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二节城镇化(基础知识+重难点+检测) 讲义.docx

上传人(卖家):大布丁 文档编号:2006598 上传时间:2021-12-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7.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二节城镇化(基础知识+重难点+检测) 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二节城镇化(基础知识+重难点+检测) 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二节城镇化(基础知识+重难点+检测) 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二节城镇化基础知识基础知识1 城镇化的意义(1)城镇化城镇化:城镇化也称城市化,一般是指乡村人口向城镇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城镇化的三个主要标志:城镇人口增加.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例上升(最重要指标),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大。(2)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城镇化与工业化密切相关,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反映社会的进步。一个国家和地区城镇化的水平,体现其工业化程度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对城镇化的影响:工业化扩大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出现了一大批工矿业城市;工业化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人口增加;工业

2、化促进了城镇本身基础设施的完善,加大了对工业和人口的吸引力。(3)城镇化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城镇化和区域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城镇是区域的中心,集中了大量的人口、工业、服务业和基础设施等,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社会繁荣环境改善;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可为城镇的发展增添动力,推动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城经济增长:城镇化有助于推动区域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改善产业结构;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会拉动内需,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城镇里建筑密集,人口密度和居住密度大,水、电、天然气等设施集中,可提高土地、水等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城乡居住环境:城镇化伴随着污染物的集中排放,同时也便

3、于人们对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提升环境质量;通过平整土地、修建设施、绿化等措施,改善城乡居住环境。增强区域社会和谐:城镇里就业机会众多,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服务;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受教育水平的差别不断缩小,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逐渐趋同。2 世界城镇化进程(1)世界城镇化进程18 世纪中叶之前:世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很低,不到 2%。18 世纪中叶至 19 世纪末:自 18 世纪中叶开始,欧美各国相继经历了工业革命,城镇化开始加快发展。在 19 世纪的 100 年里,世界人口增加了 70%,城镇人口增加了 340%,1900年世界城镇人

4、口比例提高到 13.3%。20 世纪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城镇化的速度、规模、范围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世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迅速上升,至 2016 年,世界城镇人口比重达到 54.3%。(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项目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起步时间早晚早(英国最早,从 18 世纪中叶开始)晚(20 世纪中叶以来)原因工业化早国家独立较晚,工业化晚目前速度快慢趋缓甚至停滞速度加快原因城镇化已推进到相对成熟阶段民族经济发展,城镇人口增长迅速城镇化水平高:经济发展水平高,推动了城镇化进程低:乡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城乡经济出现巨大反差所处阶段后期成熟阶段初期阶段或中期加速阶段动力

5、农业现代化发展,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镇迁移民族独立运动的胜利, 经济迅速发展现象或问题逆城镇化现象(大城市人口向乡村点和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中心区人口萎缩)城镇发展不合理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农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完善城镇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快, 农村劳动力过剩(3)世界城镇化进程的三个阶段:综合世界各国城镇化进程,各国城镇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这条曲线符合一般城镇化发展的实际。后期阶段:城镇化水平比较高,城镇人口比例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在有些地区,城镇化地域不断向农村推进,一些大城市的人口和产业迁往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村镇,使大城市人口减少。中期阶段;人口

6、向城镇迅速聚集,城镇化推进很快。随着人口和产业向城镇集中,城区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汽车普及后,许多人和企业开始迁往郊区。初期阶段:城镇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3 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大气污染原因及危害:城镇居民燃烧煤炭等排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汽车、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排放出的尾气。使城镇环境质量日益下降,危害人们的健康。导致光化学烟雾及酸雨,破坏土壤、水质,危害生物,腐蚀建筑物。整治措施: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严重的企业,实行集体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水污染原因及危害:城镇工业废水、居民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使江河湖海和地下水

7、的水质变坏。危害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的繁殖,污染环境。整治措施: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排放。垃圾污染原因及危害:随着工业生产发展,建设规模扩大,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城镇固体垃圾废弃物急剧增加。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整治措施:及时清除,实行分类回收、利用。噪声污染原因及危害: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妨碍人们休息、工作和交谈,甚至影响人体健康。整治措施: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区布局,建立绿化隔离带。(2)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原因及危害:城镇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加上缺乏合理的城市规划和管理。城市基础设施远远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会出现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现

8、象。导致时间和能源的严重浪费,影响城镇的环境质量。整治措施: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市道路,加快住房建设。增加就业难度,扩大失业队伍原因及危害:城市人口急剧增长,乡村人口无序迁入,造成贫困问题、内城衰落问题和社会治安问题。整治措施: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发达国家:城镇化过程中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均有,但环境污染问题大部分得到有效解决。原因是不断治理环境污染。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过程中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均有.较发达国家严重。原因是发展中国家现在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 各类城镇化问题相对较多, 有的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畸形发展,与经济发展不

9、相适应,失业率高、贫困等社会问题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或制约了城镇的发展。4.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1)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在城市管理中,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对各类空间信息的储存、分析和处理功能,结合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导航功能,为市民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搭建信息平台提供便利。(2)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中的应用:在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中,地理信息系统依托其强大的数据管理、图层分析、制图等功能,为政府、企业等提供全方位的应用服务。例如,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提供优化方案。重难点重难点城镇化郊区城镇化、逆城镇化、再城镇化的区别项目城镇化郊区城镇化逆城

10、镇化再城镇化时间19 世纪至 20世纪上半叶20 世纪 50 年代至70 年代20 世纪 70 年代至 80年代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表现人口由乡村迁往城镇, 城镇规模不断扩大, 农村地域转变为城镇地域人口由城镇中心向郊区迁移人口继续迁往郊区以及周边的中小城镇和乡村,大城市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由郊区或农村向城镇中心地区回流原因城镇的拉力和乡村的推力城镇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为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城镇中心地区的开发,高科技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问题探究问题探究2018 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了 58%(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但是如果挤掉“水分”的话,我国只有 42%左右的城镇化率。我国正在

11、探索“共建式城镇化”模式,乡村振兴、特色小镇和大中小城市网络化三大关键点同时发力,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之路。据此回答 12 题。1试推测我国城镇化的“水分”主要是指()A众多农民工进入城市造成的伪城镇化B城市基础设施的滞后C快速的郊区城镇化引起的城市扩张D大城市过度膨胀产生的逆城镇化2 “共建式城镇化”模式对下列哪个问题可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A逆城镇化B大城市病C城镇污染D房价上涨答案:1.A2.B解析:第 1 题,伪城镇化又称为“不完全城镇化”,是指受中国城乡分割以及户口制度的约束,大量的农村产业工人,虽然居住在城市并被计算为城市人口,但其并不能同等享受到城市的各类公共服务,其收

12、入水平、消费模式无法等同于一般城市人员。结合选项可知 A正确。第 2 题, “共建式城镇化”模式是乡村振兴、特色小镇和大中小城市共同发展,有利于大城市职能的分散,缓解大城市病,B 正确。逆城镇化主要在发达国家,我国还不明显,A错;城市污染并不一定是人口少就少,人口多就多,与管理和人口素质等多种因素有关,C错;房价上涨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大中小城市、特色小镇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这些地方的房价会有一定的上涨,故 D 错。读我国中部某中等城市 1987 年和 2017 年城区面积变化图,回答 34 题。3据图推测该市城镇化的主要标志有()城市数量的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加出现城市群ABCD4在

13、该市的城镇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耕地面积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加剧生物多样性增加矿产资源枯竭ABCD答案:3.C4.B解析:第 3 题,图中没有显示城市数量的增加,错误;19872017 年,城市用地规模扩大,正确;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加,正确;图中只有一个城市,没有出现城市群,错误。正确,C 正确。第 4 题,在该市的城镇化过程中,城市用地规模扩大会导致耕地面积减少,正确;城市用地规模扩大会导致城市热岛效应加剧,正确;城市用地规模扩大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错误;城市周边有铁矿,矿产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随着开发力度加大,会导致矿产资源枯竭,正确。正确,B 正确。跟踪检测跟踪检测1关于堵

14、车,网民戏说:“北京是首堵,成都是成天都堵,重庆是重复的堵,上海是上路就堵,广州是广泛的堵,长春是长年的堵,天津是天天的堵,深圳是深深的堵!”结合所学知识,针对我国大城市经常堵车下列建议不可行的是()A合理规划城市道路B完善交通网C大力发展航空运输D倡导公共交通【答案】C【详解】航空运输业是一个高投入的产业,其运营成本非常高,且设备操作复杂,技术要求高,主要用于中长距离的运输,因此大力发展航空运输,对缓解城市内交通拥堵没有意义,也没有效果,C 选项符合题意;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可以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完善城市交通运输网络,倡导公共交通。故选 C。新时代有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正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为

15、高质量的发展阶段,与之相应的城市化发展正处于由中期快速成长阶段向后期质量提升阶段转变。 读不同时期城市化人口流向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2人口流动出现单向集聚的原因是()A城市化水平高B城市功能齐全C城市规模大D交通设施的完善3人口由城市向农村流动的根本原因是()A经济利益的推动B户籍制度的改革C生活品质的提升D城乡关系的改善【答案】2B3C【解析】2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有推力,如农村就业机会少、医疗设施落后、教育设施缺乏、交通不便等,以及城市化发展的拉力,如城市就业机会多,收人水平高,医疗设施齐全、 教育设施完善、 交通便利等能为人们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故 B 项正确,A,C,D 项错误。故选

16、 B。3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出现了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问题,而受国家新农村政策的影响,随着农村的生态环境、交通条件以及住房条件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回到农村生活不再代表着生活品质的下降,反而可以避开城市化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提升生活品质,故C项正确,A,B,D 项错误。故选 C。随着京沪严控“大城市病”等一系列原因, 各一线城市的人口增长率出现了明显的分化。下表示意 2017 年我国四大一线城市人口总量及增长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城市深圳广州上海北京人口数量(万人)1252.831449.842418.332170.7增长率%4.943.14-0.06-0.104表中四城市()A上海人

17、口总量减少最多 B北京人口总量减少最少C广州人口总量增加最慢D深圳人口总量增加最快5京沪人口总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发展呈负增长B落后产业淘汰迁出C城市环境质量较差D自然增长率为负值【答案】4D5B【分析】4本题考查人口增长率概念的理解。从表格中的增长率可知,深圳、广州人口增长率为正值,人口总量增加,上海、北京人口增长率为负值,人口总量减少。由表中数据计算可知,上海減少了约 1.45 万人,北京减少了约 2.17 万人,说明北京人口总量减少最多;深圳人口增长率为正值且最大,说明深圳人口总量增加最快,D 正确,ABC 错误,故选 D。5本题考查京沪人口変化的原因。京沪人口总量変少的主要原因

18、是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城市中的落后产业向外转移及人口调控政策的变化,带动了人口向外迁移,B 正确。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落后产业转出,高效益的产业转入,京沪两地的经济发展没有出现负增长,A 错误。在我国,现阶段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而不是环境因素,C 错误。人口增长包括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 京沪两地人口增长率为负值, 主要是机械增长中人口以迁出为主,京沪两地经济发达,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但并非负增长,D 错故。B 正确,ACD错误,故选 B。在地图上隐去陆地和海洋, 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 其中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称人类大陆。读人类大陆局部图,回答下列小题。6纵观人类发展史,下列有关世

19、界人口分布趋向性的表述正确的是()A趋向于中高纬度B趋向于内陆地区C趋向于地势平坦地区D趋向于森林密布区7如今,下列有关人口密集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劳动力充足B地虚假城市化明显,城市环境问题突出C地第三产业发达,郊区城市化显著D地矿产资源丰富,港口贸易往来频繁8受经济因素影响的人口迁移方向最有可能为()ABCD【答案】6C7D8B【分析】6通过图文可知,人口分布趋向于中低纬度,A 错误。人口分布趋向于沿海地区,B 错误。趋向于地势平坦的地区,C 正确。如刚果盆地和亚马孙热带雨林,人口分布较少,所以人口分布并不趋向于森林密布区,D 错误。故选 C。7由图可知,地位于东亚地

20、区,如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并不高,A 错误。地位于南亚地区,如印度出现了滞后城市化,B 错误。地位于欧洲西部,逆城市化现象显著,C 错误。地位于北非地区,这些地区的矿产资源丰富,港口贸易往来频繁,D 正确。8受经济因素影响的人口迁移方向主要由经济欠发达地区迁往经济发达地区,图中四个地区中,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所以最有可能的迁移方向为,故选 B。成渝城市群处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沿长江通道横轴和包昆通道纵轴的交汇地带,城镇化率达 53.8。土地面积占全国的 1.9;2019 年经济总量占全国的6.4,常住人口占全国的 7.2,上市公司市值占全国的 2.2。从产业来看,重庆和成都均将汽车制造

21、和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大力发展, 新材料、 “互联网”等产业也均是两城积极发展的产业。 但受经济“虹吸”效应影响, 使得城市群中的其他城市发展动力不足,出现经济“塌陷”,导致中等规模城市的缺乏。近年来,成渝城市群在数字化发展态势方面成效显著,就得益于城市群的先进示范和辐射作用,绵阳、南充、宜宾等城市数字化进程也按下了“快进键”。如图示意城市群不同发展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据材料推断,成渝城市群的发展阶段最可能是()A雏形发育期B快速发育期C趋于成熟期D成熟发展期10从环境承载力的角度分析,成渝城市群进一步发展的突出优势是()A土地资源B交通条件C产业优势D人口资源11下列措施中,能有效

22、缓解成渝城市群经济“虹吸”效应的是()A加强核心城市的高密度发展B各城市完善独立的公共服务C推动产业分工的垂直化发展D加大高科技产业的竞争力度【答案】9B10D11C【分析】本题考查城市化的发展以及读图分析和解读信息的能力。9 据材料“其他城市发展动力不足, 经济塌陷, 中等规模城市缺乏”可知, 成渝城市群处于“两城独大”的快速发展阶段,不具备趋于成熟期和成熟期的城市层级发展体系。故选 B。10据材料可知,常住人口占全国的 7.2%是各项指标最高,因此成渝城市群突出优势在人口,优势产业正在积极发展中,尚未形成强大的产业优势。故选 D。11加强核心城市的高密度发展,会加强虹吸效应,而非缓解,A 错误;缓解虹吸效应需加强不同层级的分工与合作,因此各城市完善独立的公共服务不利于缓解虹吸效应,B 错误;成渝两城优势明显,高科技产业的竞争力大,会加强虹吸效应,D 错误;产业分工的垂直化发展是指不同层级间的城市因经济和技术实力差异而引起的产业分工, 有利于不同层级的城市利用自身优势都获得相应发展,进而缓解虹吸效应。故选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地理 > 人教版(2019) > 必修第二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19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二节城镇化(基础知识+重难点+检测) 讲义.docx)为本站会员(大布丁)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