在适宜的自然条件下,群落的演替一般朝着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化的方向发展。能量能量: :总生产量增加,群落的有机物总量增加。总生产量增加,群落的有机物总量增加。结构结构: :生物种类越来越多,种间关系和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生物种类越来越多,种间关系和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稳定性稳定性: :自然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稳定性越自然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稳定性越来越高。来越高。(2 2)最终的演替结果主要由演替地所处的气候条件决定。如在干旱的荒漠地区很难形成森林。)最终的演替结果主要由演替地所处的气候条件决定。如在干旱的荒漠地区很难形成森林。第一节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内,由生物群落与它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内,由生物群落与它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项项目目非生物的物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质和能量生产者生产者消费者消费者分解者分解者自养自养异养异养异养异养实实例例阳光、热能、阳光、热能、水、空气、水、空气、无机盐等无机盐等光合自养:绿光合自养:绿色植物和蓝细色植物和蓝细菌等;化能合菌等;化能合成:硝化细菌成:硝化细菌大多数动物、寄大多数动物、寄生植物、寄生细生植物、寄生细菌、病毒菌、病毒营营腐生腐生生活的细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腐食菌和真菌、腐食动物动物作作用用生物群落中生物群落中物质和能量物质和能量的根本来源的根本来源将无机物转化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并为有机物,并将能量储存在将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有机物中加快生态系统中加快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有的物质循环;有利于植物的传粉利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和种子的传播通过分解作用将通过分解作用将生物遗体、排泄生物遗体、排泄物中的有机物分物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解为无机物地地位位必要成分必要成分基石基石、主要主要成成分。分。最活跃的成分、最活跃的成分、非必要非必要成分。成分。关键成分、必要关键成分、必要成分。成分。(2)(2)相互关系相互关系生产者生产者和和分解者分解者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桥梁桥梁”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二、食物链和食物网(1)(1)食物链食物链(2)(2)食物网食物网(5 5)不参与食物链组成的成分)不参与食物链组成的成分: :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7 7)食物网的复杂程度取决于有食物联系的生物种类)食物网的复杂程度取决于有食物联系的生物种类第二节第二节 能量流动能量流动一、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及过程一、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及过程注意注意 流入自然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指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流入人工生态系统流入自然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指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流入人工生态系统(如人工鱼塘)的总能量指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如人工鱼塘)的总能量指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人工输入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人工输入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2.2.第一营养级能量流动第一营养级能量流动3.3.第二营养级及其后营养级能量流动第二营养级及其后营养级能量流动(1 1)由图分析可知)由图分析可知 输入该营养级的总能量是指图中的输入该营养级的总能量是指图中的 b b ( (填字母填字母) )。粪便中的能量粪便中的能量( (c c) )不属于不属于该营养级同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应为化的能量,应为上一个上一个 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中流向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中流向分解分解者者的部分。的部分。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 (b b) )呼吸作呼吸作用消耗量用消耗量 ( (d d)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e e) ) 。 (同化量的(同化量的“2“2 个个”去路)去路)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e e) )分解分解者利用的能量者利用的能量( (f f) ) 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i i) ) 摄入量同化量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粪便量。同化量的同化量的“3“3 个个”去路(定量不定时,足够长的时间内能量去路)去路(定量不定时,足够长的时间内能量去路): :各营养级同化量a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b被下一营养级同化 c被分解者利用 ?其中最高营养级无其中最高营养级无 b b(填字母序号)(填字母序号)同化量的同化量的“4“4 个个”去路(定量定时,在一定时间内的去路)去路(定量定时,在一定时间内的去路)比比“3“3 个个”去路多的是去路多的是 未利用的能量。未利用的能量。二、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及研究意义二、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及研究意义1.1.能量流动的特点及原因能量流动的特点及原因(1 1)单向流动:原因)单向流动:原因:a.:a.食物链中生物间的捕食关系不可逆;食物链中生物间的捕食关系不可逆;b.b.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后,不可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后,不可重复利用。重复利用。(2 2)逐级递减:原因)逐级递减:原因:a.:a.自身呼吸作用消耗;自身呼吸作用消耗;b.b.分解者利用;分解者利用;c.c.未利用。未利用。一般来说,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为一般来说,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为 10102020。相邻两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相邻两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 = 100100某一营养级同化量上一营养级同化量2.2.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1 1)帮助人们将生物在时间、空间上进行合理配置,增大流入某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帮助人们将生物在时间、空间上进行合理配置,增大流入某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如,农如,农田的间种套作、蔬菜大棚的多层育苗等立体农业。田的间种套作、蔬菜大棚的多层育苗等立体农业。(2 2)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能量的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如沼气工程。利用率。如沼气工程。(3 3)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部分。 如如合理确定草场的载畜量。合理确定草场的载畜量。注意注意 能量利用率不等于能量传递效率,能量传递效率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一般为能量利用率不等于能量传递效率,能量传递效率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一般为10102020,这是不能改变的。,这是不能改变的。三、生态金字塔三、生态金字塔 第三节第三节 物质循环物质循环一、物质循环一、物质循环: :组成生物体的碳、氢、氧、氮、磷、硫等元素,都在不断进行着从非生物环境到组成生物体的碳、氢、氧、氮、磷、硫等元素,都在不断进行着从非生物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非生物环境的循环过程。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非生物环境的循环过程。(2 2)特点)特点: :全球性、循环往复。全球性、循环往复。名师指导:名师指导:“物质物质”主要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化学元素,而不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主要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化学元素,而不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二、碳循环(如图所示)二、碳循环(如图所示) (1 1)大气中的)大气中的 CO2CO2 库中的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的方式库中的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的方式: :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和一些生物的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和一些生物的化能合成作用。化能合成作用。(2 2)碳元素进入非生物环境(大气)的主要方式)碳元素进入非生物环境(大气)的主要方式: :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3 3)碳的循环形式)碳的循环形式: :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以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以 CO2CO2 的形式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的形式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4 4)碳的存在形式)碳的存在形式: :非生物环境中主要以非生物环境中主要以 CO2CO2 和碳酸盐的形式存在,生物群落中则以有机物的和碳酸盐的形式存在,生物群落中则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形式存在。三生物富集三生物富集(1 1)概念)概念: :生物体从周围环境中吸收、积蓄某种元素或难以降解的化合物,使其在机体内浓度生物体从周围环境中吸收、积蓄某种元素或难以降解的化合物,使其在机体内浓度超过环境浓度的现象,称为生物富集。超过环境浓度的现象,称为生物富集。(2 2)特点)特点: :元素或化合物会沿着食物链逐渐在生物体内聚集,生物所占营养级越高,其体内这元素或化合物会沿着食物链逐渐在生物体内聚集,生物所占营养级越高,其体内这些物质的浓度越高。些物质的浓度越高。四、四、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1 1)两者是同时进行的,彼此相互依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全册4份).rar)为本站会员(TECH)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生物 > 人教版(2019) > 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