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新教材】2021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三1.1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学案.docx--点击预览
- 【新教材】2021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三1.2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学案.docx--点击预览
- 【新教材】2021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三1.3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学案.docx--点击预览
- 【新教材】2021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三2.1 节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学案.docx--点击预览
- 【新教材】2021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三2.2 中国的能源安全 学案.docx--点击预览
- 【新教材】2021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三2.3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资源 学案.docx--点击预览
- 【新教材】2021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三2.4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 学案.docx--点击预览
- 【新教材】2021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三3.1 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学案.docx--点击预览
- 【新教材】2021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三3.2 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 学案.docx--点击预览
- 【新教材】2021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三3.3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 学案.docx--点击预览
- 【新教材】2021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三3.4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学案.docx--点击预览
- 【新教材】2021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三4.1 走向生态文明 学案.docx--点击预览
- 【新教材】2021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三4.2 国家战略与政策 学案.docx--点击预览
- 【新教材】2021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三4.3 国际合作 学案.docx--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第一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学习目标1. 了解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的安全。知识点梳理1、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类型1. 作用: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2. 类型: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支撑服务。2、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1. 问题: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被破坏。2. 服务:(1)需要控制在自然环境允许的范围内,不能超出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极限。(2)在不损害自然环境以保证自然环境服务功能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选择最优的利用方案。例题大多数环保专家认为保护热带雨林是目前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最有效和最廉价的手段。材料说明热带雨林具有( )的作用。A. 维护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B. 维护全球碳氧平衡C. 维护生物的多样性D. 是全球宝贵的生物基因库解题思路:热带雨林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护全球碳氧平衡。答案:B、课后练习1.2018 年 2 月 2 日3 日,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中的环境的主体(中心事物)是()A. 人类 B. 生物 C. 地球 D. 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2.能持续利用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生产活动是() A. 山区毁林开荒 B. 围湖造田 C. 在黄淮海平原上建造林网 D. 过量抽取地下水3.渔民出海捕捞是利用自然环境的() A. 供给服务 B. 调节服务 C. 文化服务 D. 支撑服务4.读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表示人类社会的是() A.内圆 B.外圆 C.箭头 D.箭头(2)下列人类活动能用图中箭头表示的是() A.废弃物 B.生存空间 C.物质和能量 D.消费活动(3)若箭头表示沿海低地淹没,则箭头表示() A.全球气候变暖 B.温室气体大量排放 C.极冰融化 D.海水膨胀5.下图为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时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态度主要是() A.崇拜 B.依赖 C.征服 D.友好(2)下列图序中,符合人地关系思想历史演变的是() A. B. C. D.6. 2020 年 7 月 2 日,由生态环境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周刊和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共同承办的 2020 年“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于多家线上平台播出。作为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由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周刊主办的第十一届“绿色发展低碳生活”公益展,也首次以线上直播的形式和屏幕前观众见面。今年把展搬到线上,既是应对突发疫情的需要,也希望通过新的探索给大家带来更多惊喜。号召人们从这场线上公益展开始,迈出改变的步伐,从自身做起,从一件件低碳小事做起。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 “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的主旨重在强调() A.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对立 B.人类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C.扩大绿地面积 D.人类的主观能动性(2)首都钢铁公司已基本搬迁到河北唐山曹妃甸地区,首钢的搬迁最有利于改善北京的() A.大气质量 B.交通 C.水质 D.水土流失 7. 2018 年 12 月 25 日, 中国绿色 GDP 绩效评估报告(2018 年全国卷)发布。该报告基于学界对绿色 GDP 的界定之核心内核,充分考虑到经济增长中的能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生态损耗,以 GDP、人均 GDP、绿色 GDP、人均绿色 GDP、绿色发展指数 5 个指标,综合呈现了全国内陆 31 个省自治区市的绿色发展情况。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以下有关“绿色 GDP”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绿色 GDP”的增长主要靠提高绿色农业产值和第三产业在 GDP 中的比重来实现B.“绿色 GDP”的含义之一是不追求 GDP 的增长速度,而追求环境质量C.“绿色 GDP”的提高会增加资源的相对消耗量D.“绿色 GDP”的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2)近几年北京郊区的农村在秋收以后,某些农作物秸秆并不挖掉,而是等到第二年春耕之前再挖掉,这种做法的好处是() A.涵养水源 B.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肥力C.农民忙于反季节蔬菜的种植,没有时间 D.防风固土,减轻沙尘天气的危害8. 2017 年 3 月 22 日是第 25 个“世界水日”,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结合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完成下列小题。 (1)我国工农业生产受缺水威胁最严重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 D.华北地区(2)有利于解决该地区水资源供给服务问题的人类活动有() 跨流域调水实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提高水价,强化节水意识缩小工农业生产规模,减少耗水量科学种田,实施节水灌溉技术改造自然,实施人工降雨A. B. C. D.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云南省的哀牢山中,一层层梯田不停息地漫向四野,朝着天际跋涉。它的形象莽然巨大,占据天地,却宁静安详,无声无息,精致到绝美,那磅礴大气与细腻爽洁的点线相谐,堪称真正的世界奇迹。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红河州哈尼族多处于封建领主制经济和封建地主制经济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哈尼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1)在哈尼梯田(元阳梯田)这个环境中有哪些环境要素? (2)哈尼地区的自然环境要素给当地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哪些不利影响? (3)哈尼地区的哪些社会环境因素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有利影响? 10 读人类社会演进示意图(图甲)和人地关系示意图(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三种社会形态中,哪些属于图乙所示人地关系原理的范畴? (2)列举两项中国古代破坏自然环境支撑服务功能的农业生产活动。 (3)影响人地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答案】 A 【解析】 【分析】根据材料分析可知,一切环境的形成都是以“人类”为主体的。人类在适应环境的同时又影响着环境。故 A 正确。 故答案为:A。 2.【答案】 C 【解析】 【分析】A、B、D 选项表述的生产活动都破坏了周围的环境,使得周围环境与人类对立起来;C 选项表达的人类活动目的是防止风沙影响黄淮海平原农业的发展,使得周围环境和人类活动相协调。 3.【答案】 A 【解析】 【分析】海洋可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资源,渔民出海捕捞是利用自然环境的供给服务。故 A 正确。 故答案为:A。4.【答案】 (1)A(2)A(3)B 【解析】 【分析】 (1)在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相关模式图中,一般用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的传输方向、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用圆表示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人类社会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并占据一定的空间,因此,表示人类社会的应是内圆。 (2)消费活动是在人类社会中完成的,产生的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环境中,用箭头表示;自然环境向人类社会提供生存空间、物质和能量,用箭头表示。 (3)沿海低地淹没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冰融化和海水膨胀的结果,而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则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人类活动。 5.【答案】 (1)C(2)B 【解析】 【分析】 (1)从图中可知人类大规模地开发环境应对应工业文明阶段,人类对自然的态度是征服自然。 (2)图主要突出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应为采猎文明时期;图既表现出人对环境的影响,又表现出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应为后工业文明时期,即谋求人地和谐,故选 B。 6.【答案】 (1)B(2)A 【解析】 【分析】 (1)绿色发展低碳生活”是善待自然的做法,能够实现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和谐统一。 (2)首钢对所在地区大气、水源会造成污染,此外还会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加剧城市交通紧张,但最严重的还是大气污染,因此首钢搬迁有利于改善大气质量。 7【答案】 (1)D(2)D 【解析】 【分析】 (1) “绿色 GDP”是指扣除经济活动中投入的环境成本后的国内生产总值,GDP 越高,投入的环境成本越低, “绿色 GDP”越高,要降低投入的环境成本就要尽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所以“绿色 GDP”的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故 D 正确。 (2)某些农作物的秸秆在秋收之后不挖掉,而是等到第二年春耕之前挖掉,最终还是挖掉了,所以不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和肥力,但是可以起到防风,减少春秋田地尘土被风吹向空中,从而减少少尘天气和巩固土壤的作用;在秋冬季的农田,基本没有种植农作物,不需要涵养水源;北京冬天比较冷,不适合种反季节蔬菜。故 D 正确,ABC 错误。 故答案为:(1)D;(2)D。8.【答案】 (1)D(2)A 【解析】 【分析】 (1)华北地区降水少,季节分配不均,且径流量小,水资源贫乏;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水量大,且水污染和浪费严重,因而缺水最严重;西北地区尽管水源不足,但耗水量小,故不是受缺水威胁最严重的地区。故 D 正确。 (2)跨流域调水可以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导致的缺水问题;实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提高水价,强化节水意识,可以减少水资源浪费;科学种田,实施节水灌溉技术,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农业需水总量,故正确;缩小工农业生产规模,与当地经济发展相冲突,不是有效可行的措施;实施人工降雨,只是局部改变了降水的时空分布,且成本较高,效果较差,不是有效可行的措施,错误。故 A 正确。 故答案为:(1)D;(2)A。 9.【答案】 (1)自然环境要素:阳光、大气、生物、土壤、水和岩石等。社会环境要素:生产力、科学技术、社会制度等(2)修建梯田的劳动量大,耕作和取水不便;粮食的产量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3)生产力、科学技术、社会制度等 【解析】 【分析】第(1)题,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四大圈层的主要环境要素是土壤、岩石、大气、水、生物等,加上阳光,共同构成了环境的自然要素;哈尼梯田是人类活动改造地形要素而成的人工景观,在修建梯田的过程中,不仅有人类的劳动,而且加入了农业生产技术,反映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规模庞大的梯田是人类群体劳动的结果。第(2)题,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当地为地形崎岖的山区,坡度较陡,修建梯田的劳动量大,耕作和取水不便;云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易发生自然灾害。第(3)题,理论上,坡度较陡的山区不适合发展耕作业,但这里长期的封建领主制经济和封建地主制经济阶段为大规模的群体活动(修筑梯田)提供了可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解放了生产力,梯田的建立,为居民提供了充足的粮食,闭塞的环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10.【答案】 (1)农业社会、工业社会(2)放火烧山;围湖造田(3)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或生产工具;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人口数量 【解析】 【分析】 (1)从图乙中可判断此时人类不断开发自然环境,从环境中获取资源,并大量地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人类对环境带来了影响,使人地关系不协调,所以应出现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时期。 (2)中国古代不利于生态平衡的农业生产活动就是滥垦。滥垦一方面反映了古人对生态环境认识的局限;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口的增加,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地区人口增加,为获得更多耕地资源,人们围湖造田,破坏湿地。 (3)由材料中信息可以判断,影响人地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有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或生产工具,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人口数量。 故答案为:(1)农业社会;工业社会。 (2)放火烧山,围湖造田。 (3)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人类对人地关系的理解,人口数量。第一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二节自然资源及其利用学习目标1. 了解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知识点梳理1、自然资源及其属性1. 分类: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海洋资源。2. 属性:(1)自然: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2)社会:受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的需求及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2、自然资源的数量特征1. 有限性:(1)自然资源数量的限制。(3)自然资源获取能力的限制。2. 稀缺性:受自然资源有限性制约,自然资源供给不能无限度地满足人类,因此自然资源具有稀缺性。例题读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结构图,完成下列小题。 1 关于上图,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林地比重大,森林资源丰富,是我国土地利用的突出优势B.沙漠、石头山地、永久积雪冰川占 21.6%,说明我国后备土地资源充足C.随着土地保护意识增强,工矿、交通、城市用地将会减少D.随着人口增长,我国相当长的时间内,人均土地数量将会减少2 我国政府把“切实保护耕地”作为基本国策的根本原因是() A. 耕地土壤肥沃 B.耕地主要分布平原地区 C.我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大 D.耕地使用存在浪费现象【答案】 (1)D(2)C B. 【解析】 【分析】 (1)从图中可看出,林地比重小,只占 16.6%;沙漠、石头山地、永久积雪冰川虽然比重大,但是都难以利用,不能成为后备土地资源;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工矿、交通、城市用地还会进一步增大;人口数量增加,人均土地数量就会减少。 (2)我国人口多,人均耕地少,粮食需求量大,为保证粮食安全,就要保护耕地,因此保护耕地的根本原因是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以下是我国水资源情况的相关资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3 年 7 月,随着夏日气温的攀升,安徽巢湖蓝藻大面积暴发(如下图),湖水腥、臭、稠,因而造成部分区域供水紧张。合肥市 2011 年人均水资源量 389 立方米,实际年人均用水却高达 426 立方米。预计 2015 年,合肥市的供水量达到 7 亿多方(立方米),缺口至少有 5 亿方。材料二中国与发达国家水资源利用状况表。1 简述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2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 3 合肥市为缺水所困惑,为解决合肥市水资源问题,请提出可采取的有效措施。【答案】 (1)夏秋较多,冬春较少;东部多,西部少,南部多,北部少(2)问题:水污染严重,水资源供应紧张,水资源利用率低。原因:大量的污水排放,造成严重的水污染,使可利用水资源减少;节水意识淡薄,水资源利用技术落后,浪费严重,导致利用率低(3)防治水体污染,改善合肥市河流、湖泊的水质;节约用水,增强节水意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工、农业节水技术。 【解析】 【分析】 (1)根据所学知识,我国降水受到夏季风影响,时间分配不均匀,夏秋较多,冬春较少;空间分布不均匀,东部多,西部少,南部多,北部少。 (2)水资源问题主要从水污染、需水量大、利用率等角度分析。问题有水污染严重,水资源供应紧张,水资源利用率低。造成的原因有:大量的生产生活污水排放,造成严重的水污染,产生水质型污染,使可利用水资源减少;人们节水意识淡薄,水资源利用技术落后,浪费严重,导致利用率低。 (3)从开源可节流两个方面提出措施,针对问题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措施。防治水体污染,改善合肥市河流、湖泊的水质;节约用水,增强节水意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工、农业节水技术。 课后练习1.下表为浙江省“十四五”(2021-2025 年)电力装机容量和结构目标(单位:万千瓦)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非水可再生能源光伏发电水电火电核电风电生物质发电装机1171599491115171862402020 年占比11.55%59.1% 8.98%14.96%1.83%2.37%装机151374621401 28006302702025 年占比10.65%52.54%9.86%19.71%4.44%1.9%1“十四五”期间,浙江省( ) A.火电发电量下降 B.核电增速最快 C.能源结构转化为清洁能源为主 D.各类能源供给都有所增长2 浙江省“十四五”期间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发电的原因是( ) A.电力需求量激增 B.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 C.能源结构调整 D.成本低,清洁能源2.石油是现代工业和现代文明的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不可或缺、无法替代的重要能源和工业原料,国民经济对石油具有很强的依赖性。根据美国 EIA 预测,到 2025 年,中国每天要消费掉至少 1280 万桶石油,其中 940 万桶要靠进口。由此可见我国石油生产已远远不能满足自身经济发展的需求。过度依赖国际石油进口无疑会有很多潜在的风险,并且会在特殊时期受到西方国家的制约和挑战。读 1999 年2009 年我国不同地区石油生产量和进口量变化图(如图 3),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甲、乙、丙、丁四地依次最可能为( ) A.东北 华北 华东 西北 B.西北 华北 华东 东北 C.华北 西北 华东 东北 D.华东 华北 东北 西北2 丙地区进口量远远大于其他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甲地区石油资源枯竭,供给不足 B.乙地区地广人稀,经济相对落后,能源需求量小C.丙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D.丁地区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能源需求量小3 随着我国对国际石油依赖度增强,我国日益重视能源安全。就开源方面最有效的措施是( ) A.提高能源利用率 B.拓宽石油销售渠道 C.倡导低碳节约能源 D.拓展石油进口渠道3. “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是在鱼塘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该方式较好地解决了发展新能源与大量占用农业用地的矛盾,为资源的综合利用开辟了新思路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合大范围建“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的是( ) A.准格尔盆地 B.长江三角洲 C.青藏高原 D.黄土高原2“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会( ) A.干扰无线电通讯 B.降低水体温度 C.加快浮游植物生长 D.导致赤潮的发生3 通过调节太阳能电池板与水面之间的夹角,可以提高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我国各地的“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正午时该夹角应调节至最大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4.可达性是指从某一位置通过特定的交通运输系统到达目的地的便利程度,下图为俄罗斯四大港口的某资源可达性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四大港口的该资源可达性由低到高为( ) A.丙丁乙甲 B.乙丙丁甲 C.甲丁丙乙 D.丁丙甲乙2 影响该资源可达性的主要自然因素有( ) 资源分布气候地形河流A. B. C. D.5.我国光照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大致是( ) A. 夏季多冬季少,西部多东部少 B. 夏季多冬季少,南部多北部少C. 夏季少冬季多,西部多东部少 D. 夏季少冬季多,南部多北部少6.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但种类较少 B. 人均占有量少,资源相对紧缺C. 矿产资源品质好、富矿多,贫矿少 D. 空间分布不平衡,东南部矿产资源丰富,西北部森林资源丰富7.甘肃敦煌塔式熔盐光热电站(见下图)由吸热塔和多面定日镜组成,反光镜会自动跟着光线移动,以最佳的反射角度,将光聚集到塔顶的集热装置,所集热量传递到塔下熔盐进行加热,熔盐不仅助力实现发电功能,还具有储能的功能,被誉为“超级镜子发电站”,完成下面小题。 1 与光伏发电相比,塔式熔盐光热电站发电的优点是( ) A.稳定连续 B.发电量大 C.清洁可再生 D.占地面积小2 该地塔式熔盐光热电站( ) A.受连绵阴雨天气影响大 B.受风沙影响大 C.发电过程中产生废气多 D.夜晚无法发电8.地热发电就是把地下的热能转变为电能的过程,目前人类开发的地热资源主要是蒸汽型和热水型两类。读 2019 年全年地热发电占比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地热能按自然资源的自我再生性质分属于( ) A.矿产资源 B.水资源 C.非可再生资源 D.可再生资源2 图示国家地热能发电量较大,与之相关性最大的自然因素是( ) A.科学技术 B.板块边界 C.气候条件 D.地形地貌9.托帕石发电站是利用某类能源发电的全世界同类能源第三大发电站,占地面积为25km2。加利福尼亚州计划于 2020 年使该类能源发电比例达到总发电量的 33%。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托帕石发电站发电的能源是( ) A.地热能 B.水能 C.煤炭 D.太阳能 2 托帕石地区该类能源丰富的原因是( ) A.地处沿海,风力强 B.海拔较高,降水少 C.板块边界,地热能丰富 D.降水丰富,地势落差大 10.材料一近年来,一些采矿人员无视矿产资源法 ,纷纷涌入国家规划的矿区,把完整的大矿区、大矿带人为地分割成若干小矿,乱采滥挖,使矿体从地表到深处,都被搞得支离破碎。 材料二我国南方某地,铜矿资源丰富。为了炼铜,人们无休止地毁林开矿,加上当地其他一些自然原因,导致泥石流危害严重。地面被冲刷成的沟谷多达上百条,使 30%以上乡镇的生产生活受到影响。材料三我国有许多种矿物共生在一起的矿床,但采矿时往往只采一种,抛弃其他有用成分,如采铅锌矿时,就把与之共生的硫铁矿(化工原料)抛弃,造成矿产资源的浪费。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 目前我国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 A.进口矿产,后续资源不足 B.乱采滥挖,破坏环境,浪费严重C.地质条件复杂,矿产的开采较为困难 D.矿产资源分布不均,增加了运输的负担2 我们必须认真贯彻矿产资源法 ,做到( ) A.进口矿产,减少我国矿产资源的开采量B.集中开采富矿,关闭贫矿C.大力开采海洋矿产资源,禁止开发陆地矿产资源D.制止破坏矿产资源的恶劣行为,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11.福建省莆田市萩芦镇建有福建省最大的山区风电场,首次选用直径 90 m 的大叶片风机,且朝向东北(如下图所示)。下右图为海峡两岸部分区域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 设计该地风电设施的密度和叶片朝向时,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人口的分布年降水量风频地形日照时数A. B. C. D. 2 该省大力发展风电的原因是() 减少酸雨的危害发电量大且稳定因地制宜地发展可再生能源以新能源全面替代常规能源A. B. C. D. 12.号称“死亡之海”的库布齐沙漠,多风沙天气,曾是北京最大的风沙威胁区。2020 年当地实施光伏治沙项目:光伏产业+沙漠有机农业+沙漠风情旅游+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在各方努力下初现成效。下图为库布齐沙漠位置和该地光伏治沙项目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推测光伏电站建设初期,导致发电效率低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风沙活动 B.农作物遮挡 C.昼夜温差大 D.旅游活动干扰 2 光伏发电板大规模安装的生态效益( ) A.降低温度,减小温差 B.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 C.为板下养殖提供能源 D.降低风速,减少降尘 3 光伏治沙项目部与当地农民签订如下协议:项目部向种植户免费供水、供电,土地收入归农户,农户需要在灌溉前用水冲洗太阳能板,清除板上沙尘。该协议( ) A.降低了农业耗水量 B.提高了农户的粮食产量 C.增加了农民就业机会 D.降低了发电设施维护成本 13.下图中深色阴影部分为某种自然资源的全球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该自然资源是指() A.湿地 B.油田 C.冰川 D.煤田2 该自然资源属于() A.可再生资源 B.生物资源 C.非可再生资源 D.矿产资源3 近几十年来,该自然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 B.大气的臭氧层变薄 C.人类的需求量加大 D.地壳不稳定,多地震14.下图为某企业生产的一种智能“风光互补路灯”,“风光互补路灯”发电系统的主要部件包括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电池板、风光互补路灯控制器、蓄电池以及 LED 光源等。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在我国安装的“风光互补路灯”,一年中太阳能电池板左右翻转幅度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2 目前,下列省区中最适宜布局“风光互补路灯”企业生产基地的是() A.粤 B.藏 C.滇 D.内蒙古15.风力发电原理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风力发电机的叶片始终对着来风的方向从而获得最大风能。下图为风速和风力发电机功率输出统计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风力发电机可以输出稳定的最大电能的风速是() A.2.55 米/秒 B.512 米/秒 C.1225 米/秒 D.25 米/秒2 与我国东部沿海相比,西欧国家开展风力发电自然条件的主要优势是() A.风速大 B.风向稳定 C.降水多 D.温差小16. 12 栅石墨烯是新型光电材料,由中国正信光电公司研发,不仅广泛应用于国内市场,也走向了国际市场。巴西长期依赖水电,全国电网不发达且输电费用高。2017 年正信光电公司与巴西马托格罗索州发展中心达成战略合作,发展光伏发电产业。图示意巴西马托格罗索州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中国正信光电公司选择在巴西马托格罗索州发展光电的原因是当地( ) 深居内陆,全年干旱,晴天较多以高原地形为主,太阳光照强土地价格较低科技发达,技术先进矿产资源丰富,矿石开采用电量大人口众多,生活需电大A. B. C. D.2 与巴西传统水力发电对比,马托格罗索州采用光伏发电( ) A.对环境影响大 B.电价较低 C.建设成本高 D.不受环境限制3 该州发展光伏产业所带来的的社会效益是( ) A.优化产业结构 B.改善大气质量 C.减少新能源开发压力 D.增加就业机会1.【答案】 (1)D(2)C 【解析】 【点评】影响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1.海陆位置(沿海地区风能资源较内地丰富) 2.下垫面(粗糙程度,植被密集程度,地形。 ) 3.大气环流,季风影响(某些地区距风源地较近或受某季风影响强烈) 4.峡谷地形造成狭管效应(风在谷口吹入被挤压使得等压线密集风力变大) 5.再者就是风带(比如南极有强烈的极地东风) 2.【答案】 (1)A(2)C(3)D 【解析】(1)甲地石油生产量大但呈现逐年减少趋势,可知当地石油面临枯竭,最可能为东北;丙地石油进口量最大,石油消费量大,最可能为华东;丁地石油生产量比乙大,且增长速度快,因为西北比华北石油产能高,增产能力大,所以丁应为西北,乙为华北;故 A正确,BCD 错误。 故答案为:A。(2)A.华东地区进口量远远大于其他地区与东北地区石油资源是否枯竭无关,且东北地区石油资源尚未枯竭,A 错误; B.乙地为华北,人口多,经济比较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也比较大,B 错误; C.丙地为华东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所以进口量较大,C 正确; D.丁地区为西北,技术水平较低,不适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D 错误。 故答案为:C。(3)提高能源利用率,倡导低碳节约能源,都属于“节流”方面,不属于“开源”方面;我国石油消费量大,为了保障能源安全,应该拓宽我国石油进口渠道,而是不销售渠道,故 D 正确,ABC 错误。 故答案为:D。3.【答案】 (1)B(2)B(3)D 【解析】(1)本题考查适合大范围建设“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的地点。 “渔光互补”是将渔业和光伏发电结合在一起,通过水面上设立电池板,水下规划养殖鱼虾,达到养殖和发电并行的模式,实现一地两用,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提高了单位面积土地产值。其适合于河湖众多,经济发达,土地利用成本高的地区,长江三角洲符合要求。故 B 正确,ACD 错误。(2)本题考查“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对环境的影响。太阳能电池板不会干扰无线电通讯的传播,故 A 错误。太阳能电池板吸收太阳辐射,减少了到达水面的太阳辐射,降低水体的温度,故 B 正确。太阳能电池板吸收太阳辐射,削弱了水体的光照,使浮游生物生长缓慢,故 C 错误。太阳能电池板吸收太阳辐射,减少了到达水面的太阳辐射,降低水体的温度,不利于赤潮的发生,故 D 错误。故答案为:B。(3)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应用。太阳能电池板与太阳光垂直时接受的太阳辐射量最大,发电效率最高,太阳能电池板与水面之间的夹角=90-正午太阳高度角,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该角越大。我国处于北半球,当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附近时,即北半球冬季时,该角度最大。故 D 正确,ABC 错误。4.【答案】 (1)C(2)B 【解析】 【点评】可达性指某一位置通过特定交通运输系统到达目的地的便利程度,图注说明可达时间由低到高的颜色是由浅到深,而可达时间越短,可达性越高,因此可达性由低到高的颜色覆盖依次是由深到浅。 5.【答案】 A 【解析】 【分析】光照资源的状况是由太阳辐射决定的,太阳辐射主要受太阳高度和云量影响,夏季太阳高度比冬季大,太阳辐射更强。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气候更干旱,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更弱,太阳辐射更强。故答案为:A。 6.【答案】 B 【解析】 【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A 错误;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少,资源相对紧缺,B 正确;我国矿产资源富矿少,贫矿多,伴生矿多,开发利用难度大,C 错误;空间分布不平衡,西北部矿产资源丰富,东南部森林资源丰富,D 错误。故答案为:B。7.【答案】 (1)A(2)B 【解析】 【点评】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 、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成。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 8.【答案】 (1)D(2)B 【解析】 (1)自然资源按照自我再生性质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地热能大部分是来自地球深处的可再生性热能,它起于地球的熔融岩浆和放射性物质的衰变。故答案为:D。(2)地热能大部分是来自地球深处的可再生性热能,它起于地球的熔融岩浆和放射性物质的衰变。大部分集中分布在构造板块边缘一带,该区域也是火山和地震多发区。故答案为:B。9.【答案】 (1)D(2)B 【解析】(1)读图可知,托帕石发电站周边多为时令河,气候干旱,降水少,位于 30-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且位于河流发育地附近,海拔高,大气稀薄,晴天多,太阳能资源丰富,D 对;地热能对地质条件要求较高,该地可能会有地热能,但是不会占地面积广大且占比很高;该地降水少,河流水量小且短小,水能资源不丰富;该地煤炭资源不丰富;排除 ABC,故选 D。(2)根据上题,该类能源为太阳能,托帕石地区的发电站为太阳能发电。该地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与其地势有关,海拔高,降水少,光照充足,故选 B。10.【答案】 (1)B(2)D 【解析】 (1)据材料分析,开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乱采滥挖,毁林开矿、破坏环境,导致泥石流危害严重,采铅锌矿时,就把与之共生的硫铁矿(化工原料)抛弃,造成矿产资源的浪费,B 正确。进口矿产,后续资源不足不属于我国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A 错误。我国地质条件复杂,仅仅是部分矿产的开采较为困难,但我国技术发达,这不是主要困难,C 错误。矿产资源分布不均这是普遍规律,不是主要困难,D 错误。故答案为:B。(2)必须认真贯彻矿产资源法 ,做到制止破坏矿产资源的恶劣行为,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D 正确。进口矿产、减少我国矿产资源的开采量会增加成本,A 错误。集中开采富矿、关闭贫矿会造成资源浪费,B 错误。禁止开发陆地矿产资源不切实际,海洋资源目前开采规模较小,C 错误。故答案为:D。11.【答案】 (1)A(2)B 【解析】 (1)风电设施的密度大小,取决于用电市场的大小,所以,人口的分布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同时,地形状况既影响人口的分布,又影响风电设施的建设;风频的大小取决于叶片朝向。结合选项,A 项正确。(2)风电是清洁能源,可以减少火力发电带来的酸雨危害;同时,东南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具有开发风能的巨大潜力。但是风能稳定性差,所以,短时间还不能全面替代常规能源,B 项正确。12.【答案】 (1)A(2)B(3)D 【解析】 【点评】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 、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成。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 13.【答案】 (1)C(2)A(3)A 【解析】 【分析】 (1)由图可知,图中的该自然资源主要分布在两极地区,以及一些高大的山脉上,因此个自然资源应该是冰川。C 符合题意。 (2)根据上题的分析,该自然资源是冰川,冰川是水体的一种形式,参与海陆间水循环,因此冰川是不断的循环运动的,属于可再生资源,不属于生物资源、矿产资源。A 符合题意。 (3)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温室效应增强,气候变暖,气温升高,导致冰川融化,冰川会减少,A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C;(2)A;(3)A14.【答案】 (1)B(2)A 【解析】 【分析】 (1)由题意可知太阳能板位置的左右摆动是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而变化,一年中夏季太阳东北升西北落,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从日出到中午再到日落,太阳的方向转动幅度最大,高度变化最大,太阳能板的左右摆动幅度最大。 (2)据材料可知,“风光互补路灯”发电系统的主要部件包括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电池板、风光互补路灯控制器、蓄电池以及LED 光源等,说明该产业技术含量较高,涉及的工业部门多、工业基础好,企业间的协作条件好,广东省改革开放早、工业化程度高,与西藏、云南、内蒙古对比,技术力量强,工业生产水平高。 15.【答案】 (1)C(2)B 【解析】 【分析】 (1)读图可知,图中稳定风向输出功率最大为 2000 千瓦,风速在 1225 米/秒,C 正确。 (2)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为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冬季盛行西北季风,风向季节变化大,而西欧位于盛行西风带,常年盛行西南季风,风向更加稳定,B 正确。 16.【答案】 (1)B(2)C(3)D 【解析】 【分析】 (1)该地区气候有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降水较多,不是全年干旱,故错误;该地地处巴西高原,海拔高,太阳光照强,故正确;发展光电占地面积大,该地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低价较便宜,土地成本低,故正确;巴西经济技术发达地区位于东南沿海,而非该地,故错误;巴西矿产资源丰富,矿石开采用电量大,光电市场需求量大,故正确;巴西人口密集区位于东南部,该地人口较少,故错误。综上,正确的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 B。 (2)水力发电会造成大面积土地被水淹没,对水中鱼类的洄游影响也比较大,对环境影响较大,光伏发电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故 A 错误;“12 栅石墨烯是新型光电材料”,所以与巴西传统水力发电对比,光伏发电建设成本更高,所以电价更高,故 B 错误,C 正确; 光伏发电极易受到天气、气候的影响,所以受环境限制,故 D 错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 C。 (3)优化产业结构属于经济效益,故 A 错误;改善大气质量属于生态效益,故 B 错误;光伏产业也是新能源开发,故 C 错误;光伏产业发展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且属于社会效益,故 D 正确。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 D。第一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三节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学习目标1. 了解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的关系。知识点梳理1、环境问题的产生1. 意义:维持城市、农田等人类系统的运行,将所形成的废弃物排入自然环境。2. 影响环境的因素:人口数量;人均资源消耗量;技术水平。例题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下图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 8 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 ) A.递减 B.先减后增 C.先增后减 D.递增(2)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水体营养盐 B.太阳辐射 C.水体含沙量 D.洋流流向(3)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 ) 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答案】 (1)D(2)C(3)A 【解析】 【分析】 (1)结合图例,从图中可读出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依次为1050、50100、100150、5001000、10005000,密度自西向东递增,D 正确。 (2)图示区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丰富,河流流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