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图是某地区人口分布与海拔相关示意图。读图,完成 12 题。1.图示现象最可能反映的地区是()A.长江流域B.东非高原C.德干高原D.刚果盆地2.下列影响图示现象的因素中,最主要的是()A.河流B.矿产C.气候D.交通目前,全球 75 亿人口主要分布在北纬 70至南纬 50地区。图示意纬度每隔 10范围分布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比例。读图完成 34 题。3.占全球人口比重最大的纬度范围是()A.10 S20 SB.20 N30 NC.30 N
2、40 ND.40 N50 N4.40S50S 范围人口分布稀少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酷寒 B.山地多,平原少C.陆地面积小D.干旱地区面积大人口重心又称人口中心,其变化轨迹能反映人口分布及其演变的基本态势。图为20032014 年我国东北地区人口重心移动轨迹图。读图,完成 56 题。5.东北地区经纬度范围大致为120E135E,38N56N,下列关于东北地区人口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分布处于均衡状态B.南部人口密度大于北部C.人口重心移动逐渐减缓D.北部人口数量越来越多6.与东北地区人口重心移动相关联的是 ()北部地区人口迁出数量大北部地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辽中南城市群经济发展快南部
3、地区“二孩”政策调整A.B.C.D.图示意某城市 20 世纪 80 年代和 90 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总人口约1300 万。据此完成 78 题。7.和 20 世纪 80 年代相比,20 世纪 90 年代该城市 ()A.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B.人口净迁入量减少C.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D.总人口减少8.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A.德国B.日本C.俄罗斯D.美国绿卡是一种给外国公民的永久居住许可证。 持有绿卡意味着持卡人拥有在签发国的永久居留权,同时,持有绿卡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免去入境签证。2017 年 9 月 28 日上午,上海自贸区陆家嘴片区正式颁发出首张“外籍人员永久居留证”。海内外
4、华人对可以畅通归国的“华裔卡”的关注热度也一直居高不下。完成 910 题。9.上海自贸区陆家嘴片区吸引外籍人员拿中国绿卡的主要原因是()A.生态环境好B.工资待遇高C.消费水平高D.生活节奏快10.大量外籍人员和海内外华人获得中国绿卡,对我国城市带来的有利影响主要是()A.提高城市科技人才水平B.改善城市人口分布状况C.提高城市平均工资水平D.增加城市公共服务压力读消费水平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关系示意图(图),完成 1112 题。11.图中能大致说明消费水平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关系的曲线是 ()A.B.C.D.12.上海市消费水平高,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对较大,其原因是()A.热量、水资源丰富B.位置优
5、越,耕地面积广C.矿产资源丰富,劳动力水平高D.科技水平高,对外开放程度高洛伦兹曲线也叫频率累积曲线,是美国经济学家提出的一种关于研究工业集中化的统计方法。 可以将它用在人口地理信息系统中,用来分析人口分布的格局。 图为天津市人口洛伦兹曲线图。据此完成 1314 题。13.图中可以反映天津市的人口分布特点是()A.人口分布比较均衡B.人口分布极不平衡C.人口密度很大D.人口密度区域差异小14.天津市这种人口分布特点,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加剧了市区的交通拥堵状况增加了天津市能源的消耗总量加快市区房价的增长速度加剧了市区的污染程度减少了市区的基础设施投资A.B.C.D.2015 年以来,我国流动
6、人口规模从此前的持续上升转为缓慢下降。劳动力,尤其是外出务工人员有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回流的趋势。据此完成 1516 题。15.目前我国人口流动 ()A.主要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 B.流动方向主要在城乡之间C.不利于区域产业的协同发展 D.流入区域第一产业比重高16.流动人口回流,可能是因为中西部地区()A.居民收入水平高B.生态环境质量好C.基础设施更完善D.承接了产业转移图是据上海市 2012 年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调研报告绘制的上海市各项指标人口容量的估算值(含预测)统计柱状图。读图,完成 1718 题。17.对上海市综合常住人口影响最密切的指标是()A.土地资源 B.淡水资源
7、C.经济发展水平 D.垃圾处理能力18.有利于提高上海市今后人口容量的合理措施有()减少人均建筑面积,提高人口密度开发新的水源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大力发展科技,加速产业结构的升级改变居民生活方式,将居民迁往郊区A.B.C.D.读我国流动人口金字塔图(图),完成 1920 题。19.该图出现流动人口两大高峰的原因是()务工经商拆迁搬家随迁家属学习培训A.B.C.D.20.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在流动方向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开始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分散。决定流动人口流向的主要因素是()A.产业布局 B.人口密度C.生态环境D.耕地面积读我国某地区及该地区人口密度分布情况图(图),完成 2122
8、 题。21.造成 B 地区主要环境问题的人为原因是 ()A.人口密度超过该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B.土质疏松C.夏季暴雨集中D.本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大22.本地区北部资源环境承载力低的原因是()土地资源质量差,以沙地、草原为主降水较少,水资源较少科技水平低对外开放程度低人口受教育水平低A. B.C.D.读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承载系数(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及 20 世纪 90 年代人口流动示意图(图),完成 2325 题。23.下列人口负担最轻的省级行政区是()A.四川B.广东C.海南D.广西24.造成图示地区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城镇化的表现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大城市劳动
9、力短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A.B.C.D.25.从图示信息分析,下列缓解人口压力的措施合理的是()加快经济发展,调控人口承载能力依靠资源开发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组织大规模的劳务输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A.B.C.D.二、非选择题(共 50 分)26.(10 分)图示意人口迁移的吸引力和排斥力,其中“+”“-”“0”分别表示居民改善生活的积极因素、消极因素和无关因素。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从人口迁移推拉力角度分析,图中“+”号表示,“-”号表示。(2 分)(2)推测影响图示中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3 分)(3)优越气候、优质水源、较好的文化教育设
10、施、婚姻家庭四项因素,对任何人都可能是引起人口迁移的有利因素的是,其中只能对部分人口的迁移起重要作用的是。(5 分)27.(12 分)读图表,回答问题。甲干旱地区人口分布乙人口分布随海拔的变化环境温度对人体的影响生命障碍不利高温高温舒适低温不利低温冷金属粘皮492924(213)1810-20(1)分析图甲、图乙和表中信息可知,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分别是、和。(3 分)(2)由表中信息可知世界人口最集中的温度带是。为什么?(3 分)(3)试分析图乙中人口集中分布在海拔 0200 米地区的原因。(4 分)(4)上述自然因素往往通过对人口的影响来影响人口数量的变化,同时又通过人口分布来影响的
11、形成和发展。(2 分)28.(12 分)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我国东北地区不同时期人口迁移图(图)。材料二2019 年五一劳动节山东某农村中学生小明调查“家族人口迁移情况”时,了解到他的爷爷在 20 世纪 70 年代从山东迁往东北,1990 年又从东北迁回山东。材料三1978 年黑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山东省高 2/3,可到了 1985 年,山东省农村经济大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了黑龙江省。(1)由材料一可知 1980 年前人口迁入地区主要是。(2 分)(2)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小明的爷爷在 20 世纪 70 年代从山东迁往东北的原因是什么?1990 年又迁回山东的原因是什么?(4
12、 分)(3)1985 年后的人口迁移又称“雁南飞”现象,该现象给山东省的经济发展带来哪些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6 分)29.(16 分)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材料一外出务工和经商已成为许多农民家庭脱贫致富的主要门路,但也使一些地方出现“空心村”,因为流出的并不是所谓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而恰恰是农村劳动力的“主体”。材料二纽约市移民办公室当地时间 2019 年 3 月 19 日发布第二份年度移民状况报告,指出纽约市无身份移民人数呈下降趋势,而在所有移民中,中国是第二大来源国,中文已经成为纽约市第二大外语。报告指出纽约市 2019 年有移民 320 万,占全市人口的 37.1%和劳工人口的 4
13、4%,达到历史最高水平。(1)指出当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4 分)(2)目前我国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8 分)(3)分析材料二,说明目前国际人口迁移流动的基本方向是什么。(4 分)答案1.B2.C【解析】 第 1 题,由图可知,该地区人口主要集中在海拔 1000 米左右。由此可想到热带地区受气候条件影响,人口多分布在相对凉爽的高原,故该地区最可能是东非高原。德干高原海拔较低。第 2 题,由于热带地区气候炎热,不适宜人类居住,而热带的高原地区气候相对凉爽,适宜人类居住。故气候对本地区人口分布影响较大。3.B4.C【解析】 第 3 题,据图可知,20N30N 人口占全球人口
14、比重为 23.2%,比重最大。第 4 题,40S50S 主要是海洋,陆地面积狭小,故人口稀少。5.B6.C 【解析】 第 5 题,从图中人口重心移动轨迹来看,人口重心总体向西南部移动。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并结合东北地区的经纬度范围可知,东北地区人口重心偏南,故人口密度南部大于北部,B 项正确;由图可知,东北地区人口分布处于不均衡状态,A 项错误;人口重心移动忽快忽慢,没有逐渐减缓的趋势,C 项错误;由图可知,北部人口数量可能呈减少趋势,D 项错误。第 6 题,辽中南城市群经济发展快会吸引人口迁入,使南部地区的人口数量增多,而北部地区人口迁出会使北部地区的人口数量减少,从而导致人口重心向西南部移动
15、,正确;北部地区人口迁出主要是受经济因素影响,而不是因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错误;并不是只有南部地区调整了“二孩”政策,错误。故选 C 项。7.B8.D【解析】 第 7 题,从图中数据分析,和 20 世纪 80 年代相比,20 世纪 90 年代该城市总人口增长速度有所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因总人口增长始终为正增长,总人口持续增加。故 A、C、D 三项错误。因人口国际净迁移变化不大,国内净迁移为负,迁出速度加快,所以净迁入量减少,故选 B 项。第 8 题,该城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1%2%,且不断上升,而德国、日本、俄罗斯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零或负值,所以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美国,故选 D 项
16、。9.B10.A【解析】 第 9 题,上海自贸区陆家嘴片区位于城市中心区域,生态环境相对较差;工资待遇高能吸引更多外籍人员;消费水平高、生活节奏快并不是适宜居住的因素,也不能吸引外籍人员。 第10题,绿卡可以吸引更多优秀外籍人员,提高城市科技人才水平。有限的外籍人口对于城市人口分布状况、平均工资水平的影响是有限的。增加城市公共服务压力不是有利影响。11.D12.D【解析】 第 11 题,消费水平越高,每个人每天需要的资源量也就越多,对于一个地区而言,能供养的人口就越少,资源环境承载力就越小。因此消费水平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呈负相关,曲线符合题意。第 12 题,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有资源、科
17、技、消费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等。上海市自然资源相对贫乏,消费水平高,但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大,其主要原因在于科技水平高,对外开放程度高。对外开放程度高说明可以充分利用其他地区的资源,提高本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13.B14.C【解析】 第 13 题,由图可知,天津市人口总量的 40%集中在很小的土地面积上,而余下的 60%人口却分布在天津市更大的土地面积上,说明天津市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人口密度区域差异大。此图无法得出天津市的人口密度。故选 B 项。第 14 题,由上题可知天津市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可推测 40%的人口集中在市区,这样会引发一系列的城市环境问题。人口分布集中不会增加天津市能源消耗总量,排
18、除;人口集中在市区,使得市区的基础设施投资大,设施较为完善,不会减少市区的基础设施投资,排除。故选 C 项。15.B16.D【解析】 第 15 题,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主要不是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人口迁移主要是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 更好的生活和教育。 目前我国人口流动的方向主要是由乡村流向城市。 人口迁移有利于区域产业的协同发展,人口流入区域第一产业比重低,第二、 三产业比重较高。 第 16 题,相比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在居民收入水平、基础设施等方面无优势;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生态环境质量好不是人口回流的主要影响因素。 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背景下,中西部地
19、区大量承接了其他地区的产业转移,为外出打工者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17.B18.B【解析】 第 17 题,影响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且是资源中的“最短板”。图示上海人口容量影响因素中,淡水资源相对土地资源为短板,是影响最密切的指标。第 18 题,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人均资源消费水平等。资源越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则区域的人口容量越大,所以开发新的水源地、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大力发展科技、 加速产业结构的升级可提高当地的人口容量。19.C20.A【解析】 第 19 题,图中显示流动人口的两大高峰为青壮年人口和婴幼儿,青壮年人口的迁移主要是由于务工经商,
20、而婴幼儿的迁移主要是随父母流动,故选 C 项。第 20 题,目前,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原因。 随着我国经济布局的变化及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人口开始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分散,故选 A 项。21.A22.B【解析】 第 21 题,从图中可看出 B 地区为黄土高原地区,该地区的人口密度为 47 人/千米2,已远超出 30 人/千米2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故生态破坏严重,进而出现严重的环境问题。第 22 题,图中北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气候干旱,经济、科技水平较低,对外开放程度较低,故资源环境承载力低。23.B24.D25.D【解析】 第 23 题,材料中说明了人口承载系数是实际人
21、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数值越小说明人口负担越轻。 据图可以判断人口负担最轻的省级行政区是广东。 第 24 题,改革开放使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再加上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使该地区人口大规模流动。第 25 题,依据图示信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负担较轻,故可以加快经济发展,调控人口承载力;另外还应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26.(1)拉力推力(2)政策、婚姻、战争等因素。(3)优越气候、优质水源较好的文化教育设施、婚姻家庭【解析】第(1)题和第(2)题,对居民改善生活具有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的因素分别是人口迁移的拉力和推力。读图可分析出
22、,迁出地“+”号因素之和大于迁入地“+”号因素之和,而迁出地“-”号因素之和又小于迁入地“-”号因素之和,说明总体上迁出地更利于居民改善生活,更利于人口迁入,所以推测影响图示中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不是经济、气候等因素,可能是政策、婚姻、战争等因素。第(3)题,所列因素中,优越气候和优质水源是对任何人都可能引起人口迁移的有利因素;婚姻主要影响年轻人口迁移,家庭主要影响少年儿童人口和老年人口迁移,较好的文化教育设施主要影响受教育水平较高的青年人群迁移。27.(1)水资源地形温度(2)温带和亚热带气候适宜,水热充足,适合人类居住。(3)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节省建筑材料,交通便捷,等等。(4)增长
23、城市【解析】 本题通过对图表的分析得出相关结论,既考查学生分析图表的能力,又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水资源、地形、温度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世界人口最集中的温度带是温带和亚热带;人口集中分布在平原地区的原因有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等;自然因素主要通过对人口增长的影响来影响人口数量,自然条件好的地区人口密集,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28.(1)东北地区(2)两次迁移的影响因素都是经济因素。20 世纪 70 年代黑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山东省,1985 年山东省农村经济大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黑龙江省。(3)有利影响: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思想
24、、文化交流。不利影响:给交通、卫生、教育、环保、计生、住房等带来压力。【解析】 第(1)题,读图即可得出答案。第(2)题,由材料二中小明的爷爷迁移的时间和地点可知,小明的爷爷是 20 世纪 70 年代迁往东北的,其迁移属于材料一中 1980 年前的迁移,1990 年迁回山东属于材料一中 1985 年后的迁移;由材料二和材料三可知 20 世纪 70年代小明的爷爷迁往东北时,黑龙江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山东,1990 年由东北迁回山东时,山东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黑龙江。因此迁移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因素的影响。第(3)题,人口迁移有利于促进迁入地资源开发、城市经济发展等,也可能引发环境问题,给城市基础设施、社
25、会管理等带来困难。29.(1)由乡村向城镇迁移,由中西部地区迁入东部地区。(2)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出现大量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等等。(3)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解析】 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知,当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由乡村向城镇迁移,由中西部地区迁入东部地区。第(2)题,从加强对外联系、促进经济发展、缓解人地矛盾及保护环境等方面分析有利影响,从造成人才外流及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问题等方面分析不利影响。第(3)题,受国际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当前国际人口流动主要是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